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小学生怎样画做昆虫记的手抄报

先用mb的铅笔画一幅图,在把作者,都讲了什么。总结就好了。√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小学生怎样画做昆虫记的手抄报

2,昆虫记手抄报

版面可以列举几个昆虫之最,题目写《走进昆虫世界》(如果你是中学的就做成熟一点)
最好画昆虫的图案,写昆虫小板报

昆虫记手抄报

3,五年级昆虫读书小报

要分成几个板块,内容新颖,介绍昆虫种类多一些,昆虫的习性,筑巢,昆虫习好,天敌什么的。排版嘛。。。。5年级的话,要童趣一点,画一些画,加上图片,最好介绍一下一些昆虫学家和名著,小故事。孩子们会喜欢的吧。如果不要太多字的话,就少一些细节。 还有,孩子们喜欢新奇的昆虫,不要太古板,什么蜘蛛,蚂蚁。介绍些有趣的,就好了 希望有帮助!O(∩_∩)O~
“环境昆虫学报” - 中国环境昆虫学
用图解析的方式吧,可以以图为主,一种昆虫的图片,然后边上是昆虫的知识,比如它是什么虫,在哪里可以看见,还有他的成长过程,这些都可以介绍介绍。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直接用图片陈述一种昆虫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形态。

五年级昆虫读书小报

4,昆虫记手抄报写什么内容

1. 新加坡竹节虫是世界上最长的昆虫,其细长的身体长达27厘米,倘若在安静的状态下充分舒展身体的话,身长可超过40厘米. 2. 从重量来说,世界上最重的昆虫是热带美洲的巨大犀金龟(鞘翅目犀金龟科)。这种犀金龟从头部突起到腹部末端长达155毫米,身体宽100毫米,比一只最大的鹅蛋还大。其重量竟有约100克,相当两个鸡蛋的重量 3. 数量最多的昆虫——鞘翅目昆虫。 4. 数学最棒的昆虫——蜜蜂 5. 最美丽的昆虫——蝴蝶。 6. 植物上随处可见的昆虫——蚜虫。 7. 最凶猛的昆虫——螳螂。 8. 防不胜防的昆虫——蟑螂。 9 . 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昆虫—一蚊子。 10. 对建筑物危害最大的昆虫—一白蚁。 11.对农业危害最大的昆虫—一蝗虫。 12.最重的昆虫—一非洲赤道地区金龟子科的一种甲虫,成年雄性个体的重量可达99.33克。 13.最长的昆虫—一印度尼西亚的一种大竹节虫,最长的一个雌性个体长达33.02厘米。 14. 最小的昆虫—一并列冠军的是膜翅目的一种寄生蜂和缨甲科的一种甲虫,体长都仅有0.02厘米,而该寄生蜂的翅展只有0.1厘米,比某些单细胞原生动物还要小。 15.最轻的昆虫—一并列第一的是一种雄性的吸血虱和一种寄生蜂,个体都只有0.005毫克重,每盎司(约合28.35克)中大约有570万头虫体之多。该寄生蜂的卵每个重量仅有0.0002毫克,每盎司大约含1亿5千万个卵。 16.分布最广的昆虫—一弹尾目的弹尾虫,据计算每23厘米深的土壤中有这种跳虫2亿3千万个,合每929平方厘米中至少有5千个。 题目写《走进昆虫世界》(如果你是中学的就做成熟一点)

