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桑叶的作用与功效

中医药学认为,桑叶性味苦、甘、寒,有散风除热、清肝明目之功效。近年来的研究证明,桑叶还有良好的皮肤美容作用,特别是对脸部的痤疮、褐色斑有比较好的疗效。有人用鲜桑叶适量,捣烂,敷痤疮处每日三十分钟,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桑叶的作用与功效

2,桑树叶子功效

桑叶的药理功效,桑叶具有抗凝血作用、降血脂作用、降血压作用、降胆固醇作用、抗血栓形成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降血糖作用、抗病毒作用、抑菌抗炎作用、抗肿瘤作用、抗疲劳作用、抗衰老作用、抗丝虫病作用、抗溃疡作用、解痉作用、润肠通便作用、减肥作用、改善肠功能等。美容作用美容作用,最近的研究显示,桑叶具有良好的皮肤美容作用,尤其对痤疮、褐色斑有较好的疗效。例如捣碎鲜桑叶,敷在座疮上,半小时后洗去,能有效的治疗痤疮。还有用桑叶治疗黄褐斑的,用桑叶经水煮后,去除杂质,干燥后,可用来泡茶,对于黄褐斑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桑叶泡茶,把桑叶晒干,然后进行一些处理之后,可以用来泡茶喝。凉拌桑叶,把洗净的桑叶去掉叶柄,切成丝,让后放入开水锅内焯一下,然后用凉开水过凉,之后沥干水分,加入作料,调拌均匀即可。3用桑叶做主食,可以把桑叶洗净之后,去掉叶柄,切成小块,然后在开水里焯一下,放入面粉中,让两者混合在一起,然后就可以加工成桑叶馒头、桑叶面条、桑叶菜饼。
中医将桑树叶称为“桑叶”,认为其药效极其广泛。有止咳、去热,治疗头昏眼花、消除眼部疲劳,消肿、清血,治愈痢疾、腹痛,补肝、美肤等 祖国医学认为桑树叶有疏风清热,凉血明目的作用,对风热感冒\红眼病有很好的疗效.现代医学研究指出其也有降压,降糖的功效.也有记载"汁煎代茗能止消渴(糖尿病)"
清肝明日如果眼睛不舒服上火眼屎多煮点水洗眼多余的下点红糖也可以喝平时上火喝都没事的

