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文言文氓

选C 1,是出现的意思,心仪的人儿怎不出现 2,是接近的意思,来接近我商谋 3,是你的意思,用你的车来接走我的嫁妆 4,是差错的意思,女子也没有差错

高一文言文氓

2,高一语文必修二诗经氓急需 谢谢

是一比兴的手法来写的 还有就是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还有 老师一般都会讲到
我认为不能太绝对的说读第几声,我们不是古人,从来没有在古代生活过,又怎么能说这个字读哪个音呢?历来文学界对诸类问题都具有争议,例如:温庭筠的“筠”有人读“jun”,也有人读“yun”因此我认为,读音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理解其意义、、、

高一语文必修二诗经氓急需 谢谢

3,求诗经氓的原文

《氓》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求诗经氓的原文

4,高一语文氓

首先是弃妇的形象,她本是一个纯洁、善良的美貌少女,诗中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形象地写出了这位青春少女的形象。她爱过“氓”,并且对他一往睛深,”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嫁给“氓”后,她幻想着”及尔偕老”,过上好日子,因而一心持家,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直到“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失去了青春美貌,而此时,“氓”已变心,对她虐待“至于暴矣”!她孤苦无助却被兄弟讥笑,心中的悲苦无人可以诉说。但不幸的遭遇锻炼了她坚强的性格,悔恨之余,她采取了与“氓”决绝的态度,表现了她的反抗精神。这是一个既令人同情又令人佩服的弃妇形象。
氓(meng2) 匪(fei1) 愆(qian1)将(qiang1)垝垣(gui3yuan2)载(zai4)笑载言尔卜(pu3)尔筮(shi4)于嗟(xu1jie1)鸠(jiu1)兮犹可说(tuo1)也汤汤(shang1)

5,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氓和采薇

①赋是直陈其事。这是一首叙事诗,因此诗歌大部分都使用了赋的手法,尤以第一、二章表现最为突出,直接向读者叙述了二人由热恋走向婚姻的过程。②比是打比方。“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以桑葚比喻爱情。桑葚是甜的,斑鸠吃多了容易醉;爱情是美好的,女人太迷恋则容易上当受骗。“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新鲜润泽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也暗喻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以桑叶的枯黄掉落比喻女子的年老珠黄,也暗喻男子变心,感情枯竭。整体看,是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③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一般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由桑树起兴,劝解女子不要与男子沉溺爱情。“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由桑树引发对自己年长色衰,惨遭遗弃的叙述。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以生活中所经历的最深刻的场景兴起内心的情感。从“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到“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同渡一条淇水,却随着主人公前后处境的不同,心境是随之而变迁的。 《采薇》主要用了兴的手法

6,谁能告诉我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氓全文

《诗经·卫风·氓》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卫风·氓》 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注释] 1、氓之蚩蚩:氓,(méng),蚩蚩:老实的样子。 2、布:货币。一说布匹。 3、即:靠近。 4、谋:商量。 5、顿丘:地名。 6、愆(qiān):过,误。 7、将:愿,请。 8、垝垣:垝(guǐ),垝垣:破颓的墙。 9、复关:诗中男子的住地。一说返回关来。 10、卜:用龟甲卜吉凶。 11、筮(音诗):用蓍草占吉凶。 12、体:卜卦之体。 13、咎言:凶,不吉之言。 14、贿:财物,嫁妆。 15、沃若:润泽貌。 16、鸠:斑鸠。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 17、耽(chén):沉湎于爱情。 18、说:脱。 19、陨:坠落。 20、徂尔:往你家,嫁与你。 21、食贫:过贫苦生活。 22、渐:沾湿。 23、爽:差错。贰:差错。 24、罔极:没有准则,行为不端。 25、二三其德:三心二意。 26、遂:久。 27、知:智。 28、咥(xī):大笑貌。 29、躬:自己,自身。 30、淇:淇水。 31、隰:当作湿,水名,即漯河。 32、泮(pàn):通畔,岸,水边。 33、总角:古时儿童两边梳辫。 [评析]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7,求诗经氓和其原文

