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春江花月夜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yàn)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tīng)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zhēn )上拂(一作“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古字中读xiá,斜(xié)是后面编入的声调)。   斜(读xiá,古代“斜”字无xié音)月沉沉藏海雾,碣(读作jié)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一作“花”)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诗

2,春江花月夜全诗

《春江花月夜》全诗如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光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xia)。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全诗

3,帮忙解释一下春江花月夜这首词想表达的含义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清人王闿运感叹其“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今人闻一多更是称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都是饶舌,几乎是亵渎。”⑴一方面,这些评价极高又绝不过分;另一方面,这些评价也传达出理解这首诗的难度。当代古典诗歌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袁行霈就直言:“读这首诗,有时简直让人把握不住写的究竟是什么,可又觉得有深邃、丰富的东西蕴含在里面。”⑵那么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深邃、丰富的东西”是什么呢? 就诗这种文学体裁来说,伟大的作品,不论其长短,一定是因其形象而又完美地写出了人类心灵深处的共有情结,表达出了生命存在的大悲喜,才会造成震撼人心的情感冲击力,世世代代让读者兴发感动,成为千古绝唱。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是啊,和永恒的江月相比,我们的生命是多么短暂!诗人在这里的一声感慨,道出了我们内心的多少悲欣!渴望生命的永恒,却又无法超越自然加于我们生命的局限——死亡,达到永生,这是人类内心共有的悲剧性情结。意识到人类这个悲剧性的生存境遇——生命短暂,岁月永恒,是人类生命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诗人将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 希望您能满意哦~ ^.^

帮忙解释一下春江花月夜这首词想表达的含义

4,春山月夜的翻译

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只顾迷恋玩赏,天黑了,竟然忘了归去。 掬起一捧泉水,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抚弄山花,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唯兴所适,哪里还计算路程的远近。而当要离开时,对眼前的一花一草又是深深的依恋 夜风送来了钟声。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隐现在一处青翠山色的深处
诗的开头点出: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自己游春只顾迷恋玩赏,天黑了,竟然忘了归去。这两句,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以下六句,具体展开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描述。一、二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多胜事”是“赏玩忘归”的原因。而“胜事”又是全诗发脉的地方。从通篇着眼,如果不能在接着展开的三、四句中将“胜事”写得使人心向往之,那么,其余写“赏玩忘归”的笔墨,势将成为架空之论。 在这吃紧处,诗人举重若劲,毫不费力地写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不能设想还有比这更为恰到好处的描写了:第一,从结构上来看,“掬水”句承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笔笔紧扣,自然圆润。一、二句波纹初起,至这两句形成高潮,以下写赏玩忘归的五、六两句便是从这里荡开去的波纹。第二,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完气足,人情物态,两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然只有两件,却足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第三,“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第四,精于炼字。“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诗人完全沉醉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了。唯兴所适,哪里还计算路程的远近。而当要离开时,对眼前的一花一草怎能不怀依依惜别的深情呢!这就是诗人在写出“胜事”的基础上,接着铺写的“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二句的诗意。这两句写赏玩忘归,“欲去”二字又为折入末两句南望楼台埋下伏笔。 正当诗人在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了钟声。他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隐现在一处青翠山色的深处。末两句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展示的虽是远景,但仍然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情景,用爱怜的笔触轮廓分明地勾勒了出来,并与一、二、三句点题的“春山”、“夜”、“月”正好遥相呼应。 综上所述,可见三、四两句是全诗精神所在的地方。这两句在篇中,如石韫玉,似水怀珠,照亮四围。全诗既精雕细琢,又出语天成,自具艺术特色。

