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高考语文常考的默写

将进酒 人生得意需尽欢....天生我才必有用...... 蜀相 最后两句 前出师表 中的名句 那经典的两句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基本上是考的概率最大的几个了

高考语文常考的默写

2,2022新高考语文默写还考初中吗

今年没有考,但是高考前是会要求背诵初中篇目的,就今年高考其他提醒来看,出题方式更加大胆多变,所以古诗词默写题考察方式和内容也可能会有变化,多积累总归是好的

2022新高考语文默写还考初中吗

3,高考 语文默写 范围

高一~高三的必备课文,古文居多,初中的名句,和一些文学常识语句,热点于古文结合最讨厌!但只要功夫深铁棒变成针,努力的背吧,我10年刚刚考完相信我没错的!
高考默写只占5分,可是也是必拿分的题!主要考高中课本古诗词,或多或少的有一道课外题,最重要的是你想在这个方面拿高分首先文言文一定要好,每次高考语文文言文是最拿分的选择题,一道课内一道课外
高一至高三的!
高考必修外加选修!选修一定要看!
到后面会发几本书,专门说考试范围的
所有必背文章中的重点句和重要的文学常识(老师提过的)

高考 语文默写 范围

4,高考语文名言名句默写

  名句名篇是优秀文化作品中的智慧结晶、语言精华,背诵和默写一直是高考语文考纲的要求,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名言名句默写,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名言名句默写(一)   《小石潭记》   1、《小石潭记》一文中描述许多鱼儿好像空中游动无依靠的句子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竹林围绕,悄无人迹,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3、《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寒气彻骨,寂静幽深的句子是: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小石潭记》一文中作者游历小石潭后最大的感受是: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岳阳楼记》   1、《岳阳楼记》中明写滕子京的政绩,暗含作者心中对仕途沉浮的悲慨的句子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岳阳楼记》中总写岳阳楼前景色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岳阳楼记》中因洞庭湖景“一阴一阳”的变化,观景者心情也“或喜或悲”,抒发悲哀之情的句子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抒发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岳阳楼记》中表达“古仁人”胸怀博大的句子是: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5、《岳阳楼记》文中与“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退”意思对应的句子是: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岳阳楼记》中作者用来表达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醉翁亭记》中暗示全文文眼“乐”字的句子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醉翁亭记》中点明全文主旨“醉能同其乐”的句子是: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醉翁亭记》中描写醉翁亭所在群山四季景色的句子是: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醉翁亭记》中“醉翁”得名由来的句子是:   作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爱莲说》   1、《爱莲说》中表明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爱莲说》中表现莲虚心、刚正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爱莲说》中表现莲声名远播又正直的句子是: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记承天寺夜游》   1、《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夜下承天寺院中景色如画的句子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记承天寺夜游》中传达作者心中苦闷又自命清高的句子是: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送东阳马生序》   1、《送东阳马生序》中因为作者很守信,人们愿意借书给自己的句子是: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在寒冬腊月中勤学品质的句子是: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3、《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向“乡之先达”谦恭、虚心地求学的句子是: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4、《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回忆“从师”经历中感叹岁月艰辛的句子是: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余则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5、《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关雎》   1、《关雎》中以河洲鸟鸣起兴男子追求女子的名句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关雎》中用来表达诗人对文静美好的女子日夜思念的句子是: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蒹葭》   1、《蒹葭》中以秋景水乡霜露起兴,点明追寻一方“伊人”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蒹葭》中表明追求“伊人”的道路艰难漫长,上下追寻而伊人水中在望不可即的怅惘郁闷情怀的诗句是: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观沧海》   1、《观沧海》中描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观沧海》中描写秋风中大海波澜壮阔之景的句子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观沧海》中用日月星辰喻示诗人壮志情怀和胸襟博大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 高考语文名言名句默写

5,08广东语文高考的默写内容是

08广东语文高考的默写内容是: 11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跛而望矣, 。 (《荀子 劝学》) ⑵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 (李商隐《锦瑟》) ⑶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辛弃疾《破阵子》) ⑷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苏轼《赤壁赋》) 【试题解析】(11.(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醉里挑灯看剑 沙场秋点兵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我从来不看默写,也从不听语文课,考试遇到默写题我直接放弃!但是语文成绩从未下过120分,这次高考我考了122!但是这个分拿不拿要看个人能力,我感觉我不做默写也能考高分!

