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再别康桥中的康桥指哪所学校

英国剑桥大学

再别康桥中的康桥指哪所学校

2,徐志摩在康桥大学期间是学什么专业

首先纠正一下,那是英国伦敦的剑桥大学。康桥只是剑桥大学里面的一座桥,也被叫做剑桥。 我们老师讲过的,当时徐志摩去剑桥大学是当特别生,主要是研究政治经济学。而特别生在当时来讲大概就类似于旁听生,有教授讲课的时候,他可以去听一下。

徐志摩在康桥大学期间是学什么专业

3,剑桥大学用英语怎么说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康桥)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就是;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剑桥大学用英语怎么说

4,美国康桥大学为什么改名为剑桥大学

Cambridge University音译的话就是康桥大学Cam也有剑的意思,所以又叫剑桥大学,使前后两个词的译法一致大概是这样的~~~~
话说当年不知道是哪个国语说不好的粤籍才子,楞是把个世界著名学府英国的 cambridge university按广东话发音翻译成了剑桥大学.后来一直到会讲国语的cambridge学人,著名的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以及著名学者叶君建先生"重返康桥"后,固执的人们还是一如既往地,顽固地重复当初那个不会说国语的老广的错误.人们还是管cambridge university叫剑桥大学,而不叫康桥大学

5,康桥是哪所著名大学的所在地

音义的不一样罢了,同上
是英国的剑桥大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是写的那。
剑桥大学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剑桥 - 搜狗百科剑桥是音译与意译合成的地名。英文Cambridge,就是剑河之桥的意思。这里确有一条剑河,在市内兜了一个弧形大圈向东北流去。河上修建了许多桥梁,所以把这个城市命名为剑桥。剑桥,也称康桥(Cambridge音译名),与牛津一样,是座令人神往的传统大学城(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https://baike.sogou.com/v474958.htm?ch=ch.bk.amb&fromTitle=%E5%BA%B7%E6%A1%A5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cam(发音是康) bridge(意思是桥) cambridge = 剑桥
康桥就是剑桥的另外的名字啊,徐志摩不是有诗叫《再别康桥》,说得就是剑桥。

6,康桥后来为什么叫剑桥了

Cambridge 按照意译就是“剑桥” Cam 即“剑”;bridge即“桥”按照一半音译,一半意译就是“康桥”
康桥是音译剑桥是意译一般来讲,中国人翻译外国的地名大多采用音译, 如“翡冷翠”、“枫丹白露”,都是其中的上乘之作;也有不多的一些外国地名是采用字面的义译,如“牛津”、“地中海”,可算别具一格,但鲜有音译和义译混合的。“剑桥”是少见的一例,剑桥的“剑”乃是“cam”的音译,“桥”是“bridge”的义译。由此可以推断,当初作如此翻译的人士,出身大概总归是在闽粤两地,那里的方言仍然保留着古汉语的入声,因此才会想到把“cam”译作“剑”。 大诗人徐志摩不用古韵,却仍依了旧法,将英国的cambridge音译和义译混为一气,写了一篇《我所知道的康桥》,不知迷倒多少文人墨客,但终究抵不过先入为主的习惯,人们大多还是称它为剑桥,尽管如今的“满大人”汉语(mandarin chinese,这倒是洋人音译汉语绝好的一例)已经无法了解为何“cam”竟会对音于“剑”。 出处:http://www.edubridge.com/stories/twocambridge.htm我觉得上面这个说法最可信,因为我是广东人,而“cam”和“剑”在广东话看来,蛮像的了。 【cambridge 康桥】 ①地理词,城市名,位于英国东南部,cambridge大学所在地。②象征意义,康桥的文化气氛和自然美景的完美融合,引领的是发掘人的灵性,达成天人合一的神境,是和“楼高车快”的现代生活相对立的精神世界。[⊙中文 kang qiao]徐志摩译出,并以《再别康桥》一诗让国人传颂。如今,康桥更多地被译为剑桥,可以看出意境概念和文化概念的差异。代表着英式大学教育,或者是国人向往的大学教育:不惜抛洒重金送子女出国到~镀层金。 出处:http://www.neweekly.com.cn/hotnews/190/3.htm
```````````````````
仅仅是因为翻译上的不同

7,关于康桥的介绍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康桥,即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尽快,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了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剑桥是音译与意译合成的地名。英文Cambridge发音“坎布里奇”,就是剑河之桥的意思。这里确有一条剑河,在市内兜了一个弧形大圈向东北流去。河上修建了许多桥梁,所以把这个城市命名为剑桥。   剑桥,也称康桥(Cambridge音译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桥。 剑桥风光  暮春是剑桥最美的季节。路旁是一排排苍翠撩云的大树和一树树白色、淡紫色的樱花。在阳光的拂照下,显得生机勃勃。各个学院和住宅门前的草地上,紫红的、粉红的玫瑰,鹅黄色的旱水仙,路灯柱上,住宅阳台上挂着、摆着鲜花盛开的花盆。真是繁花似锦,赏心悦目。   然而,最使人留连却步的还是那满城的绿色。青葱的草地几乎铺满了这座小城除了街道以外的一切空地。那一栋栋高大的校舍、教堂的尖顶和一所所爬满青藤的红砖住宅就在这一片绿色之中。剑河边上,垂柳成荫,丛林拥翠,衬托着剑河的一泓碧水,整个剑桥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绿意葱茏,令人心醉。
康桥就是英国的剑桥

文章TAG:康桥  康桥大学  大学  再别康桥  康桥大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