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老龄化社会

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人口学词典》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称之为“老龄社会”。

什么是老龄化社会

2,人口老龄化是什么

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我国一般是以60岁作为老年人口的起点年龄,国际上则多以65岁为起点年龄。目前,随着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寿命的延长,在分析老年人口问题时也逐渐地将老年人口的起点年龄向65岁的国际标准靠拢。 反映人口老龄老化的统计指标大致划分为三大类:反映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指标、反映人口老化速度的指标和抚养比指标。

人口老龄化是什么

3,人口老龄化什么意思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出生人口降低,去世人口减少,国家相对六十岁以上人口增多。
出生率低 死亡率也低。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由于计划生育,新生人口减少。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以上老年人口占总数人的百分之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处于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什么意思

4,什么是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超过一定的比例称为老龄化或老年型国家。按照国际人口组织对人口类型的划分,老年型的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最高的是欧洲国家和日本。判断老龄化的最科学的分类方法按65岁和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不同比例,再结合老少比、年龄中位数和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按照这种划分,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30%以下,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老少比在30%以上,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上,被视为老年型国家。年龄中位数是指总人口中从低龄到老龄累计到总人口一半的年龄组。在我国,一般将超过60岁的人口称为老年人口。自1980年以来,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平均每年以3.2%的速度增长,199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10%,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我国一般是以60岁作为老年人口的起点年龄,国际上则多以65岁为起点年龄。目前,随着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寿命的延长,在分析老年人口问题时也逐渐地将老年人口的起点年龄向65岁的国际标准靠拢。 反映人口老龄老化的统计指标大致划分为三大类:反映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指标、反映人口老化速度的指标和抚养比指标。

5,什么是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美国政府认为:当一个国家65岁人口超过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主要表现为:年轻人口减少(不生孩子、年轻人口过度向外移民等原因)造成老年人口占比增加
简单意义上就是说 所住地区老人越来越多(老人平均年龄也上升)社会人群晚婚的越来越多 高龄生子的比例越来越多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6,什么是老龄化

指六十岁以上老人在总人口比例增大
老人在总人口比例增大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过程。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概述  老龄问题包括老年人问题与老龄化问题,而老年人问题与老龄化问题相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一般把有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看作"老年人问题",把有关老年人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称为"老龄化问题",这是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范畴来认识老龄问题。 现状   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80年代以来,联合国曾两次召开老龄化问题世界大会,并将老龄化问题列入历届联大的重要议题,先后通过了《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十.一国际老年人节》、《联合国老年人原则》、《1992至2001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全球目标》、《世界老龄问题宣言》、《1999国际老年人年》等一系列重要决议和文件。提醒各会员国"铭记着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老龄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任何社会都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吁请各会员国"加强或设立老龄化问题国家级协调机构","在国家、区域和地方各级制定综合战略,把老龄问题纳入国家的发展计划中","为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提出了"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的口号,以期增强人们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和老年人问题的重视。   老龄化为什么会成为问题?根据美国普查的研究,世界性的人口老龄化是"历史上未曾出现的社会现象"。人们可以把这一现象当作历史进步来庆祝。从根本上讲,这种人口转变是医疗进步、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和经济发展的直接成就,也是公共卫生事业,例如饮用水卫生、克服营养不良、克服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以及降低母婴死亡率的结果。 主要特点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由于下世纪前半叶人口压力仍然沉重,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使我国提早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 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呈现出"先富后老",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第三,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下个世纪前半叶,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少的国家更为艰巨

7,人口老龄化

从最严格的科学定义来说,人口老龄化作为人口统计学的一个概念,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它强调人群的老化,而不是个体的老化。 资料:人口老龄化-简介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和年老型人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年老型人口是一个静态指标,它表示人口年龄结构的状况和类型,即表明某一时点上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了一定的界限;而人口老龄化反映的是一个时期内的动态过程,它说明人口年龄结构类型上的变动趋向,表示人口总体是在向年老型演变,或者在年老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年老型人口的实现,必定要经过人口老化的过程;而人口老龄化的结果,又必然会使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属于年老型。 人口老龄化-判断标准 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标准是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人口老龄化-产生原因 人口老龄化 ①人的老龄化。因科学的发达、社会的进步等诸种因素的作用,人的寿命日益延长,使到达老年期的人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人口学通常认为60岁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分别达到10%或7%以上,就称为人口的老龄化。这种状况在古代和中世纪是不存在的,当时人的寿命普遍较短。19世纪70年代,法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 ②现代社会的工业化引起了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也使得赡养老年人的义务部分地从家庭转向社会;工业化社会发达的生产力使得老年人和社会都有能力蓄积和提供老年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险金、退休年金等。 ③现代医药科学的发展为老年人寿命的延长提供了科学保证。 ④都市化和现代化社会的发达,使老年人的社会可见度日益显著,成为社会上引人关注的群体。 人口老龄化-影响 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用于老人退休、养老费用增加,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孤单、困难等。 导致人口老龄化的直接原因是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其中生育率的下降是最主要的。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少年儿童的比重也逐渐下降,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相应地上升,人口平均年龄和年龄中位数也随之增加,整个人口便逐渐趋向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的结果,是人口逐渐变成年老型,老年人口比重日益提高,老年抚养比也随之上升,而且劳动力人口中较高年龄的劳动者比重也相应增加,这会给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人口的老龄化过程是不一样的,老龄化的时间、速度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也都不尽相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由于长期以来少生高寿,老年人口比重日益上升,人口老龄化现象早已普遍存在,且已相继进入了人口年老型。20世纪末,这些国家和地区人口的老龄化速度虽较缓慢,但由于持续少生,特别是高寿延长,未来人口在年老型基础上的老龄化还将进一步发展。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虽然大多数仍属年轻型,但正处在急剧转变中,由多生短寿向少生高寿转变。这些国家和地区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速度将会加大,人口老龄化也将出现。 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80年代以来,联合国曾两次召开老龄化问题世界大会,并将老龄化问题列入历届联大的重要议题,先后通过了《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十.一国际老年人节》、《联合国老年人原则》、《1992至2001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全球目标》、《世界老龄问题宣言》、《1999国际老年人年》等一系列重要决议和文件。提醒各会员国"铭记着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老龄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任何社会都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吁请各会员国"加强或设立老龄化问题国家级协调机构","在国家、区域和地方各级制定综合战略,把老龄问题纳入国家的发展计划中","为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提出了"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的口号,以期增强人们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和老年人问题的重视。 资料来源: http://www.hudong.com/wiki/%e4%ba%ba%e5%8f%a3%e8%80%81%e9%be%84%e5%8c%96
人口老龄话,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个错误,怎么能说是老龄话呢?人的生老病死本来就是自然规律,要是说老年人的人口占的比例比年轻人多的话,那就只能说明一点,说明现在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都丰衣足食了。人的寿命随之也长寿了。也只能这么说

文章TAG:老龄  老龄化  什么  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