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颜氏家训作者

颜之推

颜氏家训作者

2,颜氏家训 勉学

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祢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对别人炫耀并夸夸其谈。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广利大众,积极推行自己的主张来造福社会;今天求学的人是为了自己利益,修身养性以求得一官半职。求学就如种树,春天可以玩赏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得它的果实;讲论文章,就恰似玩赏春花,修身利行,就好像摘取果实。

颜氏家训 勉学

3,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中国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诫子孙。《颜氏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以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内容切实,语言流畅,具有一种独特的朴实风格,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颜氏家训

4,颜氏家训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藉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校其长短,覈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昔虞国宫之奇,少长于君,君狎之,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不可不留心也。 用其言,弃其身,古人所耻。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虽轻虽贱者,必归功焉。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 -------幕贤第七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
和品行优良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摆满芳香的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融为一体了。

5,颜氏家训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家训吗

《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系统编辑成书的家教范本,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家训专著。它内容广博、体例完备,使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走上了系统化、理论化的道路,历代深受褒奖,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颜氏家训》本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颜之推用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之作,如今却成为了研究当时教育、文化、语言、风俗等的重要文献。它最大的价值是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及社会生活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是颜之推“大语文教育观”的体现。同时,《颜氏家训》也是南北朝时期写作理论的代表性著作,颜之推兼采当时众家之长,结合颜氏一族优秀的家学传统,形成了关于文章写作的独特见解和理论主张。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颜之推撰写的用来教育子孙后代的书,堪称古代家训类著作之祖。主要为述治家之法、处世之道、辨正时俗之谬、训诫家族子孙的杂论集编。书中思想以儒家为主旨,兼及佛道。书中多知人论事的世故之谈,对南北风俗、士人好尚、佛语玄谈、鲜卑语传播、俗文字盛兴、治学作文方法、音韵字训、典故考证、文艺品第等都有很多独到的著述, 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风俗史和诸文化史的有用史料。

6,南北朝颜氏家训名句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 “
1、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2、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3、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 4、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 5、或因家世 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6、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 7、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 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
颜之推(公元531—约595年)字介,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北齐文学家或南北朝文学家,世居建康(今南京市),生于士族官僚家庭,世传《周官》、《左氏春秋》。他早传家业,12岁时听讲老庄之学,因“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生活上“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他博览群书,为文辞情并茂,得梁湘东王赏识,19岁就被任为国左常侍。后投奔北齐,历20年,官至黄门侍郎。公元577年 ,北齐为北周所灭,他被征为御史上士。公元581年 ,隋代北周,他又于隋文帝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不久以疾终。依他自叙,“予一生而三化,备苶苦而蓼辛”。叹息“三为亡国之人”。传世著作有《颜氏家训》和《还冤志》等。《颜氏家训》共二十篇,是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训子孙,以保持自己家庭的传统与地位,而写出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这是他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 [编辑本段]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颜之推宣扬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三等,即上智之人,下愚之人和中庸之人。他说:“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他认为上智之人是无须教育的,因为上智是天赋的英才,不学自知、不教自晓。其次,下愚之人“虽教无益”,尽管教他,都是无效果的,因为“下愚”是无法改变的。颜之推强调中庸之人必须受教育,因为不受教育就会无知识,陷于“不知”的愚昧状态。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教育中庸之人,使之完善德性,增长知识。 关于教育的目的,颜之推指出:“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已,修身以求进也。”行道的“道”自然是儒家之道,即儒家宣扬的那一套政治理想和道德修养的内容;“修身以求进”思想渊源于孔子的“修已以安人”,善于“为已”(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更有效地“利世也”(治国平天下)。从这一教育目的出发,颜之推批判当时士大夫教育的腐朽没落,严重脱离实际,培养出来的人庸碌无能,知识浅薄,缺乏任事的实际能力。他认为传统的儒学教育必须改革,培养的既不是难以应世经务的清谈家,也不是空疏无用的章句博士,而是于国家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的统治人才,它包括:朝廷之臣、文史之臣、军旅之臣、蓠屏之臣、使命之臣、兴造之臣。从政治家到各种专门人才,都应培养。这些人才应专精一职,具有“应世任务”的能力,是国家实际有用的人才。颜之推的这种观点,冲破了传统儒家的培养比较抽象的君子、圣人的教育目标,而以各种实用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7,颜氏家训读后感2000字

