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重点

15课,17课,9课,6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重点

2,七年级下册历史

描绘了宋朝时期卞京的繁荣景象

七年级下册历史

3,七年级下册历史朝代顺序

唐宋元明清
隋、唐、五代、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元、明、清

七年级下册历史朝代顺序

4,我想知道 初一下册 历史 要背的内容呀因为书上有太多东西了我想

京杭大运河修建的原因作用路线,贞观之治的措施,武则天统治的简要概况,盛世经济的表现(特别是农业方面的表现)科举制发展的历史和影响,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特别是同吐蕃的友好关系)唐朝同日本的友好关系,隋唐文化中唐诗的风格代表人物,赵州桥的简单情况和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成就 。以后的随后告诉你太多了,打字太麻烦
中国古代名妓

5,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1.记住隋文帝建立隋朝的时间与都城。 2.记住统一时间。 3.隋炀帝开通运河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一。 4.开凿运河时间:605年。(重点) 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重点) 5。意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重点) 6.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江南河,邗沟。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重点)

6,初一下册历史

1.例举与北宋并存得少数名族政权得名称、建立得时间、建立者 辽国 耶禄阿保机 西夏 完颜阿骨打 金国
并立:契丹,906年,耶律阿保机。 西夏,1038年,元昊 金,1115年,完颜阿骨打。 南移: 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南方温和湿润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南方相对安定 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
1、辽政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国,阿保机就是辽太祖。西夏: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建立政权。 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北方长期的战乱,导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魏晋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并在后世不断发展;政治重心的南移也对经济重心的南移起到了促进作用。最根本的是北方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生产经验。

7,七下历史问题

李杜异同论(节取中国文学小史社会诗人) 作者:赵景深 杜甫与李白是绝对不同的两个诗人。李白是乐天的,杜甫是悲亲的,无怪乎李白对杜甫有(饭颗山头)之讥呢。他们两 人作风如此不同,当然我们不能分出优劣来,也用不着分。勒买特说:我以为一个人嗜好那篇作品,便可以说在他先在 看来,那篇作品是好的。批评不能有一定的衡量的,倘若那作品已经在水平线以上了。因之,我们且不论李杜优劣,但 看其不同处好了。表录于后。。。。。 李白 南方化 仙品 出世 浪漫 受道家影响 才 情 乐自然 杜甫 北方化 圣品 入世 写实 本儒教见地 学 性 泣时事 次可医人辑
李白是盛唐时期,杜甫是晚唐时期,他们所处的年代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自然是做的风格也不同咯。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朝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感情热烈,气势宏大,想像丰富,语言清新,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终身都有“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和格律严谨、情感内敛、沉郁顿挫、充满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在诗体上,李白擅长古歌行体,擅长五言七绝,他性格自由奔放使他不囿于格律音韵,他的《蜀道难》长短参差。而杜甫精于音律,擅长铺陈排比,因此律诗尤其是七律是他的长处。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而杜甫的诗多含蓄曲折、沉郁顿挫。
李白与杜甫都是在唐朝由盛转衰的那个时期,但李白又靠前点大杜甫十几岁 李白写诗的风格是浪漫,豪放 而杜甫则是反应现实生活为主的 从这点上看,两个人的思想略微的有点不同,这主要就是俩人所处的时代有点偏差造成的
李白的诗都是比较浪漫的 杜甫的诗是反映了显示生活的 所以这个方面是不同的

文章TAG:历史  人教  人教版  七年  七下历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