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唱歌的瓶子,有没有一唱歌里面雪花什么的就会动的瓶子
来源:整理 编辑:去留学呀 2023-06-16 08:23:51
本文目录一览
1,有没有一唱歌里面雪花什么的就会动的瓶子

2,二会唱歌的瓶子1用嘴吹装有不同水量的瓶子发出的声音会不
你想问的是用嘴吹装有不同水量的瓶子,发出的声音会不同吗,是的。瓶子里的水柱越短,发出的音调越高。用嘴吹瓶子使瓶子里的空气柱振动,空气柱越短越容易震动,发出的音调也越高。

3,快要到我女朋友的生日了我有送什么礼物才好呢
那你就送他一个会唱歌的瓶子然后装满她最喜欢的酒拉!
4,二会唱歌的瓶子用嘴吹装有不同水量的瓶子发出的声音会不同
频率振动快慢不一样。当瓶子里面的水量发生改变时,也就是改变了里面空气柱的长短,导致频率振动快慢不一样,因此发出的音调就不同。声音的产生为物体本身振动而发出声音,但是也有例外,题中向瓶内吹气,之所以能够发出声音,不是因为瓶子在振动,而是里面的空气柱在振动。
5,有没有会唱歌的杯子 又能发光的 倒冷水会变色 倒热水又会变色的杯子呢
这个叫做“音乐杯”,你在淘宝网就可以找到哇~!
不仅可以变色,你愿意的话还可显示你的照片呢~
价格从几元到200的都有,你可以找找你想要的型号。
淘宝网很不错的。有。昨天还看有卖的 只是不会唱歌。也有唱歌的 但是要去精品店买没有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只要你有钱,火箭都可以上天,何况一个杯子!
6,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课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课教案《会唱歌的瓶子》”的核心目标是让幼儿充分体验游戏与在音乐中感受自制乐器的快乐。下面快随的我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课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活动目标: 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让瓶子发出声音。 活动准备: 歌曲《表情歌》音乐磁带,幼儿人手一个瓶子宝宝,各种操作材料(玉米、黄豆、葵花籽、小石块。)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 1.聆听,说说谁在唱歌? 2.联系生活,说说周围事物中谁会唱歌。 3.出示瓶子宝宝导入新课。 二、想一想 1.怎样能让你的瓶子宝宝唱起歌来呢? 2.幼儿自由交流。(引导幼儿想象出让"瓶子宝宝"唱歌的方法。) 三、试一试 1.简单介绍操作材料。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黄豆、玉米、葵花籽、小石块,小朋友自己来动动手,想想办法,让你的瓶子宝宝唱起歌来,好吗? 2.提出操作要求: 师:待会儿小朋友可以选择一样材料放进瓶子里试一试,盖上盖子,摇一摇,听一听;它唱出来的歌声是怎样的?试好了以后,再换另一样材料试一试,听一听,它们发出来的声音一样吗?哪一种最响亮? 3.幼儿自由尝试、探索。 (1)提醒幼儿注意倾听装不同材料的瓶子发出的声音。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4.分享交流操作结果。 (1)感受不同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 (2)小结: 四、小结表演 师:现在我们每一个小朋友手上都有一个会唱歌的瓶子宝宝,那我们来为歌曲伴奏好不好?
