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当代英美文学作品

turkey· Chan Pamuk 《my name is red》《snow》India·Adgi《the white tiger》Japan·Ishiguru 《the remains of the day》

当代英美文学作品

2,女孩学英美文学好吗

挺好的。英语语言文学,也就是平日说的“英美文学”。这个专业是大家接受最广泛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方向的就业前景非常好。英美文学专业需要对西方的文学,语言发展,词汇学,语法,语音,句法,历史发展有很深的研究,毕业生的英语都非常扎实,就业可以留在大学当老师,也可以去大城市去外企,也可以去报社做英语编辑,也可以当翻译。

女孩学英美文学好吗

3,英美文学考研前景如何与翻译和语言学比呢

建议选择后者,前者名字比较虚,现在的学科基本上倾向于比较实在的,所以不建议你考前面的那个专业。这两个专业研究生课程基本上学的都是一样的,所以就是拼就业。翻译的就业面虽然比较窄,但是前景还是不错的。
语言学文学什么的应该当老师还差不多,英国研究.,要是有前途的话.但是这个专业里面的几个方向比如英语语言文学与应用语言学..,英美文学,除非你搞学术研究

英美文学考研前景如何与翻译和语言学比呢

4,英美文学的差异

1、在英国和英国殖民地创作和出版的文学作品被称为英国文学,而美国文学是指在美国创作和出版的文学作品。2、英国文学是用英国英语写的,而美国文学是用美国英语写的。3、英国文学主要反映英国文化、英国风格,而美国文学则反映美国文化、历史和革命概念,如与教会、国家的关系、国家出现的超自然因素。例如马萨诸塞州战役。4、英国文学比美国英语更古老。5、美国文学通常被认为在刻画人物方面更现实,而英国文学则因其机智和情节及人物塑造中的主题描写而闻名。从上述明显而微妙的差异来看,可以理解,尽管美国文学曾经是英国文学的一部分,但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扩展资料:英美文学发展历程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战后英国文学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美国文学的历史不长,它几乎是和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同时出现,较少受到封建贵族文化的束缚。美国早期人口稀少,有大片未开发的土地,为个人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美国人民富于民主自由精神,个人主义、个性解放的观念较为强烈,这在文学中有突出的反映。美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移民不断涌入,各自带来了本民族的文化,这决定了美国文学风格的多样性和庞杂性。美国文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吸取、融化各民族文学特点的过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国文学百度百科—美国文学

5,关于英美文学考研的几个问题

英美文学主要研究某段时期的作品特点,或者针对某个作家进行研究,主要加强的是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从作品中分析作者所处时代的特点。这个方向会偏理论一些。复试会考到相关方向的问题,比如某个作家的作品特点。语言学主要研究句法学、语用学等等语言现象及特点,理论性强,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应用型比较强,用相关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有的学校初试不会考过多的专业内容,但是复试会考。
英美文学当时我是看原著的,先看的汉语版了解大意再读英语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6,求英美文学史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代表人物有莎士比亚 (英国)、狄更斯 (英国) 、马克吐温(美国)、约翰·德莱顿(英国),海明威(美国)。一、莎士比亚1、人物介绍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当时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海瑟薇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1601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所有戏剧家的作品。2、代表作品介绍《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实为《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及《哈姆雷特》)。该剧讲述意大利贵族凯普莱特女儿朱丽叶与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诚挚相爱,誓言相依,但因两家世代为仇而受到阻挠。《罗密欧与朱丽叶》虽是一出悲剧,但两个青年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本身却不可悲。他们不仅彼此相爱,而且大胆追求他们的爱情.不惜以命拼争。他们的爱情力量使他们敢于面对家族的仇恨,敢于向生活中的障阻挑战。他们为了追求新的生活模式。不怕做赎罪的羔羊,因而他们的死亡虽是生命的终结,却在道德上取得了胜利。终于使两个敌对的家族言归于好。许多学者和评论家从这个意义上称这出戏是乐观主义的悲剧,也就是人们惯说的悲喜剧。二、狄更斯1、人物介绍查尔斯·狄更斯,全名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英文原名: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国作家,日尔曼人。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 《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场做童工。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是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后来创作才能日渐成熟。先后出版了《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等,1870年6月9日卒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2、代表作品介绍《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1849至1850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卫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以“我”的出生为源,将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其间夹杂各色人物与机缘。语言诙谐风趣,展示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的理想。三、马克吐温1、人物介绍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作家、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马克·吐温12岁时,父亲去世,他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后来他又换了不少职业,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工作。渐渐地着手写一些有趣的小品,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他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2006年,马克·吐温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6名。2、代表作品介绍《百万英镑》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发表于1893年。讲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办事员美国小伙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伦敦的两位富翁兄弟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文章以其略带夸张的艺术手法再现大师小说中讽刺与幽默,揭露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四、约翰·德莱顿1、人物介绍英国诗人、剧作家、文学批评家。一生为贵族写作,为君王和复辟王朝歌功颂德,被封为“桂冠诗人”。主要作品有《时髦的婚礼》、《一切为了爱情》、《阿龙沙与施弗托》(诗作)、《论戏剧诗》、《悲剧批评的基础》等。他也是英国古典主义时期重要的批评家和戏剧家,他通过戏剧批评和创作实践为英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发生、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玄学诗人一词就是他最先提出来的。在欧洲批评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2、代表作品介绍在戏剧创作中,约翰?德莱顿把法国人在戏剧情节上的规范和刻画的华丽描写结合起来,其中也展示出他自己是莎士比亚的追随者,这种混合类型戏剧的最佳实例就是《一切为了爱情》。这是约翰?德莱顿用来勇敢地向他的偶像莎士比亚发出挑战的作品。正如诺伊斯教授所说,他这一成就最伟大的见证就是“刚看完莎士比亚的安东尼和克莱奥帕特拉,我们仍能从德莱顿版本的故事中获得极大乐趣。”五、海明威1、人物介绍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的《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用猎枪自杀身亡。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他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海明威的作品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2、代表作品介绍《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尽管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悲剧性的。但他身上却有着尼采“超人”的品质,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些“硬汉子”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威廉·莎士比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查尔斯·狄更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克·吐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约翰·德莱顿

