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Inflation Rate),是一种货币现象,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 货币贬值

什么是通货膨胀率

2,通货膨胀率怎么计算

根据价格指数的变化计算: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通货膨胀率有以下几种形式1、按照物价增长幅度加以区分(每年价格上升比例在1%至3%之内)(每年价格上升比例在3%至6%)(每年价格上升比例在6%至9%)(每年价格上升比例在10%至50%以下)(每年价格上升比例在50%以上)2、按照估算标准加以区分在专家估算后出现的通货膨胀以及未经预估即出现的通货膨胀3、按照其对价格波动程度加以区分(每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比例一样)(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不尽相同)4、按照出现形式的不同加以区分透明性通货膨胀,暗含性通货膨胀,压抑性通货膨胀5、按照内含原因加以区分供需关系通货膨胀,效益成本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融合型通货膨胀,资金缺乏型通货膨胀,信用扩张型通货膨胀,国际流通型通货膨胀。法律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五条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就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有关货币政策事项作出决定后,即予执行,并报国务院备案。第六条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有关货币政策情况和金融业运行情况的工作报告。第七条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通货膨胀率怎么计算

3,通货膨胀率是什么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货膨胀为准)。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速度。或说,通货膨胀率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速度。以 P1 为现今物价平均水平 P0 为去年的物价水平,年度通货膨胀率可测量如下:通货膨胀率 = (P1 - P0)/P0, 以百分比表示计算通货膨胀率有其他方法,如以P1的自然对数 减去 P0的自然对数,同样以百分比表示

通货膨胀率是什么

4,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介绍如下: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也称为物价变化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 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货膨胀为准)。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程度。或说,通货膨胀率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程度。 在实际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间接表示。由于消费者价格是反映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最终价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因此,消费者价格指数是最能充分、全面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我国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即CPI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看通胀率的走势对比 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反应货币贬值的程度。一般通过计算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体现通胀水平。从图表上不难看出,日本的通货膨胀率水平是比较低的,因此日元也是比较保值的资产。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曾一度高达百分之二十几,但经过近些年中国经济水平,尤其是经济调控水平不断提升,通货膨胀率的走势基本与发达国家趋于一致,并且差距也越来越小,甚至有些年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低于美国。2019年中国通胀率水平为2.9%,美国为1.81%。

5,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是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Inflation Rate),是一种货币现象,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不同的经济范畴,但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通货膨胀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率是指物价指数总水平与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之差,即 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总水平一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 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引起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扭曲商品相对价格,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促发泡沫经济乃至损害一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权基础。通货膨胀有被预期和未被预期之分,从程度上则有温和的、严重的和恶性的三种。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胀率低于10%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是指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则是指三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通常会导致高失业和GNP的低增长。
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inflation rate),是一种货币现象,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 货币贬值

6,通货膨胀率是什么

通货膨胀率是经济学里的一个专业名词,指的是一定时间内物价总体水平的上涨率,其出现表征了社会上总体物价的上升和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总的来说,即使社会经济没有任何意外发生,总体上通货膨胀率一定是正的,表示货币的购买力会逐渐下降,社会总体的物价水平会上升。通货膨胀是经济学中用于表征货币购买力的一个现象,与之相反的是通货紧缩。总的来说,当发行的货币越来越多,而市场上商品的总量并没有明显增加是,实际上也就是货币的购买能力下降了,简单地来说,就是手中的钱贬值了。而如果货币发行机构限制市场流通货币的发放,不断缩小市场上流通货币的总量,就会使得货币的购买能力上升,随之表示的是手中的钱更加值钱了。也许有人认为,明明货币发行机构可以控制市场上流通货币的总量,让我们手中的钞票更加值钱,全世界的货币发行机构为什么不纷纷停止印刷和发行钞票,那么我们社会上的钱不就更值钱了吗。其实并非如此简单,首先每个国家发行流通货币,目的是使社会的经济活动能顺畅地进行,促进日常经济交易的达成。如果大量压缩流通货币进入市场,其实相当于在压抑着整个社会的货币流通和经济发展,总的来看同样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真正的货币发行应该由发行机关针对当前社会总体的经济总量和流通折旧程度,使市场中流通的货币与经济总量相匹配,当经济总量下降时,减少货币发行,当经济总量上升时,增加货币的发行。维持货币的平稳,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0,才是稳定货币价值的最好途经。但这样的目标同样十分困难,更多的时候,社会上赚取大量资金的企业和个人会选择暂时的存放资金,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又大量花费资金。国内外投资机构同样也会积聚社会资金,在不经意地时候转售出去。正当货币发行机构判断了社会上流通货币出现减少,大量发行货币时,正好碰上巨头也正在巨额花费资金,就会造成社会上流通资金过多,出现通货膨胀。