7,跟瓶子一起唱歌的这篇阅读的练习的资料
通读全文,抓住人物和事件,在横线上把情节补充完整。(2分) (1) (2)我发现草叶儿送回瓶子; (3) (4)我听草叶儿和瓶子一起唱歌。 19.草叶儿既纯朴而又自尊,请具体分析小说是怎样通过细节刻画草叶儿这一性格的。(4分) 20.小说的题目“跟瓶子一起唱歌”耐人咀嚼,请结合文中画线的句子(有时空灵而忧伤,有时又突然变得无比高亢雄浑),谈谈你的理解。(4分)这个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小女孩)却为了一个上学的梦想而每天如此艰辛地工作,感动了我
8,幼儿园教案科学瓶子为什么破了
活动目标: 1.感知摇动装入不同物品的瓶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效果。 2.自制各种瓶子乐器,并演奏简单的乐曲。 活动准备: 1.各种饮料瓶、色纸、胶水、豆子、米、沙、石子等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导入课题。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一个瓶子,一边摇动一边说:“这是一个会唱歌的瓶子,听,我的瓶子发生什么声音了?” 2.为什么我瓶子会“唱歌?” 3.猜一猜瓶子里面有什么? 4.教师出示另一个瓶子,问:“怎样才能使这个瓶子也唱歌?” 二、幼儿自制瓶子乐器 教师说:“待会儿,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瓶子,选一种你喜欢的东西,装一勺子放入你的瓶子里,然后拧好盖子,就做好了一个瓶子乐器。” 三、幼儿感知瓶子发出的不同声音。 1.你的乐器是用什么做的?他会发出什么声音? 2.小朋友做的乐器发出的声音都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不同的东西放入瓶子里会有不同的声音效果。 四、用自制的乐器演奏乐曲 教师问:“我们可以用这些瓶子乐器做什么?”(表演/演奏) “我们的瓶子乐器除了会唱歌、还会跳舞。”幼儿演奏乐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五、幼儿装扮自制的乐器 “我们的瓶子棒棒?”(棒)“那我们好好为它打扮打扮。请小朋友利用这些色纸打你的瓶子乐器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教师为幼儿准备各种色纸,幼儿根据自己意愿装饰乐器,发挥想象。活动目标:1.尝试发现用瓶子看物体的多种变化,感受瓶子的神奇功能。2.乐意探索影像变化的秘密,能用较清晰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猜测和发现。3.萌发进一步探究瓶子的兴趣和愿望。活动准备:教具:记录板、笔、ppt学具:人手一个装满水的瓶子、卡片两张、记录表活动过程:一.谈话回忆,产生探究瓶子的愿望。(出示瓶子)老师带来了什么?那你说说看,瓶子有什么本领呢?你们坐在位置上说,让老师听听看,你说的什么本领。二.探索记录、表述发现并思考原因。实验一:观察现象,发现变化——记录表达初次实验探究中的发现。今天我们要来一起玩一个新游戏,这个游戏我们需要用水来帮忙。你看,瓶子加上税就变成了一个瓶子眼镜,通过瓶子眼镜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有趣的变化呢?想不想来试一试。待会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老师在桌上准备了3份实验材料,一个就是瓶子眼镜,还有两张卡片。(介绍卡片,认识卡片上的图案特征)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大了?还有什么变化,你是怎么发现的?(教师巡视并和个别幼儿交流发现)分享交流:请大家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师生共同记录发现。通过第一次实验,你们有了一些发现。有的...有的...可是这些发现你们都找到了吗?实验二:再次观察,探究原因——验证归纳因方法不同导致的变化。提出要求:你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找到这些变化呢?除了这些变化,你还能找到那些新的发现,把你所有的新发现都记录在这张表格里,另外请你想一想、说一说你使用什么方法看到这些变化的。1.刚刚的发现有没有都找到?有没有新的发现和大家一起分享?你是用什么方法看到的?(继续记录幼儿的新发现)2.装满水的瓶子就像一个魔术师,让我们看到的图片发生了这么多奇妙的变化,瓶子的本领真大,真神奇!一起来说一说这些变化吧。3.我们用同样的瓶子看卡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变化呢?(师生共同记录并总结。)4.集体验证:瓶子拿得近和远,透过瓶子看会有不一样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透过瓶子你们看得到我的眼睛吗?如果要让我的眼睛看上去特别大,该怎么办?实验三:合作实验,猜测验证——发现改变物体位置后新的影像变化1.出示实验材料,引发猜测:如果把一群小鸭子放在一个瓶子的后面移动,透过瓶子看,小鸭子会有什么变化呢?2.观看视频操作,表述发现:你们发现了什么变化?3.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瓶子排成一排,让一群小鸭在瓶子后面移动,透过瓶子看,小鸭会有什么变化呢?(演示操作,观看发现。)小小的瓶子本领却是非同凡响的,它能让我们看到的东西发生很多有趣的变化。三、拓展延伸,欣赏并感受瓶子创意之趣。那小小的瓶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本领和作用呢?(观赏ppt)小小的瓶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么多创意,瓶子的本领真大呀!同一种瓶子眼镜就会有这么多的发现,那么大小形状不同的瓶子,那他们当瓶子眼镜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变化呢?请你们回去自己探索一下吧!
