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绩效审计的概述

绩效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所进行的审计。其中,经济性是指在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者服务及其他成果时所耗费的资源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性是指一定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即一定的投入是否得到最大的产出。效果性则是指被审计单位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开展绩效审计,有利于建立高效廉洁政府,减少国家经济损失,提高社会效益,也有利于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绩效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包括环境的保护、社会的安定、民心的凝聚力等,因而绩效审计可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维护民主与法治建设。

绩效审计的概述

2,简述绩效审计的审计重点

绩效审计的审计重点有四点:行政成本审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重点投资项目绩效;资产管理使用绩效。1、行政成本审计行政成本简单地说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在履行职责时发生的必要的经费支出。开展行政成本审计就是审查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一步揭示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堵塞漏洞,节约开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2、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以资金运行轨迹为主线,从管理、使用等环节发现问题,确保专项资金发挥更大效益。一是审查政策的执行。二是审查管理使用情况。三是审查效益发挥情况。 3、重点投资项目绩效对单位投资项目进行审计,主要从项目建设、管理、运行等方面揭示存在的问题,提高资金效益。一是投资决策方面的审计。二是项目管理方面的审计。三是财务管理方面的审计。 4、资产管理使用绩效(1)审计资产的完整性,包括资产购置的真实性、合规性,看资产购置是否进行了采购或招投标,有无存在私自购置的问题;资产核算是否规范。(2)审计资产管理环节,看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制度运行是否有效,管理、使用、责任是否落实到位等。(3)审计资产效益发挥情况,重点审查资产利用率,看有无因资产闲置或使用不当或管理不善而造成损失浪费的问题,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审计建议,进一步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简述绩效审计的审计重点

3,什么是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所进行的审计。1、经济性是指在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者服务及其他成果时所耗费的资源最少、成本最低。2、效率性是指一定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即一定的投入是否得到最大的产出。3、效果性则是指被审计单位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扩展资料:绩效审计的分类:1、财政性资金(或称公共资金)支出。其主要形式有:(1)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行政单位涉及各级政府部门、人大、政协、以及由国家财政提供工作经费党派机关和部分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卫生、社会福利及其它社会公共事业部门。(2)国家投资建设项目。主要是指由财政性资金(财政拨款或财政融资)投资的各种建设项目。有些项目并不全部是由国有资金投入的,但只要是属于政府审计管辖范围内的投资项目都可以进行绩效审计。(3)其他各种专项公共资金的使用。专项资金是指财政预算安排的或有关部门、单位依法自行组织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财政性资金。比如行政事业专项资金、社会保障基金、农业专项资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等。(4)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2、国有及国有资产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是我国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开展得比较早的领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绩效审计

什么是绩效审计


文章TAG:绩效  绩效审计  审计  概述  绩效审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