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妙祥法师言语道断是什么意思

言语道断:,言语只是对于真理的形容描述,并不是真理本身。究竟的真理,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也不是心念所能思量的。

妙祥法师言语道断是什么意思

2,言语道断是什么意思及发音

【拼音】:yán yǔ dào duàn【释义】: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言语道断是什么意思及发音

3,佛教何谓言语道断

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 的方法解决问题。出处. 《缨络经》:“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搜一下:佛教:何谓言语道断?

佛教何谓言语道断

4,请问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开口便错动念即乖 这几句的出处

禅宗,顺序一般喜欢这样排 动念即乖 心行处灭 开口便错 言语道断
佛教我们四依法,其中的亿意不依语就是针对凡夫修行时把认知当做真相,当做智慧,执着于语言文字,因此按文字言语去理解道,理解般若智慧就会大错特错,开口说话,想用文字语言完整准确无误表示般若智慧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言语断道,心行处灭,开口便错,动念即乖。南无阿弥陀佛

5,何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真心是“空性”,本具“寂灭相”。从未出生,故永不断灭。 真心不触六尘,不与六尘境相应。而“言语”,“心性”却必然与“声尘,耳根,耳识心”“法尘,意根,意识心”等诸法相应。如上诸法,皆是生灭法。 如上等义,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来描述真心体性;而维摩诘大士,用“一默如雷”来显示。 大乘经教,时时处处不离“真心”,如是建立知见,则能近于佛法。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6,言语道断不可说一说就错的意思是什么

”言语道断,不可说,一说就错” 【解释】可以理解为言语的描述、评判 一说就会错,因为无法用言语去清楚表述。虽然道理是不虚的,可是道理有非逻辑性,有一些根本就是不可思议的。“言语道断”【出处】 《缨络经》:“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解释】 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 的方法解决问题。请采纳,有问题追问,祝好!【来自英语牛人团】
你好!不要出声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7,言语道断 心行路绝是什么意思祖师们有时为什么不肯直说呢

言道断绝:【释义】: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出处】:《缨珞经》:“言语道断,心行所灭。”【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意思是,真空妙有的如来真实意,是无法用语言来解说的,同样也不能用思维去推测。至于为什么?从唯识学的角度来说,人有八个识,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其中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是佛性,就是如来藏,就是真如,每个人都具足,但是一般凡夫体会不到,更别说为之所依。也就是说【阿赖耶识】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所以不论你怎么用思维,作意,思考,这些都只是【意识】的层面。所以经文告诉我们【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任何的境界显起,都是虚妄的,都不是你的法性真如。不要执着于言语,同样也不要执着于心境。
“言语道断 心行路绝”意思是说:“语言”(到这里)“此路不通”了,“心行”(到这里)也没有路可走了。心想象得到的地方,语言就可以表达;语言可以表达的东西,心就可以想象得到。“言语”和“心行”所可旅游的地方,只能是有名有相的事物。对于无名无相的东西,“言语”和“心行”就无能为力了。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言语道”,二、“心行路”。什么是“言语道”?什么是“心行路”?要了解这两个关键词,需要打个比方,现代人很熟悉的“铁轨道”与“火车行”,火车要跑,必须得有铁轨道;离开铁轨道,火车寸步难行。“言语道”与“心行路”的关系就象铁轨道与火车行的关系。“心行”,心的运行,必须依循“言语”之道;离开言语,心不能行。一切凡夫无不以思维想象为自已的心,一切思维想象无不以言语的形式来运作。离开言语,不能思维;离开思维,心不能行。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所说的心是“行”心,是凡夫心,是生死心,修行人不是要维护这个心,而是要“断”这个心,要“绝”这个心,最终要达到“言语道断,心行路绝”,才能证得真心,了生脱死。
刚要张嘴,已经不是,念头一动,面目全非,祖师慈悲,非是不肯,实是没有办法,只能指一指,要你自己看。
“言语道断 心行路绝”意思是说:“语言”(到这里)“此路不通”了,“心行”(到这里)也没有路可走了。心想象得到的地方,语言就可以表达;语言可以表达的东西,心就可以想象得到。“言语”和“心行”所可旅游的地方,只能是有名有相的事物。对于无名无相的东西,“言语”和“心行”就无能为力了。

文章TAG:言语道断  妙祥法师言语道断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