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作为高三生怎么才能把历史学好我基础很差而且时间记不住啊
来源:整理 编辑:去留学呀 2023-05-16 09:42:46
本文目录一览
1,作为高三生怎么才能把历史学好我基础很差而且时间记不住啊
历史怎么学,也就那些东西,要把该记的东西系统化,去背诵记忆,我也高三,望下年你能考出理想成绩
2,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知识总结
紧张的高三即将来临,历史科目要背诵的知识有很多,哪些知识是需要记牢的呢?下面就让我给大家分享几篇 高三历史 必背知识点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篇一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 措施 。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 教育 。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领先世界的传统科技与 文化 格局。)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篇二 隋唐——封建社会的盛和衰 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正确看待历史上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央政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对外交流的具体史实。 11、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和启示。 13、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教育,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说明:历来是高考之重点和 热点 区域,应注意。核心是盛与衰。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篇三 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 1、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的原因、措施、实质。八股文,军机处。 2、明清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表现,中西萌芽后面临的不同经济、政治、外交、思想环境。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对资芽的阻碍。 3、理解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 4、辨证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响。把其与新航路的开辟做比较。 5、明清历史发展最突出的本质趋势在经济、政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6、明清对外交往的新情况和外交变化。 7、识记清朝前期巩固多民族国家、捍卫主权的措施。 8、明太祖,康熙,乾隆和雍正。 9、澳门问题,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统一台湾。 10、黄宗羲的政治、经济主张的背景,评价。与商鞅、韩非、董仲舒的比较。 11、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双重性和两面性。小说,民主思想, 总结 性的科技巨著。教育。(文学繁荣科技落;总结居多创新弱;专制居主和民主思想并存;交流减少转为弱势文化。) 12、辨证看待康乾盛世与封建社会没落的关系。 13、清朝的疆域。注意我国历史上对东北,西北,西南(包括西藏),台湾的管辖。 说明:此阶段应注意:统一,资芽,没落,巩固。 >>>下一页更多精彩“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

3,怎样上好高三历史复习课
复习方法:1.在课本里把该背下来的背下来,找一些题来做。2.准备考试的时候老师都会发测试卷下来的,也就是以前考过的试卷。你就好好看看错的地方,最好把错的重新抄一遍。
4,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大全
总结 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 高三历史 重要知识点大全,以供大家参考!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大全 1、变法与改革 (1)管仲改革:春秋时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内容:作用: (2)商鞅变法:(时间、人物、主要内容、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 (4)庆历新政:(时间、人物、主要内容、作用) (5)王安石变法:(时间、人物、主要内容、作用、失败原因)中华考试网 2、综述: (1)分类: A、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 B、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 C、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变法: D、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 文化 和制度的改革: (2)变法的原因: A、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B、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C、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D、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为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E、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结果改革或变法抑制了土地兼并,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加了财政收入。 (3)目的: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 其它 目的:建立封建统治基础、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4)变法成功的原因: A、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B、改革者或为统治者,或赢得统治者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C、制定了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并切实可行的改革 措施 ; D、改革者具有坚强意志和百折不挠的信心。 (5)变法失败的原因:改革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用人不当或操之过急,新法反而危害老百姓。 (6)改革的启示:它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它必然会触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有,进而遭到他们的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高中历史知识点学习资料 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思想推动下的戊戌变法 1、变法背景: (1)国际大势: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性潮流 ①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政治上: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③思想上:西学东渐——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2)国内 ①社会背景: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②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 ④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和发展 A、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王韬、郑观应——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文化,主张政治改革。 B、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民权思想的启蒙(选修二专题一第三课) a、背景: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思想上,国内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国外资产阶级民权思想的传播;外交上,甲午战争失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基本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开展维新变法,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c、评价: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激情;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传播西方知识,宣传天赋、自由平等观念,具有启蒙意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对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向往,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是后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先声。被称为“进行了第一次较为全面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动员”。 2、变法的准备活动——士人干政 (1)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①焦点: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改革封建的 教育 制度 ②实质:中国新兴资产阶级与没落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 ③影响: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为政治斗争做了舆论和思想先导 (2)公车上书(选修二P35)使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由思想理论传播发展为政治实践,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创办报刊:《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 (4)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等 高三历史知识点考点总结 1.公元前20__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24.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是明未清初著名思想家。 25.①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 ②提出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孔子 ③提出与人为善,暖于布帛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是荀子。 ④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董仲舒。 ⑤提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二程(程颢、程颐)。 ⑥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宇宙便吾心是王阳明。 ⑦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是非是李贽。 ⑧提出人民为主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民生之本是黄宗羲 ⑨提出经世致用的有顾炎武和王夫之 26.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的,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天文学石申,他著有《天文》; 27.《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28.在望远镜发明以前,浑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29.混合选择法最早见于西汉农书《汜胜之书》;《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30.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是指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大全相关 文章 : ★ 高三历史复习重点考点知识大全 ★ 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 ★ 高三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 高三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 ★ 高三历史必学必背的知识点 ★ 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汇总 ★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整理 ★ 高考历史的重要知识点汇总
5,高三了可历史选择题老是错很多历史从不及格做不来搞不懂怎么
历史当然就要多记点书本上的知识点。我学理科的,但是当年我的文科特好。高一第一次月考我地理满100就考了99分。我就是靠背的功夫。俗话说“背多分”嘛。电学首先要学会看电路图,然后最基本的是欧姆定律,然后依次展开的对功的论述 有什么不懂的可以qq问我,当然我只是能给你指出应该怎么样学
6,高三如何学好历史的方法
