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林冲的人物性格是什么麻烦详细一点

冲动

林冲的人物性格是什么麻烦详细一点

2,林冲的性格特点简要点别废话

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 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 机智果断的敏锐性格 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
林冲:隐忍,救弱济贫,谨小慎微鲁智深: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疾恶如仇,杀富济贫,鲁莽直率武松: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吴用:沉着冷静,足智多谋李逵:爱憎分明鲁莽耿直宋江:仗义疏财 封建愚忠

林冲的性格特点简要点别废话

3,林冲 性格特点

一、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 二、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 三、机智果断的敏锐性格 四、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 林冲的性格,根据书中的描述,我们还可以概括出诸如谨慎忠诚,谋略等特点。林冲的忍耐、侠义、机敏、果断、谨慎、忠诚、谋略等性格特点,是在他的社会活动中,和人际交往中,以及他所经历的生活变故和遭遇到的各种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他的诸多的性格特征,而且又分别从不同的事件中表现出来,这就是他的性格的丰富性。正是这种性格丰富性的特点,才使林冲这一人物形象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林冲 性格特点

4,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

林冲是一个仁义、侠义、武艺高强的人。他忠诚、忠诚、对家庭负责,但同时他又是一个缺少心计的人,有些懦弱,害怕权贵。一般来说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但他也有缺点。林冲有着鲜明的个性: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反抗。
林冲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他侠肝义胆,武艺高强,且忠心耿耿,爱岗敬业,对家庭负责任。但同时,他又是一个缺少心计,有些懦弱,惧怕权贵的人。总的来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汉,但他也有缺点。他的缺点是有些懦弱,有些惧怕权贵。高衙内欺负他老婆,他很生气,但发现是上司的儿子,所以没敢怎么样,以致后来惹祸上身。白虎堂的阴谋显然是高俅设计的,他居然没有怀疑,说明他缺少智谋。
性格特点如下: 委曲求全的耐性、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 、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机智果断的敏锐性格、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懦弱隐忍。 主要情节如下: 误入白虎堂、大闹野猪林、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火拼王伦 、棒打洪教头、雪夜上梁山 拓展资料: 性格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1、委曲求全的耐性 林冲是一个由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的人物。他原本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他身上有着鲜明的统治阶级的思想烙印。所以他最主要的性格就是: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他虽然没有杨志那样一心向上爬,想飞黄腾达的野心,却一心想保持住那种富贵安逸的幸福生活。 2、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 林冲有着菩萨的心肠,多次救人急难,为人解困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如在东京,任八十万禁军教头之时,替酒生李小二脱免官司。 3、机智果断的敏锐性格 林冲是个武艺高强的教头,他的使枪抡棒的技巧,是和他的机敏果断的个性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第9回写在柴进庄上,洪教头要和林冲比试武艺。林冲一再退让,这表面上是为了体现林冲的谦虚,而我却认为这正是林冲的聪明之处。 4、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 最能体现此点的就是在林冲往市井e799bee5baa631333365653863买酒之前,很小心地“将草屋里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信步投东。”而当他回到草屋时,发现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他寻思道:“怎地好?”把花枪、葫芦放在雪地里,又怕火盆内有火炭引起火来,他“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放心。这些细节,生动地凸现出林冲个性中精细的一面。 5、懦弱隐忍 高衙内调戏了他妻子后,他选择了忍。在白虎堂被高俅陷害后,他又选择了忍。上梁山,王伦种种猜忌他,他还是忍。 与林冲相关的事件如下: 1、打祝家庄——林冲为第二拨人马领军统帅。 2、二打祝家庄——林冲神速生擒扈三娘,救得宋江。    3、三打祝家庄——林冲为主力之一,击败祝氏三杰之一的祝龙。    4、高唐州救柴进——林冲为主力之一,消灭高廉的所谓“神兵”。    5、大战呼延灼连环马——林冲为第二阵主将,与呼延灼大战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败。    6、曾头市救晁盖——晁盖不听林冲劝阻,中计失败,林冲断后,拼死救回受伤的晁盖。    7、攻打大名府——林冲为主力之一,后军主将。    8、收关胜之战——林冲为主力之一,与秦明大战关胜,并率部击败关胜副将郝思文并生擒之。  9、二攻大名府救卢俊义——林冲为主力之一,第二队主将。    10、东昌府收张清之战——林冲为主力,活捉张清副将龚旺,并率军将张清逼下水,由水军活捉。
林冲是一个有情有义、忠厚老实、爱憎分明、侠肝义胆、武艺高强的人,他忠心耿耿、爱岗敬业,对家庭负责任,他对下层百姓具有恻隐之心,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将官,为人光明磊落、仗义疏财。但同时,他又是一个缺少心计、有些懦弱、惧怕权贵的人。总的来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汉。

