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特色:这首诗鲜明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1.它采用了象征手法:丁香姑娘美丽、高贵、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丁香姑娘悲伤、漂泊的理想难以实现,丁香姑娘的理想幻灭。2.优美的音乐旋律。全诗回荡着深沉舒缓的旋律。正如叶圣陶所说,雨巷开启了新诗音节的新时代。①一首诗的行数基本上是三行,结合诗性语言的音质,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②词都设置在一首诗的第一行,从一开始就拉长了词的韵脚,起到了强调和舒缓的作用。
6、戴望舒的《 雨巷》从结构、押韵、叠词等方面的 赏析1,原文: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漫漫长寂寞中雨巷,希望遇到一个像丁香一样忧伤的姑娘。她是丁香般的颜色,丁香般的芬芳,丁香般的忧伤,雨中的忧伤,忧伤与彷徨;她彷徨在这孤独中雨巷,撑着油纸伞,和我一样,默默的悲伤,冷漠,忧郁。她默默地走近,并松了一口气。她像一个梦一样漂流,像一个悲伤和困惑的梦。
在雨的悲歌中,她的颜色褪去,她的芬芳散去,甚至是她叹息的眼神和丁香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漫漫长寂寞雨巷,希望飘过一个打着丁香结的姑娘。2.从内容来看:①“雨巷”描述:黄梅季节,天空灰蒙蒙的,空气很潮湿。江南小城,正在下着雨,青石板的地面上有一层水,显得清冷闲适。
7、求戴望舒的《 雨巷》 赏析(别太专业1)-1/1的多重情感内涵。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一首好的抒情诗应该是艺术美的结晶。它将超越时空的限制,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戴望舒的雨巷就是这样一首优美的抒情诗。然而,多年来,雨巷和戴望舒的其他一些诗歌,一直被视为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呻吟,被排斥在文学史的视野之外;直到最近,人们才像看出土文物一样,把这些作品从被遗忘的尘埃中挖掘出来,重新看到了它们的艺术光彩。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最早发表于1928年8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9卷第8期。戴望舒的挚友杜衡在1933年写道:说起雨巷,我们不容易忘记叶圣陶先生的获奖。雨巷写出来差不多一年后,圣陶先生在编辑小说月刊的时候,王树才突然想把它贴出来。圣陶先生一看到这首诗,就来了一封信,称赞他为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时代。
8、戴望舒《 雨巷》的 赏析,哪里美?诗中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弄堂的阴郁画面,构成了一幅象征色彩浓厚的优美意境,美在于丁香姑娘的忧伤。诗歌的巧妙引申,形成了诗歌反复吟唱的效果,美在于诗歌深沉舒缓的旋律。郭沫若把诗歌之美分为三部分:音乐之美(音节之美)、绘画之美(文字之美)、建筑之美(结的对称、句的整齐)。具体分析如下;这首诗写的是雨季江南一条巷子里的一个场景。
雨巷运用象征性抒情手法。诗中的狭隘阴郁雨巷,徘徊在雨巷,忧伤如丁香的少女,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了作者迷茫、悲伤、期待的心情,给人一种朦胧而深邃的美感。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征。诗中运用了重复叠音、重复造句、重复唱腔等手法,产生了旋律的循环和悦耳的乐感。
9、高一语文 雨巷原文及 赏析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写于政局动荡的1927年夏天。狭隘阴郁的雨巷 in 雨巷,徘徊在雨巷,忧伤如丁香的少女,都是象征性的意象。以下是我给你整理的材料雨巷原文和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语文雨巷原创雨巷戴望舒一个人在漫漫长寂寞中流浪雨巷,希望遇到一个像丁香一样忧伤的姑娘。
她默默地走近,并松了一口气。她飘然如梦,如梦如幻,悲伤迷茫,像梦中飘来的丁香花,这个女孩从我身边飘过;她默默地走开了,远远地,走向腐朽的栅栏,一路走来雨巷。在雨的悲歌中,她的颜色褪去,她的芬芳散去,甚至是她叹息的眼神和丁香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漫漫长寂寞雨巷,希望飘过一个打着丁香结的姑娘。
文章TAG:赏析 雨巷 高一 语文 原文 雨巷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