7,哪些英美文学名著是大学生必读的

如果喜欢文学的话,建议读莎士比亚。
茶花女是法国的,醒醒
一千零一夜,雨果的大部分作品都很好啊
很多的,但是大学生读的话还是读一点比较有深度的吧。比如: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李尔王,奥赛罗,快乐王子等等。
基督山伯爵,达芬奇密码,三个火枪手,老人与海,飘,傲慢与偏见,茶花女,简爱,红与黑,围城,麦田里的守望者,洛丽塔,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追忆似水年华。这些我都看过,都是经典名著。还有近期的 我的名字叫红,追风筝的人 也不错

8,英国经典文学

《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 《大卫·科波菲尔》、 《双城记》、《雾都孤儿》查尔斯·狄更斯 《鲁滨孙漂流记》丹尼尔·笛福 《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简·奥斯汀 《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莎士比亚,弥尔顿《失乐园》,坎特伯雷故事集,《名利场》,简奥斯汀,《简爱》《呼啸山庄》,拜伦,雪莱,济慈等
<> <> <> <> <> <> <> <> <> <> <> <> <>系列 我觉得这基本上是英国从近代到现当代的所有经典了

9,英美文学硕士的就业前景如何

如果是本科,前景还是很丰富的,毕业了做什么工作的都有,有外企的,有考公务员的,有做外贸的,有到会计师事务所的,有去新闻媒体的,还有去工厂当翻译的,也有改其他专业考研或者出国深造的。如果你说本专业继续深造的话,可以考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语言学,翻译,文学,文化研究都行。如果你已经考了英美文学专业研究生,基本上就是在高校英语系当老师的前途。当然,前提是你在学校有一定关系而且能考取博士学位。公共外语可能学位要求稍微低一些,但是起码也是硕士学位。女生的话,也是不错的工作,很稳定,又不累。除此以外,做自由职业也可以。在英语辅导机构做事也行,去考公务员也可以。只是说做老师的比较多,但是也不一定,你有别的方面的兴趣,也是可以实现的。
这个看个人的兴趣了。如果你本身对英美文学感兴趣,考了这个研究生对你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能带来很多乐趣(我身边的那些老师都是这样,属于自得其乐型的)。如果你对文学本身不感兴趣,那这个除了能为你提高文凭等级,还能让你感受到文学研究究竟是这么一回事,以后读研也不那么神秘了。也许它可以在你将来的就业方面提供帮助(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如果想进大学当老师则一定要读博才行),不过这也不一定的,毕竟现在的社会也要有实力才行的(保证英语基本功扎实,口语要好)。另外,如果你考上了,记得一定要保持好自己的中文水平,看了那么久的英语,很多中文字可能是认得,但是不一定写的出来了。
如果是本科,前景还是很丰富的,毕业了做什么工作的都有,有外企的,有考公务员的,有做外贸的,有到会计师事务所的,有去新闻媒体的,还有去工厂当翻译的,也有改其他专业考研或者出国深造的。如果你说本专业继续深造的话,可以考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语言学,翻译,文学,文化研究都行。如果你已经考了英美文学专业研究生,基本上就是在高校英语系当老师的前途。当然,前提是你在学校有一定关系而且能考取博士学位。公共外语可能学位要求稍微低一些,但是起码也是硕士学位。女生的话,也是不错的工作,很稳定,又不累。除此以外,做自由职业也可以。在英语辅导机构做事也行,去考公务员也可以。只是说做老师的比较多,但是也不一定,你有别的方面的兴趣,也是可以实现的。