历史虽然是一门记忆性的学科,但如果只靠死记硬背来学习的话很难学好。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三如何学好历史的 方法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三如何学好历史的方法 一:一条线法。这种方法从历史事件的时间着手,然后分别提出事件、人物,进行回忆性的记忆。如:我们随便说一个年份,1937,那么1937年都发生了什么呢?首先,我们想到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的战争,那么地点是哪呢?对,卢沟桥。那么日本为什么要发动这次战争,地点为什么要选在卢沟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继续发散自己的思维。直至横向纵向都连接起来。联想最厉害的一次,我们的一个同学是由1937年联想到了1868年。 二:历史从国别上来说,主要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中国史主要分为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部分来学习,当代史虽然也有涉及,但不是重点。古代史分成了专题学习的样式,对于学生初中历史的积淀要求明显提高。所以学生的课堂学习非常重要。上课时仔细听讲,课后可以阅读一些历史典籍,提高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培养兴趣。 每学完一个单元,就要及时地归纳 总结 。归纳总结也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比如古代历史上的变革。中国的,外国的,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每次遇到社会危机时,统治者们都是采取了怎样的 措施 度过了危机?当一个社会形态如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统治者的政策有什么变化?社会风貌如何?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什么?等等都要分门别类的进行归纳总结。 要从总体上把握,同时不放过细节,治学态度要严谨。学习历史得有提纲携领的本事,能够从整体上驾驭。同时对于小的知识点也要清楚明白。这就要求同学们不仅要熟读课本,还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学好历史,并运用历史解决实际问题。 联系实际,善于思考。现在的历史考试和社会 热点 联系非常紧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决不能像以前一样死记硬背。要学会学以致用。比如学习江南大运河的修建,我们就可以联想到现代的水利工程,现代的工程社会披露的比较多,那么说明什么问题?这就可以和政治联系到一块了。分析完政治问题,再回到历史问题上,是以后文综考试的惯用手法。 图标结合法。很多历史事件以及社会制度的变革都可以用图标法将其形象化,非常便于记忆,您不妨亲自动手试一试。 高三历史 各题型答题策略 1、选择题 历史选择题以分值高、知识覆盖面广、考查形式多样化而著称。不少同学由于没有抓住选择题的出题角度和答题规律,在这一题型上频频失分,拉低了文综的整体分数。对于不同类型的历史选择题,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给予解答。 1最佳选择题 在给出的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其他选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全面或因不合题意,不能称为最佳答案。题目中一般有“最主要”、“最重大”、“最根本”等表示程度的词语。此类题目解答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好逻辑关系和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和推理,找出最佳答案。 2因果选择题 此类题目首先要弄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对于历史现象的背景、原因、条件、结果、影响、作用等要做到心中有数。此外还要区分“根本原因”、“主要原因”、“主客观原因”、“导火线”、“历史根源”等词语的准确概念。 3否定选择题 此类题目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题干中多会出现“不正确”、“不是”、“不相符”等限定词语。此类选择题的迷惑性较大,考生常因审题不清失分。可采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解答此类题目。即先找出“正确”、“是”、“符合”一类的答案,剩下的便是正确选项。 4材料选择题 考生要先读懂材料,明确材料的背景、内容、相关人物和历史事件,再根据选项内涵与题目之间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5比较选择题 此类题目一般给出几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在选项中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此类题目难度不大,最直接的答题方法是排除法。同学们只要把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注意审清题干和选项,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2、材料题 在解答材料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摘抄贵在精 评分细则中明确指出,照抄题目和材料,不得分,或者不能得满分;对题目或材料作出改动的,可给满分。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材料时要高效提炼,剔除无效信息。答题时可根据题目的要求,把符合题意的重点词句摘抄下来,适当地用副词、连词等将这些重点词句串联起来,形成比较通顺的 句子 和段落。 2概括巧得分 概括是主观题的一种重要答题形式,一般要求考生高度提炼材料中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整合成需要回答的内容。概括提炼的关键,是将一些文言材料,或是分布在不同段落中,却有着相同属性的内容,整合起来,升华为自己的结论。 3紧扣关键点 高考阅卷“采点”给分,而不是“采意”给分。因此答题时有必要紧扣关键词、关键点。抓关键点的主要方法是,根据题意要求,判断出回答的主要方向,然后围绕主要方向进行归纳。 4切忌重复句 很多同学在不知道如何作答时,喜欢车轱辘话来回写,短短几句话,意思重复了一遍又一遍。这样不仅浪费了自己的答题时间,还浪费了阅卷老师的评卷时间,出力不讨好。因此语义重复的问题需要考生一定避免。答题前,先列出答题要点再书写。可有效节省时间,并提高得分率。 5答题用术语 建议考生在答题时多用历史术语,在历史阅卷中,凡是用词不准确或是词不达意者均不给分,因此,使用正确的历史术语答题是历史得高分的前提。 6分值定要点 对于主观题来说,分值往往是判断答题要点数量的关键。一般来说,4分题大多要回答2个要点;6分题对应2-3个要点;8分题对应2-4个要点;9分题对应3-4个要点;10分题对应2-5个要点;12分题对应3-6个要点;14分题对应3-7个要点。高考阅卷中发现,有的考生回答的要点虽然多却不合题意,有的考生回答的要点全,却蜻蜓点水,没有深入分析。建议考生回答时,首先保证语句通顺,表达全面,条理清楚。字数以20字以上为宜,尽可能扩展成逻辑严密的语句或段落。 7思维多角度 很多同学知道要多角度作答,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思考角度“多而全”。首先,我们要从题目的分值和题干确定答题的角度。一般来说“原因”型问题的回答角度通常有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 或内部、外部、国际、国内、主观、客观、历史、现实等。“影响”类问题的回答角度通常有直接的、间接的、当前的、深远的、国际的、国内的等,当历史事件涉及到多个主体时,还要结合多个主体的盛衰逐一分析说明。 高考考场策略 除了掌握历史不同题型的答题策略之外,我们在应试时还应做好哪些方面呢? 1审题要慢,答题要快,修改要谨慎。 很多考生审题过快,还没看清题目有几问以及需要着重从哪几方面回答等内容,就盲目动笔,导致写了很多,最终却不得分或是得分不全。建议考生审题一定要慢,只有做到细致审题,才能做到快速答题。 一般来说,审题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①审中心词。选择题需要审题目类型,如否定选择题、最佳选择题等;非选择题审题需要做到全面细致,如围绕什么作答,题目有几问等。 ②审主体。即“答某一历史现象的什么方面”。这一步最易被考生忽视,往往忽略了以“历史现象”为前提作答,直接回答“什么方面”;或是混淆了“历史现象”的“条件”、“表现”、“特点”、“影响”、“意义”、“历史地位”等不同的方面,造成所答非所问。命题人也往往在此处设置陷阱。建议考生备考时对以上易混淆的内容严加区分,审题时仔细分析,不可盲目作答。 2确保会做题目拿全分,试卷尽量不留白。 考场上,很多同学都会因粗心、马虎,审题不清等问题造成会做的题目也不断地失分。建议考生在平日练习时就将此类低级失误的小毛病归类总结,比如①选择题,想选A,落笔却选C;②主观题,总是忽略某一要点的作答,造成答题不全面;③总是不能用学科术语作答等。