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亚当斯密的核心思想和产生的历史背景

核心思想是自由贸易等,代表作是《国富论》,产生背景是工业革命

亚当斯密的核心思想和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亚当斯密是什么之父

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没有之一。两个多世纪过去了,他的名字仍然频繁出现在各类经济学教科书中,每个现代经济学派都公正地将其视为鼻祖。如果一个经济学家“胆敢”在论文中不引用斯密的思想来支持自己的观点,那么他一定是有了很特殊的理论。听到市场经济这个词就会想起斯密说的“看不见的手”,谈到市场分工为什么能提高生产效率,眼前就会出现他所描述的人们忙忙碌碌“制造图钉”的场景。在任何一本经济思想史的教材或很多经济学家的传记里,人们都会看到亚当斯密,读到他的思想、他的生平。这位大人物十足已是一位老古董,是一个存活于遥远的18世纪的“老头子”。但在受其影响的名单中,包括了康德、黑格尔、恩格斯、达尔文、凯恩斯和哈耶克等。在爱丁堡这尊雕像的主人面前,这些著名人物的光辉纷纷变得黯淡下来,他们需要脱帽肃立,以向这位先贤致敬。亚当斯密他早年发表经济自由主义主张,用九年时间完成《国富论》,标志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正式诞生,是古典经济学的“开山鼻祖”。

亚当斯密是什么之父

3,扼要介绍一下亚当斯密30字以内

亚当斯密:经济学鼻祖 著名思想:古典经济学、现代自由市场、劳动分工

扼要介绍一下亚当斯密30字以内

4,亚当斯密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亚当斯密的主要观点1、第一点,亚当斯密认为劳动是生产最大的动力,而有生产就有分工,分工的话就需要货币,所以货币是自然交换的条件。简单来说就是老板需要员工工作,但是在让员工工作的同时也要给予一定的报酬作为员工的动力。2、第二点,亚当斯密觉得市场需要自由,也就是说经济市场不应该都属于政府,只有自由的市场才能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也会提升货币的流通力,人们的生活也不至于太贫穷。3、第三点,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就是要追求利润。投资就是为了赚钱,所以投资商应该要从投资中收取一些利润以保证自己不会亏损,企业做一个项目也是为了在中间抽取利润,这样也可以使服务于企业的人员甘愿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4、第四点,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应该拥有私人财产,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钱财,这样每个人才有赚取钱财的动力,可以促进社会文学的发展。5、第五点,亚当斯密认为商品的价格应该由市场来决定,由市场调控才能使社会效益更高。综合以上来看,亚当斯密的总体观点就是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公平竞争的权利,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也使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好的程度。