桑树叶子功效

3,桑叶有什么功效

桑叶【性味】苦、微寒。【功用】(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常配菊花。(2)清肝明目:用于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视物昏花。【用法】5~10克。桑叶在我国与蚕丝“结缘”历史悠久,又是一味常用中药。除能散风除热、清肝明目外,古医书还说它有“驻容颜,乌鬚发”的功效。近年研究证实,桑叶确是物美价廉的天然美容护肤佳品,尤其对脸部的痤疮、褐色斑有较好的疗效。   现代分析表明,桑叶含有较丰富的铜,有防治毛发和皮肤白化的作用。取霜桑叶或鲜桑叶5O0克,除去梗叶,研末;另取黑芝麻250克,炒熟研末;二者加白糖调匀或制成大蜜丸,每日早晚各服20克,白开水送服,长期坚持可使白发转黑,面容红润,并能预防少白头发生。   痤疮是常见于青年人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进入青春发育期后,体内性激素分泌旺盛,促使皮脂腺分泌增多,导致皮脂淤积,堵塞毛囊口,容易形成痤疮。用桑叶煎剂治疗痤疮,每日取鲜桑叶50克,煎水分3次服,一般 15天可见效。若取鲜桑叶适量,搞烂后敷于痤疮处,每日30分钟,也有满意的效果。   脸部褐色斑常使不少女性为之苦恼,可用桑叶治疗:取冬桑叶5OO克,隔水蒸煮消毒,去除杂物,干燥处理后备用。每日取15克,沸水浸泡当茶饮。1个月为一疗程,一般服用20天后即有明显疗效,斑块消退或色素变浅。治疗期间应多吃些豆制品,如豆腐、豆芽等。   桑叶洗浴对美容也大有裨益。取经霜的干桑叶50-100克,放入锅中,加水煮10-15分钟后,倒入浴盆内晾凉后洗浴,护肤而不脱脂,是很好的健美浴方,皮肤粗糙的人可使皮肤尽快变得细嫩起。若取冬桑叶适量,水煎15分钟后去渣取汁,再加热浓缩,藏入冰箱内备用。每天清晨洗脸时,于洗脸水中加入 3O毫升冬桑叶煎液,可治疗面部雀斑、黧黑斑,使肌肤美白增色、光洁如玉。   桑叶味道可口,无副作用,我国古代养生家曾用桑叶代替茶叶作饮料,借以长葆青春。日前,日本中央蚕业研究所已开发出有保健功能的桑茶,茶色碧绿,富含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粗纤维、糖类及钙、磷、铁、锌、锰等营养成分,饮用方便,营养成分吸收快,具有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等功用。除桑叶茶外,日本还推出了风靡市场的桑叶面、桑叶小甜饼、桑叶乔麦面等系列食品。桑叶提取物又可用作糕点的安全色素,真可谓用处多多,好处多多,令人刮目相看。几种简单的桑叶食用方法。 1.凉拌桑叶:选择较幼嫩桑叶(去掉叶柄),洗净,切丝,放入开水锅内焯一下,用凉开水过凉,沥干水分,加入精盐、味精、蒜泥、香油,拌匀即可食用。2.桑叶菜饼:桑叶(去掉叶柄)洗净,切成1cm见方的小块,放入开水锅内焯一下,与面粉混合和面,烙饼,蘸蒜泥吃。 3.桑叶茶:将桑叶晒干,经加工处理直接泡水代茶饮用或粉碎后包装做成袋泡茶。 4.桑叶面点:桑叶干燥,粉碎,作为直接食品添加剂,以5%左右的比例添加到面粉中,可烤制面包及各种糕点,同时还可以制作桑叶馒头、压制桑叶面条、包饺子等。不但颜色独特、增加花样品种,且具有营养和保健作用。