5,昆虫记手抄报可以写什么内容

昆虫的生活习性、外貌、图片、特点、活动
版面可以列举几个昆虫之最 。 比如:1. 新加坡竹节虫是世界上最长的昆虫,其细长的身体长达27厘米,倘若在安静的状态下充分舒展身体的话,身长可超过40厘米.2. 从重量来说,世界上最重的昆虫是热带美洲的巨大犀金龟(鞘翅目犀金龟科)。这种犀金龟从头部突起到腹部末端长达155毫米,身体宽100毫米,比一只最大的鹅蛋还大。其重量竟有约100克,相当两个鸡蛋的重量3. 数量最多的昆虫——鞘翅目昆虫。4. 数学最棒的昆虫——蜜蜂5. 最美丽的昆虫——蝴蝶。6. 植物上随处可见的昆虫——蚜虫。7. 最凶猛的昆虫——螳螂。8. 防不胜防的昆虫——蟑螂。9 . 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昆虫—一蚊子。10. 对建筑物危害最大的昆虫—一白蚁。11.对农业危害最大的昆虫—一蝗虫。12.最重的昆虫—一非洲赤道地区金龟子科的一种甲虫,成年雄性个体的重量可达99.33克。13.最长的昆虫—一印度尼西亚的一种大竹节虫,最长的一个雌性个体长达33.02厘米。14. 最小的昆虫—一并列冠军的是膜翅目的一种寄生蜂和缨甲科的一种甲虫,体长都仅有0.02厘米,而该寄生蜂的翅展只有0.1厘米,比某些单细胞原生动物还要小。15.最轻的昆虫—一并列第一的是一种雄性的吸血虱和一种寄生蜂,个体都只有0.005毫克重,每盎司(约合28.35克)中大约有570万头虫体之多。该寄生蜂的卵每个重量仅有0.0002毫克,每盎司大约含1亿5千万个卵。16.分布最广的昆虫—一弹尾目的弹尾虫,据计算每23厘米深的土壤中有这种跳虫2亿3千万个,合每929平方厘米中至少有5千个。题目写《走进昆虫世界》(如果你是中学的就做成熟一点) 给你个网站全都是昆虫的手抄报 http://www.cnsyyx.com/blog/showtb.asp?id=7780
为什么不画一些关于昆虫的画呢?
昆虫的特点,生活习性,图片,分布

6,写昆虫记的手抄报怎么办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 让中国读者首次领略《昆虫记》的真实面目。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 。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和《昆虫学札记》。
<p _extended="true">版面可以列举几个昆虫之最 。 比如:</p> <p _extended="true">1. 新加坡竹节虫是世界上最长的昆虫,其细长的身体长达27厘米,倘若在安静的状态下充分舒展身体的话,身长可超过40厘米.</p> <p _extended="true">2. 从重量来说,世界上最重的昆虫是热带美洲的巨大犀金龟(鞘翅目犀金龟科)。这种犀金龟从头部突起到腹部末端长达155毫米,身体宽100毫米,比一只最大的鹅蛋还大。其重量竟有约100克,相当两个鸡蛋的重量</p> <p _extended="true">3. 数量最多的昆虫——鞘翅目昆虫。<br _extended="true">4. 数学最棒的昆虫——蜜蜂<br _extended="true">5. 最美丽的昆虫——蝴蝶。<br _extended="true">6. 植物上随处可见的昆虫——蚜虫。<br _extended="true">7. 最凶猛的昆虫——螳螂。<br _extended="true">8. 防不胜防的昆虫——蟑螂。<br _extended="true">9 . 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昆虫—一蚊子。<br _extended="true">10. 对建筑物危害最大的昆虫—一白蚁。<br _extended="true">11.对农业危害最大的昆虫—一蝗虫。<br _extended="true">12.最重的昆虫—一非洲赤道地区金龟子科的一种甲虫,成年雄性个体的重量可达99.33克。<br _extended="true">13.最长的昆虫—一印度尼西亚的一种大竹节虫,最长的一个雌性个体长达33.02厘米。<br _extended="true">14. 最小的昆虫—一并列冠军的是膜翅目的一种寄生蜂和缨甲科的一种甲虫,体长都仅有0.02厘米,而该寄生蜂的翅展只有0.1厘米,比某些单细胞原生动物还要小。<br _extended="true">15.最轻的昆虫—一并列第一的是一种雄性的吸血虱和一种寄生蜂,个体都只有0.005毫克重,每盎司(约合28.35克)中大约有570万头虫体之多。该寄生蜂的卵每个重量仅有0.0002毫克,每盎司大约含1亿5千万个卵。<br _extended="true">16.分布最广的昆虫—一弹尾目的弹尾虫,据计算每23厘米深的土壤中有这种跳虫2亿3千万个,合每929平方厘米中至少有5千个。<br _extended="true"><br _extended="true"></p> <p _extended="true">题目写《走进昆虫世界》(如果你是中学的就做成熟一点)</p> <p _extended="true"> </p> <p _extended="true">给你个网站全都是昆虫的手抄报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ww.cnsyyx.com%2fblog%2fshowtb.asp%3fid%3d7780" target="_blank">http://www.cnsyyx.com/blog/showtb.asp?id=7780</a></p> <p> </p> <p>满意请采纳,5颗星谢谢</p>