《氓》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2113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5261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4102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1653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回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氓》诗经——《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注释:   氓:民,指弃妇的丈夫。此处系追述婚前的情况。   蚩蚩:《毛传》:“蚩蚩者,敦厚之貌。”《韩诗》蚩亦作嗤。嗤嗤,犹言笑嘻嘻。   布:布泉,货币。   贸:买。此句犹言持钱买丝。   匪:通作“非”。   即:就。这句说,来就我商量婚事。   淇:淇水,卫国的河流。   顿丘:本为高堆的通称,后转为地名。在淇水南。淇水又曲折流经其西方。   愆(qian,阴平)期,过期。愆,过。   将(qiang,阴平),愿、请。   秋以为期:以秋为期。期,谓约定的婚期。   乘:登上。垝(gui,上声)垣,已坏的墙。   复关:为此男子所居之地。一说,关,车厢。复关,指返回的车子。   涟涟:泪流貌。   载:犹言则。   尔:你。卜:用龟甲卜卦。筮:用蓍草占卦。   体:卦体、卦象。咎言,犹凶辞。犹言卜筮结果,幸无凶辞。   车:指迎妇的车。   贿:财物。指陪嫁。   沃若:沃然,肥泽貌。这句以桑叶肥泽,喻女子正在年轻美貌之时。一说,喻男子情意浓厚的时候。   于嗟两句:于嗟,即吁嗟,叹词。鸠,鸟名。《毛传》:“鸠,鹘鸠也。食桑葚过,则醉而伤其性。”此以鸠鸟卜可贪食桑葚,喻女子不可为爱情所迷。   耽:乐,欢爱。   黄:谓叶黄。陨,堕,落下。这句以桑叶黄落喻女子颜色已衰。一说,喻男子情意已衰。   徂尔:嫁往你家。徂,往。   三岁:泛指多年,不是实数。食贫,犹言过着贫苦的日子。   汤汤(读若shang,阴平):水盛貌。   渐:渍,浸湿。帏裳:女子车上的布幔。   爽:过失,差错。   贰:即“忒”的假借字。忒,差失,过错。行,行为。这句连上句说,女子并无过失,是男子自己的行为有差忒。   罔极:犹今言没准儿,反复无常。罔,无。极,中。   二三其德:言其行为再三反复。   靡室劳矣:言不以操持家务为劳苦。靡:无,不。室,指室家之事,犹今所谓家务。   夙兴夜寐,起早睡晚。夙,早。兴,起,指起身。   靡有朝矣:言不止一日,日日如此。   言:句首语词。遂,犹久。这两句说,我在你家既已久了,你就对我粗暴,虐待我了。   咥(xi,去声)然:大笑貌。   静言思之,静而思之。言:句中语词。   躬:身。悼,伤。此句犹言独自悲伤。   隰(xi,阳平):低湿之地。泮,同“畔”,边沿。这句连上句说,淇尚有岸,隰尚有泮,而其夫却行为放荡,没有拘束。   总角:结发,谓男女未成年时。宴:安乐,欢乐。此女子当在未成年时即与男子相识。   晏晏:和柔貌。   旦旦:即怛怛,诚恳貌。旦为“怛”的假借字。   不思其反:不要设想这些誓言会被违反。此为当时男子表示自己始终不渝之词。   反,指违反誓言的事。是,则。已,止,指爱情终止,婚姻生活结束。这两句大意说,我是没有想悼你会违反誓言,但我们的爱情却就这样地完了呀!   赏析:   《氓》是一首弃妇的诗,描写了弃妇与负心男子从订婚、迎取,又到遭受虐待、遗弃的经过,表达了弃妇对遭受虐待与遗弃的痛苦与悲哀, 同时也表达了她对“二三其德“的男子愤怒,尽管她也怀着对往事的无可奈何,但她对爱情与婚姻的忠贞又表现了坚决的抗议和”不思其反“的决心。诗的叙述似乎沿着事情的发展经过在安排,但写得跌宕起伏,曲折多变。有初恋的期待,有迎取的欢乐,有遭虐待的痛苦,有被遗弃的悲哀,更有不堪加回首的叹息。其中又暗用对比,前后的变化,男女认公的性格。这种事态的变化,情感的变化,就是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234313963在诗中用语也表达了现来。清人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写道:“氓为盲昧无知之称。《诗》当与男子不相识之初则称氓;约与婚姻则称子,子者男子美称也,嫁则称士,士则夫也。”而且选作意象的事物,既比喻得贴切、生动,也在暗示着情感事态怕脉络。初婚之时桑“其叶沃若”,遭遇遗弃之时,则“其黄而陨”。曲折其妙,情尽委曲,读来自有神韵 .
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2113,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5261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4102!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1653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回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我犹记得那时我们教师说,这个氓是骗婚骗嫁妆的。答因为他要抱布贸丝,所以推知女方家比他家富。-_-
诗经·卫风·氓》 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234313963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注释] 1、氓之蚩蚩:氓,(méng),蚩蚩:老实的样子。 2、布:货币。一说布匹。 3、即:靠近。 4、谋:商量。 5、顿丘:地名。 6、愆(qiān):过,误。 7、将:愿,请。 8、垝垣:垝(guǐ),垝垣:破颓的墙。 9、复关:诗中男子的住地。一说返回关来。 10、卜:用龟甲卜吉凶。 11、筮(音诗):用蓍草占吉凶。 12、体:卜卦之体。 13、咎言:凶,不吉之言。 14、贿:财物,嫁妆。 15、沃若:润泽貌。 16、鸠:斑鸠。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 17、耽(chén):沉湎于爱情。 18、说:脱。 19、陨:坠落。 20、徂尔:往你家,嫁与你。 21、食贫:过贫苦生活。 22、渐:沾湿。 23、爽:差错。贰:差错。 24、罔极:没有准则,行为不端。 25、二三其德:三心二意。 26、遂:久。 27、知:智。 28、咥(xī):大笑貌。 29、躬:自己,自身。 30、淇:淇水。 31、隰:当作湿,水名,即漯河。 32、泮(pàn):通畔,岸,水边。 33、总角:古时儿童两边梳辫。 [评析]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文章TAG:高中  课文  原文  高一  氓高中课文原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