9,小班计算活动比较多少
小班计算活动:比较多少 刘慧敏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活动重点和难点 : 让幼儿学习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活动准备: 1、兔妈妈、兔宝宝、礼物盒子、裙子和帽子若干。 2、供幼儿操作的材料,猫、狗、小鸡的图片、及鱼、骨头、虫子若干。3、轻松欢快的音乐。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兴趣。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客人!是谁呀?(出示兔妈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吧,原来今天是兔宝宝们的生日,兔妈妈给她们买了一些礼物,你们看!(出示礼物装有裙子的礼物盒)你们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吗?(教师拆开礼物盒出示裙子)幼儿回答(裙子)可是兔妈妈不知这裙子够不够分给每一只兔宝宝呢?(幼儿讨论)请幼儿示范、操作。(幼儿观察他是怎样分的?)然后提问幼儿:多了什么?少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教师小结用一一对应的方面记录结束) 2、出示另一盒礼物(里面装帽子)教师:“兔妈妈还买了一份礼物!我们再拆拆看是什么呢!”请一位幼儿拆,并进行分礼物。看看有什么发现!(一样多)3、最后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学会了一个本领。能用一一对应方法记录,帮助了兔妈妈。以后我们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找出谁多谁少了。二、幼儿操作操作,感受一一对应的方法。1、兔妈妈高兴极了,为兔宝宝们开了一个生日舞台,你们看她请来了哪些客人?(一一出示猫、狗、小鸡、兔子的图片)你们知道它们都喜欢吃什么吗?(猫喜欢吃鱼、狗喜欢吃骨头、小鸡喜欢吃虫、兔子喜欢吃红萝卜)兔妈妈说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还想我们帮她个忙呢?(事情是这样的:兔妈妈请的客人太多了,不知道食物准备够了没有。想请大家来给她帮帮忙,行吗?)小朋友你们想想办法,比一比看什么食物多了什么食物少,什么食物和动物是一样多的?(告诉小朋友,每个袋子里食物的数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比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要动脑筋)引导比完后还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2、小朋友我这里有三个大碟子,食物多了的请到1号碟子前面来。食物少了的请到2号碟子前面来。食物和小动物一样多的请到第3号碟子前面来。全都分好后,我们一起把食物送到兔妈妈家去。3、分组幼儿操作,感受一一对应的方法。第一组幼儿:食物4动物5,颜色相同第二组幼儿:食物5动物5,颜色相同第三组幼儿:食物4动物5,颜色不同第四组幼儿:食物5动物6,颜色不同。 相关内容:会唱歌的车糖果娃娃送小动物回家活动内容:会唱歌的瓶子小班教案:开心跳跳糖小雨点的朋友小班撕纸彩纸飘飘查看更多>> 小班教案小班计算活动:比较多少 刘慧敏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活动重点和难点 : 让幼儿学习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活动准备: 1、兔妈妈、兔宝宝、礼物盒子、裙子和帽子若干。 2、供幼儿操作的材料,猫、狗、小鸡的图片、及鱼、骨头、虫子若干。3、轻松欢快的音乐。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兴趣。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客人!是谁呀?(出示兔妈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吧,原来今天是兔宝宝们的生日,兔妈妈给她们买了一些礼物,你们看!(出示礼物装有裙子的礼物盒)你们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吗?(教师拆开礼物盒出示裙子)幼儿回答(裙子)可是兔妈妈不知这裙子够不够分给每一只兔宝宝呢?(幼儿讨论)请幼儿示范、操作。(幼儿观察他是怎样分的?)然后提问幼儿:多了什么?少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教师小结用一一对应的方面记录结束) 2、出示另一盒礼物(里面装帽子)教师:“兔妈妈还买了一份礼物!我们再拆拆看是什么呢!”请一位幼儿拆,并进行分礼物。看看有什么发现!(一样多)3、最后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学会了一个本领。能用一一对应方法记录,帮助了兔妈妈。以后我们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找出谁多谁少了。二、幼儿操作操作,感受一一对应的方法。1、兔妈妈高兴极了,为兔宝宝们开了一个生日舞台,你们看她请来了哪些客人?(一一出示猫、狗、小鸡、兔子的图片)你们知道它们都喜欢吃什么吗?(猫喜欢吃鱼、狗喜欢吃骨头、小鸡喜欢吃虫、兔子喜欢吃红萝卜)兔妈妈说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还想我们帮她个忙呢?(事情是这样的:兔妈妈请的客人太多了,不知道食物准备够了没有。想请大家来给她帮帮忙,行吗?)小朋友你们想想办法,比一比看什么食物多了什么食物少,什么食物和动物是一样多的?(告诉小朋友,每个袋子里食物的数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比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要动脑筋)引导比完后还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2、小朋友我这里有三个大碟子,食物多了的请到1号碟子前面来。食物少了的请到2号碟子前面来。食物和小动物一样多的请到第3号碟子前面来。全都分好后,我们一起把食物送到兔妈妈家去。3、分组幼儿操作,感受一一对应的方法。第一组幼儿:食物4动物5,颜色相同第二组幼儿:食物5动物5,颜色相同第三组幼儿:食物4动物5,颜色不同第四组幼儿:食物5动物6,颜色不同。 相关内容:会唱歌的车糖果娃娃送小动物回家活动内容:会唱歌的瓶子小班教案:开心跳跳糖小雨点的朋友小班撕纸彩纸飘飘查看更多>> 小班教案
