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历法有哪些

中国农历也叫夏历或古历,一直沿用至今。农历每年分12个月,每四年闰年一次,闰年有十三个月。有二十四节气每个月分大小月,小月有二十九天,大月三十天。分为上旬,即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十,中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下旬: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三十。每年有二十四节气,来区分农耕时令,什么节气干什么农活: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反应四季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应温度变化,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应天气现象变化,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物候现象。一天有十二个时辰: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一个时辰月两小时。一个时辰分为八刻,一刻约为15分钟。

中国历法有哪些

2,中国古代历法的算法是怎么算的呢

阴历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而阴历事实上只按月亮的月相变化来安排的历法,所以每年比阳历要少11天。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现行的公元纪年法就是一种阳历。两种历法各有缺陷,因此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指导农时,避免因为阴历带来的时间偏差而设置闰月。现行的农历在阴历(夏历)基础上融合了阳历的成分,吸收了干支历(阳历)二十四节气作为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来符合回归年,是为阴阳合历。我们俗称的旧历、老历、阴历都是指农历,即《时宪历》是阴阳合历的一种,但旧历、老历只是相对新历(即公历)而言,并非正当称谓。我国先民自己创制出来的各种历法并不断改进,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历法的出现对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这里就例举几种划时代的历法吧。《颛顼历》:古代汉族历法之一,属于古六历的一种,为阴阳历。该历采用十九年七闰法,一回归年为365又1/4日(所以是一种四分历),一朔望月为29又499/940日,以十月为岁首,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称后九月。测制年代或为秦献公时公元前366年,至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遍行,经秦朝至西汉太初历制定(公元前104年)始弃。《太初历》: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汉族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其法规定一回归年为一年,一朔望月为一月,所以又称“八十一分律历”。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太初历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它还首次记录了五星运行的周期。太初历共使用了188年。从《太初历》开始,中国历法经历了五次大的改革,终于于明末引进西洋历法,最终形成了直至今天仍然通用的《时宪历》,近五百年的应用历史足可见其精密程度。

中国古代历法的算法是怎么算的呢

3,中国古代历法有哪些

《中国古代历法》是一本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由张培瑜、薄树人、陈美东、胡铁珠等20多人组成的编委会共同完成的,是一本以大量史料为基础,梳理历史上各历推步方法,复原历术算法和数据,阐述历术推步的天文意义的书籍。本书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历法,是中国历史上由我国先民自己创制出来的各种历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历法的出现对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夏历(农历)、彝历、傣历、羌历、和藏历等是我国现阶段在广泛使用的几部自有历法。中国古代历法  包括已颁行的和未颁行的有可考的有这些:有名称可考的中国古代历法,据汪曰桢《历代长术考》、朱文鑫《历法通志》、毋苟先生《中国历法制度沿革史》三书记载,有115种。1、黄帝历2、颛顼历3、夏历4、殷历5、周历6、鲁历7、历术甲子历8、太初历9、三统历10、四分历11、七曜术12、干象历13、黄初历14、太和历15、景初历16、泰始历17、刘智历18、干度历19、通历20、永和历21、三纪甲子历22、玄始历23、永初历24、三宣元历25、既往七曜历26、元嘉历27、建元历28、大明历29、景明历30。  神龟历31、正光历32、兴和历33、大同历34、九宫行答历35、七曜律历36、天保历37、北周历38、灵宪历39、天和历40、刘孝孙历41、甲寅元历42、孟宾历43、大象历44、开皇历45、七曜新术46、张胄玄历47、皇极历48、大业历49、戊寅元历50、符天历51、麟德历52、经纬历53、光宅历54、神龙历55、九执历56、大衍历57、千岁历58、七曜历59、至德历60、五纪历61、正元历62 、观象历63、宣明历64、崇元历65、万分历66、永昌历67、正像历68、调元历69、中正历70。  齐政历71、明元历72、钦天历73、应天历74、乾元历75、至道历76、辽大明历77、仪天历78、干兴历79、崇天历80、明天历81、奉元历82、十二气历83、观天历84、占天历85、纪元历86、大明历87、大明历88、统元历89、干道历90、淳熙历91 、知微历92、乙未元历93、五星再聚历94、会元历95、统天历96、开禧历97、西征戊午元历98、淳佑历99、会天历100、万元历101、成天历102、本天历103、授时历104、宝鉴历105、回回历106、大统历107、圣寿万年历108、黄钟历109、西域历110、新法历111、晓庵历112、顺治历113、时宪历114、癸卯元历115、天历

中国古代历法有哪些


文章TAG:中国  中国历法  历法  哪些  中国历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