5,求武松鲁智深林冲的人物性格特点

武松的性*格特点。 性*格:急侠好义、刚猛不屈、敢作敢当(在张都监府杀人后留名“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嫉恶如仇、正义、勇敢(对蒋门神) 恩怨分明,知恩图报(对宋江,对施恩),不向恶势力低头(怒杀西门庆)。 其中敢作敢当(阳谷私设公堂审王婆,张都监府)是武松这个人的最大的人格特点杀人留名武松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鲁智深: 1)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 鲁达这一性格是贯穿始终的。 从他对待金家父女和郑屠的不同态度就可以充分看出。当他倾听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血泪控诉后,就非常同情关心他们,主动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而对郑屠则怒不可遏,当即就要去打死他。由于史进、李忠的竭力劝阻才暂时按下心头怒火。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鲁达来到郑屠肉铺,以买肉为名,当众戏弄郑屠,杀他的威风,激他与自己斗打。 在“拳打”时,对郑屠采取“应口”要打,“讨饶”也要打的不调和态度,三拳便将他打死,为民除了害。鲁达与金家父女素不相识,与郑屠也无个人恩怨,他的作为充分表现了他爱憎分明的立场,见义勇为的高贵品质和对受压迫者扶危济困,对压迫者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2)慷慨大方,重义疏财。 了解了金家父女的不幸遭遇后,虽然自己与他们非亲非故,却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老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李忠不爽利地只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3)率直粗矿,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为了防止店小二去追赶,一向暴躁的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惩治郑屠,也不是一到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造成口角斗殴的架势,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鲁达本意是痛打惩治郑屠,不料失手打死,面对意外,他随机应变,遇险不惊,从容不退却。他假意道:“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鲁达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勇而有谋,胆大心细的性格。 林冲: 一、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 林冲是一个由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的人物。他原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他身上有着鲜明的统治阶级的思想烙印。最主要的性格就是: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他虽然没有杨志那样一心向上爬,想飞黄腾达的野心,却一心想保持住那种富贵安逸的幸福生活。可是人物一出场,作者将他置于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来展示他的思想性格。一个美好的家庭,却偏有人要来破坏。他跟妻子一起到岳庙烧香,就在他站在墙外观看鲁智深使禅杖看得出神,并为之喝彩的一当儿,妻子就被高衙内调戏了。作为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是绝对不能忍受的。所以林冲非常气愤地去了。“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不单纯是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简直一下子挖掘到了人的内心世界。林冲怒目而视,但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白白地让高衙内走掉了。他考虑到“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金批:“是可让,何不可让?住人廊庑,虽林武师无可奈何矣,哀哉!”)表现了林冲性格中隐忍退让和委曲求全的忍耐一面。而鲁智深就不买账,他有一段话是响当当的,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是何等鲜明的对照! 二、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 三、机智果断的敏锐性格 四、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 最能体现此点的就是在林冲往市井买酒之前,很小心地 “将草屋里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信步投东。”而当他回到草屋时,发现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他寻思道:“怎地好?”把花枪、葫芦放在雪地里,又怕火盆内有火炭引起火来,他“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放心。这些细节,固然对情节发展具有铺垫作用,但也生动地凸现出林冲个性中精细的一面。
鲁智深:酒肉和尚,身上纹有八条龙,手拿一根禅杖。性格:见义勇为,武功高强,重情重义,嫉恶如仇。宋江:面黑。性格:不能文不能武,出身低微形容猥亵,阴险狡诈,趋炎附势,老谋深算如果你是要作业呢,最好还是用这个o(∩_∩)o~:广交朋友,重情重义,深谋远虑,很得人心。吴用:足智多谋,但对宋江愚忠,很不值==武松:这个人,,武艺高强,性格刚烈,但是他性格里也有很多不太好的地方,他过于残暴,也从不信任他人。林冲:豹头环眼 是他最明显的外貌特征。性格:厚道,隐忍,武功高强,十分重情重义,战功赫赫,有勇有谋。但是他性格里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过于隐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

