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准扶贫实施五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果

据报道,截止目前精准扶贫已成为我国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重要举措,五年时间里,平均每年减贫的人数在1300万以上,贫困地区路、水、电、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都有了明显改善。报道称,之前相关负责人指出,花垣县十八洞村,曾经是个典型的贫困地区,如今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养业、苗绣加工、劳务经济等产业发展,农户通过经营、租赁、入股等形式获得收益,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6年的8313元,实现整村脱贫,交出了一份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答卷。由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国驻华系统共同举办的2017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外代表盛赞中国的减贫成就和精准扶贫的方略,减贫事业取得的重要成绩,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很多曾经的贫困村,通过精准扶贫战略已成功实现整村脱贫。网友纷纷表示,没有拔不掉的穷根,没有移不走的穷山,一定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实施五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果

2,一组数据看中国减贫成就中国减贫有哪些成果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国的经济在稳步发展,人民的幸福感也在稳步提升。中国的脱贫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成就。一、通过精准脱贫、精准扶贫政策,极大的提高了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根据贫困地区的特点与优势,因地制宜的发展相关产业,既带动了经济发展,也提供了就业岗位。当地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较高的收入。二、国家协调部署,集中力量干大事,通过一系列举措改善了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中国有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也有偏僻落后的小乡镇。我们在电视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一个小乡村坐落在大山深处,这里生活着朴实的百姓。但是这里交通不便、教育资源匮乏、医疗条件落后、信息闭塞,这些不利因素在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为了获得生活物资,他们要走很长的山路,爬漫长的陡坡,才能到达几十公里以外的市镇。孩子们在一间破旧的小房子里学习,没有多媒体设备、没有干净美丽的教室、也没有舒适的课桌椅,有的只是几张破旧的木板,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孩子们学习。由于当地位置偏僻,看病需要到其他地方,看病难在这里非常普遍。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这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国家免费为这里建医院、修公路、建学校,切实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有了便利的交通,缩短了人们出行的时间。教育是立国之本,学校的建设让孩子有机会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医疗设备的完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看病难的问题。三、通过扶贫,中国有很多的贫困县摘帽,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几十年前,我们国家的贫困人口还很多,贫困县也很多,脱贫攻坚以来,贫困人口日益减少,贫困县集体脱帽,脱贫攻坚为中国的扶贫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组数据看中国减贫成就中国减贫有哪些成果

3,精准扶贫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精准扶贫”重要理念五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指引下,五年来,中国减贫成就举世瞩目。在刚刚闭幕的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来自11个国际组织和50多个国家的代表,就此进行了交流并给予高度评价。 2012年到2017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近7000万,相当于每分钟至少有26人摆脱了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贫困县数量实现了首次减少,减少了153个。创造了中国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扩展资料: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参考资料:人民网——人民日报治理者说:精准扶贫要扶到根子上 百度百科——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文章TAG:扶贫  成果  精准  实施  扶贫成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