10,小学科学它们能吸水吗的教案
一、课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它们吸水吗?” 二、执教者及所属学校:钱俊 武大二附小 三、教材分析及处理: 作为“材料”单元的一部分,这节课主要研究材料的吸水能力。教材中设计了以下四项教学活动:1、通过简单的对比实验观察、描述和比较金属、塑料、木头、纸的吸水能力;2、借助放大镜,运用折、揉、撕等方法观察纸的特点;3、了解中国古代造纸的过程;4、自己动手造一张再生纸。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科学探究学习的特点,我对教材作了如下处理: 一、以“材料的吸水能力可能与什么有关”作为探究活动的主题,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和比较纸、木头、金属、塑料的吸水能力,发现各种材料的吸水能力不同,产生“为什么各种材料的吸水能力不同”的问题并提出假设,之后增加一组对四种材料的结构进行观察的活动,发现纸、木头等容易吸水的材料表面有很多缝隙,材料的吸水能力与材料的结构有关;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观察纸的特点,认识到纸是由很细小的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正是这种结构方式,使纸的纤维之间有很多空隙,所以容易吸收、渗透水分,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材料的特性是与它们的构造相关联的;最后,让学生思考古代造纸采用什么原料,现代造纸采用什么原料,使学生意识到造纸要用富含纤维的物体作原料,废纸可以循环利用。 二、根据教学重点,对教学活动作出相应的取舍。这节课共有多个教学活动,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把所有教学活动充分地展开是不太现实的,根据“材料的吸水能力与什么有关”这个探究的主题,我对教学活动做了如下取舍:把收集证据,验证材料的吸水能力与材料的结构有关的探究过程作为整节课教学的重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观察比较各种材料的结构;对于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等探究过程作了弱化处理。例如观察、比较各种材料的吸水能力这个教学活动,教材要求学生按照吸水能力给四种材料排列顺序,这就需要让学生分析比较吸水能力时如何控制变量。我将这个教学活动作为提出 “材料的吸水能力与什么有关”这一科学问题的情境,由教师直接提供大小、形状几乎相同的材料让学生比较,只要求学生按照容易吸水和不容易吸水给四种材料分类。 四、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材料的吸水性和材料的结构有关; 纸是由纤维组成的,有很多缝隙,所以容易吸水。 2.过程与方法:做简单对比实验比较材料的吸水能力; 借助放大镜等简单工具观察比较材料的结构;能用合适的词语描述材料的吸水能力和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 意识到废纸可以循环利用。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收集证据探究材料的吸水能力和材料的结构有关。 六、教学准备: 为每个组准备:大小、形状、厚薄尽量相同的纸片、金属片、塑料片和木片;稀释过的红墨水,滴管;餐巾纸、素描纸,放大镜;泡好的纸浆,塑料杯、筷子、棉布,毛巾。 教师准备:介绍古代造纸过程的光碟,实物投影仪。 七、教学过程 一、探究材料的吸水能力和结构之间的关系。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提问:大小形状相同的金属片、塑料片、纸片、木片,哪些材料容易吸水,哪些材料不容易吸水? 2.学生作出猜测 3.学生制定研究方案 4.汇报并讨论:怎样控制往每种材料上滴的水一样多呢? 5.学生分组观察比较几种材料的吸水能力,教师巡视指导。 6.汇报交流:在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哪些材料容易吸水?哪些材料不容易吸水?纸和木头上的水到哪里去了? 7.提出科学问题:你们认为材料的吸水能力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二)交流讨论,作出假设 (三)观察比较,验证猜测 1.分组使用放大镜观察比较几种材料的特点。 2.汇报交流:通过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四)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小结:纸片、木片等容易吸水的材料都有许多缝隙,金属片、塑料片等不容易吸水的材料几乎没有缝隙,材料的吸水能力与材料的结构有关。 二、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纸的结构,研究其容易吸水的原因。 1.