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大学排名的历史与现状
自从ARWU(Shanghai Ranking)、QS(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THE(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等世界大学排名榜单先后上线以来,众多高校、师生和媒体纷纷关注,并将其视为学术领域发展的“晴雨表”。

ARWU于2003年由上海交大公布,以研究型大学的科研能力作为首要评判标准,其权威性备受认可;QS是英国留学生招生机构,评测指标较综合,包括学术声望、雇主评价、国际化程度、教学质量、科研影响力等;THE则从校友与捐赠、学术声望、师生比例、国际化程度等方面进行评分。
三者各有优劣,不过其共同特点是```以科研能力、学术声望为重点指标,多数榜单强调量化、定量的评价方法,使得排名符合“数字时代”的审美。
2. 世界大学排名的评判标准分析
所有的排名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世界大学排名也不例外。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排名中的指标往往倾向于对西方大学更有利,对发展中国家的高校并不公平。
以THE的排名为例,其指标中的师生比例,明显是对人口较少的国家更有利,例如澳洲、新西兰等;国际化程度指标对于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也更有利,使得英语国家的大学更容易获得高分。
另外,排名中的某些指标可能没有真正反映大学真实水平,例如学术声望单项,该指标往往基于学者的投票习惯,容易存在人为偏差,从而影响排名的科学性。
3. 世界大学排名的启示与借鉴
虽然世界大学排名存在种种问题,但是它也带来了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首先,世界大学排名促进了全球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除了被评为前列的大学之外,排名榜单也强调了国际性的对话和交流,有助于各大学分享教学、研究及运营经验。
其次,排名榜单的产生鼓励了更多的高等院校关注在学术声望和科研能力上,从而不断提高学术自身的质量和创新能力。
4. 世界大学排名的未来发展方向
为了更加科学、公平地评价学校的能力,未来的世界大学排名需引入更多的维度,减少文化、地域偏差。
首先,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加入进来,从业者或者学科专家对学校提出专业意见与评价,不再只限于单纯的数据统计。而且,各大排名榜单之间的舒适合作,互相借鉴、学习,也是必要的,为的是达到全球间的同步与共赢。
其次,在指标设置和前景展望上,应进一步考虑就业情况、专利贡献和全球生态环境等因素。而让学校更多的走向社会、走入生活、走向产业,也许更能体现出排名榜单的意义。
文章TAG:世界 世界大学排名 大学 大学排名 世界大学排名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