5,谁知道亚当斯密

。。。他是经济学家《国富论》的作者,不过他精通政治和历史知识,而且写过《道德情操论》

6,亚当斯密的个人介绍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国富论》(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早以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全球发行。而他本人也因此被奉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出生与苏格兰的克科第的一个海关官员的家庭,14岁考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数学和哲学,17岁时转入牛津大学。值得一提的是,格拉斯哥是当时苏格兰的工业中心,或许亚当.斯密对经济学的兴趣就是在他14岁的时候发生的。他毕业后,于1748年到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与文学。1751年返回格拉斯哥大学讲授逻辑学,次年担任道德哲学讲座。他讲的道德哲学包括神学、论理学、法学和政治学四个部分。他的伦理学讲义后来经过修订在1759年作为《道德情操论》出版,为他赢得了声誉。而他关于法学和政治学的讲义包含了贸易、价格、税收等财政经济问题,表明他在这个时期已经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一直居住到1764年,这使他有可能长期实地观察这个工业中心的经济生活。他曾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活动,尤其是经济学会的活动,并支持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实验活动。1764年,他辞退了大学教授的职务,担任布克莱公爵的私人教师,并陪同公爵到欧洲大陆旅行。在法国巴黎,他认识了启蒙思想家伏尔泰、重农学派代表魁奈和杜尔阁等名流,这对他的经济学说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1767年,他辞去私人教师的职务,返回家乡克科第埋首于《国富论》的写作。弹指间,白驹过隙,地球已公转十周。1776年,凝聚了亚当.斯密十年心血的《国富论》终于问世。此书一出,极受英国资产阶级的欢迎与褒誉,因为它为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根据。(注: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后,英国的经济政策还是以重商主义那一套为主,这实际上是封建残余在经济方面的表现,违背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处于工业革命初期的产业资产阶级的自由贸易的要求。)亚当.斯密成了最受欢迎的经济学家,《国富论》的观点成了国会议员的常用论据,甚至连当时的英国首相皮特也自称是斯密的学生。不知不觉间,斯密来到了他一生中最风光得意的时刻。1778年,他出任爱丁堡的海关专员,1787年一度出任格拉斯哥大学的校长,但在经济理论再也没有什么新成就。这究竟是因为他已经来到他所出于的时代所能达到的极限,还是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满足于现状而缺乏进取,就有待后人思考。无论如何,无可否认的是,《国富论》的确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它概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形成阶段的理论成就,它最早系统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主要学说,它标志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亚当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最早开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独特,但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说《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该书的伟大成就之一是摒弃了许多过去的错误概念。斯密驳斥了旧的重商学说。这种学说片面强调国家贮备大量金币的重要性。他否决了重农主义者的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点,提出了劳动的基本重要性。斯密重点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产的大量增长,抨击了阻碍工业发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断的政治限制。《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例如,如果某种需要的产品供应短缺,其价格自然上升,价格上升会使生产商获得较高的利润,由于利润高,其他生产商也想要生产这种产品。生产增加的结果会缓和原来的供应短缺,而且随着各个生产商之间的竞争,供应增长会使商品的价格降到“自然价格”即其生产成本。谁都不是有目的地通过消除短缺来帮助社会,但是问题却解决了。用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象“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但是如果自由竞争受到阻障,那只“无形的手”就不会把工作做得恰到好处。因而斯密相信自由贸易,为坚决反对高关税而申辩。事实上他坚决反对政府对商业和自由市场的干涉。他声言这样的干涉几乎总要降低经济效率,最终使公众付出较高的代价。斯密虽然没有发明“放任政策”这个术语,但是他为建立这个概念所做的工作比任何其他人都多。有些人认为亚当斯密只不过是一位商业利益的辩护士,但是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他经常反复用最强烈的言辞痛斥垄断商的活动,坚决要求将其消灭。斯密对现实的商业活动的认识也并非天真幼稚。《国富论》中记有这样一个典型观察:“同行人很少聚会,但是他们会谈不是策划出一个对付公众的阴谋就是炮制出一个掩人耳目提高物价的计划。”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体系结构严密,论证有力,使经济思想学派在几十年内就被抛弃了。实际上亚当·斯密把他们所有的优点都吸入进了自己的体系,同时也系统地披露了他们的缺点。斯密的接班人,包括象托马斯·马尔萨斯和大卫·李嘉图这样著名的经济学家对他的体系进行了精心的充实和修正(没有改变基本纲要),今天被称为经典经济学体系。虽然现代经济学说又增加了新的概念和方法,但这些大体说来是经典经济学的自然产物。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甚至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自然不是他的政治学说)都可以看作是经典经济学说的继续。在《国富论》中,斯密在一定程度上预见到了马尔萨斯人口过剩的观点。虽然李嘉图和卡尔·马克思都坚持认为人口负担会阻碍工资高出维持生计的水平(所谓的“工资钢铁定律”),但是斯密指出在增加生产的情况下工资就会增长。事实已经十分清楚地表明斯密在这一点上正确,而李嘉图和马克思是错的。除了斯密观点的正确性及对后来理论家的影响之外就是他对立法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国富论》一书技巧高超,文笔清晰,拥有广泛的读者。斯密反对政府干涉商业和商业事务、赞成低关税和自由贸易的观点在整个十九世纪对政府政策都有决定性的影响。事实上他对这些政策的影响今天人们仍能感觉出来。自从斯密以来经济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致他的一些思想已被搁置一边,因而人们容易低估他的重要性。但实际上他是使经济学说成为一门系统科学的主要创立人,因而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主要人物。

7,亚当斯密什么国家的

亚当斯密国籍:苏格兰
英国的,著名的著作就是历史上学的《国富论》
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
苏格兰

