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美国为什么不参加世界杯

美国足球并没有刻意不踢世界杯,从1990年-2022年世界杯,美国队只缺席了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那届世界杯美国队在预选赛最后一场爆冷不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队,遗憾出局。 美国队也算是世界杯的常客,前4届世界杯,美国队参加了3次,并在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获得季军,而第3届世界杯,美国队因为球员拒绝在星期天比赛而不得不退赛。随后,从1954年-1986年,美国队连续缺席了9届世界杯。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美国队重返世界杯,但是他们在小组赛3战全负,进2球丢8球,直接出局,在24支参赛球队中排名第23名,仅比阿联酋高一点。 1994年美国世界杯,美国队作为东道主直接晋级,而吃了东道主的红利,美国队被分在了整体实力较弱的A组,并以1胜1平1负的战绩小组出线,晋级16强,但是1/8决赛里美国队0-1不敌巴西队,止步16强。 1998年法国世界杯,美国队不仅小组赛直接出局,而且排名第32位,即32支参赛球队中的最后一名,3场小组赛美国队0胜3负,进1球丢5球,是32支球队仅有的2支积0分的球队之一(另外一支是日本队)。 2002年韩日世界杯,美国队打进了8强,但在1/4决赛里0-1不敌德国队。 2006年德国世界杯,美国队小组赛直接出局。 2010年南非世界杯,美国队小组出线,打进16强,但是1/8决赛不敌加纳队。 2014年巴西世界杯,美国队小组出线,打进16强,但1/8决赛1-2不敌比利时队,再次止步16强。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美国队在最后一场保平即可出线的情况下,意外爆冷输给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队,最终无缘世界杯,连续8届打进世界杯的纪录就此终止。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美国队重新获得了晋级世界杯的资格,时隔8年,重返世界杯赛场。