6,水浒传中鲁达林冲的性格特点

1、人物性格  ①鲁达:为人慷慨大方,嫉恶如仇,豪爽直率,但粗中有细。  ②林冲:忍耐性强,机智果断,谨慎入微。  2、人物简介  ①鲁达  鲁智深,本名鲁达,绰号“花和尚”,法名智深,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渭州(甘肃平凉)人,生活在北宋年间,原名鲁达,当过提辖,又称鲁提辖。身长八尺,长得面阔耳大、鼻直口方。为人慷慨大方,嫉恶如仇,豪爽直率,但粗中有细,与史进、林冲、武松、杨志等交好。在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排第十三位,星号天孤星,梁山上司职步军总大将。死后追封义烈照暨禅师。  ②林冲  林冲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外号豹子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妻子是张氏贞娘,岳父也是禁军教头,操刀鬼曹正是他的徒弟。梁山泊排座次时,为山寨马军五虎将中排名第二,镇守正西旱寨。林冲为梁山打了许多胜仗,立功很多;受招安后,随宋江、卢俊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征方腊时,在杭州染了风瘫,留在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载后病故,追封忠武郎。
鲁达的性格特点 (1)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 鲁达这一性格是贯穿始终的。 从他对待金家父女和郑屠的不同态度就可以充分看出。当他倾听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血泪控诉后,就非常同情关心他们,主动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而对郑屠则怒不可遏,当即就要去打死他。由于史进、李忠的竭力劝阻才暂时按下心头怒火。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鲁达来到郑屠肉铺,以买肉为名,当众戏弄郑屠,杀他的威风,激他与自己斗打。 在“拳打”时,对郑屠采取“应口”要打,“讨饶”也要打的不调和态度,三拳便将他打死,为民除了害。鲁达与金家父女素不相识,与郑屠也无个人恩怨,他的作为充分表现了他爱憎分明的立场,见义勇为的高贵品质和对受压迫者扶危济困,对压迫者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2)慷慨大方,重义疏财。 了解了金家父女的不幸遭遇后,虽然自己与他们非亲非故,却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老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李忠不爽利地只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3)率直粗矿,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为了防止店小二去追赶,一向暴躁的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惩治郑屠,也不是一到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造成口角斗殴的架势,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鲁达本意是痛打惩治郑屠,不料失手打死,面对意外,他随机应变,遇险不惊,从容不退却。他假意道:“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鲁达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勇而有谋,胆大心细的性格。 林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不卑不亢,本人非常喜欢,梁山顶尖高手,一生未尝败绩,而且具有一定的政治能力,战功显赫,几乎梁山招安前的每次打仗都参与,只是结局令人叹息。
鲁达的性格特点 (1)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 鲁达这一性格是贯穿始终的。 从他对待金家父女和郑屠的不同态度就可以充分看出。当他倾听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血泪控诉后,就非常同情关心他们,主动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而对郑屠则怒不可遏,当即就要去打死他。由于史进、李忠的竭力劝阻才暂时按下心头怒火。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鲁达来到郑屠肉铺,以买肉为名,当众戏弄郑屠,杀他的威风,激他与自己斗打。 在“拳打”时,对郑屠采取“应口”要打,“讨饶”也要打的不调和态度,三拳便将他打死,为民除了害。鲁达与金家父女素不相识,与郑屠也无个人恩怨,他的作为充分表现了他爱憎分明的立场,见义勇为的高贵品质和对受压迫者扶危济困,对压迫者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2)慷慨大方,重义疏财。 了解了金家父女的不幸遭遇后,虽然自己与他们非亲非故,却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老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李忠不爽利地只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3)率直粗矿,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为了防止店小二去追赶,一向暴躁的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惩治郑屠,也不是一到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造成口角斗殴的架势,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鲁达本意是痛打惩治郑屠,不料失手打死,面对意外,他随机应变,遇险不惊,从容不退却。他假意道:“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鲁达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勇而有谋,胆大心细的性格。 林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不卑不亢,本人非常喜欢,梁山顶尖高手,一生未尝败绩,而且具有一定的政治能力,战功显赫,几乎梁山招安前的每次打仗都参与,只是结局令人叹息。 宋江是整部《水浒传》中第一号人物,作为文学形象,也是最丰满、最立体、最复杂、最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 历史上的宋江只是被一笔带过的一个人物,如果没有宋江这个人物,不知道《水浒传》这部书会变成什么样子。因为宋江的仗义疏财,好多人喜欢他,因为他主张招安,好多人厌恶他。那么怎么来看宋江呢?通过重读《水浒传》,想着通过书中关于宋江的描写来解读宋江这个人物。
忠义,重情重义