6,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

  语文诗句默写是高考语文必考的重要题型,古诗文的背诵记忆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是很重要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复习资料,请考生认真练习。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一)   (一)《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 句子 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   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三)《师说》   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二)   (四)《阿房宫赋》   1.古人写 文章 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 经验 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6.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7.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8.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9.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0.杜牧在本文中最后 总结 ,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五)《赤壁赋》   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白露 横江,水光接天。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 哲理的句子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7.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9.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0.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1.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3.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4.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6.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7.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8.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9.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0.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2.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3.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六)《诗经·卫风·氓》   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 爱情的句子 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0.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11.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三)   (七)《离骚》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   6.《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7.《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8.《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9.《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1.《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2.《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13.《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5.《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16.《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17.《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18.《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19.《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0.《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买好就可以的两句话: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1.《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22.《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3.《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4.《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25.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6.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7.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28.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9.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八)《蜀道难》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 方法 ,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 传说 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5.《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九)《登高》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四)   (十)《琵琶行》   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4.描写琵琶声的句子:“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5.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十一)《锦瑟》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十二)《虞美人》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6.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7.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8.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0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十三)《念奴娇·赤壁怀古》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5.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十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7,高考全国卷语文文言文默写

全国卷的文言文默考的是名篇非名句,他还是会考那些常考的篇目,但是会出一些比较冷门的。我的建议是,只要是必背篇目,你就要背到倒背如流的程度,而且那些字你都要会写,因为一个空一分,你写错一个字的话,就一分都没有。另外还要知道他的意思,因为出题类型是理解性默写,而不是简单的给出上句,你写下句这样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为二卷考生,我认为主要把高考中最难的背会就OK了,其余的就是初中简单的,不需要背今年考过的,把高中必背的背过就能应付了。
默写这个分容易拿, 却难以多拿...09年考了哪些题目我都忘了, 但我能肯定地告诉你, 它考的你应该全都看过.课外的就算有, 你也可以选择填课内的(6选4吧好像).所以你要确保默写分数,我奉劝你多背...起码85%以上的诗篇,段落你都能全对(注意是全对)地默写出来(要默写,注意错字),或者曾经能默写出来...至少你要能无意识地从嘴里背出来, 这样你的默写就有90%全对的机会了...还有10%要看运气,我平时默写总要留堂重默, 但考试时基本上能全对...有些同学则相反, 偏到考试时才出现空白或错字...虽然如此,但默写总是要下功夫的,多点逼自己背,服从老师让你重默的决定, 从现在开始努力.祝福LZ...
绝大部分是课内的,如果考课外的,那只能看运气了,因为面太大了,不可能全准备,默写只要把课内的背好就够了,应该把复习重心放到其他题型上,如字词,阅读,作文。祝好运。

8,高中语文名句默写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等高》(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赠江夏韦太守良宰》(4)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5)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7)多情自古伤离别 ,那更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1)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2)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7)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9)为山久仞,功亏一篑。(10)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1)鹬蚌相争,渔翁得利。(12)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1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1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17)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18)人为刀俎,我为鱼肉。(1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20)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2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22)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3)好学近乎智,知耻近乎勇。(2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5)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9,高考语文考试默写到底默写些什么

初中的背诵篇目。还有比较有名的诗篇。其实没有固定的规定。
要是能明确的话算不算漏题呢这些考试范围很广的。如果你实在想要 那么你去问问你的语文老师?这样的考试其实主要是考你的课外阅读
语言文字运用的考察) 1.对字音的考察 2.对词语,熟语的考察 3.病句 4.语言的考察(文言文阅读 选择题) 1.词意 2.文意 3.断句翻译(古代诗歌鉴赏) 1.对诗歌形象意境的理解 2.对关键词的理解品味 3.诗歌所使用的表达技巧 4.诗歌的情感主旨 5.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名句名篇背诵默写) 对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进行考察 )(论述类文本阅读) 1.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 2.重要句子的含义 3.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文学类文本阅读) 1.作品结构,主题 2.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语言表达艺术 4.作品形象,内涵,艺术魅力 5.价值判断,审美取向 6.作品的意蕴,人文精神 7.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8.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1.文中信息 2.语言特色,文章结构,中心意思 3.主要观点,基本倾向 4.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5.对某种特色坐深度思考和判断 6.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7.作者写作背景和意图 8.就本文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见解(语言运用) 1.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2.选用,仿用,变换语式 3.图文转换 4.修辞(写作)考纲要求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 2.符合问题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这个就多了!!老师会给你们些资料的!!!
有的很简单,有的很偏,我是今年高考生,有三个空基本是谁都会脍炙人口,另两个连书上都没有,这其实不是重点,方法是自己的,

