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中山国在哪呢出现在哪个时期

河北 公元前774

古中山国在哪呢出现在哪个时期

2,古代中山国在那里

在河北省平山县境内。

古代中山国在那里

3,请问古中山国遗址在今天的什么地方请指教

中山国故都遗址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林山脚下的中山国都城景区。

请问古中山国遗址在今天的什么地方请指教

4,古代的中山国在今天的哪个地方

战国时期,各国国土范围由于战争不断,变化较大,中山国势力范围主要在今天石家庄地区,都城在今天的灵寿平山一带.

5,古中山国在哪里

中山国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白狄建立的国家,初名鲜虞,后来才改名为中山
好像在现在河北省吧~

6,文献记载文物证实古中山国都城遗址在哪

中山文化主要分布在今保定市唐县、阜平、曲阳、顺平一带的山区,早期都城在顾(今定州)。主要遗址有唐县北城子、西城子、固城、洪城 、军城,曲阳党城,顺平子城、中下邑遗址。
刘胜,汉景帝刘启的第八个儿子,生于公元前165年,与赵王刘彭祖生母同为景帝贾夫人。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改中山郡为中山国,12岁的刘胜被册封为中山王。中山国的疆域东与涿郡为邻,西接常山郡,南连巨鹿郡,北至代郡,大致在今河北省中西部的易水以南、滹沱河以北地区。辖区含北平县(今满城县北)、唐县(今唐县东北)、深泽(今深泽县)、苦陉(今无极县东北)、安国(今安国市东南)、曲逆(今顺平县东南)、望都(今唐县东北)、新市(今正定县东北)、安险(今正定县东南)、卢奴(今定州市)等14县,以卢奴为都城。境内地貌有原、有丘陵,源自太行山的漕河、唐河、大沙河、磁河流经沃野,是农耕富庶之地。公元2年的统计史料显示,中山国有居民160873户,人口668080。在当时汉初封国中,所领县数居第三位,人口数居第二位。

7,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历史介绍

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狄族建立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河北省的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因城中有山而得名。在当时诸侯争霸,群雄迭起的局面下,中山国不仅能够长期驰骋于大国之间,并且成为仅次于燕、赵、齐、楚、魏、韩、秦等"七雄"的"千乘之国",其历史地位十分重要。   "中山"一名,始见于《左传·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杜预注云:"中山,鲜虞"。据史料记载,这支姬姓白狄,在春秋时已立国,先称鲜虞,后又改为中山。但何时改名,不见记载。春秋末年,鲜虞在列强纷争中逐渐兴起,并开始仿效华夏诸国建立国家。据《史记》记载:"(赵)献侯十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居顾",顾位于今定州市。中山国建立之初,仍保留有浓重的北方民族的习俗,《吕氏春秋·先识》云:"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康乐歌谣好悲,其主弗知恶,此亡国之风也。"武公死后不久,年幼的桓公由于"不恤国政",加上大国的不断进攻,于公元前407年被"七雄"之一的魏国所灭,成为魏的属国,长达二十余年。魏国在执政期间,执行怀柔政策,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魏国文化,使中山在经济、文化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公元前379年前后,中山国再度崛起,桓公迁都灵寿(今河北省平山县一带),国势增强,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中山复国后,共立五代,分别为桓公、成公、王、王 、王尚。其国力在王时期(公元前327年--前313年)达到鼎盛,拥有战车千辆,兵甲过万。参与了"五国相王"运动,可与"七雄"平起平坐,并于公元前314年与齐共同伐燕,取得辉煌战果。王 时期,由于内外交困,国力日衰,公元前296年终被强大的赵国所灭,将年幼的王尚迁于肤施(今陕西榆林一带)。   中山国几经起落,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但由于史籍中对其只有零星的记载,其历史显得扑朔迷离,因而被称为"神秘王国"。
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狄族鲜虞部落,为姬姓白狄,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姬姓是周王族的姓,白狄的来历,有说是周文王后裔毕万公的后裔,也有说是来自周文王封给弟弟虢叔的西虢国。西虢国历代国君世袭兼任周王朝卿士一职,同时有是三公之一,担负为周王朝南征北战、东讨西杀以惩罚不臣的任务,可能是周宣王时期虢国国君虢季子白北御猃狁﹐在内蒙古萨拉乌素河﹑榆溪河朔方城之后,其部分后裔就留在陕北了。鲜虞之得名出自鲜虞水,鲜虞水即今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于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鲜虞最早的发祥地。鲜虞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国语》一书中。该书记载,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太史伯答郑桓公问话时谈到,成周雒阳四周有16个姬姓封国,6个异性诸侯国,还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蛮、东夷及西北的戎、狄国家或部落集团,其中就有鲜虞。 中山国包括今河北石家庄地区,是嵌在燕赵之内的一个小蛮夷之国,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同样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魏灭中山和赵灭中山的阶段,

文章TAG:古中山国  古中山国在哪呢出现在哪个时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