桑叶有什么功效

4,吃桑叶有什么好处

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的作用。用法用量水煎服5~9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本品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按照要求服用桑叶,没有副作用。
外用煎水洗眼。该品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 1、手脚麻木:不积压痛痒。用霜降后桑叶煎汤频洗。 2、风眼多泪:取冬季不落的桑叶,每天煎汤温洗。或加硭硝亦可。 3、眼红涩痛:用桑叶研末,卷入纸中烧烟熏鼻,有效。 4、头发不长:用桑叶、麻叶煮淘米水洗头。七次后,发即速长。 5、吐血不止:用晚桑叶焙干,研为末,凉茶送服三钱,血止后,宜服补肝、肺的药物。 6、肺毒风疮:用好桑叶洗净。蒸熟一宿,晒干,研为末,水调服二钱。 7、痈口不收:用经霜黄桑叶,研末敷涂。 8、汤火伤疮:用经霜桑叶烧存性,研为末,油调敷涂。数日可愈。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机制:桑椹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致使肠道内的消化酶不能破坏c型产生荚膜杆菌b毒素,而引起出血性肠炎。桑椹含脂肪酸,过量食用对消化道可产生刺激症状。 中毒现象 不良反应:过量服用中毒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大便呈果酱样,皮疹、风团、喉咽肿胀,胸闷不适,伴有烦躁不安、精神倦怠、面色青灰、口唇干燥、四肢发凉,严重时因出血性肠炎导致血压下降、脱水、休克而死。美容作用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树的叶子。中医药学认为,桑叶性味苦、甘、寒,有散风除热、清肝明目之功效。桑...外用煎水洗眼。该品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 1、手脚麻木:不积压痛痒。用霜降后桑叶煎汤频洗。 2、风眼多泪:取冬季不落的桑叶,每天煎汤温洗。或加硭硝亦可。 3、眼红涩痛:用桑叶研末,卷入纸中烧烟熏鼻,有效。 4、头发不长:用桑叶、麻叶煮淘米水洗头。七次后,发即速长。 5、吐血不止:用晚桑叶焙干,研为末,凉茶送服三钱,血止后,宜服补肝、肺的药物。 6、肺毒风疮:用好桑叶洗净。蒸熟一宿,晒干,研为末,水调服二钱。 7、痈口不收:用经霜黄桑叶,研末敷涂。 8、汤火伤疮:用经霜桑叶烧存性,研为末,油调敷涂。数日可愈。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机制:桑椹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致使肠道内的消化酶不能破坏c型产生荚膜杆菌b毒素,而引起出血性肠炎。桑椹含脂肪酸,过量食用对消化道可产生刺激症状。 中毒现象 不良反应:过量服用中毒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大便呈果酱样,皮疹、风团、喉咽肿胀,胸闷不适,伴有烦躁不安、精神倦怠、面色青灰、口唇干燥、四肢发凉,严重时因出血性肠炎导致血压下降、脱水、休克而死。美容作用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树的叶子。中医药学认为,桑叶性味苦、甘、寒,有散风除热、清肝明目之功效。桑叶还有良好的皮肤美容作用,特别是对脸部的痤疮、褐色斑有比较好的疗效。 痤疮,俗称粉刺,是常见于青年人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男女青年进入青春发育期后,体内性激素水平增高,促使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脂腺分泌增多,导致皮脂淤积,堵塞了毛囊口,增多的皮脂不能及时排出就形成了痤疮。痤疮的产生,虽然主要是由于青春期内分泌改变,雄性激素比雌性激素分泌量相对的增多而引起。但是,高脂肪、高糖饮食、长期便秘等是诱发痤疮的重要原因。中医认为,过食油腻辛辣食物,脾胃积热生湿,外邪侵犯皮肤则生痤疮。由于桑叶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有人试用桑叶煎剂治疗痤疮二百五十八例,其收效达到百分之八十九以上。具体办法是,每日取鲜桑叶五十克,煎水分三次服用,一般十五天见效。还有人用鲜桑叶适量,捣烂,敷痤疮处每日三十分钟,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至于用桑叶来治疗面部褐色斑,具体方法是:用市售桑叶五百克,经隔水蒸煮消毒,去除杂质,干燥后备用。每日十五克,沸水浸泡后作茶饮用,连服三十天为一个疗程。专家们认为,服用桑叶可以对皮肤褐色斑有良好疗效,可能与其对机体分泌功能的改善有关。同时,根据药理研究证明,桑叶富含黄酮忒、酚类、氨基酸、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这对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特别是抑制色素沉着的发生和发展均有积极作用。如果将桑叶煎汁,提取其有效成分并经浓缩后作为化妆品添加剂加入美容霜中,与口服同时长期外用,无疑对面部褐色斑会有更好的效果。