美国为什么不参加世界杯

2,计算机如何显示英文字母和中国字

计算机中显示英文和汉字是用数据库和C语言结合起来来实现的。也可以是VB,java语言,但是无论那一种语言必须有与其所对应的数据库。
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一个字节占8位,一个字母占1个字节。计算机中,各种信息都是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存在的,不管是文字还是其它各种信息,在计算机中都是以0和1组成的二进制代码表示的,之所以能区别这些信息的不同,是因为它们采用的编码规则不同。英文字母用的是单字节的ascii码,汉字采用的是双字节的汉字内码 1、字符(英文,包括字母、数字、标点、运算符等)编码   字符的编码采用国际通用的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每个ascii码以1个字节(byte)储存,从0到数字127代表不同的常用符号,例如大写a的ascii码是65,小写a则是97。由于ascii码只用了字节的七个位,最高位并不使用,所以后来又将最高的一个位也编入这套编码码中,成为八个位的延伸ascii(extendedascii)码,这套内码加上了许多外文和表格等特殊符号,成为目前常用的编码。基本的ascii字符集共有128个字符,其中有96个可打印字符,包括常用的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另外还有32个控制字符。标准ascii码使用7个二进位对字符进行编码,对应的iso标准为iso646标准。   虽然标准ascii码是7位编码,但由于计算机基本处理单位为字节(1byte = 8bit),所以一般仍以一个字节来存放一个ascii字符。每一个字节中多余出来的一位(最高位)在计算机内部通常保持为0(在数据传输时可用作奇偶校验位)。由于标准ascii字符集字符数目有限,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无法满足要求。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又制定了iso2022标准,它规定了在保持与iso646兼容的前提下将ascii字符集扩充为8位代码的统一方法。iso陆续制定了一批适用于不同地区的扩充ascii字符集,每种扩充ascii字符集分别可以扩充128个字符,这些扩充字符的编码均为高位为1的8位代码(即十进制数128~255),称为扩展ascii码。 2、汉字的编码 (1)汉字内码   汉字信息在计算机内部也是以二进制方式存放。由于汉字数量多,用一个字节的128种状态不能全部表示出来,因此在1980年我国颁布的《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即国家标准gb2312-80方案中规定用两个字节的十六位二进制表示一个汉字,每个字节都只使用低7位(与ascii码相同),即有128×128=16384种状态。由于ascii码的34个控制代码在汉字系统中也要使用,为不致发生冲突,不能作为汉字编码,128除去34只剩94种,所以汉字编码表的大小是94×94=8836,用以表示国标码规定的7445个汉字和图形符号。   每个汉字或图形符号分别用两位的十进制区码(行码)和两位的十进制位码(列码)表示,不足的地方补0,组合起来就是区位码。把区位码按一定的规则转换成的二进制代码叫做信息交换码(简称国标码)。国标码共有汉字6763个(一级汉字,是最常用的汉字,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共3755个;二级汉字,属于次常用汉字,按偏旁部首的笔划顺序排列,共3008个),数字、字母、符号等682个,共7445个。   由于国标码不能直接存储在计算机内,为方便计算机内部处理和存储汉字,又区别于ascii码,将国标码中的每个字节在最高位改设为1,这样就形成了在计算机内部用来进行汉字的存储、运算的编码叫机内码(或汉字内码,或内码)。内码既与国标码有简单的对应关系,易于转换,又与ascii码有明显的区别,且有统一的标准(内码是惟一的)。 (2)汉字外码   无论是区位码或国标码都不利于输入汉字,为方便汉字的输入而制定的汉字编码,称为汉字输入码。汉字输入码属于外码。不同的输入方法,形成了不同的汉字外码。常见的输入法有以下几类:   按汉字的排列顺序形成的编码(流水码):如区位码;   按汉字的读音形成的编码(音码):如全拼、简拼、双拼等;   按汉字的字形形成的编码(形码):如五笔字型、郑码等;   按汉字的音、形结合形成的编码(音形码):如自然码、智能abc。   输入码在计算机中必须转换成机内码,才能进行存储和处理。 (3)汉字字形码   为了将汉字在显示器或打印机上输出,把汉字按图形符号设计成点阵图,就得到了相应的点阵代码(字形码)。全部汉字字码的集合叫汉字字库。汉字库可分为软字库和硬字库。软字库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硬盘上,现多用这种方式,硬字库则将字库固化在一个单独的存储芯片中,再和其它必要的器件组成接口卡,插接在计算机上,通常称为汉卡。   用于显示的字库叫显示字库。显示一个汉字一般采用16×16点阵或24×24点阵或48×48点阵。已知汉字点阵的大小,可以计算出存储一个汉字所需占用的字节空间。例:用16×16点阵表示一个汉字,就是将每个汉字用16行,每行16个点表示,一个点需要1位二进制代码,16个点需用16位二进制代码(即2个字节),共16行,所以需要16行×2字节/行=32字节,即16×16点阵表示一个汉字,字形码需用32字节。    即:字节数=点阵行数×点阵列数/8   用于打印的字库叫打印字库,其中的汉字比显示字库多,而且工作时也不像显示字库需调入内存。   可以这样理解,为在计算机内表示汉字而统一的编码方式形成汉字编码叫内码(如国标码),内码是惟一的。为方便汉字输入而形成的汉字编码为输入码,属于汉字的外码,输入码因编码方式不同而不同,是多种多样的。为显示和打印输出汉字而形成的汉字编码为字形码,计算机通过汉字内码在字模库中找出汉字的字形码,实现其转换。

