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亩的组词 字典都找不的

亩制(以亩为单位划分、计算土地面积的制度);亩级(田地土壤质量好坏的等级);亩积(每一亩田的面积)

亩的组词 字典都找不的

2,一亩是多少

667平方米
666.6666……平方米
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

一亩是多少

3,亩等于多少平方

10000/15平方米
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大约666.67平方米。十五亩等于一公顷。

亩等于多少平方

4,一亩有多大

1亩(市亩) = 666.666...平方米(㎡) 学习度量衡单位知识,以及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四大类96种单位,同类单位之间的精确换算,《中国移动Mobile Market》(网址:mm.10086.cn)上搜:Smart度量衡单位换算器 上面有截图和更详细的说明可参考。

5,亩字怎么组词

包含“?亩”的词语:# 畎亩# 陇亩# 南亩# 垄亩# 农亩# 公亩# 田亩# 千亩# 莱亩# 畴亩# 畦亩# 地亩# 顷亩# 逋亩# 埒亩# 履亩# 市亩# 文亩# 阡亩# 英亩# 栖亩# 百亩# 井亩# 民亩# 东亩# 菑亩# 终亩# 蕙亩# 长亩# 税亩# 车亩# 灾亩# 殷亩# 馌亩# 青亩# 孤亩# 异亩# 极亩包含“亩?”的词语:# 亩积# 亩丘# 亩钟# 亩陇# 亩制# 亩捐# 亩畹# 亩道# 亩级

6,亩的计算方法

1平方米 = 0.0015亩 1亩 ~= 666.66...67平方米 亩 也称 市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 类似的单位有英亩,公亩等。 学习度量衡单位换算,最好使用一款比较专业的小工具,精确又简单,而且可以随时随地查询、换算。 搜到的这个实用工具软件:Smart度量衡单位换算器,可以直接换算得到上述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它包含面积/长度/体积(容积)/重量类单位,共计95种;既有公制、英美制、市制,也有台制。而且,同 类的任何两种单位之间都可以进行换算。显示也有每种单位的别称,符号/简称,英文名称,便于学习对 照。 《中国移动Mobile Market》( 网址 mm.10086.cn ) 上搜:Smart度量衡单位换算器
1亩=2000/3㎡

7,一亩有多大

约为666.67平方米
666.67平方米
2000/3m^2
亩   拼音mǔ   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大约666.67平方米。十五亩等于一公顷。   为什么是60平方丈,这是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现在计数大都以十为一个单位进位,古代的进位则多以“60”为一个单位进位。比如一甲子为60年等。   古代的亩,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亩”作为地积单位是“可以尺度之数计之”的,因此这里所说的“一亩”实际上是被视为表示长度的数量词使用的。   首先应该肯定:“一亩见方”是一个无法精确计量的估数。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不妨从“亩”说起。依照现行工具书的说法,“亩”是我国市制的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60平方丈。如果要换算为公制的话,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但要强调的是,这一说法是现在的定制。中国历史上所说的“亩”其实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吴承洛先生在《中国度量衡史》一书中明确地指出:“惟中国历代对于地亩之数,本无精密统计,又未经清丈,亦无法确定计亩之单位。”“地积之量以长度之二次方幂计之,地积本身则无为标准之基本量;故言地亩之大小,可以尺度之数计之。”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作为地积单位的“亩”,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量,地亩的大小通常是以尺度来计算的。按照周朝的规定,6尺为步(有的说6尺4寸、也有8尺之说),百步为亩。到了秦代,则以5尺为步,240为一亩。      汉代沿袭秦代的制度,而唐朝则以宽一步,长240步为一亩。      整个清朝以5方尺为步,以240步为一亩。至于一步究竟是多长,又是一个变化的量。周代的一尺大约为19.9公分,秦尺约合27.65公分;汉尺约23公分左右(《三国演义》上说:关云长身高8尺。如果按照现在33公分左右为一尺的话,关云长的身高至少要2米60以上,比姚明还要高出30多公分。实际上,《三国演义》上所说的8尺,是指当时的汉尺:每尺23公分左右。照此计算,关云长的身高也就是1米80多。以上插叙了一段,无非是想说明,尺的长短是与所处的时代是密切相关);清代的一尺约合32公分左右。      再来说“见方”。所谓“见方”,现行工具书认为:它是用在表长度的数量词后,表示以该长度为边的正方形。也正是因为如此,教材上“一亩见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结合上文我们可知:“亩”作为地积单位是“可以尺度之数计之”的。因此这里所说的“一亩”实际上是被视为表示长度的数量词使用的。      综合以上所说,课文中的“一亩见方”,是模糊地指每一条边的边长约为240步的一块正方形的地方,大约为现在的670平方米左右。   “亩”的历史   “亩”字来源于中国夏、商、周的井田制度所实施的井田模型,而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与周朝的井田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亩”字实际起源于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在先秦一些重要文献中,“亩”往往是对“私田”的称呼;“田”往往是对“公田”的称呼。“一亩”按出土的“商鞅方升”测算约相当于0.2907市亩,那么,当时100亩就相当于29.07亩。   如果从还原出来夏、商井田模型并加以分解,就不难看出“亩”其实是夏、商时代农户在井田所耕种的土地规划状态的符号化的表达方式。其实,“亩”字的繁体字为“亩”,其中“亩”部表形,“久”部是对“亩”的当时的实际存在状态或者说结构的进一步的解释,这样一来,只要认识到夏、商的井田模型或者说农户耕作的具体的土地规划形状,“亩”对于自身解释的对象是可以不言自明的一种字符或者符号。所以,这里,必须注意的是,“亩”在夏、商时代也许既是对一户农户所耕作的一块土地如夏朝50亩、商朝70亩的称呼。而夏、商井田模型与周朝井田模型是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差异的,孟子正是把周朝井田耕作面积套入商朝井田模型中从而使得他的解释出现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的。历史上许多关于井田制度的讨论也未能解决这一问题以至于无法把其中的矛盾性予以解决。可见,解决夏、商与周朝之间的井田模型实际上是进一步讨论井田制度的关键所在。

文章TAG:组词    亩的组词  字典都找不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