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听说去欧美国家都要给小费在瑞士也有这样的小费文化吗 搜

瑞士的饭店宾馆的费用都已包含小费,所以可以不用给消费的。但是,如果接受了非常好的服务或给别人添了麻烦,你想表达一些感激之情,是可以给一些小费的。另外,乘搭的士及理发也习惯性的会给予小费。有不懂得可以找培莘 专业
没有

听说去欧美国家都要给小费在瑞士也有这样的小费文化吗  搜

2,美国人为什么要付小费

这是一种文化,在西方国家里都一样,不仅仅是美国。服务行业里都有这个习惯,象:餐饮业,酒店,酒吧,出租车,发廊等等无一列外,小费的比例一般都在消费数额的15%左右,这是对服务人员的一种尊重和肯定,对对方的服务满意时可无限制超越,不满意时也可少于15%,但不可以不给,这是体现顾客个人素养的问题,当然,你就是不想给,也可以--

美国人为什么要付小费

3,印度 是否有小费文化

由于被英国殖民了很长时间,印度保留了一些英国的传统,比如小费文化。一般出去吃饭回给一些零钱作为小费,住酒店时服务员提行李可可以给一些小费。印度的服务业态度非常好!
有的 因为种姓制度 高等级的人被服务 总要给人小费
10~20卢比足够了。如果是非常高级的餐厅,可以给50卢比。一般我都给10。

印度 是否有小费文化

4,美国的小费制度合理吗

美国的小费制度合理在美国是文化而已这个是合理的文化
给小费是服务行业中通行的对服务人员的酬谢方式。小费也叫小帐,相传在公元18世纪的伦敦餐馆里,餐桌上常放着一只碗,碗上写着“保证迅速服务”。客人只要将小额钞票或硬币投入碗里,便能享受侍应生提供的优质快速服务,有人认为这是小费“制度”的起源。其实中国古代早已有给“赏钱”的习惯,赏赐对象有店小二、奴仆、书童、小厮、跟脚等。中世纪末,德国的酒店主通常都要向客人索取小费,时称(给侍者的)“饮酒钱”,因在酒店里当帮工的女眷和伙计是不拿报酬的,以小费充作薪水。

5,不收外国人的小费是不是很不礼貌

楼主,您好。我客观点帮您分析下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小费的背景。国外的小费,不是我们一些人想的那种嗟来之食。其实,国外,小费的概念,是对你工作给予的肯定。他们觉得,hey,boy,well done!他们觉得你做的很好,这钱是你应得的。所以,接受他,接受别人对你的尊重和肯定。有什么不好呢?希望能帮上你一些~呵呵
这篇论文很好写啊,走出国门才知道,原来中国人的个人素质留给很多外国人不好的印象。我是一个注重个人素... 日本人都很有教养,有礼貌,通常都很文静,除非是看到了什么“卡哇伊(可爱)”的东西。他们总是很有耐心...
外国人认可你的服务和帮助才会给你小费,如果你不收他们就会觉得很纳闷?现在又很多“中国通”老外都认为在中国(服务业)消费不用给小费。小费不是一种施舍,是一种文化!以下是转载内容:小费文化是西方社会行之有年的传统与习惯,简单的说,顾客在接受商家提供服务时,除了要支付服务报酬以外,针对提供服务的人员,还须额外支付的一笔报酬作为小费。小费支付金额的范围,可以从总服务报酬的10%算起,没有上限的规定,服务得好就给得多,服务得一般就意思意思给,服务得不好才可以不给!但这笔报酬是直接归属于提供服务的人员自己,而不是属于他们所在的公司。

