婚后,徐志摩出国留学。“徐志摩”是他去美国留学时,父亲徐慎如给他起的另一个名字。徐志摩出生于浙江一个富裕家庭,曾留学英国。他的原配妻子叫张幼仪。徐志摩的诗歌徐志摩的诗歌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徐志摩踏上失事的飞机。最流行的说法是徐志摩为了去看林的建筑展而殉情。

摩——所谓灵魂伴侣

徐志摩——所谓灵魂伴侣

我没有别的办法,我有爱;没有其他天才是爱;除了爱,什么都没有;没有别的动力,就是爱。我是一个很空虚的穷人,也是一个很有钱的人。我拥有的只有爱。这个剪辑是从艾肖梅扎。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海宁县石霞镇。根据家谱,它出生后被命名为许。“徐志摩”是他去美国留学时,父亲徐慎如给他起的另一个名字。留学期间,徐志摩深受西方教育和欧美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诗人的影响。

摩的生平以及爱情史

徐志摩被世人称为现代诗人和散文家。1915年,徐志摩考入上海大学(旧称,现称)。同年10月,徐志摩和张幼仪由家人包办,结婚。1918年,徐志摩动身去美国学习银行业务。1920年,通过陈同伯的介绍,徐志摩在的寓所里第一次见到了聪明、开朗、动人的林。那时,徐志摩23岁,林只有16岁。徐志摩是林长民的朋友。一般来说,林也应该叫徐志摩一声‘叔叔’。

摩一生的经历,从出生开始

徐志摩的生平以及爱情史?

“我寻找爱,因为它带来如此巨大的狂喜,以至于我常常愿意为了几个小时的欢乐而牺牲生活中的其他一切。”100多年前,一位英国学者给我们留下了这句话。一百年后,有多少人如这句话所预言的那样,将自己的一生埋葬在一场颓废而刻骨铭心的爱情里。中国历史上,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一位诗人,在爱情中悄然离世。都说《三个女人的生活》,但这部剧恰好上演在一个外表温柔,内心温柔的诗人身上。

陆小曼,琴棋书画,家世深厚。她的风情就像宣纸上的大荷花,谁也打不过她。一个玩家崇拜一个将军的石榴裙,变成了一个不得不把眼泪藏在心里的孤独小女人。也许是上天的安排,遇见了志摩,也正是这次不经意的相遇,改变了两人的命运。“如果有美好的一天,谁会开心?”胭脂再厚,也经不起手绢的滋润,于是陆小曼坠入爱河。

徐志摩一生的经历,从出生开始

求学过程1908年,我在家读书,入石霞开智学堂,师从张树森,奠定了扎实的文言文基础,一直名列全班第一。1910年,徐志摩满14岁时,离开家乡,去了杭州。经叔父沈钧儒介绍,考入杭州附中(1913年改名为浙江省第一中学,现为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和杭州第四中学的前身),与郁达夫同班。他热爱文学,在校刊《朋友》第一期发表论文《论小说与社会的关系》,认为小说有益于社会,“应尽可能提倡”,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一部作品。

并发表了《镭锭与地球的历史》等文章。1915年夏,徐志摩从浙江一中毕业,后入上海浸会学院和神学院(沪江大学前身,现上海工业大学)。同年10月,他被家人安排与上海罗甸县富人张润芝的女儿张幼仪结婚。1916年秋,生性好动的徐志摩没有安心读完浸会学院的课程,离开上海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徐志摩预科学习法律。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徐志摩  留学  出国  诗歌  另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