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医学部疑招“跨国高考移民”
近日,一则题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外国留学生录取名单藏猫腻》的帖子在各大论坛上引发热议。在该校2007和2008两年录取的总共112名留学生中,拥有西非国家几内亚比绍国籍的学生多达48名,而且全部是三个字的中文名字。 网友对此纷纷质疑,这些学生是真留学生,还是“出口转内销”的“跨国高考移民”? 昨天下午,北大医学部留学生招生办解释说,这些拥有几内亚比绍国籍的留学生都是华裔,籍贯大多是我国港澳台地区,并没有大陆籍的学生。 网帖惊曝外国留学生有猫腻 昨天上午,记者在国内一大型网络论坛上找到了这份题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外国留学生录取名单藏猫腻》的帖子。为了证实名单的真实性,记者随即登录北大医学部官方网站,在
网友质疑北大医学部多名留学生系高考移民1
一份2008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外国留学生的录取名单成为近日网络热点。54人的录取名单中,22名学生来自非洲西部国家几内亚比绍,而这些学生的姓名都是中文,引发网友质疑,怀疑其中涉及“跨国高考移民”。 高校留学生招生制度是否存在漏洞?本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北京各大知名高校均招收本科留学生,但招生规则并不统一,不少学校拥有外国护照即可申请。 留学生是“高考移民”?北大医学部回应招生“没猫腻”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门边,淡灰色的留学生公寓,这里门禁森严,每个来访的人都需要登记,进出的学生多数黑头发黄皮肤。近日,一则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外国留学生录取名单藏猫腻”的帖子出现在各大网络社区,成为网络焦点。 这份20
“曲线入学”为何屡禁不止 跨国高考移民调查
2007年高考(论坛)结束,一群考生轻松地走出长沙雅礼中学考场。郭立亮摄 据湖南日报6月19日报道 2007年的高考缓缓落幕,一个特殊群体,逐渐凸显于公众视野,引发多方争议。 近年来,在国内某些高校,活跃着这样一批奇怪的“外国留学生”:黄皮肤黑眼睛,普通话讲得顺溜而“本国话”却一窍不通,对“自己的国家”情况不甚了解,而父母也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随着真相水落石出,围绕他们身份的谜团被一一击穿。原来他们都是中国大陆的高中生,在幕后推手———中介机构的穿针引线下,他们绕开了激烈的高考竞争,用金钱买来“留学生”身份,采取“曲线入学”的方式,轻松敲开了大门。 跨国高考移民暗流涌动,堂而皇之挑衅高考的公
20万买留学生身份 “跨国高考移民”混进高校
"跨国高考(论坛)移民"混进高校 中国学生享受外国待遇 近年来,在中国一些高校的校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面孔的“外国留学生”,他们不熟悉自己“国籍”国的情况,不会讲“本国”话,甚至从来没有在“自己的国家”生活过,相反他们操一口流利的中文,自己的父母亲戚仍然生活在中国的某个省市。他们是一群“跨国高考移民”,他们的外国身份是用可观的钞票换来的。跨国曲线高考的方式,让他们逃避开残酷的中国高考竞争,甚至轻松敲开了大门。他们用金钱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也暴露出中国高校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制度问题和监管漏洞 “20万让你的孩子进某高校。” “怎么可能,我的孩子都上不了400分。” “这你就别管了,我们自有办法,到时候
跨国高考移民成热点兜个大圈也可上名校
本文《跨国高考移民成热点兜个大圈也可上名校》由(liuxue86.com)03月21日转载于环球网。 最近教育界的热点人物是一个有4个孩子的父亲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他所倡导的棍棒政策、军事化管理、不许与同学在校外接触等严苛的教育方式,产生出令人惊艳的效果3个孩子都上了北大。然而,在萧家成为公众焦点的同时,一个幕后新闻被披露出来:他的3个孩子走的是另类“高考移民”之路。虽在内地长大,但身份是香港居民,考北大只需参加港澳台联考,和他们的同学走的不是同一条高考路。这件事情又一次引起热议:究竟这种“境外高考移民”现象只是个案还是可以拷贝呢?换个洋身份考名校这条路到底通不通呢?本期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有关方面,希望能够给学生和家长一些参考观点。 “曲线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