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原因:清政府长期的愚民政策导致国民素质极低,民众普遍缺乏国家意识和保护国家财产的意识。毁灭在圆明园是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由康熙皇帝赐给第四子胤禛。1722年雍正即位后,对原有的花园进行了扩建,在花园的南面修建了郑达光明堂、秦征堂以及内阁、六部、军部的许多值房,希望在这里避暑“避噪听政”。
圆明三园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蕲春园(万春园)进行了改扩建,使其成为主要园林之一。道光在位期间,国事衰败,财力不足,但还是把万寿、香山、玉泉的陈设撤走为好。在停热河避暑、木兰狩猎之后,我们仍然不放弃圆明三园的重建和装饰。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劫掠文物,焚毁。同治皇帝想修。后来由于资金困难,被迫停工重建其他建筑。
5、圆明园的 毁灭资料50字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后,占领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首席大臣文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中的常爱被吓死。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英军首领艾尔金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进圆明园放火。大火三天没有熄灭,圆明园及其附近的清漪园、景明园、静宜园、长春园、海淀镇、安佑宫等都被烧成了一片废墟。
他们掠夺了花园里所有能拿走的东西。那些不能带走的被肆意破坏和摧毁。为了毁灭罪证,10月18日和19日,3000多名侵略军奉命放火烧园。大火燃烧了三天,浓烟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这个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已经化为灰烬。毁灭在圆明园是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我现在看到的只是一堵破墙。
6、圆明园是怎么 毁灭的?圆明园在咸丰十年,也就是1860年10月,被英法联军残酷洗劫焚毁,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历史。由于闭关锁国,到清朝中期,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道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接着中国爆发了反对清朝统治的太平天国运动。1856年10月,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他们先是两次挑起广州战争,但都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为了对清政府施加直接压力,陈冰的首都被决定。1858年5月侵略军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7月(咸丰十年),英法侵略军舰队再次冲到大沽口外,在英法公使在北京交换合同的幌子下,强行推进,同时引诱其“媾和”。然而,它一再制造麻烦,目的是迫使陈冰首都屈服。
7、圆明园的 毁灭1860年10月,被英法联军焚毁。1856年10月,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他们先是两次挑起广州战争,但都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为了对清政府施加直接压力,陈冰的首都被决定。1858年5月侵略军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7月(咸丰十年),英法侵略军舰队再次冲到大沽口外,在英法公使在北京交换合同的幌子下,强行推进,同时引诱其“媾和”。
然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下定决心乞求和平,已经来不及决定战防之策。侵略军直奔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大败清军。第二天早上,咸丰帝从圆明园逃到承德避暑山庄,名为“北游”,实则不顾祖籍,逃之夭夭。于是乎,京城无主,百官皆散,兵懈民惧,抢劫圆明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过北京东北郊区,冲向圆明园。当时,桑林钦和的残余势力在城北抵抗了一会儿就逃跑了。
文章TAG:园明 毁灭 园明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