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大校训的来源

北京大学的校训取自南朝梁代高僧慧思的《唐慧思和尚大鉴禅师略传》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后来略有改动成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勇并行,笃行而实学”。这一校训蕴含着北大百年办学的精神和追求,是北大人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和精神指南。

一、北大校训的来源

二、“博学而笃志”

“博学而笃志”是北大校训的第一句。它强调学生应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做到无所不知、有所专长。同时,也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不被外界的干扰和困难所动摇,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坚定,不断发掘和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三、“切问而近思”

“切问而近思”是北大校训的第二句。它要求学生要认真思考,勇于思考,要“敢于问天地大小,敢于问红尘善恶”。只有不断地思考、探究和质疑,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意义,才能避免走入死胡同。因此,北大培养的学生不仅仅会死记硬背,更要有深刻理解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四、“仁勇并行,笃行而实学”

“仁勇并行,笃行而实学”是北京大学校训的第三句。这句话强调了学生要具备扎实的学习能力和高尚的人格品质。在学术上要追求真理和实践,实现知行合一的境界,注重实践和执行;而在道德层面,要以仁爱和勇气为基础,坚守自己的道德信仰和原则,不屈服于物质诱惑和权力压迫。

五、总结

在今天社会的迅猛发展中,北大校训始终是北大人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撑和指南。在学生们攀登人生的道路上,北大校训也像一位有力的导师,引领学生们不断地前进,成为能够为社会贡献的国际化人才。无论是未来的哪个领域,无论面临多少困难和挑战,只要坚持北大校训的精神,我们一定会走向成功的辉煌!


文章TAG:北大  大校  全文  原文  北大校训全文原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