7,什么是通货膨胀

一、定义。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这里的价格不是单一的某个商品或某种服务的价格,而是一组能够反映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体价格水平变动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二、形成原因。通货膨胀的原因被概括为以下三种情况:1、需求拉动。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升。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又被形象地描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2、成本推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称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升。 3、结构性因素。结构性通货膨胀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造成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社会各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和提高速度不同,发展趋势不同,与世界经济联系程度不同,但由于一方面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不容易使生产要素从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封闭部门向先进部门、兴起部门、开放部门转移,另一方面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封闭部门却又要求在工资、价格等方面向先进部门、兴起部门和开放部门看齐,结果就会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三、影响。通货膨胀对经济生活的影响随通货膨胀本身的发生类型、程度以及人们预期的不同而不同。通货膨胀一旦发生,在社会的产量、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会产生复杂的影响。尤其是通货膨胀在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方面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政治后果,是每一个国家的政府必须认真对待、审慎处理的问题。
通货膨胀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1],类型包括低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等,使得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下降、福利减少。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数包括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等

8,什么是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其中基期就是选定某年的物价水平作为一个参照,这样就可以把其他各期的物价水平通过与基期水平作一对比,从而衡量现今的通货膨胀水平。其实,上面所说的只是三种衡量通货膨胀水平方法之一的消费指数折算法,但它是最常用的,此外还有GDP折算法和生产指数折算法。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浮动汇率取代了固定汇率,通货膨胀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变得更为重要了。通货膨胀意味着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由于物价是一国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通货膨胀也就意味着该国货币代表的价值量下降。在国内外商品市场相互紧密联系的情况下,一般地,通货膨胀和国内物价上涨,会引起出口商品的减少和进口商品的增加,从而对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影响,导致该国汇率波动。同时,一国货币对内价值的下降必定影响其对外价值,削弱该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地位,人们会因通货膨胀而预期该国货币的汇率将趋于疲软,把手中持有该国货币转化为其他货币,从而导致汇价下跌。按照一价定律和购买力平价理论,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另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时,则该国货币实际所代表的价值相对另一国货币在减少,该国货币汇率就会下降。反之,则会上升。  例如,20世纪90年代之前,日元和原西德马克汇率十分坚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两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一直很低。而英国和意大利的通货膨胀率经常高于其他西方国家的平均水平,故这两国货币的汇率一下处于跌势。
根据我上课时半梦半醒中的记忆:通货膨胀率是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物品(米,面粉,糖,盐,蔬菜,肉...)计算的。如果你去年的¥100能买到100个单位的必需物品,但今年只能买90个单位,那就出现了10%的通胀。也就是说钱的购买力下降了。汽水的价格越来越贵或者越来越稀也是同样的道理~-~
通货膨胀率(infation rate)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而价格指数则是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货膨胀为准)。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速度。或说,通货膨胀率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速度。   在实际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间接表示。由于消费者价格是反映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最终价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因此,消费者价格指数是最能充分、全面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我国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即cpi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通货膨胀率计算公式   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9,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当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货币所得增加,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上涨,造成通货膨胀。与货币贬值不同,整体通货膨胀为特定经济体内之货币价值的下降,而货币贬值为货币在经济体间之相对价值的降低。前者影响此货币在使用国内的价值,而后者影响此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货膨胀为准)。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速度。或说,通货膨胀率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速度。以 P1 为现今物价平均水平 P0 为去年的物价水平,年度通货膨胀率可测量如下:通货膨胀率 = (P1 - P0)/P0, 以百分比表示计算通货膨胀率有其他方法,如以P1的自然对数 减去 P0的自然对数,同样以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价格上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注意:通货膨胀率不是价格指数,即不是价格的上升率,而是价格指数的上升率。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加以区分:1.爬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3%之内)2.温和的通货膨胀(moderate infl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prices that rise slowly and predictably)(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3%~6%之间)3.严重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6%~9%)4.飞奔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0%~50%以下)5.恶性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50%以上)2015年10月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是1.6%。
通货膨胀率:通俗的讲就是纸币发行过多,钱不值钱,中国有没有通货膨胀,不论经济学家怎么说,其实你自己体会是最深刻的。
钞票引多了
一般情况下,我们用cpi来衡量通货膨胀情况。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以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及服务的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是一个相对数。计算指数时,每种商品的权数依据1982-1984年间该商品在城市消费者生活开支中所占的份额来确定。普通百姓一般说的cpi是当月指数的月同比增长百分比。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爬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3%之内)   温和的通货膨胀(moderate infl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prices that rise slowly and predictably)(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3%~6%之间)   严重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6%~9%)   飞奔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0%~50%以下)   恶性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50%以上)
1月19日 21:10 中国2005年GDP的增长率是8.6%,通货膨胀率是1.8%,利率至少在上半年上调的可能性相当小。 2005年德国通货膨胀率平均为2% 2005年意大利通货膨胀率为1.9% 2005年泰国通货膨胀率为4.1% 2005年拉脱维亚通货膨胀率为7% 2005年西班牙与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加大到1.6% 2005年德国通货膨胀率平均为2%2005年荷兰平均通货膨胀率为1.7%希望采纳