10,求 高考 语文古诗文默写 重点句子

一.《高考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一)古文(10篇)《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用心躁也”)《荀子》《过秦论》(节选:从“及至始皇”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屈原列传》(节选: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陈情表》李密《滕王阁序》(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王勃《师说》韩愈《阿房宫赋》杜牧《六国论》苏洵《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前赤壁赋》苏轼(二)诗词曲(25首)《氓》《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导夫先路”)屈原《迢迢牵牛星》《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山居秋暝》王维《蜀道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将进酒》李白《蜀相》杜甫《登高》杜甫《登岳阳楼》杜甫《琵琶行》白居易《李凭箜篌引》李贺《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牧《锦瑟》李商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扬州慢》姜夔《长亭送别》 王实甫二.默写指导:古诗文默写都在考卷的第一卷,考查等级为D级,从去年全国各地高考默写考查分析,考查形式一般都是二选一,考查内容之一为高中课本上要求背诵篇目,之二为课外常见名言名句,评分标准对书写规范要求都比较严格,都为错一字即扣该句的所有分数,但值得注意的是06年高考默写的考法出自一段话,要求默写连贯的几句,而不是上下句。这种考查对那些层次低一点的学生难度明显较大,也要求在复习中必须落实默写每一段话、每一个字。因此,在高考复习备考中应该注意一下几点:1.以高中课本为主,抓住重点,切忌狂轰乱炸。近年高考默写从考生文化积累的要求出发,适当放开了一点,考了一句课外的内容,但因为默写题仍为选做题,所以默对了《大纲》规定的课内名句就可得满分。据此,2007的复习仍应把重点放在训练和巩固课内40篇古诗文的背诵默写上。要坚持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原则,切不可主次不分,主客颠倒。2.以书写准确为突破,抓好篇章段落的背诵,切忌蜻蜓点水,似是而非。高考默写考查的新趋势就是注重篇目段落的考查,有些同学在复习时有投机取巧的心理,所以往往注重重点句子的背诵而忽视段落篇章的备考,丢掉了非智力因素的分数,殊为可惜。2007年的备考要强化“篇章段落”意识,做到心中有篇,目中有段。《大纲》对40篇古诗文大多要求全篇背诵,只有少数如《离骚》、《劝学》、《屈原列传》、《滕王阁序》作片断要求。对此,要确保段段落实,篇篇过关。检查背诵时可多做“接龙”训练,同学出上文自己接下文,或者同学之间互相检查,以加强记忆。高考考查形式是默写,这就要求除了熟练背诵外还必须准确书写,所以在背诵过程中最好采取边背边写的方法,当然了,也不一定一字不拉的书写,而是书写在背诵过程中自己不太有把握的字,这样可以确保背诵后可以得到满分。3.以零星时间为主,做到常记常新,切忌一劳永逸。4份已经到了高考复习的最紧张的时期,各科的作业量都比较大,大多数同学恨不得把一分钟当成两分钟用,这个时候背诵似乎就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但从记忆规律来看,大多数同学都是瞬时记忆或者短时记忆,越到后期对背诵的陌生程度就越深,所以从四月底到高考前,有必要花一些时间重温一下背诵篇目。具体办法是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或者上学路上的时间化整为零,每天熟诵一篇,高考前完成所有篇目的巩固,高考时才会成竹在胸,轻松应对。4.适当延伸拓展,熟悉《大纲》外重要名句,切忌喧宾夺主。大纲没有规定背诵,但是高中课文内的重要名句可选背。如陶潜《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等等,在高中教材中,应成为首选名句。课本中没有选入的名言警句可筛选背诵。像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可记一记,但不能多,也不能花过多时间。
我给你压下题,《屈原列传》《滕王阁序》
诗词:将进酒 人生得意需尽欢....天生我才必有用...... 蜀相 最后两句 前出师表 中的名句 那经典的两句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我给你压下题吧。诗词:将进酒 人生得意需尽欢....天生我才必有用...... 蜀相 最后两句 前出师表 中的名句 那经典的两句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基本上是考的概率最大的几个了

文章TAG:高考  高考语文  语文  默写  高考语文默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