7,如何有效地融合课内外阅读

有效地融合课内外阅读的技巧:  一、课内指导方法,学会阅读  如果说课内阅读主要是指导“精读”的话,课外阅读则是“博览”;显然,课内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更需要学生在课外博览群书中去运用和发展这种能力,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在课外的延伸,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就必须重视学生读书的有效性。   1.提倡自主阅读   阅读活动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这种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活动,决定了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庖。要实现让学生“学会阅读”这一目标,必须要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我们在阅读课上努力做到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提倡阅读的自主性、开放性、创造性和主体性。   2.注重方法指导   “得法于课内”说的便是课内要严格阅读训练,让学生学会阅读。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我们要通过教材这个例子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能。首先指导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的读书方法,如精读法、略读法、跳读法、批注阅读法等。同时还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的读书方法,如:   (1)精读与略读。在语文教学中,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精读与略读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精读,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我们要求学生在感触最深处进行圈点勾划,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我们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学习内容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究,交流学习结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2)摘录与随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指导学生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要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对于自己深有体会的地方要写一写读书心得或随感等。教师要给予批改,进行激励评价。这样就避免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注重于书中的故事情节而收效甚微的不良的读书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3)欣赏、质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注意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优美之处,可以是语言文字本身,可以是文章写作方法,也可以评论人物。同时要向学生渗透“不唯书、不唯上”的读书态度,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就会在批判中阅读,在欣赏中阅读。   (4)诵读与背诵。我校早上半小时晨读内容是“读经”。对于有的经典语言,意义深奥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我们也不要求学生理解,只要求反复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能背就背下来。对于其它课外读物,我们也大力提倡学生熟读成诵,多记多背。   3.培养阅读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一个人、尤其是少年儿童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可以使人获取信息,汲取知识,还可以给人带来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机会。所以我们在组织进行课内阅读时非常重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主要包括带着明确目的去读书、按计划读书、读写结合、读思结合、善用工具书等。   二、课外拓展空间,广泛阅读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多渠道保证阅读资料的来源:   (1)利用学校图书馆。为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的资源,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向图书馆借书,学生既可在阅览室看书,也可将书籍借走。   (2)建立班级图书角。途径有三条:一是请学生自己捐献一本或几本书,书籍要求有一定的质量,避免捐献一些小人书、作文书、课本参考书等,捐献书籍者即可成为图书角的会员,享受向图书角借阅图书的权利,形成资源共享;二是老师也向读书角捐献了一些有质量的书籍;三是请班级每学期支持购置部分书籍。图书角由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活动正常开展。   三、课内外链接,提高阅读质量   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因此,帮助学生选择有益课外读物非常重要。我们的做法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课文为“经”,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   1.课前拓展,打好基础   对于教材中的课文,教师找准拓展点,新课之前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把所搜集到的资料记录到“书香卡”或读书笔记中。课上,让学生交流所搜集的有关资料,为更好地进行课内阅读打下基础。   2.课中拓展,加深理解   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教师如果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学生在理解“史铁生患病之初脾气暴怒无常和在母亲去世之后,在母爱的召唤下,他懂得了感恩,学会了乐观,也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这部分内容有疑难。于是,教师出示史铁生写的《病隙随笔》的部分内容,既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上减缓了坡度,又架起了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灵的桥梁。   3.课后拓展,增加积累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因此,一篇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教师都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一课后,要求学生“找其他的希腊神话故事读一读”;在学完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之后,让学生课后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在教学《迟到》后,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后,教师可建议学生阅读《希腊神话》。