10,什么叫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表现形式为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其程度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1。指数就是一个相对数,是反映某种现象在两个时期相比较得到的相对的变化指标。简单地说,1件衣服年初卖100元,年末卖110元,年末价格是年初价格的110%,物价涨了10%。了解了通货膨胀率的计算方法之后,要把物价指数算出来。物价指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的计算口径。产品划分为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如果只考虑消费品物价水平,计算的时候就会得到零售物价指数,也就是消费物价指数(CPI)。
上面说得太长了,我简单说一下吧。十大经济学原理第九条: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也就是说,通货膨胀主要是与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有关的 简单地说:通货膨胀使你手中的钱不值钱了,假如通货膨胀10%,那么你以前手中的100块钱,就相当于现在的90块钱,也就是说,你手中的钱不值钱了,买到的东西更少了,所以要尽快把手中的钱花出去,免得贬值得更快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量过多的直接原因有三个: 第一,是政府开支增加。当政府的收入相对稳定,但同时因各种原因日益增加名目繁多的开支时,必然需要筹措新的资金来源用于应付日益扩大的开支。弥补支出扩大的资金来源有三种方式:一是增加税收;二是向公众借债;三是增加货币供应。前两种方式取得的资金来源,虽然因政府支出增加被私人消费和投资减少所抵消而不会产生通货膨胀,但却在政治上不得民心,因此被绝大多数政府舍弃而采用第三种方式,即增加货币数量。其结果必然是通货膨胀。 第二,是政府推行充分就业的政策。30年代大危机以后,人们对失业比对通货膨胀怀有更大的戒心,因此,只要政府许诺执行充分就业政策就能拉拢民心,争取选票。为了讨好公众,政府一方面制定不恰当的过高的充分就业目标,另一方面采取增加货币数量,扩大政府支出的办法来提高就业水平。于是一旦出现经济衰退的迹象时,政府就立即实行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当制止通货膨胀的措施在短期内不能增加就业时,政府又立即放弃制止手段而采用更高的通货膨胀来换取就业的微量增加,以致形成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轮番上涨的恶性循环。 第三,是中央银行实行错误的货币政策。其错误首先是货币政策的目标偏移。例如美国的中央银行把维持充分就业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在要求增加就业的压力下,联邦储备系统的货币政策也有着与政府财政政策同样的通货膨胀倾向。而中央银行扩大就业的唯一手段就是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商业银行有能力进行更大规模的贷款;但这样做的结果无法保持长期真正的充分就业,却带来了通货膨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另一错误是把中介指标定在它不能控制的利率上。弗里德曼认为,中央银行应该控制而且有能力控制的是货币供应量,而不是利率。 综上所述,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在于货币供应增长率大于经济增长率,而货币量过多的原因都是出自于政府的错误政策和行为。是他们一手造成了通货膨胀,却还要嫁祸于人。通货膨胀所表现出来的普遍、持续物价上涨,就是由于货币发行过多所致。垄断了货币发行权的政府无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通货膨胀(inflation rate),是一种货币现象,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不同的经济范畴,但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通货膨胀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而价格指数则是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货膨胀为准)。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速度。或说,通货膨胀率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速度。 在实际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间接表示。由于消费者价格是反映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最终价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因此,消费者价格指数是最能充分、全面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我国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即cpi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文章TAG: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  膨胀  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