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自动铅笔

自动铅笔每年都有新产品,牌子也很多,有菱角的应该是日本牌子,因为日本自动笔喜欢这种设计,日本的自动笔最有名的有:三菱,百乐PILOT,斑马ZEBRA,樱花SAKURA,派通Pental,每年都有新产品出来,当然也有很多停产了,你可以去淘宝上收收看,没准可以找到你需要的那一支,祝你好运!

自动铅笔

2,绘图自动铅笔与书写铅笔有什么区别

没有“书写自动铅笔和绘画自动铅笔”的分类,只有书写自动铅笔和绘图自动铅笔的分类。结构上最显著的差异就是书写自动铅笔笔尖前面的护芯管短而绘图自动铅笔由于要配合绘图尺具以及看清绘图线条的关系,护芯管都比较长。一般使用无所谓——护芯管短写字时候运笔灵活些,而护芯管长则比较费铅,因为还剩很长一段就没法用了。

绘图自动铅笔与书写铅笔有什么区别

3,自动铅笔 优点 缺点

自动铅笔 相对于普通铅笔来说 他第一个优点是不用削,省事。第二个是相比之下笔芯比较细,对于绘图尤其是设计绘图来说比较精确。第三是便宜,笔芯普通的两三块钱一盒,当然好的很贵。个人认为一般的就能用了。第四是比较环保,可以为国家节省一些木材。日本做的铅笔很多都是从中国进口木材,这点很让人难受。缺点也不少,比如说太细容易折断,在使用时经常会卡主笔芯,还用一根笔芯快用完时有一段就不能用了。画画时这种大大不如普通铅笔好用。 我觉得大约就是这些,这是我平时用笔的感觉。

自动铅笔 优点 缺点

4,什么是全自动铅笔

全自动铅笔像圆珠笔一样,可以持续不断的书写,不必按动,笔芯自动出铅,让笔芯能够承受书写压力,不易折断,减少浪费。连续出铅芯的全自动铅笔,是在书写过程中保证有铅芯连续输出补偿铅芯磨耗的书写工具。它的原理是利用书写时的间断压力,压着护铅芯套向后移动,利用弹簧的复位力,阻尼圈的夹持力拔出铅芯。只要揿动几下揿头,可将储铅芯管内的多支铅芯通过引芯管、导芯管、夹片、阻尼圈后,送到护铅芯套接替用完的铅芯,达到连续输送多支铅芯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规格、各种硬度的铅芯和彩色铅笔,优点是使用中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5,自动铅笔的特点

自动铅笔优点:1、不用削,省事。2、笔芯比较细,对于绘图尤其是设计绘图来说比较精确。3、便宜,笔芯普通的两三块钱一盒,当然好的很贵。
主要看你的用途和喜好了。自动笔方面只有德国和日本的牌子最好,还有捷克的酷喜乐(koh-i-nor),如果你大量书写用,最好买德国的三大牌子,施德楼(scheadtler),红环(rotring)和辉铂嘉(faber-castell),一般来说现在很多的德国牌子都是日本代工,感觉还是德国原产的好一些,像红环的tikky系列,便宜不说,而且是德国原产,而红环的高端600和800都已经是日本产的了,而且金属笔身长时间书写会很累,不如tikky好用又便宜,施德楼的775,774也是不错的,笔头可以回缩,,辉铂嘉的设计很好,而且一般都是德国原产,只不过卡铅机制多为塑料,不像红环都是铜制。日本的牌子很多,自动笔就是日本人发明的,所以从设计来说,日本的产品有优点,像樱花(sakura)12x系列,笔身配重合理,使用舒适,卡铅头铜制,价格不高(十几元),还有pentel,斑马,百乐,白金,写乐等等,几十种,你可以上铅笔论坛看看评测,也许会有些帮助,另外,你使用的铅芯也要考虑,大量书写还是选择0.7的比较好,画画可以用2.0或者3.5mm,还有0.3,0.5,0.9,如果你是潮人,经济条件允许,我建议你买一支lamy的自动笔,scribble或者safari或者lamy2000,价格都在百元,但是物有所值。