8,请问亚当斯密是哪国人

苏格兰人
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于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的克科底,青年时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年到1764年在格斯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在此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威望。但是他的不朽名声主要在于他在1776年发表的伟大著作《国家康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该书一举成功,使他在余生中享受着荣誉和爱戴。他于1776年在克科底去逝。斯密一生未娶,没有子女。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16264.htm

9,亚当斯密是哪国人

根据相关的文献记载,亚当斯密是苏格兰人。因为亚当斯密的父亲和母亲都是苏格兰人,同时亚当斯密一生也都在苏格兰生活,并没有成为别的国家的居民的可能性,因而可以断言亚当斯密就是苏格兰人。那么为什么会有很多人怀疑亚当斯密不是苏格兰人呢?其中很多人认为亚当斯密是韩国人,则是因为近年来的流行用语“思密达”的风靡,以至于人们对于亚当斯密国籍出现了十分荒唐的理解。此外,还有一些人认为亚当斯密不是苏格兰人,而是因英格兰人,主要是因为近年来苏格兰与英国的关系每况愈下而出现的一种党派之争,英格兰人则鼓吹亚当斯密是英格兰人,其实也是毫无根据可言的。因而,可以说亚当斯密就是十分正统的苏格兰人,他的父亲和母亲都出生在苏格兰的土地上,而他一生也在苏格兰生活。而关于亚当斯密是哪国人的其他说法,无疑是对一位历史文化名人的亵渎和不敬。当然,亚当斯密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都不能掩盖他辉煌的成就。
苏格兰人

10,亚当斯密 劳动价值论

呵呵 劳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独立式马克思发明出来的。要是真是他说出来的话就不会有那个有名的“价值悖论”了。这个使用价值于价值的分离西方经济学时不承认了 ,他们为了解释这些问题引出了效用和边际效用的概念来解释。而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请恕我愚钝,从没有听说过。只听说的马克思的价值二元论
他在考察价值问题时,最先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他说:“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叫做交换价值。” 上文中价值的两个含义即价值的二元论。 自己的一点理解,希望能供楼主参考。补充:不是两个含义,是价值的两个组成部分,或者说价值的两个由来。一元,是说只有一个本元。二元,就是说有两个本元。
在经济学说史上,价值理论是个迷人的领域,历代经济学家不断探索价值价格问题的本质及形成机制,为价值价格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在人类历史上,亚当斯密是为数不多的得到泛赞誉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系统地探讨了劳动价值论,并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相当完备的价格理论。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亚当斯密从分工引出交换,再从交换引出价值并第一次明确使用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概念。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价值论有如下论述:“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此外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又是二元的。一方面,他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商品的价值决定于“获得它的辛苦与麻烦”,即决定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必要劳动量;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商品价值“等于它使他们能够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或等于它所能购买到的“劳动的价值”。 大卫李嘉图作为古典经济学的“最后的伟大的代表”,在资产阶级所能容纳的范围内,将古典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推向了其可能发展的最高阶段。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既有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劳动价值理论,并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价格理论。大卫李嘉图吸收了亚当斯密价值理论中的劳动价值论成份,但坚决抛弃了亚当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大卫李嘉图批评亚当斯密劳动价值理论存在的矛盾之处:“亚当斯密如此精确地说明了交换价值的原始源泉,他要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就应该认为一切物品价值的大小与他们的生产程所投下的劳动量成比例,但他自己却又树立了一种价值标准尺度,并说各种物品价值的大小和们所能交换的这种标准尺度的量成比例。” 马克思在概念上严格区分了劳动价值与使用价值,区分了交换价值与劳动价值。他认为,劳动价值是劳动者在生产商品过程中所付出的一般人类劳动量,使用价值则是客观事物对于人的需要所产生的肯定与否定关系,交换价值是指一种商品同另一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他还区分了劳动价值与劳动力价值,他认为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不过,他并没有区分价值与劳动价值,他认为价值完全等同劳动价值,与使用价值无关,不含有任何使用价值的成分。也没有严格区分劳动量与劳动价值量,这些概念的区分虽然对劳动价值论的根本思想影响不大,却制约着劳动价值论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劳动价值论向信息生产领域以及向更为复杂的人的精神领域和社会历史领域扩展,影响着劳动价值论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衔接。我也不确定是不是...能用就用 不能用再说吧~

文章TAG:亚当斯密  亚当  核心  心思  亚当斯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