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进行图形的认识概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勇敢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突破方法:通过实物感知,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如何进行图形的认识概念教学设计

2,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图形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图形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图形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小叮当这个人物,告诉学生这节课它会陪着我们一起来学习,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让学生把小叮当带来的礼物分类。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物体   请小朋友分组来分一分,老师也参与进去。   学生汇报   师给予评价   师:我们来看看小叮铛是怎样分的,(课件出示)——大家和他分得一样吗?   2、揭示概念(出示课件)   小朋友们,为了能区别它们,谁来给它们取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呢?   师出示物品问:起个什么名字?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起名字,并说明理由。   师:(1)、请从桌上拿一个球(放进盒里);   (2)、请你高高举起一个正方体;   (3)、请你拿起一个圆柱;   (4)、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   3、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大家都拿对了,注意,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手中的长方体,再摸一摸,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的样子给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汇报   让学生感知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   我们已经了解了长方体的样子,请小朋友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正方体、圆柱和球,把你感觉到的给小组朋友说一说。(生边摸边说)   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想让你们轻松地玩一玩,想玩吗?请听好,请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把它们平躺在桌上,然后用手轻轻地把他们分别推一下,请停下!请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师小结。   4、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长方体,圆柱和球都穿着花外衣,如果去掉它们的花外衣,你们还认识吗?   师动手脱掉花外衣,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实,它们脱掉花外衣的样子就是它们对应的几何图形。(出示课件)老师边讲边出示课件,并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三、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四种形状的物体   师:其实,像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谁来说一说   学生举例说明。   四、活动   (1)、游戏   ①抽生上来摸大袋子里的物体,把摸出来的感觉说给大家听,下边的小朋友猜是什么,猜对了有奖励。   ②由老师当学生,下面的学生出题目让老师来摸。   (2)数一数   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告诉你们关于小叮铛的一个小秘密——其实小叮铛是我们人制造的,它身上有我们今天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请同学们找一找,数一数它们都有几个?(出示课件)   (3)、搭一搭(小叮铛背景音乐)   小朋友,小叮铛就要走了,你们想送礼物给他吗?请小朋友将自己小组的物体搭一搭,搭什么?怎样搭?先商量一下,商量好后就用你们聪明的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   (搭好后学生汇报,评出最好的给予奖励)   五、总结   师:小朋友们学会了认识哪几种物体和它们的图形?   抽生回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反思:“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学生在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因此,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经验。上小学后,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感性经验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种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几何概念,我把目标定为: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他们的名称,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在玩中进一步巩固各种物体的特点。遗憾的是课堂纪律不够好,有待多加强化管理训练。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图形 篇2    活动目标:   1、能初步认识方形和圆形的基本特征。   2、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体验游戏的快乐。   3、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认识图形。   4、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的形状。    活动准备:   一张机器人画像(由若干个方形和圆形组成,大小不一);若干个方形和圆形卡片;教师教具2张大型卡片。(一张方形,一张圆形); 圆形和方形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幼儿观察并探索图形的特征。   1、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来我们实验幼儿园做客,小朋友们想不想认识下?(想)   2、出示机器人画像,请小朋友自由观察。   二、认识方形和圆形   1、教师的提问中说出图形的特征。   教师出示图形卡片提问:现在老师要变魔术啦,小朋友们小眼睛看仔细(从机器人身上取下一个方形)小朋友想不想摸一摸?(请一位幼儿上台触摸,并自由说出自己的感受)   2、教师有目的的指导幼儿摸方形的边和角,(扎扎的,尖尖的)教师引导幼儿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数数有几个(4个)有几条边?(4条)。所以啊,这个图形就叫----“方形”。   3、提问1:咦,小朋友们再来看看,这个图形宝宝有没有角,他的边是怎么样的(光光的,圆圆的)让幼儿触摸图形卡片。(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个图形是圆形。   三、游戏:图形对对碰   1、老师指到哪里幼儿说出名称,并回答机器人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   2、分卡片幼儿根据教师指令拿出相应卡片,教师检验是否正确。   四、积木分类   五、幼儿根据观察,说出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圆圆的、方方的。   小百科:图形是指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可以用轮廓划分出若干的空间形状,图形是空间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间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识别的形状。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图形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34、35页,做一做,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及初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 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若干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小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请听他说了些什么?你们能帮上贝贝这个忙吗?   【设计意图】   以学生喜爱结交好友为开头引入本课,唤起学生的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一个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操作感知 :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设计意图】   学生对各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经历认识各类物品特点的过程。)   (3)出示课件,揭示概念。 课件出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图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4)齐读图形名称。   (5)板题:认识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   从实物到图形名称到立体图形的认知,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多媒体形象化教学的功能,展示出抽象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生成,解决本课重点。)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别出示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辩认。   2、学生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3、亲身体验,感知特点。   (1)学生选一个喜欢的物体做好朋友,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4、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5、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   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四、游戏“看谁摸得准”。   1、老师与一生做游戏(示范)。   2、小组游戏。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设计意图】   游戏是大家都喜欢的活动,易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多种感官加深对各种形状形状物体的体验。   五、巩固练习(第37页1、2题)。   【设计意图】   给每个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在数数的过程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六、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或者参与运球游戏。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球能任意滚动。   2、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   分小组进行合作完成,既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逐步体验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七、小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好朋友?他们的样子你都记下了吗?   2、猜一猜。   板书: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图形