5,桑叶子有什么作用

桑叶不仅仅可以养蚕,同时泡水喝具有一定的滋补功效,长时间服用具有疏散风热以及清肝明目的功效。桑叶泡水喝的功效:1、桑叶具有疏散风热的功效,可以把桑叶、菊花和金银花一起放在杯子里面泡水饮用。桑叶可以去除肝火,桑叶里面含有的特殊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炎功效。2、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桑叶里面含有大量的槲皮苷和槲皮素,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和输出能力,从而降低了心率。另外也可以改善心肌循环以及扩张冠状血管,具有降低血压以及促进身体恢复的功效。3、降血糖:桑叶里面含有的蜕皮甾酮物质可以降低血糖,同时也可以把身体里面多余的葡萄糖转化成糖原,并不会对正常的血糖带来一定的影响,可以辅助血糖过高所引起的各种疾病。4、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中医认为桑叶具有散风除热的功效,能够促进双眼以及肝脏的健康,当皮肤出现粉刺或者痤疮主要是因为内分泌紊乱引起的,增加了雄性激素,只要每天坚持服用桑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一般15天左右就可以见效,从而缓解皮肤粗糙的问题。5、缓解便秘:桑叶里面有大量的营养元素,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适合于便秘的患者,另外也可以把身体里面多余的毒素以及废弃物排出体外。扩展资料:桑叶泡水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一定要控制量,因为桑叶属于中药材,过多服用的话可能会对身体带来一定的反作用。桑叶泡水的好处有很多,在桑树结霜之后,树上的叶子就会开始凋落,然后留在枝头上的就是具有高药用价值的桑叶,泡水喝能达到祛斑、养颜等功能。虽然桑叶的功效有很多,但不宜过量饮用,桑叶药性较寒,如果寒性体质、肠胃寒凉的人宜适量因为,以免精血受损,脾胃变得寒凉。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桑叶泡水喝药用价值高 6大功效让你感到意外!人民网-神仙草“桑叶”泡水有何作用? 这些功效少数人才知道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而得,是一种发散风热药,既可内服,也可外敷。其性寒,味甘、苦,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病症。 现代中、西医把桑叶和桑叶生物制剂作为改善糖尿病及其他各种疑难杂症的药物而使用,认为其药效极为广泛。有清肺润燥、止咳、去热、化痰、治盗汗;补肝、清肝明目、治疗头晕眼花、失眠、消除眼部疲劳;消肿、清血、治疗痢疾、腹痛、减肥、除脚气、利大、小肠;抗应激、凉血、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心肌梗塞、脑溢血、祛头痛、长发;降血糖、抗糖病等。扩展资料:1、生长环境喜光,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耐寒,可耐-40℃的低温,耐旱,耐水湿,也可在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喜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能耐轻度盐碱(0.2%)。抗风,耐烟尘,抗有毒气体。根系发达,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寿命长,一般可达数百年,个别可达数千年。2、使用注意事项1、腹部阴寒,内无实热,大便溏泻,风寒咳嗽者忌服。2、肝燥者禁用。3、银屑病患者慎用桑叶及其制品。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桑叶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而得,是一种发散风热药,既可内服,也可外敷。其性寒,味甘、苦,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病症。现代中、西医把桑叶和桑叶生物制剂作为改善糖尿病及其他各种疑难杂症的药物而使用,认为其药效极为广泛。有清肺润燥、止咳、去热、化痰、治盗汗;补肝、清肝明目、治疗头晕眼花、失眠、消除眼部疲劳;消肿、清血治疗痢疾、腹痛、减肥、除脚气、利大、小肠;抗应激、凉血、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心肌梗塞、脑溢血、祛头痛、长发;降血糖、抗糖病等。桑叶的临床应用:1.桑叶能疏散风热,解表清热,养阴生津;桑椹能滋阴养血,补虚润燥;桑根白皮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桑枝能通经活络,除痹止痛;而桑树烧成的灰叫桑柴灰,也能用于治疗目赤肿痛、青盲、身面水肿,坐卧不得、白癜风、头风白屑、大麻风等病证。(于智敏:《糖尿病百药效用奇观——谈桑叶》)2.《本草备要》:“代茶止消渴。”现代研究表明,桑叶中含有的蜕皮甾酮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其实,我不大喜欢这个成份的药理作用。因为桑叶的降糖作用非常有限。我选择桑叶作为食物训练的材料,是喜欢桑叶的明目作用。(聂文涛:《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3.多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较轻的发热、咳嗽、眼赤(如感冒),常与菊花、连翘等配伍,如桑菊饮,为辛凉轻剂。4.用于治疗肺热和风热咳嗽,尤其适用于燥咳、干咳,常配枇杷叶、麦冬、沙参等。5.配黑芝麻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的头眩、眼花、头痛,可明目醒脑。再加配丹皮、丹参,用于治疗偏头痛。多为制丸服食。
桑叶主要作用是喂桑蚕,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最大。当然,桑叶保证桑树生长才是第一位的。至于再有其它作用,也都是辅助作用:例如积肥、枯叶烧火等等。
桑树的果实叫桑葚,是可以食用的,现在水果市场就有卖桑葚~~~