10,英美文学的差异

“人们都说,美国人开朗、自信、勇敢、活泼;而传统的英国人内向、淡漠、彬彬有礼、诚实可靠、有民族优越感。英国人和美国人互不服气,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历史,美国人说英国人不懂未来。长期生活在美国和英国的中国留学生在那里呆的时间长了,不知不觉中言和行也都折射出了英美文化的差异。”日前中新社一篇题为“漫谈英美留学之差异”的文章,道出了留美生和留英生的不同。 在美国留学生的眼里,友谊是在情景和时间中下定义的,友谊只存在于特定的时间、空间范畴内,不希望朋友间产生很强的责任感,也不对友谊的标准做过高的界定。因为在高度的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极大地加快了生活节奏的国度里,整个美国像一部机器不停地运转,追求效率的大众无暇旁顾太多,友谊也打上了现代生活的烙印。亲友结婚送礼,也是新娘子列出一个单子,开列出自己所需的东西,还表明自己喜欢的款式和颜色,由新娘的母亲将礼单复印成若干份送给亲朋好友。这既避免了浪费又节省了时间。可见生活在美国的人是多么精明!而在英国的留学生本身受东方观念的影响友谊第一,加之在英国的孤独无援,友情、互相帮衬就更为重要,成帮结伙处处可见。 行为举止的区别。从服饰上看,英美留学差别更加明显。英国人讲究绅士风度,西装革履,皮鞋锃亮。有的英国女士接待黄皮肤朋友时,专门涂抹上黄色面霜,以表示对朋友的亲近和尊重。留学英伦的学子当然不敢怠慢,西装也同样挺括,领带领结也丝毫不差。什么场合穿戴什么,如何化妆,也亦步亦趋。美国人可方便多了,近几年,美国流行大花裤衩,校内校外,老老少少,都少不了它的影子。中国留学生自然也不甘人后,大裤衩、拖鞋、文化衫招摇过市者,比比皆是。但这也并不是说,他们到处随意,在一些场合,他们也是西装革履,文质彬彬,很有些“绅士”的派头。但如果一看到没有旁人,这些“绅士”就原形毕露,鞋也脱了,领带也松了,扣子也解了,脚也搭起来了。许多赴美学子,虽然回国多年,但有时习惯依然如此。 说到行为举止,如穿衣一样,在英国的留学生要好许多,即使是“表面”文章,也比到美国的留学生要做得好。说话非常客气、行为礼貌,按部就班、不急不躁,似乎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也有人评价,这样说话做事太酸了,让人难受,还是赴美的留学生好,心直口快,想什么说什么,想干事卷起袖子就成了,不用为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先绕上几百个圈子,罗罗唆唆一如《大话西游》里的“唐僧”。而对留美的学生,前几年有句民谣,说他们是:穿着土气、说话牛气、花钱小气。仔细品味一下,大致也差不离。 虽然很多留学生常年呆在海外,有些甚至在那儿定居,但无论他们在哪里,他们都非常思念祖国,真所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乡愁的滋味,大概每个人都尝过。在异国的土地上,无论他们有没有绿卡,无论他们事业有成还是一切正处于开始,在别人眼里及他们心里,他们始终是中国人
英国文学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美国文学起步晚,却发展速度巨大。英国文学虽起步早,但在早期除了传奇故事,作家都出身贵族,因为穷人是没有机会学习写作的,所以在早期,体裁主旨也很单一。总之,英国只占个早,到victorian时期的作品才最辉煌,一般老师会推荐你读这个时期的作品;而美国每个阶段都有传世经典。而“差异”,这是两个国家的文化的比较,其实没有比较可言。追根揭底,美国人其实就是英国人的后代,再加上非洲来的黑人,印第安人,所以多少受英国影响,他们是独立出来的英国人。

文章TAG:英美  英美文学  文学  当代  英美文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