6,怎么介绍自动铅笔

[编辑本段]自动铅笔的历史:  世界上第一支自动铅笔于1822年在英国发明。1915年日本人早川德治发明了一种自动铅笔,为了出口,给这种铅笔取名为“Every-Ready Sharp Pencil”。一开始这种新的书写工具并不受到日本国内认可,直到出口订单激增,受到国外认可之外,日本国内的需求才迅速增长。早川公司也凭借自动铅笔的销售得到了扩张。  自动铅笔于1970年代末开始在日本校园普及,并由日本夏普公司大量生产,自动铅笔使用前需放入由石墨制成的细笔芯(俗称铅芯),放入笔芯后关上后面的盖子以防止笔芯跌出来。自动铅笔内有弹簧,按压后面的盖子可以使笔芯由前端固定长度伸出,并写出粗细相同的字体。   木制铅笔为了维持书写顺利,需要时常卷削,自动铅笔的出现正顺应了人们使用方便的需要。自动铅笔,顾名思义,即不用卷削,能自动或半自动出芯的铅笔。  19世纪中期,自动铅笔在欧洲以手工艺品出现。19世纪末期德国开始商品化生产,但铅芯仍需人工削尖,产量有限。1903年日本开始使用机械制造活动铅笔,其结构简单,均为旋转式。40年代美国派克公司首批生产0.9mm旋转式活动铅笔,铅芯无须人工削尖。1965年日本研制成功0.5mm和0.7mm合成树脂细铅芯,并开发了新型三爪卡头,取代了传统的金属三爪卡头。同年日本派罗德自来水笔株式会社首次生产出脉动式细芯活动铅笔。70年代又相继开发了二次揿动式、双卡揿动式和甩打揿动式结构芯活动铅笔。1979年联邦德国法伯·卡斯特铅笔厂首次推出自动出芯式活动铅笔。1980年前后又研制成功了塑料二爪卡头,使自动铅笔在材料和结构上有了新的突破。 [编辑本段]分类  活动铅笔按铅笔直径大小分为粗芯(大于0.9m)和细芯(小于0.9m)活动铅笔。按出芯方式,可分为坠芯式、旋转式、脉动式和自动补偿式,4种活动铅笔。坠芯式靠铅芯重力自动出铅芯。旋转式靠旋转输送铅芯。脉动式(揿动式)靠揿动输送铅芯,结构有一次揿动式,即揿动一次出铅芯。二次揿动式,第一次揿动笔嘴伸出笔杆,第二次揿动铅芯伸出。双卡头揿动式,采用双卡头结构,缩短了卡头和笔嘴端部距离,使活动铅笔内最后剩下的8~15mm的一段残留铅芯,不用揿动可出一支整铅芯将其顶出,即可连续书写。自动补偿式(自动出芯)无须旋转或脉动装置,可自动补偿铅芯,连续书写。 [编辑本段]结构  脉动式机芯结构是活动铅笔普遍采用的基本结构形式,主要由笔杆、尖套、护芯管、卡头、锁紧箍、弹簧等组成(见图脉动式活动铅笔结构示意)。当储芯管受揿动压力(手指压力)作用时,克服弹簧的弹性力向下移动,并使卡头爪片张开,同时铅芯依靠自身的重力,离开在储芯管内的原来位置,在制动元件阻尼圈的控制下沿着护芯管壁移动一定长度。揿动压力释放后,弹簧恢复原位,铅芯被锁紧箍和卡头自动锁紧定位,完成一次脉动出芯过程。依此往复即可连续脉动出芯。 [编辑本段]树脂细铅芯  细芯活动铅笔的专用铅芯,具有挠曲强度高、书写性能好等特点。它主要以合成树脂为铅芯的粘结剂,常用的有聚乙烯醇、沥青、呋喃树脂、聚氯乙烯、ABC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以石墨为铅芯的着色剂;常用溶剂有水、乙醇等;常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磷酸三甲酚酯等为增塑剂,用来降低树脂在高温下的流动粘度,改善成型工性能;常以硬脂酸铅为稳定剂,防止树脂老化,抑制氧化过程进行;以液体石蜡、低分子聚乙烯等为润滑剂,改善树脂熔体的流动性能。  树脂细铅芯的制造是在惰性气体(如氩气)保护下或密封条件下,经高温焙烧碳化而形成石墨化结构,使其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书写性能。
自动铅笔的自述   小荷作文网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www.zww.cn" target="_blank">www.zww.cn</a> ,你也可以投稿<br>  我穿着一身绿衣裳,头上戴着一顶小帽子,心里装着一根又细又黑的铅,脚下穿着小白裤,干活的时候,铅从脚心冒出来。大家都叫我自动铅笔。   小荷作文网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www.zww.cn" target="_blank">www.zww.cn</a><br>  我专为小主人服务:小主人把我拿在手心里一笔一画的写字,可好看了!没有铅的时候,他轻轻地按动我头上的小帽子,铅就自动从我脚底出来,如果一整根铅用完了,小主人就从铅盒里拿出一根为我装上。   小荷作文网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www.zww.cn" target="_blank">www.zww.cn</a><br>  小主人很爱护我,不让我身上有一点灰尘,我也十分愿意为小主人工作。