6,桑树叶有什么功效

桑叶味道可口,无副作用,我国古代养生家曾用桑叶代替茶叶作饮料,借以长葆青春。 在中医学里,很早以前就着眼于桑叶了。2世纪完成的世界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中,已记载了桑叶的药用价值。现在,在中医治疗中,桑叶作为改善糖尿病及其他各种疑难杂症的药物而使用。中医将桑树叶称为“桑叶”,认为其药效极其广泛。很多人认为并感到喝桑叶茶可以减肥。经医学证实,那是与桑叶“消肿”、“清血”的作用有关。 目前,日本中央蚕业研究所已开发出有保健功能的桑茶,茶色碧绿,富含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粗纤维、糖类及钙、磷、铁、锌、锰等营养成分,饮用方便,营养成分吸收快,具有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等功用。 除桑叶茶外,日本还推出了风靡市场的桑叶面、桑叶小甜饼、桑叶荞麦面等系列食品。桑叶提取物又可用作糕点的安全色素,真可谓用处多多,好处多多,令人刮目相看。 桑叶猪骨汤 [原料]鲜桑叶300克、猪骨(猪月展也行)500克、蜜枣3颗。 [做法]桑叶洗净沥干水份,猪骨洗净备用;瓦煲注入清水,放猪骨与蜜枣用大火同煲至滚,然后放入桑叶煲1小时左右,见汤浓便可调味即可。 [特点]汤鲜甜、滋润。 [贴士]可加入适量的桂圆肉及枸杞子,但须在汤好前的15分钟前放入。加入圆肉可补气安神,加入枸杞子可明目补肾。
中医将桑树叶称为“桑叶”,认为其药效极其广泛。有止咳、去热,治疗头昏眼花、消除眼部疲劳,消肿、清血,治愈痢疾、腹痛,补肝、美肤等 桑叶 【科属】:桑科 Folium Mori (英)Mulberry Leaf 【来源】 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叶。 【植物形态】 小乔木或灌木,高达15m。树皮灰黄色或黄褐色;幼枝有毛。叶互生,卵形至阔卵形,长6~15cm,宽4~12cm。先端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齿,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绿色,脉上有疏毛,脉腋间有毛;叶柄长1~2.5cm。雌雄异株,骨朵花序腋生;雄花序早落;雌花序长1~2cm,花柱不明显或无,柱头2。聚花果(桑椹)熟时紫黑色或白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于山林中、路旁。全国有栽培。 【采制】 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多皱缩,破碎。完整者有柄,叶片上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有的有小疣状突起;下表面色较浅,叶脉突起,小脉网状,脉上被疏毛,脉基具簇毛。质脆。气微,味淡、微苦、涩。 【化学成分】 含牛膝甾酮(inokosterone)、脱皮甾酮(ecdysterone)、β-保甾醇、芸香甙、桑甙(morocetin)、异槲皮甙、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东莨菪甙(scopolin)、α-、β-已烯醛(α-,β-hexenal)、葫芦巴碱(trigonelline)、胆碱、腺嘌呤、天冬氨酸、氯原酸。 桑叶 【性味】苦、微寒。 【功用】(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常配菊花。 (2)清肝明目:用于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视物昏花。 (3)用于肺热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热,甘寒益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轻者可配杏仁、沙参、贝母等同用,如桑杏汤;重者可配生石膏、麦冬、阿胶等同用。 【现代药理研究】 1. 桑叶有解痉作用。 2. 