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氧化还原反应如何导课

应从元素具有不同化合价的原因以及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现象入手.... 可适当讲解一下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可以发生... 在举例的时候尽量举常见的熟悉反应... 比如很简单的 H2燃烧...

氧化还原反应如何导课

2,氧化还原反应怎么讲

氧化还原反应主要体现在化合价的变化,有个口诀:升失氧还(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做还原剂),降得还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做氧化剂),其他就没什么了
这是一节内容比较多的课程,我个人建议你还是到专业的网站去看看吧。

氧化还原反应怎么讲

3,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写氧还反应在水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会发现 反应需要一定量的氢离子加入才能进行 会生成硫沉淀 而碱溶液中 氢离子的含量微乎其微 粒子碰撞发生反应的概率也不大 为大量共存提供了条件
在上面的反应中,氢气是还原剂,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1价,两个氢原子,则失去两个电子;氧化铜为氧化剂,铜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0价,得到两个电子。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4,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微课的教学设计怎么写

1、标元素化合价2、计算氧化原元素总电转移数公倍数3、填数配平感觉这样的提问没有什么意义建议,可以自己查阅下资料
④1?n法(不用标价态的配平法)本法往往用于多元素且有氧元素时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但不能普遍适用。其法是先把有氧元素的较复杂反应物的计量数设为1,较简单的设为n。然后,a.丢掉氧,用观察法来调整其它项的计量数。b.再由a得的系数根据氧原子数相等列出方程求出n值,c.将n值代入有n的各计量数,再调整配平。例如:ki+kio3+h2s——i2+k2so4+h2o设kio3的化学计量数为1,ki的化学计量数为n。a.nki+1kio3+ h2s—— i2+ k2so4+ h2ob.列方程(根据氧原子数相等)3= ×4+ 解之n= c.代入n值: ki+kio3+ h2s—— i2+ k2so4+ h2o将分数调整为整数得1,5,3,3,3,3。有时也可以把没氧的复杂项定为1,如配平1na2sx+nnaclo+(2x-2)naoh——xna2so4+nnacl+ h2o据氧原子相等列方程:n+2x-2=4x+x-1 解之n=3x+1将n值代入得:1,(3x+1),2(x-1),x,(3x+1),(x-1)

5,初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在判断发生了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最主要的是先判断原子发生了升价还是降价反应,使化合物升高的是氧化反应;使化合物降低的是还原反应在CUO +CO =CU +co2 在这个反应中:因为CuO中的Cu由+2价变成了0价的Cu使化合价发生了降价被还原了 而Co中的C由+2价升到+4价Co2使化合物发生了升价被氧化了C+O2=CO2 单质C由0价升到+4价使化合物发生了升价被氧化 而O2中的O由0价变成了-2使化合价发生了降价被还原了 也就是说O2把C氧化了 C被O2还原了
C被氧化,O2被还原
C+O2=CO2这个叫氧化反应......................楼主想要解释什么?
在这个反应中,O2把C氧化了,C把O2还原了
高温引发的,比如氢气还原氧化铜,而有的必须要点燃,比如碳的燃烧,还有的不需要这些条件,接触就可以了,比如锌和盐酸生成氢气,这些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留邮箱我给你发! 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条件及反应规律
可以大致理解为化合价升高是被氧化,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u由+2到0,被还原C由+2 到+4 ,被氧化同理C由0到+4 ,被氧化O由0到-2 ,被还原

6,高中7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设计怎么写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多个化学反应,是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存在着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3、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2..通过设计问题情境,由表及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2.教学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因为硫化铜不溶于硫酸,产生了沉淀 ,在此强根据分析化学的计算可以得知要想是cus溶于酸,其h+浓度要超过发烟硫酸,显然不存在这种可能。所以cus是不溶于任何酸的。酸制取弱酸的规律不适用,主要是本质的问题 所有的离子反应其实都是可逆反应,只是程度大小的差别罢了.像这个h2s电离出s离子,与cu离子结合后产生电离程度极小的沉淀cus,产生这个不溶于硫酸的沉淀,使得s离子与cu离子能不断得结合产生沉淀,直到s或cu离子的浓度很低为止(这个时候也就是达到了另一个平衡).有机会看看大学普通化学就明白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用弱酸制取强酸

