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成像实验,小孔成像实验小孔光洁程度对所成像的亮度与清晰度有怎样的影响
来源:整理 编辑:去留学呀 2023-08-23 11:18:07
本文目录一览
1,小孔成像实验小孔光洁程度对所成像的亮度与清晰度有怎样的影响
小孔成像实验:小孔光洁程度对所成像的亮度与清晰度没有影响。说明:例如:树荫下太阳的像,树叶的缝隙不一定是规则、光洁的小孔,但所成的像都是太阳的像。
2,小孔呈像实验怎么做
1)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作屏,把一片中心戳有小孔的硬纸片放在白炽灯和光屏之间,并固定在支架上. (2)合上电灯开关,即可在光屏上看到灯丝的像,且像的开口处与灯丝的开口处方向相反,说明像是倒立的,如图所示.若向上或向下移动小孔的位置,能使像的大小发生变化. (3)若将小孔分别改为小方形,矩形,三角形,其成像不变,说明小孔成像与孔形无关. 蜡烛,小孔屏(孔径1-3毫米),毛玻璃屏. 放好蜡烛,小孔屏和毛玻璃屏.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和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火焰,当局者迷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大臻致在一条直线上.蜡烛的小妃屏的距离不宜过大.调整后,可以在毛玻璃屏上看到蜡烛火焰倒立的实像. 移动蜡烛或毛玻璃屏的位置,可以看到,蜡烛距小孔越近或毛玻璃屏距小孔越远,得到时的像越大. 
3,小孔成像怎么做
一个薯片筒(去掉底),用黑色卡纸再卷一个筒,略小于薯片筒,朝外的一头用一张圆卡纸贴住,朝内的一头包一张保鲜膜,塞进去之后用针在圆卡纸上扎一个小洞即可。【目的和要求】 认识小孔成像为规律,理解物点和像点一一对应的关系。【仪器和器材】 蜡烛、小孔屏(孔径1-3毫米),毛玻璃屏。【实验方法】 1.按图2.2-1所示放好蜡烛、小孔屏和毛玻璃屏。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和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火焰、小孔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蜡烛和小孔屏的距离不宜过大。调整后,可以在毛玻璃屏上看到蜡烛火焰倒立的实像。2.移动蜡烛或毛玻璃屏的位置,可以看到,蜡烛距小孔越近或毛玻璃屏距小孔越远,得到的像越大。【注意事项】 1.配合演示要画出小孔成像的光路图,运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说明小孔成倒立实像以及物点和像点一一对应的关系。 2.孔的大小,物与小孔的距离配合要适当,以保证所成实像既清晰又有一定的亮度。一般来说,孔径越小,像越清晰,像的亮度越差;孔径越大,物与小孔屏的距离应越大。 3.毛玻璃屏的毛面应对着小孔,观察者即可从屏的毛面对光的漫反射看到实像,也可从毛玻璃屏透射的光看到实像。 4.本实验应在暗室中进行。【参考资料】 用几个小灯泡组成如图2.2-2所示的图案,作为物屏,代替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将物屏、小孔屏和毛玻璃屏按图2.2-3所示摆好,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依次点亮物屏上的小灯泡,如从箭头尾部的灯泡开始,可以看到,在毛玻璃屏上依次出现一个个小的圆形光斑,直到屏上显示出由圆形光斑组成的与物相似的图案。这个实验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物点和像点的一一对应关系。实验所用的小孔孔径可取大一些,以增大像的亮度。【思考题】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证明像长和物长之比等于像和物分别距小孔屏的距离之比。
4,小孔成像实验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演示方法】:把一支削得很尖的铅笔,在一张硬纸片的中心部分扎一个小孔。孔的直径约三毫米左右。设法把它直立在桌子上。然后拉上窗帘,使室内的光线变暗。 点上一支蜡烛,放在靠近小孔的地方。拿一张白纸,把它放在小孔的另一面。这样,你就会在白纸上看到一个倒立的烛焰。我们称它是蜡烛的像。前后移动白纸,瞧瞧烛焰的像有什么变化。当白纸离小孔比较近的时候,像大而明亮;当白纸慢慢远离小孔的时候,像慢慢变小,亮度变暗。 改变小孔的大小,我们再来观察蜡烛的像有哪些变化。 你可以在硬纸片上,扎几个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孔,孔和孔之间相距几厘米。这时候在白纸上,就出现了好几个和小孔相对应的倒像。它们的大小都一样,但是清晰程度不同,孔越大,像越不清楚。孔只要够小,它的形状不论是方的、圆的、扁圆的,对像的清晰程度和像的形状都没有影响 【实验方法】 1.放好蜡烛、小孔屏和毛玻璃屏。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和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火焰、小孔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蜡烛和小孔屏的距离不宜过大。调整后,可以在毛玻璃屏上看到蜡烛火焰倒立的实像。 2.移动蜡烛或毛玻璃屏的位置,可以看到,蜡烛距小孔越近或毛玻璃屏距小孔越远,得到的像越大。 第二种:剪去易拉罐的上部,蒙上一层塑料膜,在罐底钻一个小洞。将小洞向外对着发光物体,即可在塑料膜上得到倒立的像。 希望我可以帮助你!!小孔成像 墨子对光学很有研究,对于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若干物影成像,进行了精彩的描述。 有一次,墨子进行光学实验,他在堂屋朝阳的地方,让一个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在阳光的照射下,屋内相对的墙上出现倒立人像。墨子通过小孔成像的光学实验,阐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即光从上往下直射,人的头部与足部成影在下边和上边,构成倒影,成为后代摄影技术的先声。我们现在使用的照相机、摄像机在墨子研究发明的基础上又前进一步。 小孔成像 (1)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作屏,把一片中心戳有小孔的硬纸片放在白炽灯和光屏之间,并固定在支架上. (2)合上电灯开关,即可在光屏上看到灯丝的像,且像的开口处与灯丝的开口处方向相反,说明像是倒立的,如图所示.若向上或向下移动小孔的位置,能使像的大小发生变化. (3)若将小孔分别改为小方形,矩形,三角形,其成像不变,说明小孔成像与孔形无关.