桑叶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桑叶煎剂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和大肠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另外,还可杀灭钩端螺旋体。 3. 桑叶有抗炎作用。 4. 桑叶有降血糖作用。其所含的蜕皮甾酮对多种方法诱导的血糖升高均有降糖作用,可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元,但不改变正常动物的血糖。 5. 桑叶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桑叶提取液给狗麻醉后股静脉注射,出现暂时血压降低,但不影响呼吸。 6. 桑叶对平滑肌有影响,其对动物动情子宫有兴奋作用,对鼠肠肌有抑制作用。 7. 桑叶还有降血脂、利尿作用。 【选方】 ①治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 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苦梗二钱,甘草八分(生),苇根二钱。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温病条辨》桑菊饮) ②治风眼下泪: 腊月不落桑叶,煎汤日日温洗,或人芒硝。(《濒湖集简方》) ③洗天行时眼,风热肿痛,目涩眩赤: 铁扇子二张, 以滚水冲半盏,盖好,候汤温,其色黄绿如浓茶样为出陈。然后洗眼,拭干;隔一、二时,再以药汁碗隔水婉热,再洗,每日统三、五次。(《养素园传信方》) ④治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咳久不愈,肌肤甲错,麻痹不仁: 嫩桑叶(去蒂,洗净,晒干,为末)一斤,黑胡麻子(淘净)四两。将胡麻擂碎,熬浓汁,和白蜜一斤,炼至滴水成珠,入桑叶末为丸屈口梧桐子大。每服三钱, 空腹时盐汤、临卧时温酒送下。(《医级》桑麻丸) ⑤治吐血: 晚桑叶,微焙,不计多少,捣罗为细散。每服三钱匕,冷腊茶调如膏,人图香少许,夜卧含化咽津。只一服止,后用补肺药。(《圣济总录》独圣散) ⑥治霍乱已吐利后,烦渴不止: 桑叶一握,切,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 ⑦治小儿渴: 桑叶不拘多少,用生蜜逐叶上敷过,将线系叶蒂上绷,阴干,细切,用水煎汁服之。 (《胜金方》) ⑧治大肠脱肛:黄皮桑树叶三升,水煎过,带温琶纳之。(《仁斋直指方》) ⑨治穿掌毒肿: 新桑叶研烂童之。(《通玄论》) ⑩治痈口不敛: 经霜黄桑叶,为末敷之。(《仁斋直指方》) 11.治火烧及汤泡疮: 经霜桑叶,焙干,烧存性,为细末,香油调敷或干敷。(《医学正传》) 12.治咽喉红肿,牙痛: 桑叶三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13.治头目眩晕:桑叶三钱,菊花三钱,枸杞子三钱,决明子二钱。水煎代茶饮o(《山东中草药手册》) 14.治摇头风(舌伸出,流清水,连续摇头): 桑叶一至二钱,水煎服o(江西《草药手册》)
桑叶的药理功效,桑叶具有抗凝血作用、降血脂作用、降血压作用、降胆固醇作用、抗血栓形成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降血糖作用、抗病毒作用、抑菌抗炎作用、抗肿瘤作用、抗疲劳作用、抗衰老作用、抗丝虫病作用、抗溃疡作用、解痉作用、润肠通便作用、减肥作用、改善肠功能等。美容作用美容作用,最近的研究显示,桑叶具有良好的皮肤美容作用,尤其对痤疮、褐色斑有较好的疗效。例如捣碎鲜桑叶,敷在座疮上,半小时后洗去,能有效的治疗痤疮。还有用桑叶治疗黄褐斑的,用桑叶经水煮后,去除杂质,干燥后,可用来泡茶,对于黄褐斑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桑叶泡茶,把桑叶晒干,然后进行一些处理之后,可以用来泡茶喝。凉拌桑叶,把洗净的桑叶去掉叶柄,切成丝,让后放入开水锅内焯一下,然后用凉开水过凉,之后沥干水分,加入作料,调拌均匀即可。3用桑叶做主食,可以把桑叶洗净之后,去掉叶柄,切成小块,然后在开水里焯一下,放入面粉中,让两者混合在一起,然后就可以加工成桑叶馒头、桑叶面条、桑叶菜饼。