5,帮我翻译下此文谢

你说帘外海棠,锦屏鸳鸯;后来庭院春深,咫尺画堂。   析:你说春光正好,韶华正茂,只羡鸳鸯不羡仙   后来春去难留,庭院深锁,咫尺天涯画堂前   “咫尺”从“咫尺天涯”化出,比喻距离虽近但是很难相见。   “画堂”指代幽会之地,此处指恋情。本句可解为恋情不再,“无缘对面手难牵”,相见争如不见。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欧阳修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成语:咫尺天涯,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像在很远的天边一样。出处《左传?僖公九年》   李商隐《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你说笛声如诉,费尽思量;后来茶烟尚绿,人影茫茫。   析:你说玉笛飞声,如慕如诉,费尽思量诉衷肠   后来宝鼎茶闲,茶烟尚绿,斯人踪迹已渺茫   “笛声”是很有内涵的音乐,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也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还有“花影谁家坞,笛声何处楼”,笛声适于抒情,适于倾诉。笛箫常并举,说明二者有相通之处。而“茶烟尚绿,人影茫茫”则有物是人非之感。   苏轼《前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曹雪芹撰 拟贾宝玉题潇湘馆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你说可人如玉,与子偕臧;后来长亭远望,夜色微凉。   析:你说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同结好   后来十里长亭,望眼欲穿,杨柳岸月残风晓   “长亭远望,夜色微凉”的意境与下引两词颇为相符,不再多做解释。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卓文君《寄司马相如书》:一别之后,两地悬念,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尽,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望孤雁,八月中秋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啊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你说霞染天光,陌上花开与谁享;后来烟笼柳暗,湖心水动影无双。   析:你说霞染天光,春色将老,陌上花开缓缓归   后来台城柳暗,烟笼长堤,惊鸿照影不复回   曾经在夕阳的余晖中,我们在小路上一道赏花漫步,然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映在湖面上的身影只余我孤身一人。   唐?韦庄《台城 》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沈园二首( 陆游)   2010-12-23 20:04回复   xuexiao97   1位粉丝   6楼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关于“陌上花开缓缓归”的典故,本是一个爱情故事:宋人的笔记和明人周楫的拟话本小说《西湖二集》里均有记载此典故吴王妃每年以寒食节必归临安,钱鏐甚为想念。一年春天王妃未归,至春色将老,陌上花已发。钱鏐写信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你说彼岸灯火,心之所向;后来渔舟晚唱,烟雨彷徨。   析:你说彼岸人家,华灯初上,温馨祥和心所向   后来渔舟独回,歌尽沧桑,一蓑烟雨自彷徨   “渔舟晚唱”化自“渔舟唱晚”,原指渔民们满载而归的欢乐之情,这里却表达凄凉沧桑之意。   王勃《滕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你说水静莲香,惠风和畅;后来云遮薄月,清露如霜。   析:你说岁月静好,并莲同心,天朗气清风和畅   后来轻云蔽月,白露为霜,伊人不知在何方   莲花别名芙蓉花,或云水芙蓉。“芙蓉”,“夫容”也。又白居易《长恨歌》云:“芙蓉如面柳如眉”。因此莲花常用来象征爱情,而并蒂莲尤其如此。二莲生一藕的图画,叫“并莲同心”。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曹植《洛神赋》:“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你说幽窗棋罢,再吐衷肠;后来风卷孤松,雾漫山冈。   析:你说茜纱窗下,棋罢茶闲,意绵静日玉生香   后来风雨飘零,孤松独支,山冈无处话凄凉   曹雪芹撰 拟贾宝玉题潇湘馆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苏试《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你说红袖佯嗔,秋波流转思张敞;后来黛眉长敛,春色飘零别阮郎。   析:你说新妇初妆,轻颦微嗔,秋波流转思张敞   后来愁上眉头,心结难开,春色飘零别阮郎   “张敞画眉”出自《汉书?张敞传》:“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抚。”以此形容夫妻感情好。   “阮郎”:汉明帝永平五年,会稽郡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采药,遇两丽质仙女,被邀至家中,并招为婿。事见《太平御览》卷四一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阮郎本指阮肇。后亦借指与丽人结缘之男子。   你说暗香浮动,刹那光芒;后来玉殒琼碎,疏影横窗。   