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郑和下西洋了几次?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下令郑和率领一支由240多艘海船和27400名船员组成的庞大船队出航,访问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与东南亚和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从苏州刘家岗出发,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共航行7次。第一次是永乐四年(1406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了爪哇岛上的玛索八协国。

郑和回国后,立即进行第二次航行的准备工作,主要是送外国使节回国。这次去的国家有占城、博尼、文莱、暹罗、泰国、真腊、柬埔寨、爪哇、曼钦加、锡兰、克志、古里。第二次下西洋的数据有27000人。1409年10月,船队从太仓刘佳港起航,到达占城、暹罗、镇赉,随后又航行到爪哇、淡马锡、新加波和曼西加。永乐十年十一月十五日,1412年十二月十八日,朝廷下令郑和进行更大的航行。

6、 郑和航海的意义

这个问题问得好。郑和我们是云南人,我们是一个民族!多么荣幸。让世界知道中国强大了。郑和下西洋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睦邻友好、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明初下西洋郑和开启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帷幕,是中国拥抱外部世界的标志;郑和以多元宗教文化为先导开辟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实践,将中国的航海事业镌刻在世界航海史上的里程碑上。

7、 郑和七次下西洋,经过了哪些国家呢? 郑和的船队规模有多大?

曼拉加、锡兰山、尤山山、邦格拉和古里的船郑和长44英尺,宽18英尺。爪哇、苏曼答腊、彭亨、真腊、古里、阿丹、田放等。队伍非常庞大,率领200多艘舰艇,27800多名官兵。郑和舰队的前两次访问出国被安排到了印度半岛的南侧。主要国家有:占城(越南南部)、真腊(柬埔寨)、暹罗(泰国)、印尼苏门答腊、坦尼(印尼加里曼丹)、爪哇(印尼爪哇岛)、曼拉贾(马六甲)、锡兰山(斯里兰卡)、柳山(马尔代夫)。

8、 郑和的航行

元航405年7月11日,万历,万历清明。苏州刘家岗码头人山人海,无数彩旗迎风飘扬。这位35岁的三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首次下西洋。在水手、翻译、医生和船上警卫的陪同下,总共有27,800多人。200多艘船整齐地停靠在码头。其中六十二艘大船尤为雄伟。这些大船也被称为宝船。每个宝藏长148米,宽60米,高达十层楼。

这艘船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仪器,例如航海罗盘。宝船旁边有很多战船,粮船,水船。临近中午,魁梧的郑和走上了指挥舰。他双手握拳向岸边的人群告别,然后升起国旗,高呼:起航!在人们的欢呼和祝福中,舰队像龙一样出发了。出了长江口,船队航经东海、南海,破浪西行。每到一个国家,郑和 Xian代表明向国王递交国书,赠送礼品,希望与他们友好往来。

9、 郑和信息中国人下西洋

郑和中国人下西洋,明祖用武力从侄子手中夺取皇位。有一件事一直困扰着他。宫殿里的火被扑灭后,文健皇帝的尸体没有找到。那么文健皇帝真的死了吗?北京有很多传说。有人说文健皇帝不是自杀的。皇宫大乱时,他带着几个太监从地道逃出来。其他地方传来的消息更是离奇,说文健皇帝去了某地,后来出家了,说他长了个鼻子和眼睛,这让明成祖不得不怀疑。他想,如果他真的没死,以朝廷的名义在别处集结军队讨伐他岂不是太可怕了?

这个我找了二三十年了。成祖又想,他的皇帝会去海外吗?当时中美两国的航运业已经开始发展,成祖想派人到海外宣传国威,和外国人做些生意,买些珠宝,打听文健皇帝的下落,一举两得。于是决定派队出国,谁将领导这个队?当然,你得是自己的知己。他认为跟随他多年的太监郑和是个合适的人选,1405年6月,明朝皇帝成祖正式派遣郑和作为特使,带着他的舰队下西洋。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郑和  出国  留学  郑和出国留学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