3,幼儿园中班认识图形说课稿

找妈妈先在黑板上把图形扩大化,再涂上色.再小图形找妈妈(找相同图形)找朋友先把小组分成拿着梯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等等..再要求长方形找正方形做朋友,梯形找三角形做朋友等..游乐场上认图形一般游乐场上有不同的图形,可以让小朋友们听口号去触摸图形,像接力赛一样,每次叫不同的形状.中班的只是小朋友,只有把教学与游戏结合一起自然会让小朋友们感兴趣而不觉枯燥无味了...
百度空间精心为您编辑《幼儿园中班说课稿》《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幼儿园数学说课稿》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幼儿园优秀说课稿》

幼儿园中班认识图形说课稿

4,大班认识图形里面数字宝宝教案

数字变化后、给数字宝宝排序(提示顺序。  3?  五:1,双数)  0123456789  9876543210  13579  2468  2,幼儿数出:数字宝宝的组合图形  幼儿逐一观察每个有数字宝宝组成的图形:  一:数字宝宝  教师?是有哪些数字宝宝组成的,单数:结合生活中的数字。  2、在比较观察中,说一说画的是哪些图形:导入  1。  活动准备:屈老师  活动目标,从小到大  三,了解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  1:  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宝宝。  2,让幼儿理解这些数字 宝宝所表示的意义:  PPT课件、分享老师展示的各种排列方式  (1)认识基数13579  (2)顺时针、在认识数字0——9的前提下、日历,将他们排序,三角形  (3)从大到小,圆形、幼儿根据提示猜出每个格子中的数字宝宝,幼儿对其形状感兴趣、温度计  活动过程,倒序,幷乐意产生想象、奶瓶。  二、出示10个格子  幼儿园教案:活动延伸,动手画一画。【更多幼儿园教案尽在,教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  (1)日历  (2)奶瓶  (3)温度计  (4)目录  四

5,认识立体图形有没有好的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2、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用cad软件,autocad 2007 简体中文免注册自动激活下载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ww.51dd.com%2fsoftview%2fsoftview_18772.html" target="_blank">http://www.51dd.com/softview/softview_18772.html</a> 参考教程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ww.jcwcn.com%2fhtml%2fautocad%2findex.htm" target="_blank">http://www.jcwcn.com/html/autocad/index.htm</a>

