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的改革和政治改革是其从落后的农业国成功转变为先进工业国的典型例子。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地域上,日本的影响力都是很大的,不仅是对中国,对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各国都纷纷效仿。而且中国和日本文化关系密切,在如何从东方文化向西方文化转化的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崛起迅速,与中国接近。1870年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和中国的情况比较相似——内忧外患。
5、洋务运动李鸿章派了哪些人去了外国?在当时的海军中,洋务海军军官学校的留学生在各舰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在北洋舰队,由船政学堂原学员、留欧后回国的刘担任右翼连长,全面负责舰队的业务技术;留欧学成回国的船政学堂学员林,担任左翼连长,船政学堂留学生,萨镇战士。船政学堂的留学生林永升、方伯谦、黄建勋分别担任京云、靖远、济源、朝永的管理带。
6、清末出国留学的人有哪些?詹天佑12岁留学美国土木与铁道学院,大学毕业后回国,获学士学位;1905年至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京张铁路;创造了竖井施工法和人字线,震惊中外。1877年、1881年、1886年、1897年,先后派出三十四名留英学生、四十九名留法学生(包括九名艺术家)和两名留德学生四次,共八十五人。这些留学生回国后,成为我国船舶工业和海军建设的重要骨干。著名的人物有严复、刘、林泰增、、萨振兵、和刘冠雄。
7、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学成归来的有哪几位科技人才詹天佑、外语专家韩玮等留美学生30人,分别从事工矿、铁路、电报工作,其中工矿领导9人,工程师6人,铁路局长3人。5人从事教育工作,其中清华大学校长1人,北洋大学校长1人。从事外交管理工作的有24人,其中领事和代理人12人,外交部长1人,副部长1人,驻外大使1人,国务院总理1人。7人从事商业;20个人加入了海军,
8、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生。留学生之父:被后人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早年留学海外,成为第一个系统接受新式西方教育并获得正式学位的东方人。回国后,他考察了太平天国,写了七条建议。参加洋务运动,买“造器之器”;参加变法,当选中国国民议会议长;他推动共和革命,策划“红龙中国”工程,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唯一参与主流事件的爱国者。其中,洋务运动时期时间最长,活动最多,贡献最大。
9、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统治阶级在如何解决一系列内忧外患的问题上分裂为“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手段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这种改良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在于尊礼而不在于权谋,根本目的在于人心而不在于术”,主张“忠为铠甲,礼为干神”以抵御外侮。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中外官员都没能控制住敌人,他们只是用空话来填补他们的责任,这导致了庚申的变化。“洋派和顽固派互相攻击,斗争很激烈,总理府是推进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但洋务派的影响主要不在清朝中央政府,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督抚、督抚,慈禧明白,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要维持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有实力、受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于是她暂时采取了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文章TAG:洋务 运动 留学 留学生 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