7,世界上第一支按动铅笔是谁发明的

自动铅笔的历史:  世界上第一支自动铅笔于1822年在英国发明。1915年日本人早川德治发明了一种自动铅笔,为了出口,给这种铅笔取名为“Every-Ready Sharp Pencil”。一开始这种新的书写工具并不受到日本国内认可,直到出口订单激增,受到国外认可之外,日本国内的需求才迅速增长。早川公司也凭借自动铅笔的销售得到了扩张。  自动铅笔于1970年代末开始在日本校园普及,并由日本夏普公司大量生产,自动铅笔使用前需放入由石墨制成的细笔芯(俗称铅芯),放入笔芯后关上后面的盖子以防止笔芯跌出来。自动铅笔内有弹簧,按压后面的盖子可以使笔芯由前端固定长度伸出,并写出粗细相同的字体。   木制铅笔为了维持书写顺利,需要时常卷削,自动铅笔的出现正顺应了人们使用方便的需要。自动铅笔,顾名思义,即不用卷削,能自动或半自动出芯的铅笔。  19世纪中期,自动铅笔在欧洲以手工艺品出现。19世纪末期德国开始商品化生产,但铅芯仍需人工削尖,产量有限。1903年日本开始使用机械制造活动铅笔,其结构简单,均为旋转式。40年代美国派克公司首批生产0.9mm旋转式活动铅笔,铅芯无须人工削尖。1965年日本研制成功0.5mm和0.7mm合成树脂细铅芯,并开发了新型三爪卡头,取代了传统的金属三爪卡头。同年日本派罗德自来水笔株式会社首次生产出脉动式细芯活动铅笔。70年代又相继开发了二次揿动式、双卡揿动式和甩打揿动式结构芯活动铅笔。1979年联邦德国法伯·卡斯特铅笔厂首次推出自动出芯式活动铅笔。1980年前后又研制成功了塑料二爪卡头,使自动铅笔在材料和结构上有了新的突破。 [编辑本段]分类  活动铅笔按铅笔直径大小分为粗芯(大于0.9m)和细芯(小于0.9m)活动铅笔。按出芯方式,可分为坠芯式、旋转式、脉动式和自动补偿式,4种活动铅笔。坠芯式靠铅芯重力自动出铅芯。旋转式靠旋转输送铅芯。脉动式(揿动式)靠揿动输送铅芯,结构有一次揿动式,即揿动一次出铅芯。二次揿动式,第一次揿动笔嘴伸出笔杆,第二次揿动铅芯伸出。双卡头揿动式,采用双卡头结构,缩短了卡头和笔嘴端部距离,使活动铅笔内最后剩下的8~15mm的一段残留铅芯,不用揿动可出一支整铅芯将其顶出,即可连续书写。自动补偿式(自动出芯)无须旋转或脉动装置,可自动补偿铅芯,连续书写。 [编辑本段]结构  脉动式机芯结构是活动铅笔普遍采用的基本结构形式,主要由笔杆、尖套、护芯管、卡头、锁紧箍、弹簧等组成(见图脉动式活动铅笔结构示意)。当储芯管受揿动压力(手指压力)作用时,克服弹簧的弹性力向下移动,并使卡头爪片张开,同时铅芯依靠自身的重力,离开在储芯管内的原来位置,在制动元件阻尼圈的控制下沿着护芯管壁移动一定长度。揿动压力释放后,弹簧恢复原位,铅芯被锁紧箍和卡头自动锁紧定位,完成一次脉动出芯过程。依此往复即可连续脉动出芯。 [编辑本段]树脂细铅芯  细芯活动铅笔的专用铅芯,具有挠曲强度高、书写性能好等特点。它主要以合成树脂为铅芯的粘结剂,常用的有聚乙烯醇、沥青、呋喃树脂、聚氯乙烯、ABC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以石墨为铅芯的着色剂;常用溶剂有水、乙醇等;常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磷酸三甲酚酯等为增塑剂,用来降低树脂在高温下的流动粘度,改善成型工性能;常以硬脂酸铅为稳定剂,防止树脂老化,抑制氧化过程进行;以液体石蜡、低分子聚乙烯等为润滑剂,改善树脂熔体的流动性能。  树脂细铅芯的制造是在惰性气体(如氩气)保护下或密封条件下,经高温焙烧碳化而形成石墨化结构,使其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书写性能。
1564年,在英格兰的一个叫巴罗代尔的地方,人们发现了一种黑色的矿物--石墨。由于石墨能像铅一样在纸上留下痕迹,这痕迹比铅的痕迹要黑得多,因此,人们称石墨为“黑铅”。那时巴罗代尔一带的牧羊人常用石墨在羊身上画上记号。受此启发,人们又将石墨块切成小条,用于写字绘画。不久,英王乔治二世索性将巴罗代尔石墨矿收为皇室所有,把它定为皇家的专利品。用石墨条写它既好弄脏手,又容易折断。1761年,德国化学家法伯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用水冲洗石墨,使石墨变成石墨粉,然后同硫磺、锑、松香混合,再将这种混合物成条,这比纯石墨条的韧性大得多,也不大容易弄脏手。这就是最早的铅笔。直到18世纪未,世界上还只有英、德两国能够生产这种铅笔。因此,拿破仑·波拿巴发动了对邻国的战争后,英、德两国切断了对法国的铅笔供应,因此,拿破仑·波拿巴下令法国的化学家孔德在自己的国土上找到石墨矿,然后造出铅笔。但法国的石墨矿质量差,且储量少,孔德便在石墨中掺入粘土,放入窑里烧烤,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既好又耐用的铅笔芯。在石墨中掺入的粘土比例不同,生产出的铅笔芯的硬度也就不同,颜色深浅也不同。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铅笔上标有的h(硬性铅笔)、b(软性铅笔)、hb(软硬适中的铅笔)的由来。 给铅笔套上木杆外套的任务是美国的工匠门罗来完成的。他先造出了一种能切出木条的机械,然后在木条上刻上细槽,将铅笔芯放入槽内,再将两条木条对好、粘合,笔芯被紧紧地嵌在中间,这说是我们今天使用的铅笔。

文章TAG:自动  自动铅笔  铅笔  自动铅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