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嵇康是什么意思

人名。三国魏国人广陵散作者,竹林七贤之一

嵇康是什么意思

2,嵇康生平介绍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谯国人。嵇康在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释私论》),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之一。

嵇康生平介绍

3,嵇康字叔夜

嵇康(223 年前后-263年前后),字叔夜,三国魏谯郡铚今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人,因曾官至曹魏中散大夫,故后世又称嵇中散。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为魏晋时期文人团体“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嵇康字叔夜

4,嵇康是谁

嵇康(223——262年或者224——263年) 嵇康,字叔夜,本姓奚,谯国铚县(今安徽濉溪)人。“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三国时魏末诗人与音乐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嵇康从小喜爱音乐,有极高的音乐天赋。《晋书.嵇康传》云:嵇康“学不师授,博览无不该通”,他精于笛,妙于琴,善于音律。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是中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与东汉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足见其影响之大、成就之高。而《广陵散》更是成为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他的《声无哀乐论》、《难自然好学论》、《太师箴》、《明胆论》、《释私论》、

5,嵇康的一些背景及作品

嵇康(224—263),字叔夜,谯国铚县(现安徽宿州境内)人。嵇康在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释私论》),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之一。在整个魏晋文艺界和思想界,嵇康都是一位极有魅力的人物,他的人格和文化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著名著作     诗   《赠兄喜秀才入军诗》十九首。 《幽愤诗》一首 《叙志诗》二首 《游仙诗》一首 《六言诗》十首《重作四言诗》七首 《思亲诗》一首 《答二郭诗》三首 《与阮德如诗》一首 《酒会诗》七首 《杂诗》一首   书 《与山巨源绝交书》 《与吕长悌绝交书》   赋 《琴赋》 《酒赋》 《蚕赋》 《怀香赋》   论 《声无哀乐论》 《养生论》及《答难养生论》 《释私论》 《管蔡论》 《明胆论》 《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及《答解宅无吉凶摄生论》 《难自然好学论》   其他 《琴赞》 《灯铭》 《卜疑》 《太师箴》 《家诫》 《圣贤高士传赞》 《春秋左氏传音》
那是什么 我不懂 你还是去问别人吧

6,嵇康是

嵇康 嵇康(223-263年):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三国时魏末著名的思想家,诗人与音乐家,是当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人耿直,他幼年丧父,励志勤学。后娶曹操曾孙女(曹林之女)为妻,在曹氏当权的时候,做过中散大夫的官职。 嵇康后来家道清贫,常与向秀在树荫下打铁谋生,贵公子钟会有才善辨,但嵇康瞧不起他的为人。一日,钟会前来拜访,嵇康没理睬他,只是低头干活,钟会呆了良久,怏怏欲离,这时嵇康发话了:“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没好气地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说完就拂视袖而去,后来钟会深恨嵇康,常在司马昭面前说他的坏话。 嵇康喜爱音乐,他在《琴赋》序中说:“余少好音声,长而习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他对传统及当代的琴曲都非常熟悉,这一点在他的《琴赋》中可见。 据刘籍《琴议》记载:嵇康是从杜夔的儿子杜猛那里学得《广陵散》的。嵇康非常喜爱此曲,经常弹奏它,以致招来许多人前来求教,但嵇康概不传授。司马氏掌权后,不苟合于其统治,与阮藉、向秀、山涛、刘伶、阮咸、王戎号称“竹林七贤”,与司马氏相对抗,后被司马氏杀害,死时方四十岁。临刑前有三千太学生为其求情,终不许。死前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如今绝矣”。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模制嵇康画像砖,描绘了嵇康席坐抚琴,气宇昂轩的形象。 嵇康人缘极好,王戎说与他交往二十年,未见其有不好的脸色。因此留下“意趣疏远,心性放达”之美名;然而嵇康更有“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的一面,他的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及对《广陵散》的喜爱便是他愤世嫉俗、桀傲不驯的性格的表现,而蔑视司马昭,进而遭致杀身之祸更是这种刚正不阿的显例。

7,嵇康的形象

喜欢打铁,有傲骨,美男子。死于陷害。白衣飘飘黑发垂腰地立于竹林中,是偶对他的印象。
嵇康相貌,风度《世说新语·容止》和《晋书·嵇康传》里都有描写:嵇康风度非凡,为一世之标,史载: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世说新语·容止》) ●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答曰:“君未见其父耳。”(《世说新语·容止》) ●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晋书·嵇康传》) ●康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反。时有樵苏者遇之,咸谓为神。(《晋书·嵇康传》) ●康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正尔在群形之中,便自知非常之器。(《世说新语·容止》引《康别传》) ●康美音气,好容色。(《文选·五君咏》引《嵇康别传》) 也就是说,嵇康身材高大(魏尺无明确换算标准,约在汉尺与晋尺之间,折合约为(181.74~191.1),仪容俊美,声音悦耳,文采卓越。虽然不刻意装扮自己,却能通过超脱的气度流露出自然的美感。《世说新语》关于钟会的记载:言语第二 11锺毓、锺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锺繇曰:「可令二子来。」於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世说新语》.言语)锺毓、锺会年少时都有很好的声誉,十三嵗那年,曹丕听说他俩,就和鈡繇说:“让他们来见我。”於是召见二人。锺毓脸上出汗,曹丕问:“你脸上怎麽有汗?”锺毓回答说:“我心惊胆战,所以不停出汗。”曹丕又问锺会:“你怎麽不出汗?”锺会回答说:“我也是心惊胆骇,吓得汗都出不来。” 12锺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世说新语》.言语)锺毓、锺会兄弟小时候,碰上父亲午休,就一起偷偷喝药酒。父亲当时就发觉了,偷偷装睡观察。锺毓先行礼然后喝,锺会却不行礼直接喝。一会儿鈡繇问锺毓为什麽行礼,锺毓回答说:“酒是用在典礼上的,不敢不拜。”他又问锺会为何不拜,锺会回答说:“偷本就是违背礼法的,因此不拜。” 简傲 锺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锺要于时贤俊者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以言。锺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锺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 钟会精明有才思,原先并不认识嵇康。他便邀约了当时一些贤能杰出的人士一起去找嵇康。嵇康正在树下打铁,向秀帮他拉风箱。嵇康挥锤敲打不停,旁若无人,过了很久也不和钟会他们说一句话。钟会起身离开,嵇康说:“你们听说了什么而来?看到了什么而去?”钟会说:“我们听到了所听到的而来,看到了所看到的而离开。” 我比较喜欢锺会“掷书”那一节,太可爱了,隔墙扔书,扔完就跑。原文: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 钟会刚写完《四本论》,很想让嵇康看看,于是就把书揣在怀里,来到嵇康家门前,这时心里又怕嵇康刁难,书依旧揣在怀里不敢拿出来,就在门外很远的地方,把书扔了进去,然后转身撒腿就跑。
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文章TAG:是什么  什么  什么意思  意思  嵇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