《 颜氏家训》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大思精的家教专注典籍,被誉为“论述教子 治家 勉学 处事 之法则 ,传承家教诚孝 伦理风操之经典”。作者颜之推,字介,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思想家与教育家。他深受儒家礼教的影响,学养深厚,学风严谨。此书流传了几百年,仍然对后世具有极深的影响。在《颜》中我最看重的是有关于家庭教育这一部分。教育包括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和社会教育等。在当时的社会中,颜氏以个人的亲身经历总结经验,阐述出自己的家庭教育观点,实属难得。“序致第一”中有云;“昔在 ,便蒙诱诲”(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受到这方面的开导和教诲)细细想来,自古以来,父母们望子成龙,王女成凤。那首先就要在儿女年幼之时进行正确的开导和教诲。今天已经是21世纪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文明,而我们的父母是否在现代化文明中体会到这一点呢?也许在某些知识分子家庭中还是觉醒的。他们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可他们仍然没能摆脱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保守的思想观念。他们总是用自己的经验与知识强加于孩子,给孩子增添了无形的压力。在普通的家庭中,孩子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他们的父母未能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以传统的方式或多或少的受书本和媒体知识的影响,在迷茫中探寻道路。家庭教育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形式,其他教育形式是无法企及的,自古以来圣贤明君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三字经》中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不仅成就了孩子,同时也成就了家长乃至整个家族的声誉。《三字经》上说,“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如同一张白纸,没有善恶美丑真假的概念,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形的。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他的《尼各马克伦理学》中,他说“人的灵魂正如一本什么也没有写的书,或什么也没有写上的一张白纸,一块白板。”颜氏就提出“教子宜早”,可见家庭早期教育的重要地位。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还是时代的变迁,人们都认为儿童是可塑造的。家庭教育从古到今都是有其现实意义的。颜氏强调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慈爱,也要威严。“父母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父母对待儿女要爱子有方。既不可简慢,也不可溺爱无量。简慢只会造成亲子关系淡薄,溺爱只会养育出温室的花朵。爱是大智慧,学会爱孩子,才能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感受到家的温暖,生命的美好。父母也要保持威严的一面,在孩子的心中树立威信。理性的光辉是伟大的,孩子在理性中学会思考,学会成长。当今社会家庭教育成了社会大问题,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对家长老师和社会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是儿童一生最亲密的人,最信任的人。父母应该如何爱孩子,教育孩子?也许《颜氏家训》就是我们现代人真正应该学习的典范。
名教书多年教师,我深知,不停的学习不仅可以给教育教学以源头活水,而且更能丰富自己的人生,以此引导自己和他人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当了妈妈之后,更专注家教这类的书籍,如今静下心来读了读《颜氏家训》这本书,受益匪浅。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史名著,为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大学者颜之推所著。 纵观全书,其内容涉及许多领读书并非学生的专利,现在是终生学习的时代,坦白地讲,我确实应该在学习上更自觉更努力。作为一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作者强调教育思想应以儒学为核心。他认为?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生以求进也。?他推崇?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尤其 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在教育基本理论,作者还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二是《颜氏家训》对儒学、佛学、文学等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作者强调儒学的社会功能,认为儒学经术只是手段,经世致用才是最终目的,并且对当时士大夫的教育状况表示强烈的不满,对只会掉书袋而没有实际本事的?百无一用?的书生的出现表示担忧。 本书共二十篇,有《教子》《兄弟》《治家》《勉学》《文章》《书证》等。作为一名教师,我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具有的特殊性,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学习了第八章《勉学》,这章共有原文、译文二十二篇,其中提到的?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告诉我们,人在小的时候,精神专一,长大以后,心思分散。因此,必须重视早期教育,不能错过良 程长秀 初教0902 机。其中提到启蒙教育的重要,是奠定一生的基础,并从各个方面记录了一些自己在早期教育中的想法和做法,现在看了也颇具启发性。 作为教师,对孩子一生的学习及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从孩子进学校起,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让他们在自己良好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地投入学习中,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文中的?然人有坎坷,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则告诉我们:人的一生有许多的坎坷,要是年轻时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到了晚年就更应该加紧学习,不能自暴自弃。颜之推举例子说,孔子曾说:到了五十岁学习《易经》,就可以避免大的过错。曹操和袁遗,到了晚年更加专心刻苦,这两个人都是小时候好学,到老依然孜孜不倦。曾子七十岁才开始学习,后来名闻天下;荀子五十岁才出来游学,还成为一代宗师。公孙弘四十多岁才读《春秋》,因熟读《春秋》当上了卿相,朱云、黄埔谧……小时候好学,就像旭日东升放出的光芒;老的时候好学,就像手持蜡烛在夜里行走,这也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的人强多了(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感受到这些句句在理的古人言,我们不得不明白:作为教师,必须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 ?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告诉我们:有志向的人,就要经得起磨炼,成就事业;没有志向、缺乏毅力的人,从此懈怠,就变成了平庸之人……

文章TAG:颜氏家训  家训  作者  颜氏家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