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是谁?如何评价李银河?李银河王小波在光明日报社工作时,经常从李银河借书还书。李银河老公是王小波,王小波和李银河1977,当时李银河在国务院研究所工作,心大,前途光明,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爱情令人羡慕,李银河第二配偶夏70岁。李银河通过一个共同的朋友认识了她老公王小波,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77年,当时李银河我还在山西大学读书。
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爱情故事,是很多人心中理想的爱情形象。那时候通讯还不太发达,他们的爱情故事都是在信纸上来回记录的。今天,信纸上的那些文字,被成千上万的人阅读和羡慕,成为经典情书。他们的命运从小说《绿发怪物》开始。李银河看完小说,他们对作者王小波产生了好感。当时李银河在光明日报工作,王小波经常找她借书还书。
李银河虽然对他的直率感到震惊,但两人还是成了朋友。后两人开始互相通信。在信中,他们讨论了人生、理想、爱情等宏观事件,也谈到了一些琐事。信中,王小波毫不掩饰对李银河的喜爱。在他完美的情话技巧的攻势下,李银河终于沦陷,两人于1980年结婚,成为恋人。王小波为追求李银河而写的书信,在他死后被整理出来,出版成《爱你如爱生命》一书,这是他45年人生中唯一的一部爱情专著。
王小波于1997年4月11日去世(享年45岁),昨天是他的忌日。现在经常被人提起的王小波的散文,叫做《沉默的大多数》。“沉默的大多数”就是教人真诚,魅力,话语权,说话交税,穿着皇帝的新衣说话,懂道理的人因为环境不允许而沉默,不懂的人在吹牛等等。王小波小时候听过粮食亩产30万斤的传闻,但他一直不相信,因为他饿得把铅笔尖吃了,上课从铅笔的橡皮尖上嚼下来,吃周围的铁皮,再吃木笔,有点香。
这也是相当讽刺的。小时候饿了,吃了一支笔。长大后用笔报仇。王小波的书,曾经读过,已经读过;如果没读过,那就是没读过;懂了就懂了;不懂就不懂。打着擦边球去爱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人是不幸福的。王小波就像那个拒绝沉默的人。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个铁屋子的比喻,说大多数人都在铁屋子里睡觉,偶尔会有人醒来,但他们的哭声却激怒了别人,因为他打扰了大多数人的好梦。王小波就像那个拒绝沉默的人。
/图片-3/70岁。李银河老公是王小波。李银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位研究社会学家和自由女权主义者。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1999年,他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李银河通过一个共同的朋友认识了她老公王小波。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77年,当时李银河我还在山西大学读书。
刚认识的时候,他们共同的朋友去小波家和他爸爸讨论这个问题。王小波的父亲是人民大学的逻辑学教授。李银河看到一本小说,和李银河产生了共鸣。当时我留了个心眼,想看看这篇小说的作者是谁。看到是王小波写的,心里就有了好感。李银河王小波在光明日报社工作时,经常从李银河借书还书。
文章TAG:李银河 王小波 爱情 故事 李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