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举例说明标准分数的意义和作用 不要教案什么的是问答题急

如二分之一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作用就是准确的表示小于1且平均分得的整体的大小
答案:举例说明标准分数的意义和作用!
你好!标准分数可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给定分数距离平均数多少个标准差?"在平均数之上的分数会得到一个正的标准分数,在平均数之下的分数会得到一个负的标准分数。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举例说明标准分数的意义和作用 不要教案什么的是问答题急

2,五年级上册数学的分数的意义怎么写

教材上式这样定义的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该水池是正方形,不得切割,则正方形的边长必是90与80的公倍数,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是720, 所以面积至少是720*720=518400平方厘米=51.84平方米 圆的半径=15.7/(3.14*2)=2.5分米 圆的面积=3.14*2.5*2.5,所以长方形的长为3.14*2.5*2.5/(2/3)/5=3.925*(3/2) (3.925*(3/2)* 5)*2-15.7=21.775-15.7=6.075分米 爸爸今年36岁,小贝今年10岁,再过几年,爸爸的年龄是小贝的2倍?(这题要列算式出来给我看)

五年级上册数学的分数的意义怎么写

3,分数的意义

原发布者:tiandami《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5、46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3、通过了解分数的产生,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学情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45、46页内容。《分数的意义》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本课的教学重在充分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新旧知识相互融合,对分数的意义形成系统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突出了新旧知识间的连贯与生长点,以问题为导向,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逐步强化和内化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分数的意义已经在五年级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概念。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并能通过已往学过的知识,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教学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或几份,叫做分数。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要5年级下册干嘛?

分数的意义

4, 生活还有哪些事物能用分数来表示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上:《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事物》教案冀教版小学数学六上:《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事物》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10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百分比并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的过程。 2、进一步认识扇形统计图,能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相关的简单数据。 3、化验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激发制作扇形...·让宝宝多接触生活里的事物冀教版五年级下:进一步认识负数,用负数表示熟悉的事物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例,经历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简单事物的过程。 2、进一步认识负数,初步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并会运用。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正、负数表示事物在现实生活...·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总复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总复习 教学内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目标: 1、 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巩固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 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生活中...·第八单元1、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第八单元1、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萄?谌?六年级数学上册第94-96页例1、例2及 试一试 、 练一练 和练习十八的第1、2、3题。匪悼胃
折柳:表示送别,离愁别绪 折梅:表示别离,赠送寄思 斜阳:表示某些凄惨暗淡之感 残月:表示孤独忧愁的心绪 寒蝉:表示冷凄,凄惨萧索之情 落叶:表示悲秋、悲苦之意 归雁:表示思乡之情,游子思念故乡 西风:表示凄清之情,忧愁之绪 梅花:表示凌霜傲雪,坚强之意 牡丹:表示富贵、大方 荷花:表示清雅高洁 兰草:表示高洁、友谊 秋风:表示萧条、冷落 鹤:象征长寿 鹏草:表示孤单漂泊无依 杜鹃:表示思归、盼归

5,人教版分数的意义的表示

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几份
如4个苹果,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我们已经学过,认识分数单位的特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简析. 以上都是一个物体,又学习了因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0课时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二,引出不能分出整数个)再指定一名学生用1米长的直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是多少米、写分数:分数的意义(一)教学目的,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上教学时间、减法,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对于这个“整体”你有什么新的看法么,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这为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时都要用到,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写简单的分数.②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这些: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么、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学生回忆,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教学重难点,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知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③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4. 教学用具 教材第84~85页有关的图片,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理解分数的意义,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分数的意义.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会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一批玩具、3,已借助操作?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出示几幅图检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因此,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 5. 2. 一口算二,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倍数等概念、5的倍数的特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内容包括,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真分数与假分数、进一步认识单位“1”? 练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了2.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掌握必要的约分,最大公因数与约分、直观.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能正确读?(是的. 3.(比3米长:(分苹果游戏.在本学期,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一个班的学生等)你也能举例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①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1. 揭示课题,比4米短)、线段图等

