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李贺诗二首原诗

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过华清宫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

李贺诗二首原诗

2,李贺代表作

李贺的代表作有:《梦天》、《海上谣》、《金铜仙人辞汉歌》、《李凭箜篌引》、《苏小小墓》、《老夫采玉歌》 《李贺诗赏析》遴选了李贺的佳作,加以评点诠释,向读者展现了李贺诗的成就,中唐诗坛上有韩柳、元白这样的大家,而李贺是在与他们完全不同的方向上创造了一个异乎寻常的诗歌世界,独特的想象、奇特的构思、秾丽的语言和奇幻诡异的诗风,使他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世称“长吉体”,要理解李贺的诗歌,必须在不同于世俗的基础上去体会李贺的时代、心态以及诗歌中蕴藏着的辛酸和美丽。

李贺代表作

3,李贺诗恼公

渤澥 拼音:bó xiè 古代用此,称东海的一部分,即渤海。崆峒 拼音:kōng tóng 崆峒一般是指崆峒山,传说黄帝在崆峒山问道广成子,为道教起源地之一。其位于甘肃平凉,,东至西安不过300多公里。作为13个朝代王都的古长安,前后一千多年,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崆峒山一带是一块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有成语渤澥桑田(即沧海桑田),我认为古时填渤澥,今日凿崆峒该句子,应该体现了一种宏伟的时间观。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的远大的抱负,但奈何渤海之广阔,崆峒之雄伟,就如同精卫填海,太过渺茫。再观李贺的生平: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就不难理解该句子了。个人见解 希望能帮助你。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李贺诗恼公

4,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出自那首诗的

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他只写了上句,下句是石曼卿对的.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宫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曾经有宋初石延年(曼卿)赠友联: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贺诗,引喻生长、兴衰,石氏用“月如无恨月常圆”作对句,不仅词性声律等恰相对仗,而且意境深远,与上句两相联配,自然融为一体。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说老天如果有感情,有喜怒哀乐那么他也会老!李贺用这句表达了他对他所处时代的无奈及悲天悯人的情感,而毛主席也用"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控诉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但骨子里已少了无奈!这句诗很巧妙,用反证,间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怀!而"月如无爱月长缺"是改编的句子,是说月亮如果没有感情也就没有阴晴圆缺。
宋初石延年(曼卿)赠友联

5,求李贺诗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全诗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 贺 【原序】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①。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②。 魏官牵牛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③。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④。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⑤。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⑥。 【注释】 ①茂陵:汉武帝墓,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刘郎:指汉武帝刘彻。秋风客:悲秋之人。汉武帝曾写《秋风辞》。开头二句言已经死去多年的刘彻,经常骑马出入汉宫,夜来夜去,早上就不见踪迹。 ②三十六宫:张衡《西京赋》说西京有离宫别馆三十六处。土花:青苔。二句形容汉宫的荒凉颓败。秋天虽也有桂花飘香,但无人赏玩,三十六宫之中到处都是青苔。 ③千里:指把金人从长安移到洛阳,道路很远。东关:指金人去的方向。二句言魏国官员拉着车直向千里之外的洛阳,长安东门的风非常硬,直射铜人的眸子。 ④汉月:指月亮。铅水:形容铜人的泪水。二句言铜人和明月相伴出了汉宫,这时铜人潸然流下铅泪。 ⑤衰兰:正值秋季,所以说衰兰。二句言只有凋残的兰花在长安道上。如果天有感情,它也会衰老的。 ⑥渭城:原为秦都城咸阳,离长安不远。二句言荒凉的月色中铜人携盘独出,长安渐渐地远了,渭水的波声也越来越小。

6,李贺诗号是什么

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李贺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他因此被后人称为“诗鬼”。
诗鬼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7,李贺简介 作品

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鬼才。李贺一生以诗为业,其诗可分为4类。①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此类诗有的直陈时事,有的借古讽今。名作有《雁门太守行》、《老夫采玉歌》等。这类诗中,五古、七古较少,多为乐府诗。或借旧题,或创新题 ,大都凝练绚丽 。也有的含义隐晦,如《金铜仙人辞汉歌》。②个人发愤抒情。这类诗有个人失意困顿、疾病缠身的消沉和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悲叹,也有“天荒地老无人识”的不平和“世上英雄本无主”,“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情壮志。③神仙鬼魅题材。这类诗曲折表现他对现实的厌恶和否定。后人因此称他为鬼才。④咏物等其他题材。这类诗总的表现了李贺诗题材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李贺诗想象丰富奇特,幽深奇谲,句锻字炼,色彩瑰丽,富有浪漫气息 。但也有少数明白易懂的诗 ,他擅长短篇,《天上谣》、《梦天》、《帝子歌》、《湘妃》等是其代表作,被称为长吉体。他多写古诗与乐府,近体很少,无七律。他的诗借鉴了齐梁宫体诗的词采,也沾染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由于太注意雕琢,有的诗往往词意晦涩,堆砌词藻。李贺曾自编其集。有《李贺诗歌集注》。生平见李商隐《李贺小传》,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

文章TAG:李贺  贺诗  原诗  李贺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