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论语的一些经典名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的一些经典名句

2,关于论语的名言

既来 之,则安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巧言令色,鲜矣仁

关于论语的名言

3,关于论语的名人名言名言警句10句

第一部分: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关于论语的名人名言名言警句10句

4,出自论语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出自《论语》的名言警句有: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来表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5,求论语中的名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巧言令色,鲜矣仁。 4.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知新)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2.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 (尽善尽美) 13.朝闻道,夕死可矣。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贤思齐)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任重道远) 20.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杀身成仁) 3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3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3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6,论语有哪些名句急急急十分谢谢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能。”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孔子说:“(心里)默默地记住学习所得的东西,学习而又不自满,教人又不倦怠,(这三样)对我来说,有什么呀?”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孔于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 (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这一段讲躬身实践的重要性。

文章TAG:论语  名言  一些  经典  论语的名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