5,关于小孔成像的物理实验报告 急
小孔成像实验准备:硬纸片、蜡烛、光屏实验方法:1、把一支削得很尖的铅笔,在一张硬纸片的中心部分扎一个小孔,孔的直径约三毫米左右。设法把它直立在桌子上。然后拉上窗帘,使室内的光线变暗。2、放好蜡烛、小孔屏和光屏。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和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火焰、小孔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蜡烛和小孔屏的距离不宜过大。调整后,观察在光屏上看到蜡烛火焰的像。3、移动蜡烛或光屏的位置,观察物距与屏距对所成像的影响。实验结果:1、小孔成像是实际光线到达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2、小孔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孔的距离和光屏到孔的距离有关。当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一定,物体到小孔的距离越近,成像越大,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一定,光屏离小孔的距离越远,成像越大。但由于光屏越远物体射向光屏的光线越分散,所成的像会越暗。我帮你查了 没有具体的 只能给你这个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47463.htm准备:蜡烛、带有小孔的纸板和光屏。1:将蜡烛点燃放到硬纸板前,光屏放到硬纸板后。调整蜡烛和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火焰、小孔和光屏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调整后,观察在光屏上看到蜡烛火焰的像。2:移动蜡烛或光屏的位置,观察物距与屏距对所成像的影响,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相,光屏离蜡烛越远,像越小;越近,像越大。结果:小孔成像是实际光线到达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2、小孔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孔的距离和光屏到孔的距离有关。当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一定,物体到小孔的距离越近,成像越大,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一定,光屏离小孔的距离越远,成像越大。但由于光屏越远物体射向光屏的光线越分散,所成的像会越暗。好麻烦,多加点分吧!!!考研专题: 中国考研网 http://www.chinakaoyan.com/ 考研加油站 http://www.kaoyan.com/ 中国教育在线考研 http://kaoyan.eol.cn/ 考研教育网 http://www.cnedu.cn/ 新浪教育考研首页 http://edu.sina.com.cn/kaoyan/ 腾讯考研 http://edu.qq.com/y/ 搜狐教育考研 http://learning.sohu.com/kaoyan.shtml 2010年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 http://roll.edu.sina.com.cn/s_masterprogram_all/3/index.shtml 本人今年并不考研,但看到许多考研生不知怎么考研、怎么复习准备等,心里也很急,总想给他们些帮助,然而有些问题很专业,本人也不清楚,无法正确回答,故我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收集了国内几个较大网的考研网址给你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上面有各高校研招简章、考研流程、历年试题及分析、考研大纲解析、考研各科备考要点、考试科目时间安排、各院校招生计划、历年录取分析、跨专业考试要求等等,应有尽有,你自己上去找想要的东西吧。有的人不知不懂,喜欢乱答,给一些考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要轻信网上不负责任回答,到头来吃苦的还是你自己,去上面网上留言提问,他们的回答较专业,可信度高。祝你好运。..