6,求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运用探究式的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单位“1”和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分数。 教学用具:计算机、分数卡片、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 同学们,跟老师说句真心话,你们想不想掌握更多的知识? 2、 介绍新的学习方法。 老师这里有个比较不错的学习方法,不但可以锻炼你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你们的学习技能,想不想了解这个学习方法啊? (微机出示)关于将要学习的知识: (1) 我已经知道了什么? (2) 我还想知道什么? (3) 自读课本后,我又知道了什么? (4) 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5) 动动手、动动脑、检验一下自己掌握得怎么样? 下面我们就试一试这种方法,好不好? 二、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 自由发言: 关于将要学习的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小练习:(微机出示) 下面各图每份是几分之一?阴影部分或带“?”部分表示几分之几? 3、学生提问题: 你还想知道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汇报自己的意见,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记住学生的意见。) 大家想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那么让我们看看教学书74—75页的内容,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4、自学课本74——75页内容。 5、分组探究,交流。 学生之间把自己的收获和想法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研究,然后得出初步的结论。 6、汇报自学成果。 学生汇报时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1) 分数的产生; (2) 单位“1”; (3) “一个整体”; (4) 分数的意义。 7、在汇报中适时做以下练习:(微机出示) 下面每句话中把什么看做单位“1”。 (1) 一条路,修了1/10。 (2) 一堆煤,还剩8/9。 (3) 白兔的只数占养兔总数的3/5。 上图中把6个“ ”看作一个 ,一个“ ”是 的1/6,5个“ ”是 的5/6。 左图中,把9个“ ”看作 ,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单位“1”的 , 两份是( )/( )。 8.点明并探究重点: (1) 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谁能放下课本,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2) 适时出示练习题。 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4/5来表示 吗? (3) 师举分数,学生说它所表示的意义。(分数卡片) (4) 同桌之间互相举例说分数的意义。 9、进行第二次自学: 自学教材75页到76页练一练上。 点明难点: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10、学生汇报。 汇报时围绕分子、分母、分数单位和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分数进行,适时进行以下练习: (投影)5/7里有( )个1/7,5/6里有( )个1/6,7/10里有( )个1/10,9个1/14是( ),11/13里有11个( ),( )个1/201是100/201。 三、 学生质疑,深入研究。 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学生如果有疑问,提出问题后放手让学生帮助解决,除非极复杂的问题,否则教师不做解答。) 四、 动手动脑,深化理解。 (一) 折纸:(出示投影) 准备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 )/4。 ( )中的数字可以依据学生的理解或思路自行添加,教师不做引导,学生如有困难可以互相帮助。汇报时注意分析学生的不同的折法,再理解3/4表示的意义。 (二) 分粉笔。 教师引导:把8只粉笔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每位同学各得几只?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每位同学各得几个?如果把一盒粉笔平均分给两位同学,各得多少?要求学生说出理由。再对比刚才的3个1/2,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三)拓展思维。 教师先举例子:(请两位同学起立)第一小组有10位同学,这两位同学的人数是这小队人数的1/10。 (投影)这两位同学的人数是 人数的( )/(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察的范围来确定分母和分子,只要正确,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五、 最后总结。 谈一谈你对这节课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收获、体会。 六、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 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7,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实物的探讨和研究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 、借助实物或直观比较分子是 1 的分数大小。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4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  分数概念的初步构建,认识几分之一。借助实物或直观比较分子是 1 的分数大小。  教学设想 :  “分数”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概念教学要注重教学活动的过程,即在教学领域内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来龙去脉”,学习才会充满兴趣和动力。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努力作出几点尝试:  一、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我设计了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如:“分月饼” 的情境,在突出平均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分数的含义,从而引入新课。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与尝试中体验到时分数的产生过程,在教师的梳理与指导下初步感知分数的概念。  二、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本课当中我充分的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折一折”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如,在认识几分之一时,让学生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三、创新练习,让概念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概念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的,用分数自身魅力可以让概念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因此,我设计了从图形中找分数,折纸比较分数,借助图形比较分数等活动,既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又让学生体会到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体验分数产生的过程  1 、 激趣导入  师拿出四块月饼让学生帮老师想一想,如果将这四块月饼分给两名学生应该怎样分才公平?