鲁达的性格特点 (1)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 鲁达这一性格是贯穿始终的。 从他对待金家父女和郑屠的不同态度就可以充分看出。当他倾听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血泪控诉后,就非常同情关心他们,主动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而对郑屠则怒不可遏,当即就要去打死他。由于史进、李忠的竭力劝阻才暂时按下心头怒火。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鲁达来到郑屠肉铺,以买肉为名,当众戏弄郑屠,杀他的威风,激他与自己斗打。 在“拳打”时,对郑屠采取“应口”要打,“讨饶”也要打的不调和态度,三拳便将他打死,为民除了害。鲁达与金家父女素不相识,与郑屠也无个人恩怨,他的作为充分表现了他爱憎分明的立场,见义勇为的高贵品质和对受压迫者扶危济困,对压迫者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2)慷慨大方,重义疏财。 了解了金家父女的不幸遭遇后,虽然自己与他们非亲非故,却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老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李忠不爽利地只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3)率直粗矿,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为了防止店小二去追赶,一向暴躁的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惩治郑屠,也不是一到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造成口角斗殴的架势,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鲁达本意是痛打惩治郑屠,不料失手打死,面对意外,他随机应变,遇险不惊,从容不退却。他假意道:“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鲁达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勇而有谋,胆大心细的性格。 林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不卑不亢,本人非常喜欢,梁山顶尖高手,一生未尝败绩,而且具有一定的政治能力,战功显赫,几乎梁山招安前的每次打仗都参与,只是结局令人叹息。 宋江是整部《水浒传》中第一号人物,作为文学形象,也是最丰满、最立体、最复杂、最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 历史上的宋江只是被一笔带过的一个人物,如果没有宋江这个人物,不知道《水浒传》这部书会变成什么样子。因为宋江的仗义疏财,好多人喜欢他,因为他主张招安,好多人厌恶他。那么怎么来看宋江呢?通过重读《水浒传》,想着通过书中关于宋江的描写来解读宋江这个人物。   一、宋江的初步印象   给晁盖等人报信,是宋江的第一次出场。刚出场对宋江有一番介绍:“那人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驰名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士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士!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急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这一段介绍在水浒传中是绝无仅有的,《水浒传》里边的每一个英雄好汉,基本上只有一个绰号。但宋江不一样,宋江是《水浒传》里边名号最多的一个,宋江的绰号有四个。一出场就介绍了宋江的三个绰号,这三个绰号实际上就是介绍了宋江的三个性格特点:一个是黑宋江,因为他长得面黑,身体比较矮,这是就他的形体来讲的,并不是如林冲、关胜等人英武挺拔,也不如吴用、公孙胜等人那样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他长的其貌不扬。第二个是孝义黑三郎,讲的是他对待父母,讲究孝道,他的孝道贯穿到了他的思想当中,成为他思想的一个部分,并且是他的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撑点;第三个是及时雨,讲的是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这在后面他陆续和弟兄们交往中能够看得出来,在这一点上他做得到位。这三个绰号实际上重点介绍了宋江平时的为人和喜好,而且都是正常工作之外的表现,比如“爱习枪棒”、“ 挥金似士”、“ 排难解纷”、“ 扶人之困”等等,这些好处多都具有一些江湖上的感觉,在民间宋江是一个喜欢做好事、愿意做好事的热心人,无论是在家庭伦理上还是在社会关系中他以自己的作为赢得了大家普遍的认可。   私放晁盖,实际上是他的工作了。智取生辰纲之后,事情败露,败露以后,首先宋江知道,宋江见到官府防范梁山晁盖贼寇公文,有一段心理描写:“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涛观察;又损害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灭九族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於法度上却饶不得,倘有疏失,如之奈何?”这段心理活动中传递出两个信息:第一,宋江作为一个朝廷懂法的人,知道晁盖所犯的一串串事件,每一件事情都是灭九族的的罪,虽然前面是事非得已,可是到了现在已经是不能够回头了;第二,宋江担心晁盖等人,怕他们出了疏忽和闪失,心中有种隐隐的操心。这是一对矛盾,从理上讲,晁盖等人于法度上饶不得,从情上讲,却不愿他们出现闪失。这是宋江</B>很真实的的心理,也是宋江复杂人格的外在表现。    那么对于这件事,按照常理来说呢,他可以有几种选择,一个向上面汇报。说晁盖窃了生辰纲,现在事情败露了要把他抓住,这种做法会给他立功的机会,但是同样会损坏他在江湖和民间的声誉;第二种选择他可以听之任之,不向上面汇报,也不采取别的行动,无论是对官府来说还是对晁盖来说,这种中庸的处理都能够说得过去,不告诉官府是因为仗义,不告诉晁盖是因为公务;第三种选择就是通风报信,把晁盖给放走,可是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他明明知道晁盖窃了生辰纲以后,犯了弥天大罪,因为晁盖是他的心腹兄弟,虽然法度上不可能饶恕,但是他要放走晁盖。这时,宋江是知法犯法,能够做到这样在别人可能容易,可是在宋江就很难,这件事证实他是一个仗义的英雄。为什么这样说?这需要从他的实际情况来说。他是农民出身,这样的家境出身,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职业,对他的性格都这样那样的影响。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一个因为他不是大官,他只一是个小吏,所以他对百姓的一些疾苦有一些体验,这给了他仗义疏财的基础,也有一定的有别于统治者的正义感;因为他在衙门里边管案牍文书,所以也培养了他遵守法度的习惯,这和他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系。基于他的职业特点,他能够做出私放晁盖的事情来极为不易。这个选择很重要,也很能够说明问题,为了义气他主动承担了这些风险。这个选择用事实强有力的说明了他三个绰号所代表的他的为人和性格,私放晁盖的举动无疑让宋江的形象一开始就很高大的立在了人们的面前。