发卷前,考生可将此类失误在心中默背,甚至演草纸发下后,将此类易失分点简要地写在演草纸上,可极大降低失误率。 此外,建议同学们先答会做的,对于有的大题来说,如果第一问太难没有思路的话,可以先作答后面几问,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再就第一问进行分析,尽可能保证全卷不留白。 3主观题条分缕析、卷面整洁,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 对于主观题来说,建议考生先粗略根据分值判断该题目需要答几点;然后将重要的要点答在前面,不重要的要点答在后面;答题时分层作答,列出标号1……2……3……或首先,……其次,……再次,……;字迹要书写工整。如今各省市大都机器阅卷,字迹工整清秀,不仅能够提高机改速度,还能给阅卷老师带来一份好心情,有可能会多给1-2分。若卷面勾勾画画,字迹潦草,很有可能会给阅卷老师带来不便,因印象不佳而扣分。 高三如何学好历史的方法相关 文章 : ★ 学好高三历史的方法有哪些 ★ 学好高三历史的方法汇总 ★ 高三学习历史的方法大全 ★ 高三历史学习方法策略 ★ 学好高三历史的七个关键方法 ★ 高三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 高三如何高效复习历史 ★ 高三历史的学习方法大全集锦 ★ 高中怎样才能学好历史窍门
7,如何学习好高三历史啊
抓住两条主线 纵向按照通史来把握 横向注重每一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 和相互联系
从而形成缜密的知识网络 大多数试题都会以其中一条线索展开
注重史论结合 重点史实是基础 必须要掌握牢固 要注重对历史的观点与评价
再有 重大历史事件的把握 绝大多数的试题是围绕时代的重大历史时间展开设问的
背景 原因 概况 影响等 要熟练掌握 加以评价和深挖
8,怎样快速提高高三历史成绩
答:一、让学生自己归纳知识框架 历史知识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只有理清头绪,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把握重点、难点,起到学以致用、事半功倍的效果。二、督促学生理解与识记 学习历史,好比盖房子。 .有了框架,还要添加有血有肉的具体史实作为砖瓦,这样才能使房子适用。三、注意多与边缘学科联系 有了框架,有了砖瓦,房子就构建好了。但是这只是一座孤房,必须与其他房子进行联系,才能使房子的主人生活在群体中,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四、多锤炼学生的心理承受和应变能力 历史知识框架形成后,具体内容有了,与相关科目的联系也有了,最后能否使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关键还要看学生能否把所学知识得心应手地运用到分析解决考题上,反映在试卷上。历史嘛,我自己有一套方法,不知适合你否。多背是应该的,但要有技巧,平时要将知识点归纳起来,列成树状图,先背好主干知识,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时间就要看书,看多了就自然有感情。晚睡之前回忆起当天所背过的内容,回忆不起的第二天就马上看书。不过一定不要死记硬背,否则你就一定会讨厌历史的.
9,高三如何复习历史
首先,你应该对历史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不要把历史书当做枯燥的任务来背,而应该把它像小说那样读,像名著那样品。比如弄清楚某个历史事件的来源,常常分析历史人物的特征等,自己学会去思考,而不是一味的死记。
平时多拿空闲时间来翻翻历史书,不是死背,而是看,来理解。自然而然会记住许多东西的。
老师讲的重点事件,经常考的事件,自己多注意归纳,其中的原因,经过,意义等必须去背了,没有捷径可走,但也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背。
自己多归纳,复习,勤于画框架图。比如把中国古代史分为;先秦,秦汉等等阶段来分别归纳出它的经济,政治,文化,名族等。
弄清楚一些基本概念,比如根本原因,直接原因,背景等。牢记重要答题规律,比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统治阶级的所有政策都是从本阶级利益出发的。
课堂上要集中精力,课前要预习,听课效率会大大提高。
善于思考,多与同学讨论,不懂的要像老师请教。
最好准备个错题集。首先你应看下本单元的章节目录的大致框架!应该包括一些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然后你了解了大致框架!认真的把本单元的过上一边,把那些方面的政策给记住,在适当做上一点课后的问题估计就可以拉!!
10,高三历史我国古代世界之最和中国领先的科技成就急用 搜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早已为世人熟知,但中国古代科技中可以确认居世界之最的发明制造,其实还有不少: 一、瓷器。7800年前,西北渭水、泾水流域的先民就已能烧制红、灰色的多种形状的陶瓷器具。 二、太阳能利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技术。 三、铸造。我国在古代就已利用泥灌、铁灌、蜡灌等三大铸造方法和技术? 四、氧气的发现。在我国古代炼丹术中,就已发现了氧。 五、物理实验室。在我国古代已有声振实验室,为世界上最早的物理实验室。 六、光源。早在公元250年,我国已经能制造可以改变和调节亮度的铜灯。 七、温度计。西汉所发明的天平式温度计,比欧洲的早1600多年。 八、陀螺仪。早在东汉时期,陀螺仪就用于航海,比欧洲的早1300多年。 九、钟表。为东汉的张衡所发明,在世界上为最早。 十、钻探技术。11世纪的北宋,就创造了钻探达200多米的深孔钻探技术。 十一、石油的发现与命名。东汉时,我国的延河流域就发现了石油,班固为之定名,后经北宋沈括再次认定。 十二、地磁。北宋的沈括发现地磁偏南,比欧洲早400多年。 十三、热力机械。最早的热力机械是北宋以前就已出现的“走马灯”。 十四、货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纸币的国家,始于北宋时的四川。 十五、火箭技术。起源于宋代的“钻天炮”,是当代火箭技术的先驱。===================================================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纪录。 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纪录。 战国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 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以前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 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造纸术。 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华佗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 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以后的七位数。 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 唐太宗时创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北宋时应用于航海。 唐宋时期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 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多年。 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 等等。你好!见新课改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如有疑问,请追问。
文章TAG:
高三 历史 作为 高三生 高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