7,桑叶的用处

桑叶:清润并用的佳品 现在早晚颇感凉意,中午却是烈日当空,温差较大,容易让人患上感冒。又因为天气干燥,所以秋季感冒时,容易出现头痛、口鼻发干、咽喉燥痛、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黏,严重时出现痰中带血等症状。 因此,大家在选用治疗秋燥感冒药物的时候应该有针对性,过于辛温燥烈之品如麻黄、生姜等不能使用,治疗的关键在于清、润并用,清能散火、润能治燥,清、润合用才能治疗秋燥感冒,其中常用的药物之一就是桑叶。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功效,一种药物兼有清、润两种功效。 桑叶在古书籍中又称神仙叶,世界上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有记载:“桑叶除寒热、出汗。”《本草纲目》:“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桑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此外,桑叶中的植物防御素有抗微生物的作用。传统中医认为桑叶以经霜后为佳,采集后晒干备用,亦可直接到药店购买。 如何使用桑叶 可以选用干桑叶30克泡水,每日一次,也可以与梨皮、杏仁共煮,熬成汤当作茶喝,既可防治秋燥感冒,又能养生。 针对因燥热伤肺所致的咽喉疼痛、咳嗽、咳痰等肺系病症,以及各类急慢性咽喉炎及支气管炎患者均可用桑叶配麦冬(2:1比例),泡水代茶饮用,疗效显著。 除了茶保健外,桑叶味道可口,无副作用,又有丰富的叶绿素,即使煮熟了,也依然能长时间保持青绿,散发清香。如清淡滋润的桑叶荷叶粥、桑叶红薯粥能祛风清热、健脾利湿、降压清脂等。 将桑叶配菊花当茶饮,用于预防治疗外感风热感冒,效果极好。又以桑叶配杜仲叶当茶饮,用于治疗多年缺血性心绞痛和肾虚引起的腰痛效果也很好。 现代医学在研究桑叶化学成分和动物试验基础上,发现桑叶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低胆固醇、抗菌、抗过敏、抗氧化抗衰老、美容、通便利尿等功用。下面简单介绍几种: 桑叶枸杞茶 取鲜枸杞苗30克、鲜车前草30克、鲜桑叶60克,加水适量煎汤服。有利尿、清热作用。 桑叶菊花茶 取干桑叶、干菊花各20克煮水,当茶服,对温邪、热邪所引起的发热有凉解作用。 桑菊青豆茶 取冬桑叶20克,菊花15克,黄豆60克,白糖30克。此方具有清肝明目、消炎散风热的作用,对急性眼结膜炎及眼部红肿赤痛有良好的疗效。 桑叶菊花山楂茶 菊花、银花各30克,桑叶12克,山楂15克,用沸水冲泡4次,每次10~15分钟,代茶饮。适用于高血压、高胆固醇、动脉硬化等症。 另外还有桑叶面、桑叶小甜饼、桑叶荞麦面等系列食品。桑叶提取物又可用作糕点的安全色素,真可谓用处多多,好处多多。总之,大家不妨在这个秋季里多了解一下桑叶,它确实是我们身边一件不可多得的、实惠的养生保健品。 桑叶防病治病功效多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叶子,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有祛风清热,凉血明目功效。治风温发热、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风痹、瘾疹、下肢象皮肿。 桑叶在古书籍中又称神仙叶,世界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记载:“桑叶除寒热、出汗。”《本草纲目》:“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重庆堂随笔》说“桑叶,虽治盗汗,而风湿暑热服之,肺气清肃,即能汗解。息内风而除头痛,止风行肠胃之泄泻,已肝热妄行之崩漏,胎前诸病,由于肝热者尤为要药。” 主要成分 据现代研究,干桑叶中含粗蛋白25%~45%,碳水化合物20%~25%,粗脂肪5%,以及丰富的钾、钙和维生素C、B1、B2、A等,还有各种微量元素铜、锌、硼、锰等物质。桑叶中含有蜕皮固酮、羽扁豆酮、芸香甙、桑甙、维生素、绦原酸、叶酸、延胡索酸、内消旋肌酸、植物雌激素等人体所需物质。 其中每100g干桑叶中约含粗蛋白24.0g,粗脂肪5.0g,含食物纤维52.9g,钙2699mg。桑叶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含神经传递物质及降压物质γ-氨酪酸平均有226mg,谷氨酸高达2323mg,天冬氨酸2049mg,可见桑叶是氨基酸的宝库。 桑叶的功效 1.降血糖: 桑叶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桑叶中丰富的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及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生物碱和多糖)有关,其中主要功能物质是桑叶中的DNA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从而抑制及延缓淀粉,食物分解为葡萄糖、果糖,明显抑制食后血糖上升。 