7,水浒传林冲的性格

林冲的性格,主要有四点: 其一: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作为一个禁军教头,他曾得到高俅的提携,他对他的顶头上司毕恭毕敬。即便是刺配沧州,言及高俅,仍称之为高太尉。如课文中林冲对李小二这样说:“我因恶了高大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这给人的感觉是林冲受罪乃因自己有过在前。而反观林冲之前的表现,无一不是逆来顺受。 其二:以牙还牙的报复心理。就节选部分看,课文先借李小二的话“林教头是一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侧面传达出林冲这一性格特征。当他得知陆谦、富安追至沧州欲加害于他时,不禁大怒,四处寻仇,最后在山神庙手刃仇敌,上了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 其三,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作为达官显宦,林冲不同于谄上欺下的贪官污吏。他对下层百姓具有恻隐之心,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将官。课文开头有关林冲救过李小二免送官司的插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其四: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最能体现此点的就是在林冲往市井买酒之前,先将草屋里火炭盖了;而当他回到草屋时,发现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此时课文这样描写: (林冲) 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些细节,固然对情节发展具有铺垫作用,但也生动地凸现出林冲个性中精细的一面。 应该指出,林冲四个层次的性格特征并不是面的叠加,而是线的交错,而且它们的强弱也是不一样。
大家看了《水浒传》以后,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一出场,这个大家要注意,要充分地理想化的话,那么一开始,写一个正面的英雄人物,一开始就要写他的优点。但是《水浒传》不一样,《水浒传》人物出场,林冲在《水浒传》里边是个响当当的英雄,了不起,作者是热烈地歌颂他的。可是一出场就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 你想想看,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军官妻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了以后,他把这个人、把调戏他妻子的人肩胛扳过来。这个地方有一句描写非常精彩,怎么写的呢?就是“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知道以后,扳过来,先自手软了。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这个小说写得非常好,因为刚刚认识鲁智深,大家好武,而且讲义气,新认识的结义兄弟。鲁智深就带着一帮泼皮来帮他打,结果鲁智深来了以后,他把高衙内放走了。 但是鲁智深就不买账,鲁智深怎么说呢?有一段话是响当当的,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我不怕。他说“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你看,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灰桓鍪强醇约旱呐笥咽苎蛊龋筒荒苋淌埽饬礁鋈说男愿裥纬上拭鞯亩员取a硗狻端按凡恢皇切慈宋锏男愿裉氐悖猩畹囊谰荩夷芄凰孀派蠲艿姆⒄梗男愿褚浠!端按沸戳殖宓男愿褡洌吹梅浅3錾懈芯荨k裁匆浠渴裁词焙虮浠慷际谴由畛龇ⅲ馐恰端按返南质抵饕濉? 林冲上山的过程就是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这么一个转变过程。所谓上山就是造反的意思,就是反叛统治阶级,就是敢于起来抗争。林冲上山是走了一个非常艰苦的道路。《水浒传》写人物,我在这儿提一句,大家注意,不同的英雄有不同的性格,上山走的是不同的道路。这个不同的道路是跟他性格有关系的,这个性格又是跟他的家庭出身、他的生活境遇有关系的,这个写得非常好的。你看李逵上山是最痛快的,宋江是最曲折的,我就不细说了,大家去看,很曲折。鲁智深是最爽朗的,爽朗跟痛快不完全一样;李逵是最痛快,鲁智深是非常爽朗,一点都没有瞻前顾后,凄凄惨惨切切,那种情景一点没有,非常爽朗、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主动地向统治阶级出击。军官当不成就当和尚,和尚当不成就上山,非常爽朗。