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简史》的四个部分是宗教信仰的起源、宗教礼仪的形成和演变、宗教职业团体和教会团体。最受欢迎宗教史?宗教史作为一门学科,我们不仅要描述历史上各种宗教现象的发展过程,还要揭示宗教的结构及其在空间上对人类的意义,在恩格斯提出的宗教发展和宗教历史形态图中,宗教经历了从原始社会的自发宗教到阶级社会的人工宗教的发展过程。

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宗教发展是什么样的

1、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宗教发展是什么样的?

在欧洲中世纪早期,人们因为恐惧和绝望而信奉的苦行僧式的基督教发展到中后期发生了许多显著的变化,早期的基督教逐渐转变为理性和人道的宗教。人们反对僧侣和隐士的禁欲主义和残酷,开始崇拜圣人和圣母玛利亚。在中后期的宗教中,人性最强烈的表现就是崇拜圣母玛利亚是一位美丽善良的母亲。流浪僧人的出现,表明了神父不再闭门拯救灵魂,而是开始为社会做福利工作,成为教育人们摆脱愚昧的老师。

南北朝时期,最盛行的 宗教史

2、南北朝时期,最盛行的 宗教史?

不,是佛教。南朝佛教发展的高峰在梁朝,历时四帝五十六年,以在位时间最长,为佛教服务的事迹最为突出。萧炎(464549),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县)中独里人。他的学习路线是先学儒,后服道,再入佛。童年是学习儒学的阶段,“幼时学孔伷,六经弱穷”(《洪光明记》卷三十一《三教诗话》)。二十岁后改信道教,直到当了皇帝仍不放弃道教。

什么书可以了解西方宗教历史

萧炎称帝后,与道士陶弘景关系甚好。每当遇到国事,他经常派人到茅山请教陶弘景,以至于陶弘景被称为“山中宰相”。然而,在他即位后的第二年,也就是田健三年(504),萧炎颁布了“弃道归佛”的圣旨。据他的《三教诗话》说“晚年出书,月犹映星”。直到晚年才开始研究佛经。这可能说明他虽然颁布了佛教敕令,但并没有真正彻底放弃道教。

3、什么书可以了解西方宗教历史

马克斯·缪勒《宗教导论》(1870)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1871)马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1878)威廉·詹姆斯《各种宗教经历》(1902)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4-1905)李维《基本形式》(1912)西格蒙德·弗洛依德的《图腾与禁忌》(1913)马克斯·舍勒的《爱的秩序》(1913-1917)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与道教》(1915)鲁道夫·奥托的《论神圣》(1917)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的《金枝》(1922)。925)马林诺夫斯基的《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1925-1926)威廉·施米特的《原始宗教与神话》(1930)亨利·柏格森的《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源泉》(1932)范德卢伊的《宗教的本质与表现》(1933)列夫·舍斯托夫的《雅典与雅典

4、世界宗教简史的四个部分

世界宗教简史的四个部分分别是宗教信仰的起源、宗教礼仪的形成和演变、宗教职业团体和教会团体。根据相关公开资料,《世界宗教简史》是了解世界各民族宗教的教科书。全书包括宗教信仰的起源、宗教仪式的形成与演变、宗教职业团体和教会团体四个章节,分别介绍了启蒙时间、宗教信仰的初始状况与演变、宗教仪式的形成与演变、宗教职业团体的分离和教会团体的产生。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宗教史  宗教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