计算机如何显示英文字母和中国字

3,汉字分享与交换的区别

分享:他人分着享受、使用、行使如果是实物,分享可以相互使用,但所有权不变;如果是虚拟的,例如信息,喜悦等,是单方面的。交换:彼此把自己的东西给对方;互换如果是实物,交换指互换,所有权改变;如果是虚拟的,例如情报等,是双方面的。
计算机中信息的编码 在计算机中,各种信息都是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存在的;也就是说,不管是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还是电影等各种信息,在计算机中都是以0和1组成的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之所以能区别这些信息的不同,是因为它们采用的编码规则不同。比如:同样是文字,英文字母与汉字的编码规则就不同,英文字母用的是单字节的ascii码,汉字采用的是双字节的汉字内码;但随着需求的变化,这两种编码有被统一的unicode码(由unicode 协会开发的能表示几乎世界上所有书写语言的字符编码标准)所取代的趋势;当然图形、声音等的编码就更复杂多样了。这也就告诉我们,信息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编码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高深的、跨学科的知识领域。1、字符(英文,包括字母、数字、标点、运算符等)编码 字符的编码采用国际通用的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每个ascii码以1个字节(byte)储存,从0到数字127代表不同的常用符号,例如大写a的ascii码是65,小写a则是97。由于ascii码只用了字节的七个位,最高位并不使用,所以后来又将最高的一个位也编入这套编码码中,成为八个位的延伸ascii(extendedascii)码,这套内码加上了许多外文和表格等特殊符号,成为目前常用的编码。基本的ascii字符集共有128个字符,其中有96个可打印字符,包括常用的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另外还有32个控制字符。标准ascii码使用7个二进位对字符进行编码,对应的iso标准为iso646标准。下表展示了基本ascii字符集及其编码: 字母和数字的ascii码的记忆是非常简单的。我们只要记住了一个字母或数字的ascii码(例如记住a为65,0的ascii码为48),知道相应的大小写字母之间差32,就可以推算出其余字母、数字的ascii码。 虽然标准ascii码是7位编码,但由于计算机基本处理单位为字节(1byte = 8bit),所以一般仍以一个字节来存放一个ascii字符。每一个字节中多余出来的一位(最高位)在计算机内部通常保持为0(在数据传输时可用作奇偶校验位)。由于标准ascii字符集字符数目有限,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无法满足要求。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又制定了iso2022标准,它规定了在保持与iso646兼容的前提下将ascii字符集扩充为8位代码的统一方法。iso陆续制定了一批适用于不同地区的扩充ascii字符集,每种扩充ascii字符集分别可以扩充128个字符,这些扩充字符的编码均为高位为1的8位代码(即十进制数128~255),称为扩展ascii码。下表展示的是最流行的一套扩展ascii字符集和编码: 2、汉字的编码(1)汉字内码 汉字信息在计算机内部也是以二进制方式存放。由于汉字数量多,用一个字节的128种状态不能全部表示出来,因此在1980年我国颁布的《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即国家标准gb2312-80方案中规定用两个字节的十六位二进制表示一个汉字,每个字节都只使用低7位(与ascii码相同),即有128×128=16384种状态。由于ascii码的34个控制代码在汉字系统中也要使用,为不致发生冲突,不能作为汉字编码,128除去34只剩94种,所以汉字编码表的大小是94×94=8836,用以表示国标码规定的7445个汉字和图形符号。 每个汉字或图形符号分别用两位的十进制区码(行码)和两位的十进制位码(列码)表示,不足的地方补0,组合起来就是区位码。把区位码按一定的规则转换成的二进制代码叫做信息交换码(简称国标码)。国标码共有汉字6763个(一级汉字,是最常用的汉字,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共3755个;二级汉字,属于次常用汉字,按偏旁部首的笔划顺序排列,共3008个),数字、字母、符号等682个,共7445个。 由于国标码不能直接存储在计算机内,为方便计算机内部处理和存储汉字,又区别于ascii码,将国标码中的每个字节在最高位改设为1,这样就形成了在计算机内部用来进行汉字的存储、运算的编码叫机内码(或汉字内码,或内码)。内码既与国标码有简单的对应关系,易于转换,又与ascii码有明显的区别,且有统一的标准(内码是惟一的)。 (2)汉字外码 无论是区位码或国标码都不利于输入汉字,为方便汉字的输入而制定的汉字编码,称为汉字输入码。汉字输入码属于外码。不同的输入方法,形成了不同的汉字外码。常见的输入法有以下几类: 按汉字的排列顺序形成的编码(流水码):如区位码; 按汉字的读音形成的编码(音码):如全拼、简拼、双拼等; 按汉字的字形形成的编码(形码):如五笔字型、郑码等; 按汉字的音、形结合形成的编码(音形码):如自然码、智能abc。 输入码在计算机中必须转换成机内码,才能进行存储和处理。 (3)汉字字形码 为了将汉字在显示器或打印机上输出,把汉字按图形符号设计成点阵图,就得到了相应的点阵代码(字形码)。 全部汉字字码的集合叫汉字字库。汉字库可分为软字库和硬字库。软字库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硬盘上,现多用这种方式,硬字库则将字库固化在一个单独的存储芯片中,再和其它必要的器件组成接口卡,插接在计算机上,通常称为汉卡。 用于显示的字库叫显示字库。显示一个汉字一般采用16×16点阵或24×24点阵或48×48点阵。已知汉字点阵的大小,可以计算出存储一个汉字所需占用的字节空间。例:用16×16点阵表示一个汉字,就是将每个汉字用16行,每行16个点表示,一个点需要1位二进制代码,16个点需用16位二进制代码(即2个字节),共16行,所以需要16行×2字节/行=32字节,即16×16点阵表示一个汉字,字形码需用32字节。 即:字节数=点阵行数×点阵列数/8 用于打印的字库叫打印字库,其中的汉字比显示字库多,而且工作时也不像显示字库需调入内存。 可以这样理解,为在计算机内表示汉字而统一的编码方式形成汉字编码叫内码(如国标码),内码是惟一的。为方便汉字输入而形成的汉字编码为输入码,属于汉字的外码,输入码因编码方式不同而不同,是多种多样的。为显示和打印输出汉字而形成的汉字编码为字形码,计算机通过汉字内码在字模库中找出汉字的字形码,实现其转换。 例1:已知汉字"春"的国标码为343ah,求其机内码? 机内码=国标码+8080h=343ah+8080h=b4bah 例2:用24×24点阵来表示一个汉字(一点为一个二进制位),则2000个汉字需要多少kb容量? (24×24/8)×2000/1024=140.7kb≈141kb