2.抗菌: 体外试验表明,鲜桑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桑叶中的植物防御素有抗微生物的作用。 3.降血压: 降血压的主要功效成分是γ-氨基丁酸。 4.降血脂: 主要的功效成分是植物甾醇。 5.抗氧化、抗衰老: 这两种作用的主要功效成分是异黄酮化合物。据浙江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通过4年实验,证实桑叶具有类似人参的补益和抗衰老作用。人参属于热补,而桑叶属于清补,老幼均可使用,四季皆宜。 6.缓解更年期综合征: 桑叶具有稳定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可缓解老年人更年期情绪激动,性情乖戾。 7.美容 (1)治黄褐斑: 脸部褐色斑常使不少女性为之苦恼,可用桑叶治疗:取冬桑叶500g,隔水蒸煮消毒,去除杂物,干燥处理后备用。每日取15g,沸水浸泡当茶饮。1个月为一疗程,一般服用20天后即有明显疗效,斑块消退或色素变浅。治疗期间应多吃些豆制品,如豆腐、豆芽等。 (2)护肤: 用桑叶浴护肤,能使皮肤光洁。取经霜的干桑叶50~100g,放入锅中,加水煮10~15分钟后,倒入浴盆内晾凉后洗浴,护肤而不脱脂,是很好的健美浴方,皮肤粗糙的人可使皮肤尽快变得细嫩起来。若取冬桑叶适量,水煎15分钟后去渣取汁,再加热浓缩,藏入冰箱内备用。每天清晨洗脸时,于洗脸水中加入30ml冬桑叶煎液,可治疗面部雀斑、黧黑斑,使肌肤美白增色、光洁如玉。 (3)治痤疮: 痤疮是常见于青年人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进入青春发育期后,体内性激素分泌旺盛,促使皮脂腺分泌增多,导致皮脂淤积,堵塞毛囊口,容易形成痤疮。用桑叶煎剂治疗痤疮,每日取鲜桑叶50g,煎水分3次服,一般 15天可见效。若取鲜桑叶适量,捣烂后敷于痤疮处,每日30分钟,也有满意的效果。 (4)美发: 使头发乌黑、光泽、柔软。桑叶含有较丰富的铜,有防治毛发和皮肤白化的作用。取霜桑叶或鲜桑叶500g,除去梗叶,研末;另取黑芝麻250g,炒熟研末;二者加白糖调匀或制成大蜜丸,每日早晚各服20g,白开水送服。长期坚持可使白发转黑,面容红润,并能预防少白头发生。 (5)减肥: 坚持长期饮用桑叶茶,可明显减肥。桑叶的利水作用,不光可以促进排尿,还可使积在细胞中的多余水分排走,所以桑叶能够消肿。桑叶还可以将血液中过剩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排清,即清血功能。肥胖是腹部、脊背的脂肪细胞中贮存了过多的脂肪。当血液里的中性脂肪减少时,贮存的脂肪就会被释放出来,以热量的形式被消耗掉。这样反复下去,身体里的脂肪就会减少。因此减肥和改善高脂血病是相互关联的。另外,高脂血病人的血液粘度高,在毛细血管中的流动特别不畅通。毛细血管只有我们头发的1/100那么粗,所以当然容易堵塞。心肌梗塞和脑溢血都是毛细血管堵塞的结果。桑叶中含有强化毛细血管,降低血液粘度的黄酮类成分,所以在减肥、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时,又有预防心肌梗塞和脑溢血的作用。 8.通便、消肿: 在桑叶的作用下未被小肠吸收而输送到大肠内的糖质由肠内菌群作用,生成二氧化碳、氢气、丁酸、丙酸、醋酸、乳酸等有机酸,使肠内外环境酸性,抑制了有害细菌增殖,起到整肠效果,改善便秘,改善腹胀。桑叶还能去除体内多余水而改善水肿。 桑叶有一个特殊的功效,可能不被人熟悉,那就是止汗。《神农本草经》说:桑叶“气味苦甘寒,有小毒,主寒热出汗”。《本草纲目》云:“经霜桑叶,除寒热盗汗,末服。”《得配本草》:载,桑叶“甘,寒。入手足阳明经。清西方之燥,泻东方之实。去风热,利关节,疏肝,止汗。”可见,单用桑叶研末服用,可治出汗。《本草备要》不但有相类的记载,而且还记录有生动的病案:桑叶“末服止盗汗,严州有僧,每就枕,汗出遍身,比旦,衣被皆透,二十年不能疗。监寺教采带露桑叶,焙干为末,空心米饮下二钱,数日而愈。” 历代医家也有不少经验之谈。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医朱丹溪常用桑叶治盗汗。他在《丹溪心法》一书中记载:“经霜桑叶研末,米饮服,止盗汗。”明末清初的名医傅青主,很擅长用桑叶止汗,还创制了不少以桑叶为主药的方剂,如止汗神丹、遏汗丸、止汗定神丹。”著名中医路志正在治疗盗汗、自汗时也常单用桑叶,多用9~15g水煎服或6~9g研末服。秦伯未先生亦喜用桑叶治头面出汗。可见桑叶止汗,确有渊源。
做药

文章TAG:桑叶  作用  功效  桑叶的作用与功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