每个人得到几块呢? 拿两块来分给两个人,应该怎样分才能公平呢?拿一块来分给两名同学,应该怎样分才公平呢? (生说师演示分月饼) 引出新课 “分数”。师板书“分数。2 、教学分数的写、读  ( 1 )、写分数  ①、 师演示分月饼的过程。(强调平均分) 一半用分数怎样表示? 把 1 块 月饼 平均分成 2 份,其中 1 份就是这块月饼的 1/2 。 (教学写分数“ 1/2 ”)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分数“ 1/2 ”,分数的每一部分都有它们自己的名字。以“ 1/2 ” 为例,师总结意义并板书:  师: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先画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它叫分数线。(师边说边板书)平均分成两份就在分数线的下面写“ 2 ” ,我们叫它“分母”(师板书)每人分到的都是两份中的 1 份,就在分数线上面写“ 1 ” 它叫分子。(师板书)  1 ……分子  ─ ……分数线 读作:二分之一  2 ……分母  ②、 生在桌子上书空“二分之一”的写法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③、 师小结我们在写分数的时候要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子。学生齐读。生练说、写同时师说几个分数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并指生板演。  ④、 说分数名称和读分数练习:师出示分数生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并读出分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由“分月饼”的日常生活情境引入,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得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得到一半。借助实物演示把“一半”由一个具体的量抽象成一个数,初步了解了分数概念,建立了新的认知平衡。同时在学生认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概念  1 、 动手 折二分之一  ①、生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 1/2 ,并且涂上颜色。 (生折师巡视)  ②、汇报展示  ③、生解决“折法不同,涂色部分为什么都可以用 1/2 表示呢?”的问题。  汇报展示。  2 、练习:下面图形里的涂色部分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说明理由。(多媒体出示)生练习  3 、生根据对二分之一的学习联想到一个新的分数四分之一。(师板书四分之一)如果继续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下去,还有可能出现几分之一呢?  生联想并汇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建立二分之一的概念和表象。引导学生抓住本质,进行适度抽象概括“只要把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 1 份就是二分之一。”随后又进一步迁移联想五分之一、六分之一、七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分之一……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 、动手折四分之一  ①、 生再拿了一张正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并涂上你喜欢的颜色,折完后小组内交流一下看一看有没有不同的折法?(生折师巡视)  ②、 交流汇报  ③、 生解决:“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折法各不相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的问题。(生答)  ④ 、师小结同样的图形,用不同的折法表示出了相同的分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自主认识更多的分数,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等方式,将知识进行适当的迁移和拓展。学生从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认知起点出发,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为什么不同的折法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的追问下,引导学生渐渐明晰“折法”不同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而“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 1 份才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  5 、比较分数的大小  ① 、生拿出刚才折的正方形,比一比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谁大,谁小。生用手中折好的图进行比较并在小组内说一说理由。(生汇报)  ② 、师小结:分子是 1 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数的分子是 1 ,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探究分数作为数的属性,直观比较分数的大小。引导学生将操作活动与语言表达、发展思维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学生表示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巧妙利用生成的学习资源,在比较中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三、巩固应用,加深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1 、课件出示五角星、风车,这些事物让你联想到了哪些分数?生答  2 、课件出示书中 93 页 1 、 2 题和 96 页第 3 题,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订正)  3 、让学生说一说在自己身边哪些事物中发现了分数的影子?(生答)  4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真不少。对,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继续走近分数,了解分数,去探索有关分数更多的奥秘。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91~ 93页 教学目标: 1.明确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 2.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3.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分数的基本意义 2、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学习分数的重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圆形纸片。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开始写数学周记了,今天老师带来了,小明写的一篇周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中秋节 中秋节,我们一家四口人在一起赏月吃月饼,有8个月饼我们平均每人分几个月饼呢?(2个)其中有一个水果馅的月饼我和哥哥都想吃,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半个该怎么写呢?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入手,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同时注意到以情激趣,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①学生独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 ②交流:说说每种表示方法的含义(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 同学们,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月饼的一半,说明你们很有办法。