汉字分享与交换的区别

4,电脑如何显示英文字母和中国字

计算机汉字和英文字母显示原理:  国家标准汉字字符集GB2312-80共收集了共7445个汉字和图形符号,其中汉字6763个,分为二级,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汉字图形符号根据其位置将其分为94个“区”,每个区包含94个汉字字符,每个汉字字符又称为一个“位”。区的序号和位的序号都是从01到94,UCDOS软件中的文件HZK16和文件ASC16分别为16×16的国标汉字点阵文件和8×16的ASCII码点阵文件,以二进制格式存储。在文件HZK16中,按汉字区位码从小到大依次存有国标区位码表中的所有汉字,每个汉字占用32个字节,每个区为94个汉字。  在文件ASC16中按ASCII码从小到大依次存有8×16的ASCII码点阵,每个ASCII码占用16个字节。国家标准汉字字符集GB2312-80共收集了共7445个汉字和图形符号,其中汉字6763个,分为二级,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汉字图形符号根据其位置将其分为94个“区”,每个区包含94个汉字字符,每个汉字字符又称为一个“位”。区的序号和位的序号都是从01到94,UCDOS软件中的文件HZK16和文件ASC16分别为16×16的国标汉字点阵文件和8×16的ASCII码点阵文件,以二进制格式存储。在文件HZK16中,按汉字区位码从小到大依次存有国标区位码表中的所有汉字,每个汉字占用32个字节,每个区为94个汉字。在文件ASC16中按ASCII码从小到大依次存有8×16的ASCII码点阵,每个ASCII码占用16个字节。  在PC机的文本文件中,汉字是以机内码的形式存储的,每个汉字占用两个字节:第一个字节为区码,为了与ASCII码区别,范围从十六进制的0A1H开始(小于80H的为ASCII码字符),对应区位码中区码的第一区;第二个字节为位码,范围也是从0A1H开始,对应某区中的第一个位码。这样,将汉字机内码减去0A0AH就得该汉字的区位码。  例如汉字“房”的机内码为十六进制的“B7BF”,其中“B7”表示区码,“BF”表示位码。所以“房”的区位码为0B7BFH-0A0A0H=171FH。将区码和位码分别转换为十进制得汉字“房”的区位码为“2331”,即“房”的点阵位于第23区的第31个字的位置,相当于在文件HZK16中的位置为第32×[(23-1) ×94+(31-1)]=67136B以后的32个字节为“房”的显示点阵。  ASCII码的显示与汉字的显示原理相同,在ASC16文件中不存在机内码的问题,其显示点阵直接按ASCII码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不过每个ASCII码在文本中只占1个字节并且小于80h,每个ASCII码为8X16点阵,即在ASCII16文件中,每个ASCII码的点阵也只占16个字节。
中文版的系统 都能显示 中英文啊
都可以的
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一个字节占8位,一个字母占1个字节。计算机中,各种信息都是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存在的,不管是文字还是其它各种信息,在计算机中都是以0和1组成的二进制代码表示的,之所以能区别这些信息的不同,是因为它们采用的编码规则不同。英文字母用的是单字节的ASCII码,汉字采用的是双字节的汉字内码1、字符(英文,包括字母、数字、标点、运算符等)编码  字符的编码采用国际通用的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每个ASCII码以1个字节(Byte)储存,从0到数字127代表不同的常用符号,例如大写A的ASCII码是65,小写a则是97。由于ASCII码只用了字节的七个位,最高位并不使用,所以后来又将最高的一个位也编入这套编码码中,成为八个位的延伸ASCII(ExtendedASCII)码,这套内码加上了许多外文和表格等特殊符号,成为目前常用的编码。基本的ASCII字符集共有128个字符,其中有96个可打印字符,包括常用的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另外还有32个控制字符。标准ASCII码使用7个二进位对字符进行编码,对应的ISO标准为ISO646标准。   虽然标准ASCII码是7位编码,但由于计算机基本处理单位为字节(1byte = 8bit),所以一般仍以一个字节来存放一个ASCII字符。