教师还可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平行迁移,指导学生选择课外阅读物。   教师既要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读物,更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课内,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取得课内外结合的实效,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教师须精心备课,了解书籍来源,并尽可能的广泛阅读。   以上,是我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信,只要我们以课内阅读为基石,有意识、有系统地渗透课外阅读,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相通的,它们都要从字、段入手,理解文章意思,学习写作方法等。因而我在讲读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会阅读,从探求阅读方法入手,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在课内阅读中学会读书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运用读书方法,从而带动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带领学生学好“例子”,然后要挖掘“例子”中有利于知识拓展的“链接点”。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学中,我常鼓励学生多积累古诗。如:在教学李白的《静夜思》后,让学生去朗读、背诵“思乡类”的其它古诗,待学生将古诗背下来后,再引导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教材中还有许多以写人为主的课文,我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文中主要人物的事迹和品质,还要注重拓展延伸,让学生去阅读与文中人物类似人物的生平和事迹,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是小学生最经常最广泛的语文活动。考虑到小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能力较弱,我尝试在每学期初根据教学内容制定一份课外读物推荐计划,这份计划的制定一定要把握课内外读物的联结点。我在推荐的读物时,将课内的课文与推荐的读物要有某种联系,内容相关。如学了《冬阳·童年·骆驼队》,我推荐学生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学完《祖父的园子》后,我相应的向学生推荐萧红的《呼兰河传》作为课外读物;学了《长城》,推荐学生读《黄河魂》,学完《蜜蜂》,推荐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等科普类文章。这样不但真正使学生“开卷有益”,也对学生如何选择课外读物作了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关的奇闻逸事,鼓励学生去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另外,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在开展评价及谈感悟时尽可能的引用课外的名言警句格言、歇后语、诗句等,活学活用。进一步鼓励同学们只要多看课外书,就能有丰富的知识,聪明的头脑,同时在班里建立图书角、读书园地。让家长转变观念,争取家长的支持,支持孩子读有益的课外书。开展“把好书与大家一起分享”的活动,可以把自己在家里看完或闲置的书带到教室里来,和同学们一起看、一起分享,让我们的教室里书香飘逸。这样在大家的带动下,一部分平时不爱课外阅读的同学也会捧着一本书开始读起来。另外,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吟诵古诗、名人名言拾锦、谚语、歇后语拾零、成语接龙,谈论自己收集到的与本节课有关的资料、逸事。小学生最突出的优点是好表现自我,他们要在这五分钟展现自己最有学问、知识丰富,就必须在课外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久而久之爱上课外阅读,养成喜爱看课外书的好习惯。我时常利用课外阅读这一阵地,不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读书方法,还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一是指导记录的内容。如语文方面的知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文章的结构与提纲;记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及名人名言、警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二是指导记录的方法。批注笔记,在阅读时使用不同的符号在树上做批注。提纲笔记,让学生把读过的内容写成内容提要,或是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理成结构提纲。摘录笔记,如摘录词句、段落、小知识、名言警句等。摘录时要忠于原文,注明出处。心得笔记,即读后感,抓住原文自己最感动、感受最深处,联系自己写出体会。经过几个学期的课外阅读,每个学生都积累了一本厚厚的读书笔记,一本我的读书感悟,一册课外阅读小报。有的同学还给自己的读书笔记起了好听的名字,如《读书采集》、《书海采贝》、《精彩书册》、《读书品味屋》、《好书大家看》······总之,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还要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阅读的内容,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讲过:“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如今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让学生知道中国五千年的深厚历史文化,从而去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激起孩子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引导学生喜爱阅读、迷恋阅读,语文的知识与各种能力自然而然累积起来,达到刘勰所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境界。总之,小学语文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内外结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巩固课堂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我们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增强语文教学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课内是基础,是先导;课外是课内的继续和扩展。课内指导方法,带动课外;课外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又促进课内的提高,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宽、更全面。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品,就不能拘泥于课本,拘泥于课堂,只有立足于课堂教学,又关注课外阅读,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文章TAG:昆虫  昆虫记  手抄报  抄报  昆虫记手抄报初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