析:你说暗香浮动,月色黄昏,占尽风情向小园   后来疏影寥落,月影横窗,零落成泥难暄妍   你说良辰美景,乘兴同往;后来红尘紫陌,雪落太行。   析:你说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乘月无时夜叩门   后来红尘紫陌,踽踽独行,雪满太行阻归人   “乘兴独往”大约出自“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五代?刘禹锡《元和十年自郎州召至京师戏赠》:“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   紫陌红尘 就是繁华享乐的人世,多指情事 。   你说赋尽高唐,三生石上;后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   2010-12-23 20:04回复   xuexiao97   1位粉丝   7楼   析:你说襄王有梦,神女多情,三生石上立誓言   后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别后难再续前缘   宋玉《高唐赋》:开头叙述了楚王梦中与巫山高唐神女艳遇之事,但篇幅甚短,主要篇幅用于写景   江淹《别赋》:“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同琼佩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写夫妻分别。   你说玉楼朱颜,飞月流觞迎客棹;后来幽谷居士,枕琴听雨卧禅房。   析:你说雕栏玉砌,倾国红颜,谈笑往来水流觞   后来绝代佳人,幽居空谷,常伴青灯古佛旁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流觞”: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这一儒风雅俗,一直留传至今。   唐?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你说高山流水,客答春江,后来章台游冶,系马垂杨。   析:你说高山流水,春江月夜,琴瑟相和酬知己   后来章台游冶,系马垂杨,青楼日晚歌钟起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春江”:《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   《章台柳》:中篇小说,清人作,然姓名已不可考。情节曲折饱满,人物刻划工致,情态逼真细腻,叙述语言优美、典丽、富有诗质,系清初中篇白话小说中,将才子佳人与历史传奇题材相结合堪称“佳构”的一部。   后世以“章台走马”指冶游之事。   唐崔颢《渭城少年行》:“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   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你说锦瑟韶光,华灯幢幢;后来荼靡开至,青苔满墙。   析:你说锦瑟韶光,似水流年,灯火阑珊回首处   后来荼靡开至,繁华落尽,心已成冰墙已筑   在最美好的年华里,你认定我就是你一直寻觅的那个人;当这段最刻骨铭心的爱恋逝去的时候,我的心冰凉若死,仿佛被厚厚的青苔覆盖,我将心墙筑起,不敢再相信爱情。   “华灯幢幢”应化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王淇《春暮游小园》: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荼蘼花开代表女子的青春已成过去。荼蘼花开,表示感情的终结。爱到荼靡,意蕴生命中最灿烂、最繁华或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   你说天地玄黄,风月琳琅;后来月斜江上,云淡天长。   析:你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风月无边自琳琅   后来月斜江上,云淡天长,人生长恨水长东   “天地玄黄”一句出自于《易经》“天玄地黄”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你说兰舟轻发,西楼月下忆姣娘;后来江湖两忘,只影天涯踏秋殇。   析:你说兰舟催发,执手相看,锦书月下寄相思   后来相忘江湖,肠断天涯,古道西风瘦马嘶   “兰舟轻发,西楼月下忆姣娘”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江湖两忘”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你说幽谷听溪,寻芳清岗,后来落花丁零,水涸潇湘。   析:你说幽谷听溪,寻芳清岗,阆苑仙葩无瑕玉   后来玉带悬林,水涸潇湘,香魂一缕归何处   出自《红楼梦?黛玉葬花》,本人颇爱此书,不多做解。   你说霜冷长河,蒹葭苍苍,后来伊人何在?孤坐未央。   析:你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伊人宛在水一方   后来伊人不在,芳踪难觅,抱膝孤坐夜未央   你说月洒寒江,玉柱琼梁,后来冷镜残钩,三更榻凉。   析:你说月华如水,清辉如练,皎皎华光照玉楼   后来破镜难圆,残月如钩,梧桐寂寞锁清秋   你说梦呓故园,桃花水里游鸳鸯;后来千山暮雪,老翅几回自奔忙   析:你说梦呓故园,春江水暖,戏水鸳鸯成双对   后来千山暮雪,人踪俱灭,披蓑独钓寒江雪   “梦呓故园”指的是陆游的《沈园二首》,陆游对唐婉的爱从来不曾割舍,即使唐婉已辞世四十余年,陆游也年过古稀,仍循着那一缕情丝重游沈园。这里应指刻骨铭心的爱恋。   “千山暮雪,老翅几回自奔忙”应化自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文章TAG:春江花月  春江花月夜  花月夜  翻译  春江花月夜翻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