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自强 仁心载物——新时代下的北大校训

1. 从“自强不息”到“振奋自强”

自强不息是北京大学一直以来的校训,反映了北大师生崇尚自立自强、勇攀高峰的精神。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振奋自强更能抓住当前大学生对于实现自我价值和挑战未知的渴望。振奋自强,是一种更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鼓励大家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重新振作并不断加强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自己。

 从“自强不息”到“振奋自强”

2. 从“厚德载物”到“仁心载物”

“厚德载物”,强调的是知识分子应当在拥有高度的人文素质的同时,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而“仁心载物”则更突出了对于社会责任和社会贡献的重视,鼓励学生们在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身心健康,注重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3. 振奋自强,要拥抱变革和创新

振奋自强,并不是僵化的坚守原来的禁区,而是面对变革和创新,迎难而上,积极进取。从学科发展到学科交叉,从走向世界到引领未来,北大一直在不断挑战极限,努力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全面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多个第一,也为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 仁心载物,要助力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

仁心载物,是北大对于担当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唐代大儒韩愈曾说过:“天下之事常成于困难”,和这句话相呼应的,是北大人不惧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无论是在面对公共卫生系统建设,还是在人类基因组破解和基因编辑等领域,北大都是再一次往世界前沿迈进的代表之一。只要我们保持“振奋自强,仁心载物”的理念,就一定能够助力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的不断提升。

总之,新时代的北大校训“振奋自强,仁心载物”更符合时代潮流,更能涵盖当下大学生对于个人价值实现和社会责任的追求。只要我们始终秉持这一校训,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


文章TAG:北大  大校  校训  北京  北大校训原句  厚德载物”改写为“振奋自强  仁心载物”的新标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