7,高1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讲解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通过标出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可以看出有无元素发生化合价改变,从而得知此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那如何来标化合价呢?对于常见的,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写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应用所学知识写出常见化合价。对于一些不常见的,首先标出常见化合价,根据已有知识:化合物的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算出未知元素化合价的平均值,如:中氧是非金属应显最低负价,则三个铁的化合价之和为,每一个铁的化合价为。 二. 配平前的准备工作 左右相等原则(发生化合价升和降的元素): (1)元素从一种价态到一种价态生成物只有一种,在配平前应考虑左右相等(应用原子守恒)。例:中发生化合价升高的和发生化合价降低的,在配平前考虑左右相等。 (2)元素从一种价态到一种价态生成物不只一种,在配平前无需考虑左右相等。例:中发生化合价降低的O由0~生成物有和,在配平前不需考虑左右相等。 (3)元素从一种价态到多种价态,在配平前无需考虑左右相等。例:中的分别从0~生成,从0~+5生成,在配平前无需考虑左右相等。 (4)元素从多种价态到一种价态,在配平前无需考虑左右相等。例:中的从+5~生成,中的从生成,在配平前无需考虑左右相等。 三.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一般步骤 氧化还原反应有三个主要特点,在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中一般抓住化合价的升等于降这一主要特点来配平,下面举例来说明这一过程。 例如: (1)标化合价变化:中从,由此可判断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左右相等原则:从一种价态到一种价态生成物只有一种,在配平前应考虑左右相等。 (3)列出变化:将升高和降低的分别放在一起 升高: 降低: (4)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化合价的升等于降。取化合价升之和与降之和的最小化倍数,升之和:,降之和:,最小公倍数是54,则升高的所有元素数目扩大2倍,降低的元素数目扩大27倍: 这样就配平好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 (5)应用质量守恒(原子守恒)观察配平 四.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常见类型 1. 两种元素间的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无机)。 例1. (1)标化合价变化:中从,由此可判断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左右相等原则:从一种价态到一种价态生成物只有一种,在配平前应考虑左右相等。 (3)列出变化:将升高和降低的分别放在一起 升高: 降低: (4)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化合价的升等于降。取化合价升之和与降之和的最小公倍数,升之和:,降之和:2,最小公倍数:,则升高的所有元素数目扩大2倍,降低的元素数目扩大倍: ,这样就配平好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 (5)应用质量守恒(原子守恒)观察配平 例2. (1)标化合价变化:P生成中Cu从,由此可判断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左右相等原则:从一种价态到另一种价态生成物只有一种,在配平前应考虑左右相等,P从一种价态生成两种价态,在配平前需考虑左右相等。 (3)列出变化:将升高和降低的分别放在一起 升高: 降低: (4)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化合价的升等于降。取化合价升之和与降之和的最小公倍数,升之和:5,降之和:,最小公倍数:30,则升高的所有元素数目扩大6倍,降低的元素数目扩大5倍: ,这样就配平好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 (5)应用质量守恒(原子守恒)观察配平 2. 多元素间(两种以上)的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无机) 例3. (1)标化合价变化:中中O从,由此可判断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左右相等原则:从一种价态到一种价态在配平前应考虑左右相等。 (3)列出变化:将升高和降低的分别放在一起 升高: 降低: (4)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化合价的升等于降。取化合价升之和与降之和的最小公倍数,升之和:,降之和:,最小公倍数:44,则升高的所有元素数目扩大1倍,降低的元素数目扩大1倍:,这样就配平好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 (5)应用质量守恒(原子守恒)观察配平。 3. 同种元素间的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无机) 例4. (1)标化合价变化:,,由此可判断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左右相等原则:的两种价态生成一种价态,在配平前无需考虑左右相等。 (3)列出变化: 升高: 降低: (4)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化合价的升等于降。取化合价升之和与降之和的最小公倍数,升之和:1,降之和:5,最小公倍数:5,则升高的所有元素数目扩大5倍,降低的元素数目扩大1倍: ,这样就配平好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 (5)应用质量守恒(原子守恒)观察配平 4.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例5. (1)标化合价变化:先写出分子式,分别为:抓住O和H的常见化合价为得出C的平均化合价分别为,发现,由此可判断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左右相等原则:从一种价态到一种价态生成物只有一种,在配平前应考虑左右相等。 (3)列出变化:将升高和降低的分别放在一起 升高: 降低: (4)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化合价的升等于降。取化合价升之和与降之和的最小公倍数,升之和:,降之和:,最小公倍数:12,则升高的所有元素数目扩大3倍,降低的元素数目扩大2倍: ,这样就配平好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 (5)应用质量守恒(原子守恒)观察配平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发现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并不难,只要我们掌握了方法,就会得心应手,融会贯通。
④4nh3+5o2=4no+6h2o 氧化剂o2.还原剂nh3氧化产物no 还原产物h2o ⑤cu + 2h2so4(浓)=cuso4 + so2 + 2h2o .还原剂cu 氧化剂h2so4氧化产物cuso4还原产物so2 ⑥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氧化剂cl2 、还原剂cl2还原产物nacl 氧化产物naclo ⑦5hcl+kclo3=kcl+3cl2↑+3h2o 还原剂hcl 氧化剂kclo3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都是cl2 ⑧3cu2s + 16hno3 = 6cu(no3)2 + 3s + 4no + 8h2o 氧化剂hno3还原剂cu2s 氧化产物cu(no3)2s 还原产物no ⑨no + no2 + 2naoh = 2nano2 + h2o 还原剂no 氧化剂no2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都是nano2 ⑩3br2 + 6koh = 5kbr + kbro3 + 3h2o 还原剂 氧化剂都是br2 还原产物kbr 氧化产物kbro3
基本原理:找出反应方程式中的 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标出化合价,判断化合价的升高或降低,然后把升高的(失去电子)和降低的(得到电子)分别列出来 基本准则:得失电子数相同例如:Cl2+H2O=HCl+HClOCl---Cl(+1) 失去一个电子,化合价升高Cl---Cl(-1) 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降低从而配平方程式

文章TAG:氧化  氧化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