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明帝为什么要命将帅北征匈奴与北征匈奴同一年发生的另一间大事是

1公元73,汉明帝决心解除北匈奴的威胁,扫除西域和东汉交通的障碍,他派窦固(窦融的侄子,汉光武帝的女婿)领兵出击北匈奴 2永平十四年楚王英谋反事发,被株连以至死、徙和系狱的京师贵戚和诸侯更达数千之众。

明帝为什么要命将帅北征匈奴与北征匈奴同一年发生的另一间大事是

2,明帝为什么要命将帅北征匈奴历史题

此文出自后汉书 原文:永平中,北虏乃胁诸国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闭。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遂通西域,于窴诸国皆遣子入侍。 译文:明帝他命大将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到那里垦田戍边。后来,为了抵御匈奴又... 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 另一事……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因以超为都护……。

明帝为什么要命将帅北征匈奴历史题

3,朱元璋调北征南的三膘指挥

最后朱老四得了天下
额。。。将领很多,很多很有能力,也有很多得到了爵位,封赏,最厉害的莫过是丹书铁券了,当然了,不管的没得到这些,基本这些人都在朱元璋同志处领到了一张阴曹地府观光券,我略举几位,比如徐达,常遇春(这两个是善终),李文忠,朱文正,冯胜,赵普胜,傅友德,蓝玉,耿炳文,朱棣(虽然是儿子,但是也是不出世的天才将领),以上除了耿炳文,常遇春,徐达之外,全部被杀

朱元璋调北征南的三膘指挥

4,朱元璋有哪几次讨伐向北遁去的元室残余势力

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是明朝建立后针对北元的八次军事行动。  战役名称 日期 明北伐灭元之战 1367年-1369年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 1370年 明太祖第二次北伐 1372年 明太祖第三次北伐 1380年 明太祖第四次北伐 1381年 明太祖第五次北伐 1387年 明太祖第六次北伐 1387年-1388年 明太祖第七次北伐 1390年 明太祖第八次北伐 1396年
3次

5,北征的介绍

《北征》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长篇叙事诗。此诗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即至德二年(757)八月,诗人从凤翔到鄜州探家途中所作,叙述一路见闻及到家后的感受。当时宰相房琯被贺兰进明等人诬谤受贿而论罪,作为左拾遗的杜甫上疏为房琯辩罪,触怒唐肃宗,下三司问罪,得张镐营救释放。八月,肃宗命他离凤翔探家,实为遣归。全诗以归途中和回家后的亲身见闻作题材,叙述了安史之乱中民生凋敝、国家混乱的情景,陈述了自己对时事的见解。诗人采用以赋为主、有比有兴的方法,表现了宏大的历史内容,显示出诗人在诗歌艺术上的高度才能和浑熟技巧。

6,北平即哪里其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北京,干燥寒冷
 据北京档案史料记载,1368年(洪武元年)9月12日,明太祖朱元璋命大将徐达北征,攻占元朝都城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城,并将大都改名为北平府。  北京中心位于北纬39度54分,东经116度23分。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北京的西、北和东北,群山环绕,东南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北京平原。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9米,为北京市最高峰。境内贯穿五大河,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

7,朱元璋北伐的具体细节

大部分都被消灭了。朱元璋起兵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后,从1367年10月开始,朱元璋就开始统一的步伐,从南京出发北伐元朝。第一次北伐的主将是徐达和常遇春,共领兵25万。3个月后占领山东全境。然后西进河南,在河南遇到元军主力阿鲁温。双方在洛水大战,歼敌5万,阿鲁温被俘。继而攻克潼关、华州。1368年5月,朱元璋亲自誓师汴梁,议取元大都。7月徐达占领大都周围,元顺帝弃城而逃。8月2日,明军占领大都。真正的大战还在后头。名将王保保率领10余万元军在山西,纳哈出20余万大军在辽东,云南还有10几万元军。12月,徐达率领明朝骑兵5万余人与王保保交锋于太原城下,王保保弃师而逃。明军歼灭元军4万余人,常遇春一路北追到欣州,王保保10余万大军全军覆没。次年徐达西进陕西,元将李思齐投降。1369年6月,常遇春李文忠领8万步兵,1万骑兵继续进攻上都。连克锦州、大兴州等等,直逼上都,元顺帝逃跑,俘虏元朝丞相脱火赤。不幸的是常遇春在回师途中病故,李文忠升任主帅。与此同时,徐达继续向西攻击甘肃。攻克兰州。王保保重新集结了10余万大军围攻兰州。1370年3月,朱元璋派出4路大军,徐达、冯胜、邓愈、汤和共计40万大军进攻定西。4月王保保大败,歼敌84000人。5月,李文忠出居庸关,攻克应昌,元朝皇室成员全部被俘,只有元顺帝的儿子逃到了和林(乌兰巴托),与王保保重新汇集。1372年,徐达、李文忠、冯胜各领兵5万,分东中西三路进军和林。不过中路徐达轻敌冒进,损失较大,东路李文忠也因粮草不济退兵。西路冯胜的副将傅友德却7战7胜,大举扫荡漠北。这一次是朱元璋前期北伐的终点,双方在北方战场进入僵持阶段。1377年朱元璋派大将邓愈西征吐蕃,邓愈势如破竹,连战连胜,追敌直至昆仑山,歼敌数万人,降服数国,为明朝拓地千里。1379年。大将沐英、傅友德统兵15万进军云南,元朝残余势力负隅顽抗。至1385年,共歼敌20余万,云南平定。1387年北路战事又起,朱元璋派大将冯胜、傅友德、蓝玉共领兵20万进攻辽东。连战连胜,5月元太尉纳哈出率元兵20万投降明朝。1388年蓝玉领兵15万远征漠北,在捕鱼儿海(贝加尔湖)大破元军10余万,王公贵族全部被俘。元朝正式宣告灭亡。这一战还缴获了流传千余年的传国玉玺

文章TAG:明太祖  北征  明帝  为什么  明太祖北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