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TEM教育的特征
STEM教育是一种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为主题的教育方式,它的特征有:

1.1 综合性
STEM教育是一种跨学科的教育方式,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个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实践性
STEM教育强调学习者通过做、动手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创新性
STEM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通过新颖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精神。
2.STEM教育的核心特点
2.1 全人教育
STEM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强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如逻辑思考、各种技能技巧,以及创造力等方面,使得学生更具备未来发展所需的核心竞争力。
2.2 学科融合
STEM教育把学科相互连接,使得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站在交叉的学科视角下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既有利于思考原则性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也可以通过这种融合培养创造性和创新思维。
2.3 实践性
STEM教育注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在真实的情境中以做出成果、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彰显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够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3.STEM教育的教育方式
3.1 项目制学习
项目制学习是STEM教育的核心之一,它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按照一定的目标和步骤制定独立的项目,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去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3.2 探究式学习
STEM教育强调探究式学习,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发现和探索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知识的自主掌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3 学习小组
STEM教育中,“小组学习”的概念得到广泛应用。学习小组通常由几位学员组成,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学生之间的知识分享和信息交流。教师通过鼓励学生之间的思想激荡和知识交流,达到协作学习与相互学习的效果。
4.STEM教育的意义
4.1 培养未来人才
STEM教育强调技能掌握与创造力的培养,学生不仅会成为行业所需的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更加会训练他们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即便是在那些科技水平等比较高的行业中,也可以迅速的适应与成长。
4.2 推动科技创新
STEM教育培养创新思维和深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STEM教育课程正是满足未来的科技创新与发展之需要。STEM教育固有的科学方法和内在的最新研究,可以使学生得到系统性、科学性和方法论性等科学已经验证过的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支持和坚实基础。
4.3 培育人才能力
STEM教育培养的企业家精神、领导力和创新精神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在教学中,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开展各种实践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与鼓励学生的自主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成为培育人才的重要手段。
结论
STEM教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注重实践的教育方式,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技能素质和创新意识为核心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这种教育方式的目的不仅是培养未来所需的产业人才,更加是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两性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文章TAG:教育 特征 核心 特点 stem教育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