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苏州园林教案苏州园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

苏州园林教案

2,关于初二的语文的13课苏州园林

一类是池沼宽阔,作为全园的中心。另一类是河道的模样,上面安排桥梁。共同处: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关于初二的语文的13课苏州园林

3,语文18课苏州园林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写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认真、严肃、聪慧和杰出的艺术创造力。

语文18课苏州园林的主要内容

4,13课的苏州园林

(1)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不对称,得自然之趣。(举例子、作比较) (2)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不雷同,置身山间之感。(分类别、举例子) (3)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不寂寞,着眼于画意。(举例子、作比较) (4)讲究远景近景的层次——花墙廊子,界而未界,隔而不隔。(举例子) 分别详尽的介绍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5,八年级上册13课苏州园林文章的结构和特征

结构:总分(从整体到局部)特征:具有代表性、苏州园林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结构:总分特征: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结构特点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分三个部分:一(1节):总述全文二(2-9节):分述各部分特点(又分三层,2节:总括各部分特点。3-6节分述讲究的四个方面。7-9节分述细处留意的几个方面)三(10节):简述还有其他特点。即:全文是总述---分说的结构(其中第二部分又构成了总--分--分的结构)。

6,求课文苏州园林的教学板书

http://www.moonedu.com/chuzhong/HTML/34859_2.shtml http://speed2.zxxk.com/softInfo.aspx?InfoID=637197 http://www.beelink.com/20041027/1710501.shtml 苏州园林 叶圣陶 亭台轩榭的布局(分) (分)角落的修饰 (总) 假山池沼的配合 图画美 门窗的图案 花草树木的映衬 (特点) 近景远景的层次(主) (次)色调的处理 http://www.123xz.net/article/410/432/2006/2006110743874.html http://www.i3721.com/cz/tbjak/bnj/yuwen/200701/287414.html

7,教苏州园林一课有哪几点重点讲下

一、整体把握 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尽管文中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园林的名字,没有描述某一处具体的景色,但读者得到的关于苏州园林的知识,是全面、明确的。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苏州有许多名园,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是其中最突出者,即以这些园林而论,它们的建筑、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些名园也从而具有了各自的风格与生命力。如何从这些面貌、风格各不相同的园林中概括出共同点来,大非易事。作者巧妙地从游览者的角度,从苏州园林给游人留下的印象着眼,“硬”是从不同中找出同来。中国园林艺术和诗、画艺术相通,中国园林一向被誉为如诗如画,因此,作者的这种作为游览者的感受是精当的、恰切的,这也表明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另外,对于“图画”,我们也应该深究一下,才能更好领会苏州园林的特点。一般说来,图画中描绘的景致既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画家将自然天成的景色进行抽取、提炼、集中,然后创作出既不悖于自然之理又更具有美感的画图来。据此,我们可以领会到,苏州园林的美是经过精心安排而又不损自然的美。“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眼前总是”强调了苏州园林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这些安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最后,作者又从园林的细部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般的美,即讲究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这是对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再次强调。 二、问题研究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找出几处加以简要说明。 1.“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2.“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3.“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这是不足取的。” 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5.“……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以上语句中所说的“画”“图画”,应该是指中国画。第1、3句的议论,是以中国画的审美观为依据的,而第2、4、5句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我们觉得很熟悉,因为它们原是在中国画上常见的。
全文都是重点
我截取了、 = =

文章TAG: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案  
下一篇