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能说一下历法是什么

历法是用年、月、日等时间单位计算时间的方法。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种。阳历亦即太阳历,其历年为一个回归年,现时国际通用的公历(格里历)即为太阳历的一种,亦简称为阳历;阴历亦称月亮历,或称太阴历,其历月是一个朔望月,历年为12个朔望月,其大月30天,小月29天,伊斯兰历即为阴历的一种;阴阳历的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历月为朔望月,因为12个朔望月与回归年相差太大,所以阴阳历中设置闰月,因此这种历法与月相相符,也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合。历法中包含的其他时间元素(单位)尚有:节气 、世纪 和年代 。

谁能说一下历法是什么

2,请问历法是什么意思是法律中关于规定日历的一部法吗

不是的,具体什么是历法你在网上好好查查,在这里说不清楚的。
你好!历法是根据地球、月球、太阳三者之间的运转周期而经过历代天文学家们编制的推算年、月、日,时间等相互关系的超统治阶级法律的时间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而转移的天文现象。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历法是天文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一种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只见的关系,制定时间的序列的方法。简单说来,就是为人们为了社会生产时间的需要而创立的长时间的记时系统。历法能使人类确定每一日再无限的时间中的确切位置并记录历史。

请问历法是什么意思是法律中关于规定日历的一部法吗

3,古代历法都是什么

我国古代历法的起源是很早的。有原始的农牧业就应该有原始的历法。早期的历法现在只留下片言只语的传说,难以深入考究。成文的历法从周未到汉初的《古四分历》开始,经过多次的历法改革,在改革和斗争中不断进步和完善,达到了相当高的科学水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我国古代的历法大都使用传统的阴阳历,但是所包含的内容却不仅仅是年月日时的安排,还包括日月五星位置的推算、日月食的预报、节气的安排等。历法的改革,包括了新的理论的提出,精密天文数据的测定,计算方法的改进等。我国古代的历法成就,在世界天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独创,从这点也可看出我国古代的生产和科学的发展水平是高的。世界上也有很多国家使用过阴阳历,但是他们最多也只知道有二分二至。这是我国古代历法优越的地方。我国古代的历法所使用的数据都是很精密的,太阳月和阳历年之间关系的调节也达到了比较好的程度,我国古代的历法成就是巨大的,是值得进行总结和发扬的。

古代历法都是什么

4,关于历法的含义

所谓历法,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来计量较长是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   历法的根本任务就在于科学的编排年、月、日,使它既符合天体的运动规律,又使人们的各类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有条不紊。 历的由来   在远古的时候,人们不是从事农耕和放牧,而是依靠采集野生果实,捕捉禽兽等来充饥。这种活动只在白天进行,到了夜晚只好回“营”休息,这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久而久之,这种明暗交替的自然现象,在人们的头脑里便产生了“日”这个时间的基本单位。   日落西山以后,人们在茫茫的夜晚自然会注意到高挂在宇宙太空的点点繁星,尤其是明媚洁净的月亮。在实践中人们发现月亮外貌并不是始终如一的,它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圆,而后则从圆到缺,乃至完全消失,这样往复循环,无穷无尽。于是,人们就以圆圆的满月到下一次满月(或者从看不到月亮到下一次看不到月亮)所经历的时间,叫做一个月,这就是“月”这个概念的由来。   人类进入农耕社会以后,在经年累月的生产实践中发现,寒来暑往的季节变化与播种和收获的时间大有关系。因为播种和收获都有它本身的规律性,如果播种适时,农作物当然就长势良好,就能有比较好的收成,否则收获就会大减,甚至一无所获。因此,了解并掌握这寒来暑往的变化规律就是势在必行了。这样探索的结果,不仅产生了更长的时间单位--年,而且出现了日、月、年的粗略搭配法则--简单的历法。

5,什么是历法

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顺序的法则就叫历法。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通过对日月星辰的长期观测,逐渐了解并掌握了月亮、太阳和星星的运动规律:由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相变化及月亮运动周期,形成了“月”的概念;从四季交替循环现象中,形成了“年”的概念。这三个概念的形成,因为依据对象不同而相互独立。如果把四季中日照竿影最长的一天称为冬至点,那么连续两个冬至点之间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年(1回归年);如果把朔之后出现的月相叫做新月,那么再次出现新月所需要的时间就是1个朔望月;日的长度很好定,就是连续两次太阳在正南,使日照竿影最短的时间间隔。但古人很早就发现,当把日的长度确定下来后,年的长度不是日、月的整数倍,月的长度也不是日的整数倍。(现代精确测定,1回归年为365.2422平太阳日,为12.3683朔望月;1朔望月为29.5306平太阳日。)可是制定历法,人们又不习惯于把完整的一日分属在相连的两个月或相连的两个年里,于是世界各国历代制定的历法,因当地风俗习惯的不同、侧重点不同而被规定得各种各样。我们大体可以把它们分为3类:一类是阳历,其中年的日数依据天象,平均约等于回归年,月的日数和年的月数则人为规定,如公历、儒略历等;另一类是阴历,其中月的日数依据天象,平均约等于朔望月,年的月数则人为规定,如伊斯兰教历、希腊历等;还有一类是阴阳历,其中年、月的日数都依据天象,月的日数平均约等于朔望月,年的日数又平均约等于回归年,如我国现在还采用的农历及藏历等。此外历法的内容还有确定年首、月首、节气以及比年更长的时间单位等。

