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退休时工资收入如何计算

退休时按照规定领取退休费,其计算方法涉及到工龄长短、参加养老保险时间、交费数额的多多少少、地区差异含各种补贴费等多种因素构成。

退休时工资收入如何计算

2,退休工资如何计算的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工资指数)〕÷2×本人全部缴费年限(工龄)×1%(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例:50岁195个月、60岁139个月)(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全部平均工资指数×本人97年以前缴费年限(工龄)×1%

退休工资如何计算的

3,退休工资是怎么算的

退休领取,有这样计算养老金公式:社平工资*20%+个人帐户*1/120之和,显然跟社平和个人交纳金额有直接关系。针对交纳时间段和档次,一般为当地最低生活水平左右。 另外,毕竟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家推出社保的目的是解决将来的养老,医疗问题,体现社会主义的均化原则,而不是拉大差距,进而制造矛盾,所以就算交得再多,都规定了上限。 如果说想提高养老品质,建议你在购买社保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购买一定的商保作为补充比较好。

退休工资是怎么算的

4,退休人员工资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啊

退休金计算是由缴费年限、个人帐户内的养老金额、退休时上年度的社平工资这三个主要参数来计算。另外还涉及到历年的社平工资。所以无法计算。 <br>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有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br>过渡性养老金=本人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退休前历年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2%<br>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计发月数<br>调节金<br>以上四项相加。

5,退休金如何计算

1、养老金的计算与个人缴费得多少、缴费年限的长短有着直接的关系,从下面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2、复杂的公式你不用搞懂,而且各地的政策也有所不同,谁也无法算出具体数额,只需明白两个数就可以了: ——个人账户本息之和——比例越高公式中此数也越大,与将来可领取的养老金成正比。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这三项的基数是社平工资,也可以视为你的工资,缴得越多将来这个数也会越大,当然养老金计算的就会越多。
每个月按照多少钱来计算!!

6,退休职工工资怎么算

本人原创《退休后养老金能够拿多少》,请在百忙中仔细阅读。 一、退休领取社会保险养老金的2个条件: 1.参保人的实际缴费年限在10年(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或15年(1998年10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的)以上; 2.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达到退休年龄而缴费年限不足的,继续缴费直至缴足方可退休)。 二、养老金的计发办法: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算公式: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 ×1%。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有独生子女证的,增加养老金总额的5%。 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另有过渡性养老金。 三、影响养老金多少的3个因素: 1.退休时上年度省平工资(省平工资每年都在增加,养老金也就逐年水涨船高。所以,退休时间越晚,养老金越多); 2.本人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为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多); 3.个人账户储存额 (缴费金额越多,养老金越多)。 四、附件: 国家决定2009年1月继续为企业退休人员增加养老金,增加幅度按照当地2008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 国家在2008年至2010年增加养老金的幅度高于前三年。到2010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将超过1200元。 近3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 2008年:1000元; 2009年:1100元; 2010年:将超过1200元。 注意:各地规定会不同,应以参保地的政策为准。建议亲临社保中心或者拨打电话12333咨询。 更多社会保险常识(本人原创):http://i.cn.yahoo.com/elephant0308/blog/p_57/ 无论你采纳谁的回答,都希望对回答者的劳动道一声:谢谢各位。

7,关于社保发给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怎么样计算呢

有公式计算的
是领 领社保年度的本市人均平均工资的40%--60之间的·!我知道的,我是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的。对社保还是比较了解的
如果您能拿着工资条,找到社保扣除的养老这一项,那么,退休后能够领到多少养老金我们就能大致清楚啦!   这个公式是2006年1月1日之后实行的,和之前的公式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先来看一下现行的退休养老金公式: 社保基数*8%*12*n 上年社会平均工资+个人指数化工资 退休金= ——————————— + —————————————————— *n% (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 2   好,我们来解释一下:   “n”表示我们所缴纳社保养老金的年数,比如我们缴纳了20年,那么n就取20。并且,n必须大于15,也就是说必须缴纳了15年后才能领取社保退休养老金。   “个人指数化工资”的定义为:个人指数化工资是统计计算的数据,其定义为:用职工每年的缴费工资,除以本省当年社会平均工资,即为当年指数;将历年指数相加,除以缴费年限,得出平均指数;再将平均指数乘以职工退休时上年度全省社会月平均工资,即为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因为计算很复杂,所以现在很难自己计算出来了。总之,“个人指数化工资”通常很难大于上年社平工资。   在这里,我们把2006年1月1日之前的公式也公示一下: 社保基数*(8%+3%)*12*n 退休金 = ——————————————————————— + 上年社会平均工资*20% 120   之所以要列出这个公式,首先是为了做个对比。   不管是06年前,还是06年后的公式,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即个人帐户,第二部分则更多参照社会平均水平。 我们做一下对照,06年后第一部分的分子部分少了一个3%,那时因为原来单位有3%要进入个人帐户,而之后就没有了。最关键的是分母。06年前的“120”其实就是“12*10”,也就是说自己攒的钱10年后就能领回。而现在北京市人均寿命已经达到80岁,所以,10年就领回显然“不合适”。根据新的公式:假定人均寿命还是80,退休年龄为60,(80-60)=20,也就是分母会大两倍。这样,分子变小,分母变大,结果会怎样?——这是小学一年的数学问题,在此就不多少啦。

文章TAG:退休  工资  如何  如何计算  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