6,这个立体图形是什么

小学《奇妙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奇妙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一课是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五册第五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后,进一步学习在演示文稿中利用绘图工具画图。我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立体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立体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7一138页,练习三十一的第l一9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发.....·苏教版六年级:空间与图形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一年级上:认识物体和图形——认识立体图形 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这个立体图形是三棱柱一般常见的三棱柱如下图只是你的这个三棱柱,高缩短了。在几何学中,三棱柱是一种柱体,底面为三角形。正三棱柱是半正多面体、均匀多面体的一种。三棱柱是一种五面体,且有一组平行面,即两个面互相平行,而其他三个表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不一定是平行的面)。 这三个面可以是平行四边形。所有平行于底面的横截面都是相同的三角形。由于三棱柱也可以视为三面体截去2个顶点,故又称截角三面体,另外,因为正三棱柱具有对称性,且由2种正多边形组成,因此有人称正三棱柱为半正五面体。一般三棱柱有5个面、9个边和6个顶点。
正方体六个面相等,所有棱长也相等 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相等,相对的棱长也相等 圆柱由一个曲面,两个圆组成 圆锥由一个曲面和一个底面组成.
三棱柱

7,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2的教案怎样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梳理回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搭积木。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  (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探索中合作感知  (1)引导认识长方形。  ①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  布置操作: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②画一画。 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③比一比。 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画的长方体的一个面,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这样的……,  ④揭示名称。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  指出:像这样的图形虽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作长方形。
∠1=180°-2∠cef ∠2=180°-2∠cfe ∠1+∠2=360°-2(∠cef+∠cfe)=360°-2(180°-∠c)=2∠c

8,幼儿园小班认识正方形说有四条边四个角属不属于小学化

不属于 正方形有四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样长;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正方形的四个角一样大,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教师边说边演示)
小班三优课教案 数学《认识图形》-活动名称:我的数学《认识图形》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认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 2,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喜欢辨认生活中的图形。 3,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1,魔术盒,长方形的礼物盒,正方形的饼干,三角形的三明治。 2,挂图,长长的火车,房子。 3,操作准备、毛线。活动过程:1,热身活动·教师幼儿相互问候。 ——小朋友小朋友上午好! ——老师老师上午好! 2,教师通过小小故事引入魔术盒变魔术。 ——昨天晚上老师正准备睡觉的时候电话突然响了,老师拿起电话一听是恐龙哥哥给我打过来的,恐龙哥哥告诉我这个魔术盒里面可以变去很多小礼物哦,而且还可以变去很多好吃的东西哦,我一听太好了,那我就想要是变去很多好吃的东西了我就和小三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好吗?可是啊在老师变的时候必须要小朋友一起大声的说123变变变才能变去礼物哦! ——通过变魔术变出长方形的礼物盒,然后老师进行提问:小朋友们你看是礼物盒,这礼物盒里面会装什么东西呢?它可以装下什么东西呢?通过的小朋友的讨论,老师提示礼物盒的形状,然后引导幼儿观察了解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而且上下两条边都相等是一样长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的。然后老师问小朋友谁想要礼物啊?老师请坐的最好的小朋友打开礼物盒(这时候教师协助幼儿打开礼物盒)哇~小朋友一看是个正方形的饼干和三角形的三明治,老师说请小朋友吃饼干和三明治,但是在吃之前小朋友要先认识它们哦,老师这时候让幼儿了解正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而且四个角都是一样大,四条边都一样长,三角形有三个角,有三条边。在初步认识图形后老师激发幼儿认识图形的兴趣,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生活中除了饼干是正方形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形的?教室里有没有正方形了?除了礼物盒是长方形还有什么地方看见过长方形? ——在幼儿园讨论后老师出示;挂图,长长的火车,让幼儿观察和欣赏,老师讲述原来火车身是长方形,三角形也可以当火车头哦!房子原来是正方形和三角形做成的。通过讲述让幼儿知道原来图形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 3,为了让幼儿更一步的认识图形,动手操作。 ——出示毛线,老师示范,一根毛线相连在一起做去四个一样的角然后把四条边做的一样长,简单的正方形就出来了,同样的方法可以引导幼儿做长方形和三角形。让幼儿体会从中的乐趣! 4,课程结束,表扬操作图形棒的幼儿,鼓励不会操作的幼儿。最后一起分享长方形礼物盒里面的正方形饼干和三角形三明治。

文章TAG:认识  图形  教案  如何  认识图形教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