6,你对小费文化有什么看法

因为有小费的存在,所以每一桌只有一个固定的服务员。你叫别的服务员,人家是不管你的,最多礼节性说一句“我帮你去叫你的服务员”。那么多人来人往,只有一个人搭理你,这服务质量能高吗?美国餐厅里,叫不到服务员是常态,耐心等待是必修课。相比之下,国内服务员哪怕是态度不好,但是吆喝一嗓子总是能有人来照应你,我宁愿选择后者。
美国的小费文化已经从激励变成了义务,变成了道德绑架,过去是“给钱就是大爷”,现在是“不给钱就是孙子”。我们和服务人员都是被剥削的群体,真正的受益者是幕后老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贫富差距。
从我这几年的经历来看,我觉得小费已经成为了对消费者的绑架,成为了餐馆的创收手段。菜单上的食物价格,是不含税和小费的,税是固定的10%,小费15%是加上税之后的15%,也就是说你交的税也要给小费!
美国fine dining本来就不便宜,还要加上税收6%,小费10~20%,一顿饭凭空贵了2-3成。真的,比国内送外卖都贵了,当然,美国送外卖,送餐费+小费,双重体验,一个也不能少。很明显,小费就是商家控制成本的手段,将服务员的收入压力转嫁到顾客的头上。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等不同领域。这种文化的另一方面则是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引起争议。

7,世界各国付小费的习俗有哪些不同

据外媒lifegooroo网站报道,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国家,付小费的习俗也各不相同。当你到某国旅行时,你需要知道在该国如何支付小费,否则无论你去哪里,都会惹怒服务人员。以下是有关世界各地付小费的一些指导。巴西账单上总是会收取10%的标准服务费,你就没必要再付小费了。如果你想表现得很大方,那么5-10%的额外小费会让服务人员格外开心。只要记住付小费时尽量低调——巴西人不喜欢对此炫耀。以色列小费明确规定为10-13%。你受到的服务可能没那么好,但这些是规定。特拉维夫市(Tel Aviv)一些旅游区的餐厅可能会增加高达18%的小费,所以要注意避免重复给小费。迪拜在迪拜,餐厅对所有账单及酒吧账单收取10%的小费是强制性的。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多付一些迪拉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法定货币)。在迪拜服务员的薪资并不多,所以多付小费令他们很感激。德国德国酒吧和餐厅会将小费包含在你的消费中,但这并不是你的实际消费。按照惯例是将消费总额取整数,而之后按欧元算。小费在5 - 10%之间。结账的时候,你不会收到账单:你的服务员会告诉你实际消费,然后你告诉他们你想付多少,其中包括小费,之后交钱。
在日本: 当进人饭店大门时,顾客可向女招待员付一些小费,而对于其他人员可不必付。   在泰国: 顾客所付的小费,无论多少,都是需要的。   在新加坡: 付小费是被禁止的,如若付小费,则会被认为服务质量差   在澳大利亚: 没有给小费的习惯。   在瑞士: 饭店餐馆,不公开收取小费,而司机则可按明文规定收取车费10%的小费。   在法国: 付小费是公开的,服务性的行业可收不低于价款10%的小费,财政税收也将小费计入。   在意大利: 收小费属于“犹抱琵琶半掩面”的半公开现象。当遇到“拒收”的“示意”时,你最好是乘送账单之机递上小费。  一般在意大利饭店里(餐馆),客人最多给10%的小费。在咖啡馆酒吧,一般酒台上放着专给你放小费的小盘子或储钱猪。在旅馆里,通常每周给打扫清洁的女工5个欧元。坐出租车则不一定要给小费,把车钱凑成整数就行了。 在北非及中东地区: 收取小费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许多从事服务性活动的老人与孩子,小费是其全部收入。如遇顾客忘却付小费,他们会追上去索取的。   在美国: 小费现象是极普通而自然的礼节性行为。一般来说小费是消费的10%-15%,不过经常有人高兴多给点。有些餐厅在结账的时候专门列有一项是“小费”(gratuity),必须要交的。付小费的其他情况包括坐出租车和到旅馆请人搬行李等。在这些情况下付一两块钱小费就行了,而不是15%。坐出租车付10%的小费。严格地说,服务员应该为小费报税。但许多人少报,因为付的都是现金。  墨西哥人将付小费与收小费视为一种感谢与感激的行为。

文章TAG:小费  费文化  文化  听说  小费文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