6,小孔成像的实验报告
原发布者:fannymary955小孔成像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原理;2、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二、实验材料:蜡烛、打火机、薯片罐(或别的废旧圆柱形小筒)、硬纸卡、半透明薄纸三、实验过程及结果记录:1、按照书本P92页活动所示制作三个小孔直径分别为1mm、2mm、3mm的小孔成像仪2、点燃一根蜡烛并固定,在距蜡烛5cm处上下调整小孔成像仪与蜡烛火焰间位置直到看到清晰的像为止。当时可以看到清晰的像。3、找到合适位置后将三个不同直径的小孔成像仪固定在该处,观察半透明薄纸中的像,观察并记录像的清晰程度、亮度和像的大小。4、探究小孔成像规律:选择其中成像最清晰的一个小孔成像仪,在距蜡烛5cm处固定小孔成像仪,前后移动纸筒位置,改变光屛和小孔成像仪间的距离,观察像的大小有怎样的变化?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四、实验结论:1、通过实验,我认为要制作一个成像清晰的小孔成像仪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2、小孔成像的规律有:当时呈放大倒立的像,当时呈缩小倒立的像,当时呈等大倒立的像。五、实验反思实验结束后我还有以下问题:已解决问题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怎么写? (蜡烛 凸透镜 光屏) 快点 谢了 25 [ 标签:凸透镜 光屏,凸透镜,成像 ] 问题补充 2008-10-26 15:56 报告啊 (器材 步骤 结论 ) 左拥右抱┢┦ 回答:1 人气:11 解决时间:2008-10-26 16:05 检举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 U=2f时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光路图 应用 u>2f f<v<2f 倒缩小实 照相机 f<u<2f v>2f 倒放大实 幻灯机 u<f 放大正虚 放大镜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答案补充 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6.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
7,小孔成像的制作
【目的和要求】 认识小孔成像为规律,理解物点和像点一一对应的关系。 【仪器和器材】 蜡烛、小孔屏(孔径1-3毫米)、毛玻璃屏 【实验方法】 1.按图2.2-1所示放好蜡烛、小孔屏和毛玻璃屏。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和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火焰、小孔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蜡烛和小孔屏的距离不宜过大。调整后,可以在毛玻璃屏上看到蜡烛火焰倒立的实像。 2.移动蜡烛或毛玻璃屏的位置,可以看到,蜡烛距小孔越近或毛玻璃屏距小孔越远,得到的像越大。 【注意事项】 1.配合演示要画出小孔成像的光路图,运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说明小孔成倒立实像以及物点和像点一一对应的关系。 2.孔的大小,物与小孔的距离配合要适当,以保证所成实像既清晰又有一定的亮度。一般来说,孔径越小,像越清晰,像的亮度越差;孔径越大,物与小孔屏的距离应越大。 3.毛玻璃屏的毛面应对着小孔,观察者即可从屏的毛面对光的漫反射看到实像,也可从毛玻璃屏透射的光看到实像。 4.本实验应在暗室中进行。 【参考资料】 用几个小灯泡组成如图2.2-2所示的图案,作为物屏,代替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 将物屏、小孔屏和毛玻璃屏按图2.2-3所示摆好,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依次点亮物屏上的小灯泡,如从箭头尾部的灯泡开始,可以看到,在毛玻璃屏上依次出现一个个小的圆形光斑,直到屏上显示出由圆形光斑组成的与物相似的图案。这个实验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物点和像点的一一对应关系。实验所用的小孔孔径可取大一些,以增大像的亮度。墨子对光学很有研究,对于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若干物影成像,进行了精彩的描述。 有一次,墨子进行光学实验,他在堂屋朝阳的地方,让一个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在阳光的照射下,屋内相对的墙上出现倒立人像。墨子通过小孔成像的光学实验,阐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即光从上往下直射,人的头部与足部成影在下边和上边,构成倒影,成为后代摄影技术的先声。我们现在使用的照相机、摄像机在墨子研究发明的基础上又前进一步。 小孔成像 (1)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作屏,把一片中心戳有小孔的硬纸片放在白炽灯和光屏之间,并固定在支架上. (2)合上电灯开关,即可在光屏上看到灯丝的像,且像的开口处与灯丝的开口处方向相反,说明像是倒立的,如图所示.若向上或向下移动小孔的位置,能使像的大小发生变化. (3)若将小孔分别改为小方形,矩形,三角形,其成像不变,说明小孔成像与孔形无关. 蜡烛,小孔屏(孔径1-3毫米),毛玻璃屏. 放好蜡烛,小孔屏和毛玻璃屏.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和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火焰,当局者迷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大臻致在一条直线上.蜡烛的小妃屏的距离不宜过大.调整后,可以在毛玻璃屏上看到蜡烛火焰倒立的实像. 移动蜡烛或毛玻璃屏的位置,可以看到,蜡烛距小孔越近或毛玻璃屏距小孔越远,得到时的像越大.小孔成像墨子对光学很有研究,对于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若干物影成像,进行了精彩的描述。有一次,墨子进行光学实验,他在堂屋朝阳的地方,让一个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在阳光的照射下,屋内相对的墙上出现倒立人像。墨子通过小孔成像的光学实验,阐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即光从上往下直射,人的头部与足部成影在下边和上边,构成倒影,成为后代摄影技术的先声。我们现在使用的照相机、摄像机在墨子研究发明的基础上又前进一步。小孔成像(1)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作屏,把一片中心戳有小孔的硬纸片放在白炽灯和光屏之间,并固定在支架上.(2)合上电灯开关,即可在光屏上看到灯丝的像,且像的开口处与灯丝的开口处方向相反,说明像是倒立的,如图所示.若向上或向下移动小孔的位置,能使像的大小发生变化.(3)若将小孔分别改为小方形,矩形,三角形,其成像不变,说明小孔成像与孔形无关.
文章TAG:
小孔成像实验 小孔成像实验小孔光洁程度对所成像的亮度与清晰度有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