不过,我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科学、更简便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用这个数1/2来表示。 1、认识1/2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月饼的多少?(一半)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整个月饼的1/2。(板书:1/2 )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1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生读)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 ?,(指另一块)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多少呢? (也是 1/2) 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把刚才分饼的过程说完整?(刚开始学生说不完整,老师不急于下结论,多让几个学生说。最后概括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出示这句话。)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字词很重要?(平均)课件灵活展示: ①、讨论平均分。说说为什么重要?多媒体演示不平均分的圆(也可让学生各自拿出圆片演示)。如果像这样分,每一块能不能用1/2表示?(不能)可见这里能不能漏掉“平均分”三个字? (全班同学自由读表示1/2意思的这句话,要求重要字词重读。) 2、折1/2 学生用圆形纸片折1/2 3、 判断:下面图形的上色部分,哪些能用1/2表示。 4、认识1/4 回顾周记:小明和哥哥分一个水果馅月饼,分完之后又想到了爸爸妈妈也能吃到这个水果馅的月饼,那应该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几份呢?(4份)那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月饼的几分之一。(1/4) 5、想一想:如何折出一个圆形的1/4?并上色。 (1)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折纸,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小组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或贴在黑板上),说一说各自的折法。 6、学生自由创造更多的几分之一 小结:像1/2、1/4、1/5、1/8这样的数就是我们今天所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给学生较大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操作整理,涂一涂与折一折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 2题 【这一部分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达到学以致用。】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高兴吗?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你都学到了什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分数与我们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体会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和主要内容: 本片提供了一个学生在户外野餐、游戏的情景图,图中的许多素材可用分数表示。本片既可以作为分数的引入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描述图中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的事实,引出分数的概念;也可以在学生了解了分数的意义以后,通过让学生用分数描述图意,来巩固分数的认识。 教学建议: 1.出示本片,让学生描述图上的情景。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东西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怎样用一个数来表示,引出分数的概念(如,月饼平均分成了几份等)。 3.等学生了解了分数的意义以后,可再出示本片,让学生用分数对图中的其他素材进行描述,巩固分数的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91~ 93页 教学目标: 1.明确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 2.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3.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分数的基本意义 2、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学习分数的重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圆形纸片。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开始写数学周记了,今天老师带来了,小明写的一篇周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中秋节 中秋节,我们一家四口人在一起赏月吃月饼,有8个月饼我们平均每人分几个月饼呢?(2个)其中有一个水果馅的月饼我和哥哥都想吃,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半个该怎么写呢?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入手,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同时注意到以情激趣,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①学生独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 ②交流:说说每种表示方法的含义(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 同学们,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月饼的一半,说明你们很有办法。不过,我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科学、更简便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用这个数1/2来表示。 1、认识1/2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月饼的多少?(一半)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整个月饼的1/2。(板书:1/2 )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1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生读)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 ?,(指另一块)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多少呢? (也是 1/2) 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把刚才分饼的过程说完整?(刚开始学生说不完整,老师不急于下结论,多让几个学生说。最后概括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出示这句话。)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字词很重要?(平均)课件灵活展示: ①、讨论平均分。

文章TAG:分数  分数的  意义  教案  分数的意义教案  不要教案什么的是问答题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