但是林冲走的道路是非常艰苦,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作者写林冲的转变,它是有很多伏笔,大家不要忽略了。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过,他说“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也就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所以你看小说写得很好,他虽然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所以虽然是统治阶级里边的人物,但是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是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础。林冲能忍,宽容了压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对手可没有放过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所以他非常不满的胸中,有一腔不平之气的那个对立面、那个社会的黑暗势力、罪恶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 所以接着就写他想苟安,忍。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所以小说接着就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就是林冲的结义兄弟,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骗到他的家,骗到陆谦的家里面楼上,要想强暴,想侮辱。这个时候他也不加追究,只是气愤地把陆谦的家里砸了个粉碎。因为在陆谦的家里,把陆谦的家砸一个粉碎。这时候有一段描写,小说有一段描写也是值得注意的。就写“林冲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大家注意这个解腕尖刀很有文章的, “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找陆谦去了,他拿起这个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内,而是去找陆谦。注意这个地方,写得非常准确、非常精彩。也就说,林冲已经开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范围有限。你应该找高衙内,对不对?你怎么去找陆谦?这里边有两个意思我觉得大家要体会。第一个意思,还是怕高衙内,吃着他的请受,不敢惹他。前面说了,权且饶他这一次。这是第二次了,他又忍让了,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这就是写林冲重义。通过这个情节,还有弦外之音,还有潜台词,就是说陆谦是我的结义兄弟,背信弃义,不讲义气的人林冲是最痛恨的。注意,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当中非常美好的东西,很宝贵的东西。这是他以后能够转变,而且转变以后革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么到了以后,他发配沧州以后,作者又一次点示我们林冲好义。就是什么呢,大家读过很熟悉的“风雪山神庙”。他到了沧州以后,正好有一个卖酒的李小二,李小二称林冲是“恩人”,而且报告他陆谦、高俅他们、高衙内派陆谦到沧州杀害他。那么李小二为什么要跟他报告呢,因为这个很冒险的、冒生命危险的,就是因为过去林冲救过他,他吃了官司以后,他帮助了他,而且给了他钱,所以他称林冲是恩人。那么这就写出了林冲的克己好义、乐于助人的这种侠义心肠、讲义气。所以后边是明点,前面有暗点,这都是写林冲思想性格转变的依据。 所以作者就是通过这么一个情节,通过林冲妻子被花花太岁高衙内看得长得漂亮,去加以调戏,这样一个情节,写出了林冲的性格。既写出了林冲的性格,又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罪恶,统治阶级的黑暗和罪恶。这样也就揭示出来梁山起义事业为什么会逐渐发展壮大,很多人都要投奔梁山,梁山事业壮大,就是因为逼上梁山。逼上梁山在林冲的身上体现得最鲜明、最突出,走投无路了,然后才上山。但是,林冲到这个时候发配沧州以后,还是能忍,还是忍辱负重。你看小说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这样的话,读者就对于罪恶势力更加憎恨。 你看我们读到“野猪林”,就记得这个情节。一路上押监他的是董超、薛霸,两个差人,一路上对他真是非常地厉害,虐待他。水也很烫的,用烫水让他洗脚,烫得非常厉害。后来走到什么地方呢?