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五年计划的意义是什么?

the first 五年计划的意义在于,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走向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转变,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一个五年计划有两个主要任务:一个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另一个是加速各种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工业化方面,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中国在苏联帮助下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其中包括694个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

在社会主义改造方面,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要建立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此外,根据1953年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通过三次重大转变将私营经济纳入计划轨道,以支持和确保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农村开始实行农业合作化。合作化之初,是以农民自愿为原则,逐步推广的。

6、第一个 五年计划从哪一年开始

法律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3年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国完成了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胜利。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检查首五年计划》执行情况的若干规定(一)全面完成首五年计划全面完成首五年计划的含义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衡量: (一)。

7、新中国第一个 五年计划到第十三个 五年计划时间表

First五年计划:19531957(1949年10月至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第二五年计划:19581962第三五年计划:1966。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第四五年计划:19711975第五五年计划:19761980第六五年计划:19811985第五和第六/1985。

第七五年计划: 19861990第八五年计划:19911995第九五年计划:19962000第十五年计划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012005:第十二个五年计划20062010:第十三个五年计划2011

8、“ 五年计划”如何计算

"五年计划"中国近代史第五章第三节怎么算重点讲了1953-1957年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后面的章节都没提“-”。同学们都知道1996-2000是第九五年计划。学生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疑问:不知道“五年计划”是怎么算出来的?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为发展国民经济,是根据苏联的经验,由陈云、周恩来、李富春于1951年至1955年2月编制的,1955年7月3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1958-1962年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由于1958-1960这三年的“大跃进”,虽然这期间取得了一些成绩,如:第二五年计划期间,固定资产增加867亿元,比第一五年计划期间增长了75%。但是,三年“大跃进”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非常严重的,整个国民经济遇到了全面困难。惨痛的现实迫使党和* * *寻求摆脱困境的措施。1960年9月,中共中央提出了“整顿、巩固、充实、提高”国民经济的方针。

9、 五年计划是什么

可见,五年计划只做五年规划,不做长期宏观规划。面向各级政府的形式主义产品,这个名字也有问题。现在是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一年也可以,“五年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规划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布局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比重,规定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加上1949年到1952年底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到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我国从1953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了十一个“-0”,目前正在编第十二个-0。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