6,历法

A.夏朝 中国上古,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所谓的太阴历法,就是古代天文学们先将地球看成为是静止点,然后,再根据日晷测影确立一年为365·25个太阳日,再根据这个太阳年的参考系,去确立每太阳年365·25天内,月亮饶地球所转的圈数,及其根据月亮圆缺周期,去将每太阳年分段成多少个“月”和每月多少“日”。这样,就产生出了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的雏形,即,每太阳年有12个月左右,每个月有30天。 周朝的历法是太阳历法,就是根据日晷测影,先将地球看成为是静止点,然后,再将365·25天分成“春、夏、秋、冬”四季、“寒、风、缓、热、雨、干”六季、“藏、生、长、化、成、收”六节气。由此可见,周朝历法,重要是根据地球上动植物的生长周期去确定季节划分的。 无论夏历法还是周历法,他们都以12地支为历法的数学划分标准,这种以土地为标准的数学理念,反映了当时人们非常重视农业生长周期和动植物生长周期,这种以地为本的价值理念,直到今天依然流行在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习俗中。 阴阳历法是先将地球视为是静止参考点,太阳饶地球一周,月亮饶地球运行12·33周。太初历充分考虑到了太阳和月亮的复合运作周期都会对农业和鱼牧业有很大影响,而人们对月亮周期的观察则又可以直接计算出循环的日数,所以,阴阳历法按照月亮相对于地球的朔望四个周期,即,人们直接在晚上可观察到的月亮的上弦(夏历月初八)、望(夏历月十五十六)、下弦(夏历月二十三)、朔(夏历月初一)的四个周期区间,再参照于此相对应的28个星象情况,将一个朔望月分成四个“星期”,每一“星期”可以观察到七个星象,在这样的复合运动关系下,每月的太阳日数就是29日12小时44分2秒8。为了确保人们根据月亮的圆缺情况,也就是确保人们观察到的月亮最圆的时候是每月的十五和十六这两天,所以,落下闳等人参照早期夏历和自己观测出的月亮和太阳的复合运动周期情况,设立了闰月,即每19年设立7个闰月,以确保人们可以根据月亮的圆缺去判断每月的日数情况。

7,什么叫历法

历法是推算年、月、日,并使其与相关天象对应的方法,是协调历年、历月、历日和回归年、朔望月和太阳日的办法。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种。
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发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于是人们产生了“日”这个时间概念。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叫一日,也叫一天。如果用日来计算更长的时间间隔,那么就会出现很大的数字,所以就有必要建立起计量更长时间间隔的单位。自古以来,人们就选取了以回归年为单位的时间计量系统,并且确定了回归年单位和日的关系,以及怎样选取起算点的方法。我们称这种方法为历法。回归年也叫太阳年。地球绕太阳公转而产生四季循环的周期就是回归年。一回归年是365.2422天。但是,在历法中,一年必须包含日的整数,称为历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为历年的平均长度能够尽量接近回归年的长度,做了很大的努力。因而历法,经过了多次变革。历法主要有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种。现在通用的阳历,即太阳历,或称格里历。规定阳历的平年一年为365天。一年分为12个月:1、3、5、7、8、10、12是大月,每月31天;2、4、6、8、11是小月,2月是28天,其余月份每月为30天。这样计算下来,阳历每年的时间要比一个回归年短0.2422天,每四年则短0.9688天,即规定凡年数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闰年,并规定闰年的2月增加一天,为29天。可是阳历四年共有365×4+1=1461天,而回归年四年共有365.2422×4=1460.9688天,即阳历四年比回归年四年约多0.03天,那么阳历四百年就要比回归年四百年约多出3天。也就是说,阳历除了每四年置一闰年外,还要每四百年减去3天,其平均年长度才能更接近于回归年长度。为此,国际上又规定,在每四百年中,只有当世纪年(如1900年,2100年,2200年都称世纪年)的世纪数能被4整除的年份即逢百之年能被400整除才算闰年,例如,2100年、2200年、2300年都是世纪年,但都不算闰年;而2000年、2400年、2800年既是世纪年,也是闰年。阳历的平均年度长为(365×400+100-3)÷400=365.2425天。这样,它与回归年只相差0.0003天,要经过3000多年两者才有一日之差。显然,其精度已经很高了。因此阳历(即现行公历)已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我国于1912年开始采用公历。

文章TAG:历法  谁能  能说  一下  历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