每一个字节中多余出来的一位(最高位)在计算机内部通常保持为0(在数据传输时可用作奇偶校验位)。由于标准ASCII字符集字符数目有限,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无法满足要求。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又制定了ISO2022标准,它规定了在保持与ISO646兼容的前提下将ASCII字符集扩充为8位代码的统一方法。ISO陆续制定了一批适用于不同地区的扩充ASCII字符集,每种扩充ASCII字符集分别可以扩充128个字符,这些扩充字符的编码均为高位为1的8位代码(即十进制数128~255),称为扩展ASCII码。 2、汉字的编码(1)汉字内码  汉字信息在计算机内部也是以二进制方式存放。由于汉字数量多,用一个字节的128种状态不能全部表示出来,因此在1980年我国颁布的《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即国家标准GB2312-80方案中规定用两个字节的十六位二进制表示一个汉字,每个字节都只使用低7位(与ASCII码相同),即有128×128=16384种状态。由于ASCII码的34个控制代码在汉字系统中也要使用,为不致发生冲突,不能作为汉字编码,128除去34只剩94种,所以汉字编码表的大小是94×94=8836,用以表示国标码规定的7445个汉字和图形符号。  每个汉字或图形符号分别用两位的十进制区码(行码)和两位的十进制位码(列码)表示,不足的地方补0,组合起来就是区位码。把区位码按一定的规则转换成的二进制代码叫做信息交换码(简称国标码)。国标码共有汉字6763个(一级汉字,是最常用的汉字,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共3755个;二级汉字,属于次常用汉字,按偏旁部首的笔划顺序排列,共3008个),数字、字母、符号等682个,共7445个。  由于国标码不能直接存储在计算机内,为方便计算机内部处理和存储汉字,又区别于ASCII码,将国标码中的每个字节在最高位改设为1,这样就形成了在计算机内部用来进行汉字的存储、运算的编码叫机内码(或汉字内码,或内码)。内码既与国标码有简单的对应关系,易于转换,又与ASCII码有明显的区别,且有统一的标准(内码是惟一的)。 (2)汉字外码  无论是区位码或国标码都不利于输入汉字,为方便汉字的输入而制定的汉字编码,称为汉字输入码。汉字输入码属于外码。不同的输入方法,形成了不同的汉字外码。常见的输入法有以下几类:  按汉字的排列顺序形成的编码(流水码):如区位码;   按汉字的读音形成的编码(音码):如全拼、简拼、双拼等;   按汉字的字形形成的编码(形码):如五笔字型、郑码等;  按汉字的音、形结合形成的编码(音形码):如自然码、智能ABC。  输入码在计算机中必须转换成机内码,才能进行存储和处理。 (3)汉字字形码  为了将汉字在显示器或打印机上输出,把汉字按图形符号设计成点阵图,就得到了相应的点阵代码(字形码)。全部汉字字码的集合叫汉字字库。汉字库可分为软字库和硬字库。软字库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硬盘上,现多用这种方式,硬字库则将字库固化在一个单独的存储芯片中,再和其它必要的器件组成接口卡,插接在计算机上,通常称为汉卡。  用于显示的字库叫显示字库。显示一个汉字一般采用16×16点阵或24×24点阵或48×48点阵。已知汉字点阵的大小,可以计算出存储一个汉字所需占用的字节空间。例:用16×16点阵表示一个汉字,就是将每个汉字用16行,每行16个点表示,一个点需要1位二进制代码,16个点需用16位二进制代码(即2个字节),共16行,所以需要16行×2字节/行=32字节,即16×16点阵表示一个汉字,字形码需用32字节。   即:字节数=点阵行数×点阵列数/8  用于打印的字库叫打印字库,其中的汉字比显示字库多,而且工作时也不像显示字库需调入内存。  可以这样理解,为在计算机内表示汉字而统一的编码方式形成汉字编码叫内码(如国标码),内码是惟一的。为方便汉字输入而形成的汉字编码为输入码,属于汉字的外码,输入码因编码方式不同而不同,是多种多样的。为显示和打印输出汉字而形成的汉字编码为字形码,计算机通过汉字内码在字模库中找出汉字的字形码,实现其转换。

文章TAG:现在去美国需要什么条件2022现在  美国  需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