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端午节被申遗

韩国申请的是“端午祭”,不是“端午节”,和纪念屈原没有关系,我国还是可以申遗“端午节”的。
意味着端午节不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而是从棒子那里传过来的。 话说棒子认为中国也是棒子的一部分,你那么说也不错。

端午节被申遗

2,中国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哪年成功的

国家文化遗产: 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 2009年9月30日入选世界名录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中国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哪年成功的

3,偶然从书中看到端午节被韩国人申了遗是什么意思呀申了遗端午

就是说端午节就是韩国的正统节日了
他们不要脸,人口素质低下,没办法,我想一想就恶心
他们一直有文化自卑感,想通过这个弥补一下,手Y强身,意Y强国么
唉,是咱们国家的疏忽.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这么重要的节日居然被他们抢先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了,遗憾...
韩国申遗的是江陵端午祭

偶然从书中看到端午节被韩国人申了遗是什么意思呀申了遗端午

4,端午节申遗

本次申报的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 端午申遗,申报材料由三省联合“打包”。去年10月,受文化部委托,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申报表和相关材料。据悉,以上三省四地的“端午习俗”,已于2006年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4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证实,湖北代表中国“端午申遗”成功,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首次跻身世界“非遗”名录。
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似乎给中韩端午节之争画上了句号,但是中国端午是否继续申遗和这背后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则远未结束。其实,韩国江陵端午祭与我国端午节不是一回事,韩国申遗成功后,我国的端午节仍可申遗。因此,不存在两国的申遗之争,以及韩国“胜出”的概念。韩国申遗成功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示:他们把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借鉴意义。

5,中国端午节该申遗吗

中国和朝鲜族的端午节只是名字一样,实际内容已经不一样了,一千年的时间,朝鲜族的端午节增加了很多朝鲜族自己的东西,可以说除了名字一样,和我们的端午节就是两个节日,而且他们申遗的时候,在第一句就说明了韩国的端午节是从中国传入的。我也是无意中看到这个介绍,之前我也很反感韩国人的做法,看了这个可以理解,不过只是对这个,至于其他的什么孔子是韩国人还有其他的,我都反对。
绝对要!!不过貌似韩国佬却抢先了-_-!!
已经开始申请了 是湖北申请的 据说今年就可能会批下来
当然该申遗了,端午节本来就是我们中国的节日,而且也是值得我们纪念的节日。申遗不仅是为了让我们记住这个节日,更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记住这个节日记住屈原。韩国这个不要脸的国家比我们国家提前申遗了,我觉得我们申遗还是为了要争这口气。
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应该申遗,以此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很必要的。
升了P啊,韩国已经抢先申请成功了!!再说成功了又能怎么样,还不是不认真对待

6,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是哪个

端午节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国“端午节”名列其中。这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2008年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申报每两年进行一次,且每个国家一次只允许申报一项。那一年,中国确定了35个参加“申遗”的项目。为保护重要项目入选,在2008年专门召开的世界申遗会上,按照“少数民族项目重点关注、海峡两岸项目有所倾斜、周边国家共享项目重点考虑”的原则,确定了中国“申遗”的核心项目,而端午节只能排在备选之列。事情的转机出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申遗”规则的更改,并最终助推了端午节的“申遗”成功。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过讨论,对“申遗”评审规则进行了两项大的修改:一是将以前的两年一次改成了一年一次,二是每个国家一次仅申报一项改为可同时申报多项。这让中国的端午节申报项目从备选的第二梯队一下子冲到第一梯队,跻身重要项目。2009年9月,好消息终于传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端午节”被审议并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传统节日。

7,端午节申遗目的为何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屈原,粽子,端午到来的时候,这些人与事又一次被人们记起。作为民族的特色文化,端午节被历史烙上了沉甸甸的精神寓意,这自是它本身的价值所在。作为一个法定节日,它让千百年后的中国人在同一个日子里回想起那些曾发生在华夏大地的沧桑变化,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这是一个历史不断被遗忘的时代,因为更多的人喜欢关注现在和畅想未来,而不愿意浪费精力回头去看,所以很多东西在不知不觉间就被丢掉了。民族文化的丧失就是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在端午节这一天,有多少人会在心里想起楚大夫的不屈与高洁?有多少人会为那一段尘封的历史而感慨?你记不起端午节是哪一天不重要,但如果作为中国人不知屈原为何人,不知端午为何物,那这就不仅是你一个人的悲哀了,而是如今中国文化的大悲哀。  人往往不去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等别人来抢的时候,你才开始审视它,知道它对自己而言是如此重要。中国人对端午节的重新认知不是出于它本身的文化内涵,而是以一种让人颇感无奈的方式。四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全国一片哗然。原本在人们心中理所应当的信念竟然被人掠夺,无论是出于民族情绪也好,还是对民族文化的崇尚也罢,中国人这才开始意识到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部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自那以后,保护民族文化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让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被世界认可。现如今,三省四地联合“打包”,以湖北省为代表向联合过提出端午申遗这一要求,公众心中或许可以松下一口气,似乎端午又只是我们的了。但端午申遗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缓解中国人对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的介怀和不甘,也不是让世界知道中国的端午节有哪些故事,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如何体现在端午节中的。端午申遗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别人认清楚我们,而是让我们自己认清楚自己,让中国人学会关注和重视自己的文化。  一个民族的自信不是建立在外界的认同上,而是以每一个人内心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信仰为基石,然后再经过岁月的洗涤不断的累积而成。一个民族的衰败不是由它的贫穷引发的,而是萌芽于它精神的贫瘠,当它的灵魂开始被后人忘记时,不需要外力的破坏,它自己就开始从内部一点点的腐朽掉了。在端午节这一天,在你品尝美味的粽子时,或许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所思考,因为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文章TAG:端午节申遗  端午节被申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