提问:纸有许多缝隙,让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纸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 2.观察活动:把纸撕开,使用放大镜观察它们里面的结构。 3.汇报交流:你们有什么发现? 4.小结:纸是由很多细小的纤维组成的,纤维之间有空隙,所以容易吸水。 三、了解造纸要用富含纤维的物体做原料,意识到废纸可以循环利用。 1.提问:纸是由纤维组成的,那古人选择什么作为造纸的原料呢?为什么用这些东西作为造纸的原料呢? 2.播放古代造纸过程的视频,介绍古代造纸的过程。 3.讨论:现在人们用来造纸的原料有哪些?废纸能作为造纸的原料吗? 4.演示:用废纸制造再生纸。 5.学生观察造出的再生纸。 6.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处理用过的废纸? 板书设计: 4.它们吸水吗? 纸片 面积大、吸水快 有缝隙,纤维 容易吸水 木片 面积较大,吸水较慢 有缝隙 金属片 几乎不吸水 无缝隙 不易吸水 塑料片 几乎不吸水 无缝隙 结论:材料的吸水能力和材料的结构有关。活动目标: 1.感知摇动装入不同物品的瓶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效果。 2.自制各种瓶子乐器,并演奏简单的乐曲。 活动准备: 1.各种饮料瓶、色纸、胶水、豆子、米、沙、石子等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导入课题。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一个瓶子,一边摇动一边说:“这是一个会唱歌的瓶子,听,我的瓶子发生什么声音了?” 2.为什么我瓶子会“唱歌?” 3.猜一猜瓶子里面有什么? 4.教师出示另一个瓶子,问:“怎样才能使这个瓶子也唱歌?” 二、幼儿自制瓶子乐器 教师说:“待会儿,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瓶子,选一种你喜欢的东西,装一勺子放入你的瓶子里,然后拧好盖子,就做好了一个瓶子乐器。” 三、幼儿感知瓶子发出的不同声音。 1.你的乐器是用什么做的?他会发出什么声音? 2.小朋友做的乐器发出的声音都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不同的东西放入瓶子里会有不同的声音效果。 四、用自制的乐器演奏乐曲 教师问:“我们可以用这些瓶子乐器做什么?”(表演/演奏) “我们的瓶子乐器除了会唱歌、还会跳舞。”幼儿演奏乐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五、幼... 活动目标: 1.感知摇动装入不同物品的瓶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效果。 2.自制各种瓶子乐器,并演奏简单的乐曲。 活动准备: 1.各种饮料瓶、色纸、胶水、豆子、米、沙、石子等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导入课题。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一个瓶子,一边摇动一边说:“这是一个会唱歌的瓶子,听,我的瓶子发生什么声音了?” 2.为什么我瓶子会“唱歌?” 3.猜一猜瓶子里面有什么? 4.教师出示另一个瓶子,问:“怎样才能使这个瓶子也唱歌?” 二、幼儿自制瓶子乐器 教师说:“待会儿,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瓶子,选一种你喜欢的东西,装一勺子放入你的瓶子里,然后拧好盖子,就做好了一个瓶子乐器。” 三、幼儿感知瓶子发出的不同声音。 1.你的乐器是用什么做的?他会发出什么声音? 2.小朋友做的乐器发出的声音都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不同的东西放入瓶子里会有不同的声音效果。 四、用自制的乐器演奏乐曲 教师问:“我们可以用这些瓶子乐器做什么?”(表演/演奏) “我们的瓶子乐器除了会唱歌、还会跳舞。”幼儿演奏乐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五、幼儿装扮自制的乐器 “我们的瓶子棒棒?”(棒)“那我们好好为它打扮打扮。请小朋友利用这些色纸打你的瓶子乐器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教师为幼儿准备各种色纸,幼儿根据自己意愿装饰乐器,发挥想象。
文章TAG:
会唱歌 唱歌 唱歌的 瓶子 会唱歌的瓶子
大家都在看
数学日记三年级上册,小学二年级数学日记
2023-03-19
苦难
2023-04-02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是立暑?立暑是什么?
2023-04-11
英国留学签证照片带多少,雅思考试和英国签证问题关于照片
2023-04-13
生日快乐的祝福句子,生日的祝福语
2023-05-08
图95mc战略轰炸机,95MC战略轰炸机:重装归来
2023-05-15
西澳大利亚州兰斯林,探访西澳兰斯林
2023-05-25
申请香港户口需要什么条件,申请香港户口的条件是什么?
2023-05-26
贵州省出国留学服务中心,贵州省留学服务中心:扶持出国留学,实现梦想
2023-05-29
澳大利亚纽卡斯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实现排名大幅提升
2023-06-15
姆巴佩vs梅西,姆巴佩对决梅西:超级巨星之争
2023-07-06
日本留学必须携带的5类物品,日本留学回国带哪些礼品比较好
2023-07-18
华东师范大学黄某事件女生,校园性侵事件:华东师范大学黄某被曝光
2023-07-30
出国旅游去哪个国家,出境旅游何处去?
2023-08-11
宋思睿
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