走到野猪林,就是笼罩着烟雾的野猪林,这时候受到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所以你想,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所以《水浒传》写人物在特定情景之下,不同的人物会说不同的话,这个很多的。比如说武松打虎,打虎之前在酒店里面喝酒,喝了很多酒。店老板叫他不要上山,因为山上有老虎,这儿有政府的文告,他不信。他说你是开黑店的,想我留在这儿晚上害我,他走了。而且说就是有虎,老子也不怕,豪言壮语。但是快上山的时候,小说写得很准确,看见印信榜文,他在路上看见两次公告,一次只有白纸,没有盖章的。第二次看见印信榜文,这个小说写得很准确,就是政府盖了官印的,这个是真的,这个时候就写武松他有思想斗争。武松是非常好面子的,在生死关头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上山,但是这个面子还是要要的。大家想想,如果是李逵和鲁智深,那就痛快得多,不怕就上去,要怕就回去,没有那么多讲究。所以《水浒传》写人物在特定情景之下,特定的人物性格他会说什么话,不能换的,是性格化的。 然后这个时候,一路保护他的鲁智深到了野猪林,就要跳出来,跳出来以后,想把杀害他的两个人干掉。你看这个时候,林冲又出来跟他说好话。林冲的这个能忍的性格我们读者都不能忍,对他这种性格不能忍,把你迫害成这样,马上就要把你杀掉了,你还替他们说好话,这种能忍的性格,真是无以复加,简直叫我们读《水浒传》的人都不能忍。但是现在他忍了,不断地写他这种能忍的性格,同时也揭示他善良的一面。一直后来到草料场,让他到草料场,也是个阴谋诡计,放火烧死他,他不知道。他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稳。结果去了以后,最后火烧草料场,他在山神庙里面听见陆谦他们三个人,亲耳听见,说要把林冲的骨头,烧死了以后,把他的骨头拣回去到高俅那儿去领赏。这个时候是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打开山神庙的门出去把几个人杀了,然后造反上山,由此就实现了彻底地转变。 你看林冲转变以后,从“火并王伦”开始,到以后,以后反对招安也是很坚决的,判若两人。但是这种性格的巨大转变,是一步一步写出来的,有生活的依据,令人信服,这才是有血有肉的英雄。 第二点,我想讲一讲《水浒传》的细节描写。细节可以说是生活的血肉,我们在生活里边,并不是每天都是那种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总是普普通通,平凡的生活琐事比较多。所以细节是生活的血肉,也是小说艺术的血肉。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离开了细节描写,就没有小说的艺术。“风雪山神庙”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中学里面就学了。那个戏真是非常细腻。让他管那个草料场,我刚才讲了,他以为是好差事,实际上是一场阴谋,放在那儿去准备烧死他。他去了以后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外边下着大雪,进屋以后,他就拿起柴炭点火,生起焰火来。但是这个草棚已经坏了,风都可以刮进来,很冷,所以当时写林冲怎么想呢?怎么过冬呢?他就想等到天暖和以后,待雪停了以后,到城里边去要唤一个泥水匠来,把它修好。这是什么意思啊?这是想在这个地方好好过日子,对不对,不是凑合,想等雪停了以后,把这个草棚修好。然后就写他烤了一会儿火,烤了一会儿火以后还是冷,就想到前面那个老军指示他五里之外有一个卖酒的地方,可以去买酒喝。他因为太冷,就想到那儿去买酒。走以前,你看写这个林冲性格非常精细。把这个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信步投东”。注意他锁门,前后两次写他锁门,这个门有什么好锁的,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而且都破了,他还锁,林冲这个人很谨慎。然后在半路上经过一个古庙,就是山神庙,他还怎么呢?还进去顶礼膜拜,求这个神来保佑他,保佑什么呢?就是安安稳稳地过日子,都走到这步田地,简直是走投无路了,他还是这种心思、打算。然后喝完酒以后,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两块牛肉,迎着风又回到草料场。结果一看雪下得越来越大,把草厅压倒了。他这个时候想,怎么办呢?就把这个花枪,注意这个花枪,花枪、葫芦放在雪地里边,生怕那个火没有灭,伸着手从破败的墙壁伸进去摸一摸,摸到雪水已经把火完全浸灭了,他才放心。然后抱着一床破棉絮,挑着他的那只枪,挑着他的酒葫芦,然后到山神庙去。这个金圣叹读《水浒传》我劝大家好好去看看,他有的批语很精彩的,他这个地方读得很细。他就批了一句,他说:“只拿一条破絮被,说明过一夜,第二天还要回来。”他读得很细,那就是说什么呢?就是今天晚上暂时过不下去了,我到山神庙躲一个晚上,我还得回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能够忍受,还是要想平平安安地在这个地方过日子。 