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发现以下现象:a .劳动者中似乎存在“合理的日工作量”;b .“树招风”;c .工人中形成的一些非正式群体,(3)得出三个结论:a .人是社会人;b .企业中不仅有正式组织,也有非正式组织;c .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在于通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来激励员工的士气。这三个结论构成了早期人际关系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后来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

4、行为科学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把人的因素作为管理的首要因素,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重视员工各种需求的满足。2.综合利用多门学科的成果,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人类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改善行为的途径。3、注重组织的整体性和整体发展,把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4.重视组织内部的信息流动和反馈,用沟通代替指挥和监督,重视员工的参与式管理和自我管理。

5、有哪些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人际关系”和“行为科学”的理论。它强调人的行为,认为只有从人的行为本质中激发动机,才能提高效率。其代表理论有:①早期人际关系理论,是以著名的霍桑工厂实验为指导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梅奥和罗特利斯堡。他们认为工人是“社会人”。企业中有“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必须从社会和心理两方面鼓励工人提高生产效率。② Masji是人类需求层次的代表。

不同人不同层次的需求要相对满足。③人性管理理论是研究与企业管理相关的所谓“人性”。其代表人物是麦格雷戈,他提出了“X理论-Y理论”,认为人不是被动的,只要给定一定的外部条件,就能激发和诱发人的主动性;提出“不成熟-成熟理论”的阿吉里斯认为,人的个性发展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持续发展过程。

6、行为科学学派产生于什么年代

代表人物有马斯洛、梅奥、赫茨伯格。1.乔治·埃尔顿·梅奥,社会理论家和工业心理学家,1880年12月26日出生于阿德莱德。他原籍澳大利亚,是早期行为科学人际关系管理的创始人。主要著作: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2.亚伯拉罕·马斯洛,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马斯洛对人类动机持整体观,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求层次论”。

扩展信息:行为科学理论主要理论:1。霍桑研究:这项研究始于1924年,在伊利诺伊州西塞罗的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实施。在梅奥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如下结论:行为和情绪密切相关;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很大;群体工作标准规定了单个工人的产量;在决定产出方面,金钱的作用比群体标准、群体情绪和安全感要小。这些结论导致对组织如何运作和实现目标的人的因素的新的强调,也导致家长式管理的增加。

7、行为科学的历史背景

行为科学来源于管理实践。20世纪20-30年代。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的一次跨学科科学会议上被正式命名为行为科学。20世纪30年代以前,许多关于管理方管理方法的研究都是以物为中心,忽视了对人的研究。行为科学的研究起源于50年代的美国。工业科学(industrial science)的英文原名可分为单数和复数,用复数表示的行为科学是广义的行为科学,是一个学科群。

也就是说,它是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管理过程中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行为科学的出现是生产力和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行为科学的产生有其政治背景、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建立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导致了行为科学的兴起。

8、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

有以下三种定义:1。第一个定义是非常宽泛的定义,行为科学是既研究人类行为又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2.第二种定义是狭义的定义,实际上将行为科学视为一门管理学科,行为科学是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工作行为的科学;3.第三种定义介于两者之间,认为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不包括动物行为,但不限于工作环境中的工作行为,还包括工作之外的一般社会行为。

2.综合利用多门学科的成果,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人类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改善行为的途径。3、注重组织的整体性和整体发展,把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4.重视组织内部的信息流动和反馈,用沟通代替指挥和监督,重视员工的参与式管理和自我管理。5.注重内部管理,忽视市场需求、社会条件、科技发展、经济变化、工会组织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行为科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