所以通过“风雪山神庙”,一系列的非常细腻的细节描写,揭示了林冲的内心世界。好端端的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一个美好的、幸福的家庭,被高俅、高衙内迫害到这种凄凄惨惨的地步,还没有想到要反抗,还要想到安安生生地过日子。你们看,作者是到无以复加之处还要加一笔。一直到草料场火起了,他听到火起的声音,想起来了。一般的人,人之常情,想到这个情况,我是看草料场的,现在草料场火起了,赶快逃跑啊,对不对?他不,他首先想到的是赶快去救火,你说林冲忍受到什么程度,善良到什么程度,他想到要去救火。我刚才讲了,亲耳听到门外陆谦他们说,这次把林冲烧死了,我要拣他的骨头去请赏。这一下子,怒气爆发出来了,打开门出去报仇,这才最后进行了转变。 所以这个细节描写,“风雪山神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他的动作、他的心思、他的整个发展过程,都写得非常细。下边就是写林冲最后打开庙门出来杀人了,林冲出来以后先是举手一枪,先把那个差役杀死。作者在这个地方写林冲杀陆谦写得很细的,比那两个人要细。这就说明他不是为写杀人而写杀人,而是通过杀人写林冲思想性格的转变,写他走上革命的道路。所以他满腔的怒火、满腔的怨愤、满腔的仇恨,一下子爆发出来,是要痛痛快快地报仇。所以他对付这两个人以后,就来对付陆谦。他就大声地喝道,“好贼,你待哪里去”,往哪儿跑,“批胸只一提,就把他提起来,然后丢翻在雪地上”。这个时候小说写林冲杀陆谦写得很有讲究。他这个时候不要花枪了,他把枪拿来插在雪地上,“脚踏陆谦的胸口上”,踩在他的胸口上,然后从身边取出一口刀来。我前边讲,你们要注意这个解腕尖刀,这个时候取出来解腕尖刀在陆谦的脸上割着,先不杀他。然后发表了一篇革命的宣言。 所以作者写林冲杀人,不是一般的杀人,是写他革命造反的革命性和正义性,他杀人杀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写出一个英雄人物。所以这里写林冲杀人写得是很有讲究的。有这么几点:第一,他能分清主次,主要敌人是陆谦,我先不对付你,我先把两个次要的解决了,然后集中力量来收拾主要的仇人陆谦,这是一点,能分清主次;第二,不是不明不白地就把对方杀死,而是先问罪谴责。刚才我讲的,杀得光明磊落、理直气壮,革命宣言,我为什么要杀你?你太坏了,背信弃义;第三点,就是写他杀三个人的杀法是不一样的,用的武器不一样,杀法也不一样,详略也不一样。所以总体来说,林冲杀人杀得有身份。什么叫有身份?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有斗争的经验。有性格,他很精细,很讲究策略。有思想,那就是为正义而杀人,不是不明不白,随随便便地去杀人。有思想,有章法,就像我们写文章一样,主次、详略都要搞清楚。哪个为主,哪个为次,哪个详、哪个略,先杀谁、后杀谁,很有章法。
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 作为一个禁军教头,他曾得到高俅的提携,他对他的顶头上司毕恭毕敬。即便是刺配沧州,言及高俅,仍称之为高太尉。如课文中林冲对李小二这样说:“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这给人的感觉是林冲受罪乃因自己有过在前。而反观林冲之前的表现,无一不是逆来顺受。 以牙还牙的报复心理 就节选部分看,课文先借李小二的话“林教头是一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侧面传达出林冲这一 性格特征。当他得知陆谦、富安追至沧州欲加害于他时,不禁大怒,四处寻仇,最后在山神庙手刃仇敌,上了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 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 作为达官显宦,林冲不同于谄上欺下的贪官污吏。他对下层百姓具有恻隐之心,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将官。课文开头有关林冲救过李小二免送官司的插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 最能体现此点的就是在林冲往市井买酒之前,先将草屋里火炭盖了;而当他回到草屋时,发现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此时课文这样描写: (林冲) 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些细节,固然对情节发展具有铺垫作用,但也生动地凸现出林冲个性中精细的一面。 应该指出,林冲四个层次的性格特征并不是面的叠加,而是线的交错,而且它们的强弱也是不一样。
生性耿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惯使丈八蛇矛。安分守己,后被迫上梁山。

文章TAG:林冲人物性格  林冲的人物性格是什么麻烦详细一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